(四)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对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的解释理论1、推拉理论 2、期望收入理论 (M.P.托达罗) 3、二元经济论 (A.刘易斯)
第八节、失业问题
“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一、“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并存1、显性失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在我国表现为待业,辞退职工和劳教释放人员等。2、隐性失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的结合或结合得不充分、不合理。在我国主要表现为:(1)农村剩余劳动力;(2)就业不足;(3)低效率和冗员。二者相比,我国隐性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二、“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分割运行
1、失业问题的存在和劳动岗位的空置相互交织,呈现出“就业难,招工业难”的复杂局面。 2、显性失业压力在劳动力资源和企业中呈现出分层分布的状态。
3、隐性失业压力在企业中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的状态。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分割运行的基本涵义: 1、二者的分布范围不同;2、二者压力作用范围不同,失业压力被分割到不同层次的对象身上。 3、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处于相对分割的状态。 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的严重后果 显性失业的后果:
(一)正功能1、为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强大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2、为企业工资成本的降低和合理化提供有力保证,是约束职工行为、改善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3、为全社会资源存量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提供必要的前提
(二)负功能1、生活陷入艰难,医药费难以负担;2、家庭关系紧张,情绪悲观失望;3、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下降。对社会来说,还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隐性失业后果
在经济影响方面1、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2、增加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了劳动生产率;3、正常收入差距不大,影响工资制度改革;4、妨碍价格改革的深入和价格体系合理化;5、农村隐性失业的大量存在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延缓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社会影响方面1、冗员给企业带来的不是竞争,而是松松垮垮;2、妨碍了职工劳动技能的提高; 3、给下一代带来一些不健康的意识。 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劳动力需求量也将相应减少,从而有一部分劳动力会从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形成失业。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时都会有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工人被淘汰,或为寻求更理想职业的工人主动辞职,拥有新技术的工人被吸收。 失业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1、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是产生总量性失业的原因。(1)人口资源的影响;(2)经济波动的影响;(3)技术进步的影响。
2、劳动力供求结构脱节,是产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1)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2)教育体制的
影响;(3)就业意识的影响。
3、劳动力流动的严重缺乏,是产生僵硬性失业原因。(1)普遍就业政策和固定工制度对劳动力流动
的影响;(2)工资和福利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3)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4)劳务市场和失业容纳机构的发育程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隐性失业显性化
1、隐性失业显性化必须分两步走。①竞争机制引入企业,②把企业消化后的剩下的冗员逐步抛向社会。2、企业内部消化步骤。①定岗、定员,定报酬,②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就业岗位,③企业内部工时改革,④轮流组织职工接受定期培训,⑤可以考虑企业内部提前退休制度。3、把企业冗员社会化,为此必须建立三大机制:①社会接受机制,②社会保险机制,③社会仲裁机制。当然,这有可能引起一定的社会震荡,要有清醒准备。 二、实行适度失业政策
1、标准: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算法,低于3%-4%的失业率绝对是合理的,仍然属于充分就业状态;失业率
21
和通货膨胀率加起来不超过10%,也不会引起大的社会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适度失业率应该为4%-6%之间比较合适。 三、切实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1、建立统一社会职业保险基金,作为失业救济来源;2、建立合理的失业救济标准、享受资格和享受期限;3、建立统一的办事机构和办事程序;4、建立和健全其他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九节、社会保障
原有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及缺陷
1、社会保障的管理体系多元分散2、原有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窄,总体水平低,个别项目浪费大。 3、社会保障的对象及其享受标准依所有制不同而差距显著。4、社会保险金由国家、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不缴纳。5、社会保障深深打上“单位保障”的烙印。 原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要求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2、社会保障体系在市场经济运行的一张“安全网”,是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从政治生活方面来说,要确立新的保险权利观念2、从国家和企业方面来说,要确立新的保险投资观念3、从劳动者方面来说,要确立新的自我保险意识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1、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2、社会保障权利平等的原则3、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方面合理负担的原则4、社会保险的风险共担原则5、公平为主、兼顾效益的原则6、社会保障资金统筹统管的
原则
依照上述原则,可以确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1、社会化。一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社会统筹的范围要相应扩大;二是社会保障的管理、服务、监督社会化2、法制化。通过国家立法对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做出明确规定。3、层次多元化。我国城乡、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差异很大,不应当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统一的甚至是单一的社会保障模式,应当鼓励各省市在统一的原则下,努力探索和建立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制度的重建
一、失业保险制度:1、扩大保险范围 2、调整失业保险金的收支办法,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3、加强待业人员的管理培训和就业指导,使企业保险制度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密切结合起来。
二、养老保险制度:保险模式的选择:“国家保险”、“投保资助”、“强制储蓄”三种模式,我国以前是以第一种模式为主,改革的方向是向第二、第三种转移。 三、工伤保险:建立社会集中管理、调剂使用的工伤保险基金
4、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包括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民合作医疗两大块,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又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两种。
存在的问题,1、医疗费增长过快;2、医疗保险社会化程度低;3、医疗保险费提取比例偏低;4、法规不健全改革方向:1、引进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筹资机制;2、权利和义务相等机制;3、医疗保健分为四个层次。最后,加强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 社会保障体系其他部分的重建
1、社会救济2、社会福利3、优抚安置4、社会互助(社区服务)
农村社会保障1、建立与农村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2、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
重建社会保障体系的“突破口”1、城镇的突破口在失业保险2、农村的突破口在养老保险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的涵义: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主要是由于其所属的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的地位所决定的。各个社会群
22
体依其地位的高低不同而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阶层化的社会结构。 有关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 1、功能主义的理论解释(“戴维斯—摩尔理论”)在一个社会中,为了实现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如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需要居于各种社会位置的人们的共同努力。但是,社会职务有高有低,有难有易,社会必须鼓励人们担当困难而又重要的职务。因此,社会就必须给这些重要的社会职位分配更多的财富、权力和声望。社会阶层就是社会对不同工作职务的不同酬赏所引起的。社会不平等是社会所需要的,因而是合理的。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释: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并不在于社会本身的需要,而是由于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或集团通过各种强制性手段来剥夺另外的人或集团的利益,从而使自己在社会分配中获得更多的报酬。因此,社会不平等是不合理和有害的。马克思的阶层分析框架被称为:两分阶级结构,即剥削阶级(资产阶级)-被剥削阶级(无产阶级)”
3、韦伯的三位一体理论:韦伯虽然与马克思一样强调经济因素,但更注重市场能力和市场中的机会对社会阶层划分的意义。韦伯提出了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财富、声望和权力。财富: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它不仅包括货币而且包括物品、土地、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性劳动服务。权力:指个人或群体控制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不管他人是否愿意合作。声望: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所获得的良好评价与社会承认。
4、帕累托的精英理论。精英是在人之天生能力和才干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意义:该理论开创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和角度。缺陷与不足:过分强调个人天赋才能的差异;过分强调个人流动对改变社会结构不平等的作用;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精英循环条件的缺乏和机制的缺乏。)
5、剩余论的观点:最早期的原始人类为觅食而忙碌,是没有社会阶层的,一旦人类定居从事农耕,就会多生产,增产的结果就会有剩余,于是形成财富。那些有分配财富权利的人就成为地位高的人,所以社会阶层的出现是在社会有了剩余以后才开始的。
6、社会生物学的观点:社会行为是建立在生物基础之上的。人天生在智力、体能等方面有高低之分。那些有高智力、高体能者自然成为在众人之上的领袖,而那些缺乏这类特质的人自然为人所指挥,在人之下。
四、社会分层产生的根源:1、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之前,不平等现象是由人的生理体质和自然能力所决定的。2、社会分工是社会分层的最初历史动因。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也就随之扩大和制度化了。一方面,财富的增多给不平等分配提供了更大的物质性基础;另一方面,私有制的确立给社会不平等提供了制度化基础。4、阶层化是社会不平等因素作用的结果,而阶层化的进程又具有固定和维护社会不平等因素的作用。
五、当前社会阶层结构划分的标准:1、收入;2、职业;3、教育程度;4、权力。 六、*陆学艺:中国社会分层的标准(以职业为基础)
职业是当代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性区分,不同的职业意味着在收入、声望、教育、权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组织资源: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生产资料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资源:以证书或资格加以认可的知识和技能
三、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1、分层的方法2、分层标准 五、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
1、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
分层结构的制度背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行政权力控制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城乡的分割;城市社会的“单位”化。 2、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的特点。
(二)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四个主要原则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社会分层影响因素
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原有职业结构不断改变;新兴职业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
23
中间阶层的出现;职业体系日趋开放
经济体制转轨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经济体制转轨的特点,政府主导,市场发育的不完全性,混合体制。
(四)我国目前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雏形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含: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社会流动不同于人口变动; 也不同于人才流动。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垂直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不同层次之间的流动,它使流动主体在社会地位、收入、声望、权力等方面都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从而形成在不同的社会分层之间的向上或向下流动。
水平流动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同等地位的社会位置的移动。 2.根据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把社会流动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也叫一生中的流动,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社会地位的变化 。 代际流动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 三、社会流动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一个原因,由此引起的社会流动多半是在自然空间上的流动,它调节着人口和资源的重新分配。
2.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政治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国家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社会价值观念(职业声望观念)
3.个人因素:先赋因素。指个人与生俱来的条件,如籍贯、家庭出身、排行、亲属关系、性别、肤色、种族、民族、年龄、体质、容貌等。自致因素。如技术、知识和个人成就等。
四、社会流动的途径:社会流动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人们最关心的是向上流动,这里主要介绍向上流动的基本途径:
1.职业的改变。在现代社会,职业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准,因为财富、权力和声望都直接与职业相关,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职业能够改变或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
2.经济成就。财富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准,经济成就直接体现为财富的多少,成就越大,财富越多,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越大机会越多。
3.权力的控制。一般认为,权力的取得与增加,会扩大个人操纵环境的能力,因此能够提高其社会地位。
4.宗教信仰。在全民信教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首先必须是一个宗教徒,否则就谈不上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高。
5.婚姻状况。婚姻本身可能是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的一个重要根源,主要依赖于配偶的社会地位。因此,通过“攀高亲”的方式可以较快地改变或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6.教育程度。在现代社会里,教育越来越成为决定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前面5项中4项实际上都与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五、社会流动的功能.
第一,有利于社会保持一种开放性社会分层结构,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分层现象(事实不平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增加社会成员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机会(机会平等),促进社会公平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第三,有助于拓宽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接触面,增进各个阶层间的相互了解与相互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加强社会整合性。
第四,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增强社会活力,推进社会进步。 六、社会流动与人口变动
1.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自然变动指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人口的性别年龄变化的过程,反映的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流动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2.人口的机械变动。人口的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或人口流动,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或地域)位置上的一切移动,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上的移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