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案汇总 - 图文 下载本文

2、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专门化:分工,各司其职;部门化:分工之后根据互依性进行组合 命令链:从高层到基层的权力路线;控制跨度:一个上级管理多少个下属 集权与分权:组织成员参与决策的状况;正规化:工作标准化的状况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正式结构:组织专门设计并且得到制度明确规范和保障的内部结构。主要涉及工作任务的分工、分组、协调和控制。

非正式结构:正式组织的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以及非规范性的互动。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 1、组织管理的含义

2、组织管理的理论简介 A、传统组织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组织管理理论 C、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3、组织管理的方式

A、家长制的管理方式: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分工不明,责任不清。任人唯亲,因人设位。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终身制。

B、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权威类型: 1、魅力权威:来自人格魅力;2、传统权威:来自对传统惯例的认同,天赋的、世袭继承;3、法理权威:来源于职位,职位的获得基于个人的能力, 职位的权利是法律所赋予。认同职位而非个人。

韦伯认为,魅力权威具有不稳定性;传统权威具有非理性的特征;与传统权威相比,法理权威最大的特征在于非人格化。因此,理想的组织形式应该建立在法理权威的基础上,而科层制则是法理权威运作最纯粹的类型。

特征:明确的专业分工;严格的权威等级;明文的规章制度,非人格化;成员是全职的,并按职位拿薪水,职位的获得以及晋升以能力、业绩为基础;成员在组织内的任务与其在组织外的生活相分离;组织成员不拥有他们所调配的物质资源。

优势:第一,科层制设计的原则就是不依赖某个人及其人格特征,因此,它极大限度的减少了个人情况对工作的干扰等问题。第二,增加了工作的连续性。虽然工作人员处于变动之中,但是,人们忠诚于的是整个组织,而不是个人。第三,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这也是最初建立科层制的最主要目的。

功能失调的内在因素:

仪式主义:科层制强调遵守规则和程序,而规则和程序的最初设立都是有原因的。但当组织成员对这些规则和程序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去问为什么要执行这些规则和程序的时候,无论是否存在另外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都要遵守规则,那么机械地执行这些规则和程序就成了一种仪式。

目标置换:科层制强调遵从规则,但规则仅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如果把恪守规则当作目标来对待的时候就是目标置换。

官僚人格:在形式化的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中,组织成员的首要任务往往不是满足顾客或用户的需求,而仅仅是照章办事。

第八章 社区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 社区的涵义

概念:社区指的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它是社会关系的区位体系,即区域社会。

构成社区的要素:人、地域、文化、心理归属感、特定的人工物质环境。

二、社区的主要特征:主体功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特殊等;总体发展水平: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形成和维持途径:自然社区、法定社区;主体经济类型、人口特征等综合因素: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13

三社区的主要类型

城市社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主要特征:从生存基础看:城市居民的生存首先依赖于农村提供的各种农副产品,在此基础上,城市以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产业,支撑着城市的运行。从居住特征看:人口集中,密集度高;从人口特征看:文化程度高,异质性较高。异质性一是因为社会分工复杂,职业种类多样,二是因为社会流动较高,外来人口多。从思想上看:思想开放,比较能够容忍差异性的存在,文化多样。城市通常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类型:小城市(20万以下)中等城市(20-50万)大城市(50-100万)特大城市(100万以上) )

农村社区(主要以农业活动为基础的社区。主要特征:农村社区的生存基础看:农村社区居民

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劳动,通过农业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农村社区的居住特征来看:居住相对分散,人口密集度低从人口特征来看:农村社区的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人与人之间的同质性高,大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职业分化程度低;从组织特征来看:组织种类少,结构简单.从生活看:自给性强;简朴;生活节奏慢;文化生活较为简单。从思想上看:相对比较保守,尊重传统,文化结构单一,不太能容忍差异文化的存在。从社会关系看:血缘关系;人与人比较熟悉。分析农村社区的演变可以看出初级群体向次级群体演变的过程。)

城市化:人类社会从只有纯粹的农村社区和纯粹的农业人口到出现城市社区、以及城市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化体现在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多。 郊区化:城市人口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趋势。形成了大城市带。 社区建设: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问题:社会排斥与双重城市问题;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问题;

城市病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农村的空心化问;失地农民问题 2、传统社区/现代社区 3、实在社区/ 虚拟社区

涵义: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特征:交往具有超时空性和符号性;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人际关系较为松散,成员流动较为频繁;

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原则

第二节 城市化

一、概念:城市化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也指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或者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历程 三、我国城市化的历程 四、城市化问题

*城市问题与城市化问题

1、我国城市化问题特征表现(1)中国城市化滞后。(2)城市人口集中度不合理。 (3)大城市流动人口负荷过重,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困难。 2、我国城市化发展战

第九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的,影响或妨碍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引起社

会普遍关注、需要用社会力量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 二、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一)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普遍性:时空上的普遍性;变异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间各具特点;复合性:产生原因、解决问题;周期性:反复出现;破坏性:破坏了社会的常态运行;集群性:问题的出现往往出现不是孤立的

1、普遍性和特殊性 2、复杂性和反复性3、危害性和多发性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普遍性社会问题;特殊性社会问题

14

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三)社会问题理论研究 1、社会整合理论:(迪尔克姆)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社会问题的产生

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密切相关。 2、文化失调理论:(奥格本)即文化滞后、文化堕距。该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

们的道德观念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3.社会解体理论:(托马斯)社会解组指社会上原来通行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失效,人们之间的联系松散、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有三种形式: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崩溃。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则源于社会变迁。

4、价值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正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5、社会病态理论

三、确定社会问题的依据:1、社会问题出现时社会情境处于一种超常状态。社会问题=社会状态的正常标准-社会现状2、这种超常状态对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人有害或不利。区别:“个人麻烦”与“公共问题”。3、这种超常状态的危险性虽然首先由少数人发现,但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共识。4、多数人具备了影响这种超常状态使之得到改善的愿望,并且这种愿望能够得到实现。 5、这种愿望的实现需要借助社会和群众的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问题的特征在于它的“社会性”和“问题性”。其“问题性”是指它偏离了社会系统运行的支持状态,在社会系统运行的现状和标准之间出现了差距。其“社会性”包括:一是起源的社会性。二是发展的社会性。三是结果的现代性

四、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第一步:描述,即研究“社会问题是怎样的”(What)。确定社会正常状

态的标准;描述社会系统运行的现状;寻找标准与现状之间的差距。 第二步:解释,即研究“社会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Why)。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第三步:预测,即研究“社会问题未来是怎样的状况”(How)。惯性原则和类推原则。第四步:“规范”,即研究“社会问题应该怎样加以解决”(Should)。1、价值定向,2、政策设计,3、效果评估。 五、中国当前社会问题的特点:根据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可以把社会问题包括我国的社会问题概括为:

一是全球性社会问题; 二是变迁性社会问题;三是转轨性社会问题。 以上三类社会问题在西方是分散在一二百年的时间内序贯而出的。其大致顺序是:变迁性社会问题,转轨性社会问题和全球性社会问题。而在我国以上三类社会问题则集中发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呈现出“三症并发”的特征。因此,同西方相比,我国在单位时间里承受的压力更大,问题解决起来也更步容易。

六、缓解中国当前社会问题的对策:首先,在对社会问题的治理方面,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其次,在对社会各领域的管理方面,要一手抓体制改革,一手抓规范建设。再次,在对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方面,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七、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综观我国当前的全部社会问题,人口太多是其中的“龙头”,因此要

牢牢地把我住人口增值这一关。1、人口太多不仅是我国现存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而且是我国许多社会问题的“总根子”。2、 人口太多,为解决其他许多社会问题设置了障碍。 3、 还要看到,即使控制人口本身也遇到了新挑战。

第二节、人口问题

一. 涵义: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不和谐

不相称的现象。

二.表现: 1、在数量方面,表现为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引起人口爆炸问题2、在素

质方面,表现为人口中未受教育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数偏多、健康状况不好或受疾病困扰的人较多。3、在人口结构方面,表现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等,与物质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协调 三.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两个公理:第一,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第二,两性间的情欲也是必然的,这两点是

15

人的本性,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两个级数:食物的生产与人口的生产并不是协调的。由于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影响,生活资料只能按

算式级数增长,而人口却按几何级数增长。如此,人口的增长必然会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就会导致人口过剩,其后果是饥饿与贫困。

结论:大多数人注定要在贫困中和在饥饿的边缘上生活。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任何技术进展也不能改

变这种趋势,因为食品供应增加必然要受到限制,而“人口指数无限地大于地球为人类生产物质的指数”。

两个抑制:抑制人口增长的途径有用贫困、罪恶、战争、灾荒和瘟疫等积极抑制的方式以及要求无力抚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的道德抑制。人口增殖太快完全是由于社会下层阶级道德观念差,受本能驱使过多造成的。只有彻底的道德限制,才能消除贫困和罪恶。

马寅初:人多固然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如果不加控制任其盲目增长,势必严

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他主张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行人口普查,掌握全国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举行人口动态统计,在此基础上来确定人口政策,把人口增长数字订入五年计划; 二、宣传晚婚节育采取有效的行政和经济措施,奖励节育,用征税的办法限制多育;三、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办法

我国人口问题:人口规模庞大、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结构问题、性别结构问题、社会老龄化(60岁

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

适度人口规模和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适度规模:对适度人口研究作出贡献最多的当数现代法国的人口学家Alfred Sauvy。他在20世纪下半叶,第一次把适度人口区分为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认为何等规模的人口能够保证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它就属于经济适度人口;何等规模的人口既能使一国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最强而又能带来大于零的边际生产量,它就属于实力适度人口。

一般说来,要计算出索维所提出的人口上限和人口下限以及最佳人口规模,由于实际当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太多因而显得非常困难。我们的看法是,推断适度人口数量,所根据的是合理的劳动力人口率。

人口转变理论:法国学者Adolf Landry是人口转变理论的创始者。他第一次研究了人口再生产类型,并把他依时序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高低”型。第二种是中间过渡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低高”型。第三种是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低低”型。由此,形成了历史上的两次人口革命。

我国庞大人口的形成及其带来的后果: 一、我国人口政策的渊源和解放后的失误 二、庞大人口给我国带来的消极后果

1、首先,人口太多产生了巨大生态压力和资源匮乏,导致过度的开荒、耕作、捕捞、放牧和环境的破坏。2、其次,由人口太多引起的生态压力和资源匮乏转化为经济压力,如产量低,效率差,失业,贫穷,通货膨胀,财政困难等。比如投资和就业问题。3、再次,由人口太多导致的上述经济压力又转化为社会压力。如饥饿、贫困、社会福利和保障水平低、道德败坏、管理混乱等。

4、最后还要看到,由人口太多引起的上述经济压力还可能转化为政治压力,甚至引起骚乱和战争。

我国计划生育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一、现行人口政策的形成和完善 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效果

三、人口控制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从1962-1973年生育高峰到8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新的生育高峰的挑战。2、计划生育工作在农村面临较大阻力。 3、户籍制度的松弛和人口流动的频繁,给计划生育的实施带来了新的困难。4、人口政策相对稳定的要求,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几乎成为不可能。5、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导致即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低,净增的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很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