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 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参考 下载本文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线索

基本概念:资本原始积累;价值,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量;价值规律;

货币;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工资;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地租;经济危机;政治制度;意识形态。

基本线索:从本章开始的后面各章内容是前三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展开和具体运用。第三章论述了人类社会普遍的发展规律,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会是怎样的呢?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并通过资本主义资本运行一般机理的延伸分析,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资本经济危机原理的分析中,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使学生明确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三、本章教学要点 教学导入: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简单回顾,引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并由商品分析入手,进入本章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点: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建立,产业革命的实现,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⑴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⑵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⑶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及局限性。 ⑷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⑸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6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4.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⑴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法律上的自由人;第二,劳动者财产上的一无所有。⑵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题。

5.资本主义所有制。⑴所有制和所有权:所有制、所有权,二者的相互关系。⑵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6.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⑴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剩余价值率(m?=m/v)。⑵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⑶资本积累: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c∶v);人口的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⑷资本的循环、周转与社会的再生产: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采取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须利进行的两个条件;资本的周转,资本的周转时间,资本周转速度,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⑸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的形成、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地租。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8.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⑴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⑵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国家的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四、重点讲解和难点分析 重点讲解: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一方面从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原理导入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通过播放教学视频和讲述教学案例,使学生理解 “资本来到人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从本质上认识资本的原始积累。

2.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详细讲解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在劳动两重性原理的分析中强调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对政治经济学的贡献,着重讲清劳动两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枢纽,并析解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在货币理论的讲解中要联系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来讲。在价格原理的分析中,比较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理论要讲全,讲深刻,原理的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用实际案例来分析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

17

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当前不同性质企业的剩余产品。讲清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具体分析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及现实意义。部分原理与我国现行经济运行方式是一致的,应联系实际详细讲解,在资本循环原理的分析中强调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两个条件: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三种资本循环在时间上的续起。资本周转原理分析中,强调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通过案例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本质内涵上来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经济危机理论的阐述中,强调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要求的软着落和软起飞。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从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现状分析入手,讲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难点分析:

1.这一章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基本适用,如何联系实际,增强原理的实用性,是这一章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个人认为可借用相关学科如:金融学、财政学、企业管理的一些原理来解决这一问题。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到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3.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和失业现象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也是通过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马克思亲自校订过的法文版中是“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五、教学活动建议

教学内容安排建议:由于本章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现行市场经济运行内容许多地方的相适应,建议加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一般机理的延伸分析,增强理论的应用性。

教学手段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开展课堂讨论、辩论、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由于这一章理论的特性,很多原理可以通过数量的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通过计算题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本章的一些重要原理。

实践教学建议:本章教师可以布置某个主题,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本章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18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4.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5.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6.试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7.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8.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10.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表现形式。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及其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与实质,学会从宏观高度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以及发展规律,为真正确立“两个必然”的信念打好基础。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线索

基本概念:垄断;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在理解这些概念时,注意把握几对关键概念的相互关系:自由竞争与垄断;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基本线索:第四、五两章构成相对完整的一个单元,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

程与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大阶段,本章主要讲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然而,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因此,本章的总体线索:第一节讲述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节阐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进而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第三节主要讲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指出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