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高,如果人口内空气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这样,人口内空气的压强与塑料管内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就大于外界大气压与瓶内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那么,饮料不仅不会流入到口里,管内液面反而会下降。所以,只有口内空气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才能被吸入到口里。

四、竞赛专题解析

例1:某小组同学研究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密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小组同学把一个高为0.1米的实心圆柱体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如图7所示,并不断改变它所处的深度。他们利用仪器测得液面到圆柱体上表面的距离及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体甲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表二 液体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6 0.32 0.48 0.64 0.80 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20 0.40 0.60 0.80 1.0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0.80 0.96 1.12 1.28 1.44 1.60 ⑴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⑵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或第四列、或第五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

⑶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

答案:⑴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⑵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越大;⑶a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是一个定值; b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是不同的,且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力差越大。

解析:此题除了考查同学们对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的掌握程度外,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再者就是考查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的掌握程度。此题的更大意义还在于为今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起到了“铺路”的作用。通过分析表格第一行和第二行数据发现,圆柱体上表面的深度每增加0.02m,表格1、2中压力则相应增加0.2N、0.16N,即压力与深度

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成正比。第⑵、⑶问的分析过程如此类推。

例2:如图8所示,将两端开口(上口较小)的玻璃管A的下端用薄轻质板抵住后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当缓慢地向A中注入150g水时,下端的薄板恰好下落,问在下列情况下,能使薄板下落的是( )

A.缓慢注入150g酒精 B.缓慢注入150g水银 C.轻轻放入150g砝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恰能使薄板下落 答案:A

解析:对此道题,根据现有的知识会发现如下疑难问题:150g的水、酒精、水银三种液体对薄板向下的压力均大于150克力。现用“割补法”分析哪种液体对薄板向下的压力最大。如图9所示,设A玻璃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液体。假定液体内部存在一横截面EF,经过如图割补后使得阴影三角形部分的体积与上端空白三角形部分的体积相等。(注:EF便不在中位线处)这样,就可想象为把“倾斜壁”的液柱变成“竖直壁”的液柱,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可根据压强的定义式

P?F来讨论。 S设液体的质量为m,EF处横截面积为S,则容器底部的压强P?Fmg,若在?SSA玻璃容器内装等质量的水、酒精、水银,由于酒精的密度最小,则其体积最大,

所以EF的位置最高,即S最小,所以对底部产生的压强最大,因而底部受到的压力也最大。满足的关系式应为:F酒精>F水>F水银>150克力,故正确的答案应选A。

例3:如图10所示,一只玻璃杯中盛有两种不相容的液体,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1<ρ2,这时液体对玻璃杯底面的压强为P甲。再把两种液体搅拌混合均匀(设液体总体积不变)。则玻璃杯底面受到的压强为P乙,则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为

A.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定 答案:B。

解析:对于此问题,若用P=ρgh考虑,很可能要用到圆台的体积公式,若掌握了演算技巧或某些特殊的分析方法,虽能避免用圆台的体积公式,但分析和演算过程同样相当复杂。现用压强定义式P?F作定性分析: S根据容器的形状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等于如图11中容器内两条虚线a、b部分间液体的重力,问题的关键是搅拌混合均匀后,两条虚线a、b间液体的总重力怎么变化?

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从图11中观察分析后,可得如下关系式:

V1V3V5??V2V4V6,根据此关系式,所

以,搅拌后,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除了V1与V2、V3与V4、V5与V6发生混合外,必有V3和V5两部分液体同时与V2部分发生混合,才能混合均匀。由于V3和V5两部分液体的密度较小,而V2部分液体的密度较大,所以,混合后,V1和V2两部分液体的总质量会减小,即两条虚线a、b间部分液体的总重力会减小,而玻璃杯底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此部分液体的总重力,则玻璃底面受到的压力也就会减小,显然,根据公式P?才是正确的答案。

五、综合能力演练

一、填空题:

1.重700N、底面积为7000cm2的圆柱体放置在1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 则圆柱体底面受到的压强是 ,桌面受到的压强是 ;?如果将此圆柱体水平切去一半, 则桌面受到的压强是 ;若将此圆柱体竖直切去一半, 对桌面的压强是 。

2.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此现象表明:体积一定时,气体的温度_______,气体的压强_________。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瓶口截面积为10cm2,拔出瓶塞至少需要的力是20N,则瓶内气体压强是_____ Pa。

3.如图1所示,茶壶的壶身与壶嘴一样高,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茶壶可以装满水,其中利用了_________的道理;如果壶身比壶嘴低,这种壶倒水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答:_________。壶盖上留有一个小孔,作用是使壶内与壶外的大气相通,在_________的作用下,水很容易倒出。

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体积为1.0×10-3m3的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如图2所示,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请根据此现象和所学力学知识,计算出两个与该木块有关的物理量(不要求写计算过程,取10N/kg)。 ...⑴ ;⑵ 。 二、选择题

1. 如图3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2.一个密封的墨水瓶内装有一定量的墨水,若把它倒置,则墨水对瓶口盖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力增大 B.压强增大 C.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

3.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时, 可以确认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的现象是

F考虑,玻璃杯底面受到的压强也减小,所以,选项BS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 )

A.管内水银面的高度略小于760 mm B.使管内倾斜时, 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C.无论怎样使管倾斜, 水银都不会充满全管

D.将管在水银槽中轻轻上提, 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4.一个充满氢气的玩具气球,松手后升上高空中,在气球上升过程中将不会产生的现象( )

A.气球体积变小 B.球内氢气压强减小 C.球外空气压强减小 D.气球最终将破裂 三、表格分析与设计题

1.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在水面下各深度处的压强记录,如表1所示:

表1 深度(m) 压强(Pa) 3 1.31×10 55 1.50×10 59 1.89×10 512 2.21×10 515 2.49×10 520 3.01×10 5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深度处的压强如表2所示。(g=10N/kg)

表2 深度(m) 压强(Pa) 3 0.3×10 55 0.50×10 59 0.9×10 512 1.2×10 515 1.5×10 520 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⑴小明计算压强的公式是P=_________,小明还有一次压强计算未完成,请你帮他完成,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2中的空格处。

⑵小明父亲的测量值与小明的计算值在每个相同的深度都有差异,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两组相同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使这两组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怎样放?同学们想出了多种方案,请你至少写出三种: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与计算题

1.如图4,两个液缸底部相通,内部装有部分水。大、小液缸的横截面积分别是50cm2和20cm2,在大液缸的水面上放有一个轻活塞。应在活塞上放一个多重的砝码才能使活塞向下移动1cm?

2.小强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有什么关系呢?针对这一问题,

他提出了猜想: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为了证实猜想,他把某一医用注射器的活塞推至筒身的中部,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前端小孔,这样就在注射器内密封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接着他做了如下工作:

⑴向筒内压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缩小,手的感觉:受到很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