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交流,将提升知识和能力融合。可分为案例分析法和事件处理法。 1) 案例分析法
按照培训目的,把实际场景典型化,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决断的案例,通过讨论提升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要满足三个要求:内容真实;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有明确目的; 案例分两种:描述型评价(给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员只是事后分析);分析决策型(只介绍待解决问题,由学员分析并提对策——更培养学员分析决策能力)
解决问题的7个环节:找问题—分主次—查原因—提方案—做比较—做决策—试运行 2) 事件处理法
让学员收集亲经的案例,利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来警戒工作中可能出的问题。学员间通过彼此案例交流,可共享企业内部信息,同时形成和谐的环境。 【范】:需让员工了解收集信息及分析具体情况的重要性;工作中交流的重要性;能通过自编案例和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培养良好人际关系; 【优】:员工参与性强;将提升学员解决问题能力融入知识传授;方式生动具体;学员间通过案例分析达到交流目的; 【缺】:案例分析时间长且要求高;案例法需较多的培训时间;培训顾问的能力要高;无效案例会浪费时间。
3、 头脑风暴法 培训人在活动中互相启迪思想、激发创造思维,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创造能力。要只规定一个主题,而且排除思维障碍,消除心理压力。 【优】: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帮学员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学员参与性强;加深学员对问题理解的程度;集中了集体智慧。 【缺】:对培训顾问要求高,善于引导讨论;培训顾问讲授的机会少;问题能否解决受到培训对象的限制;主题挑选难度大; 4、 模拟训练法 以实际工作情况为基础模型化,学员在假定的工作情境中参与活动。基本形式为:由人和机器共同参与模拟活动、人与计算机共同参与模拟活动; 【优】:提高技能;加强竞争意识;带动学习气氛。 【缺】:模拟情景准备时间长,质量要求高;对组织者要求高,熟悉培训中的各项技能。 5、 敏感性训练法(简答) 又称为“T”小组法,简称ST法。要求学员在小组中就组员的个人情感、态度和行为进行坦率讨论,互相交流对各自的看法。目的是提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洞察力,学习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提升应变能力。 【范】:组织发展训练;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青年管理人员人格塑造;新员工集训;外派人员异国文化训练。 6、 管理者训练法
简称MTP法。最普遍的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使员工系统学习管理基本原理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指导教师是关键,一般是外聘专家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担任。 【范】:适用于培训中低层管理人员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可进行脱产方式培训。 3.2.4态度型(简答) 主要包括针对行为和心理训练。 1、 角色扮演法 在一个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让参加者按照角色模拟处理事务,以提升处理问题能力。精髓在于“以行为作为练习的内容来开发设想”。步骤:1)建示范模型;2)角色扮演与体验;3)社会行为强化;4)培训成果应用。
-37-
【优】:学员参与性强;角色扮演有利于增强培训效果;增强学员感情;可互相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有高度的灵活性。 【缺】:场景设计需较高能力;没有实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扮演无普遍性;参与意识可能不强。
2、 拓展训练 以体能训练为主,在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素质得到改善。 1) 场地拓展
需要利用人工设施进行训练的互动。
特点:有限空间,无限可能;有形游戏、锻炼无形思维;简便容易实施。
2) 野外拓展
通过野外探险活动,提升学员能力;
野外和场地的区别:A、轻松自然;B、提供了真实的体验;C、使参与人有开放心态;使人有不同经历。 3.2.5科技时代
如网上培训和虚拟培训等。 1、 网上培训 通过因特网进行培训。 【优】:无需召集受训者,省培训费;培训内容易变更;可用网络上的资源;课程灵活,不中断工作。 【缺】:建立培训系统费用高;人际关系不适合网上培训。 2、 虚拟培训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培训对象的各种技能和知识。 【优】:仿真性、自主性、安全性;可在重复中不断增强训练效果;脱离了现实环境的风险。 3.2.6其他
函授、进修、参观访问。 【续】2、几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应用
2.1案例分析方法的程序(简答)
1、培训前的准备 根据培训目标和对象,选合适案例作为研讨内容,定计划,和时间地点;
2、培训前的介绍
包括:A、老师自我介绍;E、学员自我介绍F、学员分组B、案例分析法内容特点;C、应注意的问题和期望;D、计划安排 3、 案例讨论 展示案例材料;小组分别讨论选最佳方案;全体讨论方案。 4、 分析总结 培训者总结案例内容和最后方案,评价讨论质量; 5、 案例编写的步骤 【内容】:说明(目的、对象等)、正文、附件(数据、图表、背景等)和思考题;简单的包含:正文、思考题。 【步骤】:定培训目的;搜信息;写作;检测;定稿。
2.2事件处理法的程序(简答) 1、准备阶段 1)对象和人数;2)议题范围;3)制作个人案例;4)分组,4~6人;5)时间地点;6)指导员准备(A、个案研究方法、注意问题;B、事件处理法特色和会后评价) 2、实施阶段 1)向各组介绍本法特色和注意点;2)各组简介组员的个案;3)从易到难,组长排定讨论程序;4)开始讨论:(提出个案;各组组员收集信息;个案制作者当主持分;发现问题相互讨论;组长评价)
-38-
3、实施要点 1)议题范围不可过窄; 2)制作个案注意:A、亲历问题中最难的一个;B、近期发生的;C、工作上常发生,难把握、不能再次发生的;D、背景介绍
表3-3 个案分析表
作者: 部门: 内容简介 发生背景 解决对策 (依5W2H原则逐条列出个案的发生背景) (列出实际解决对策。若为已解决的事件,应写下从发生到解决的经过;若是未解决的事件,写下自己准备采取的对策) 经验教训 (记录下从这个个案中得到的经验教训,至少2~3项) 时间: 岗位: 3) 记录个案背景的原则5W2H: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物(Which)、
如何做(How)、多少费用(How much)。
4) 讨论注意:学员自主讨论;明确目标,控制时间,每个30~40分钟;主持人只回答背景,不回答解决方案。 5) 讨论‘学到什么’多花点时间。 2.3头脑风暴法的程序(简答) 1)准备阶段 定目标;选人(5~10人);通知议题、参考材料、时间、地点、目标。 2)宽松的氛围 3)明确问题 明确的介绍问题,给10~15分钟进行头脑风暴的思考。 4)记录参加者的想法 经个人思考后,记录各人提供的建议,从中筛选一些思想,并从投影出来。 5)畅谈阶段 畅谈是头脑风暴的创意阶段。 为使大家能畅所欲言,规则:不能私下交谈,以免分神;不妨碍和评论他人发言;发表意见简明,一次发言一个观点。
6) 解决问题 将大家想法整理成若干方案,选择1~3个最佳方案,进而提出最终解决方案。
3.3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能力要求】1、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内容(简答10:简述培训制度的内容及各项培训管理制度起草的要求)
1.制定依据; 2.实施目的; 3.实施办法; 4.核准与施行;
5.解释与修订权的规定。
-39-
3.3.1企业培训制度 3.3.1.1企业制度培训的内涵
即能直接作用于培训系统的各规章和政策。包括:法律法规、制度政策。
企业培训涉及到的两个主体——企业和员工。要想提高培训效率,必须建一套完整培训制度,由此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责任。
制度的目的是:A、调动员工积极性;B、使培训系统、规范、制度化。 3.3.1.2企业培训制度的构成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一般包括:A、服务B、入职培训C、激励D、考核评估E、奖惩F、风险管理。 还有:培训实施管理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培训资金管理制度; 3.3.2岗位培训制度的内涵
岗位培训制度是企业培训制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培训有赖于制度的规范;培训制度的内容要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1) 岗位培训是员工培训的重点,实质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2) 岗位培训制度化包括:培训规定和相应政策,以及各环节规范化。核心是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的一体
化。其由:管理、教学、考核、评估、劳动人事工资、岗位资格证书制度等配套组成。 3) 制度制定以后要跟随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修改。
(选择)影响企业培训活动的因素包括:A、国家劳动法、B、培训领域理论C、人力供需变化D、人事计划变更E、生产经营方针变革F、设备更新G、企业文化发展H、内部新培训需求。 3.3.3起草与修订培训制度的要求(简答10)
3.3.3.1战略性——从战略角度出发,使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3.3.3.2长期性——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培训制度。 3.3.3.3适用性——有明确具体的内容,满足管理需要。 【续】2、各项培训管理制度的起草(简答10)
2.1培训服务制度 培训服务制度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包括:服务制度、培训服务协议条款(防止员工跳槽)。
1) 制度条款:
A、 员工在参培前,向培训部门申请; B、 被批后,签订协议; C、 签后方可培训。 2) 协议条款 A、 申请人 B、 项目和目的 C、 时间、地点、费用和形式 D、 培训要达到的水平
E、 培训后卖身的时间和岗位 F、 违约赔偿
G、 部门经理意见 H、 参加人和审批人的签字 2.2入职培训制度——帮员工适应岗位
体现了“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任职”的原则。 包含内容:
A、 意义和目的;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