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重点资料).doc 下载本文

【答案】9. C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A城市为包头,结合图示靠近煤炭、铁矿基地,且交通便利,故适宜发展钢铁工业,而B城市位于内蒙古草原地区,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故适宜发展毛纺织工业。 【10题详解】

图示C山脉为阴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降水量的差异是影响该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读我国某河流四个月份的平均径流量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下列各题。

11. 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 )

A. 乌鲁木齐河 B. 松花江 C. 钱塘江 D. 淮河 12. 河流径流量最大时( )

A. 流经地区的降水量丰富 B. 流经地区的冰雪消融量大 C. 径流蒸发量最小 D. 河流下渗量最小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据图可知该河流夏季径流量较大;根据图中径流量日变化幅度可判断,该河流温度高时,径流量大,综上可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应该是内流河,因此最有可能为乌鲁木齐河。松花江、钱塘江、淮河夏季主要靠降水补给,与气温关系不大。故答案选A。 【1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故河流径流量最大时,流经地区的

冰雪消融量也大。故答案选B项。

采冰,即采集冰块。要达到采冰的程度,冰层厚度至少要在20厘米,大规模的采冰要到30厘米才可。冰块的形成是冰晶不断的生成,不断长大造成的。流动的水会阻扰晶核的长大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3. 我国东北地区采冰,完全是因其独特的冰灯文化,它对冰块的透明度要求很高。松花江的冰块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最好的原料,其最主要原因是( ) A. 松花江在冬季水流速度很慢 B. 松花江淡水资源丰富 C. 松花江冬季结冰期长 D. 松花江水质良好,冬季含沙量较高

14.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也达到采冰标准,青藏高原采冰最可能是因为( ) A. 用于制作冷饮 B. 用于食品保鲜 C. 室内装饰的需要 D. 取水不方便 【答案】13. A 14. D 【解析】

考查水资源的利用。 【13题详解】

东北淡水资源丰富,采冰完全是因其独特的冰灯文化,它要求的是冰的透明度,在自然界中,冰的成因、晶体大小以及气泡、泥沙含量,均影响透明度,一般在静水环境下,没有水流的影响,冰的透明度会高。所以松花江的冰块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最好的原料,其最主要原因是松花江在冬季水流速度很慢。故选A。 【14题详解】

同为采冰,东北、新疆和青藏高原用处不同。在东北,松花江的冰打造了一场盛大的冰雪狂欢;在新疆,窖藏一冬的冰变成了盛夏时一碗碗特殊的冰饮;在广袤的青藏高原,由于水源地河流纵横、长年水流量较大,藏族牧民一般居住在离水源较远的地方,他们取水不方便,采冰更像是一场负重的修行,雪域高原的冰在温暖的帐篷中融化成水,维持着一家人的生存。故选D。

读“我国某地理要素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该图可能是( )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B. 温度带分布图 C. 干湿地区分布图 D. 日照时数分布图 16. 导致图中甲处曲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 A. 地形 B. 植被 C. 昼夜长短变化 D. 工程建设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曲线和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东部2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与干旱区界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故该图可能是干湿区分布图,故答案选C项。 【16题详解】

一般来讲,陆地上等值线弯曲大多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图中甲处年等降水量线弯曲的原因是该地有祁连山脉,其对夏季风的阻挡,形成了地形雨,造成年等降水量线的弯曲。故答案选A。

点睛:(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具体划分是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该线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中国的季风区;该线以西、以北的地区为中国的非季风区。

(2)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直达西南国境线。占全国总面积36%的内流区,主要分布于此线以西: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北的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两藏的藏北高原,此线以东属于外流区。当然这个分界并不绝对,在内流区内也可含有面积不大的外流区,如新疆的额尔齐斯河;而处于外流区的东北松嫩地区也有局部的内流区。我国较大的内流河有塔里木河、伊犁河、疏勒河、黑河等。

(3)中国的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地区的活动积温来划分的。所谓活动积温,就是农作物能够生长的气温,大约是15°C左右。我们把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叫做生长期,

把生长期内的日均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8000°、4700°、3500°、2700°),根据积温的多少来划分温度带。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4)我国干湿地区分布: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湿润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 半湿润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 半干旱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 干旱区: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下表为我国位于同一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7. 两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C. 云贵高原 D. 江南丘陵 18. 两地冬季气温和雨日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A. 两地受暖锋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 B. 甲地受暖锋控制,乙地受冷锋控制

C. 甲地受暖气团控制,乙地受锋面和冷气团控制 D. 两地分别受来自不同纬度的海洋气团控制 【答案】17. C 18. C 【解析】 试题分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及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可知,甲地位于我国的云南省,乙地位于我国的贵州省,故两省所在的地区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18题详解】

云贵高原地区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云南省位于暖气团控制地区,贵州省位于冷气团控制区,所以贵州省冬季气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