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重点资料).doc 下载本文

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选择题。

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 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有关该旅游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泰国、缅甸相邻

B. 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完整,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C. 流经该旅游区的国际河流是雅鲁藏布江-湄公河 D. 种植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黄麻、苹果等 【答案】1. C 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根据题干“少数民族多,竹楼,热带作物,孔雀舞”等信息判断,该省区为云南省,而根据选项中的省区轮廓判断,①为云南;②为广东;③为湖北;④为黑龙江。 【2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云南省不与泰国接壤,A错误;云南省南部纬度较低,雨林茂盛,且动植物资源丰富,B项正确;湄公河的上游为澜沧江,C错误;黄麻主要分布于印度,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民族分布和省区轮廓判断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二区域地理的基础性测试。能抓住题干内容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云南省的轮廓特征、自然地理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3. 图中显示的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 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地区 B. 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D.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4. 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地区南方小、北方大,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平原少,北方平原多 B.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C. 北方水资源缺乏,灌溉不合理 D. 南方多受台风影响,降水丰沛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D正确;大部分水土流失严重区降水量为大于400毫米;地形以高原、低山丘陵为主;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地形,受热量影响较小,且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也有分布在中温带地区的。 【4题详解】

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灌水量过多,又缺乏排水设施,将招致地下水位的升高,加大蒸发,使表土盐分不断积累,形成次生盐碱化;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地区南方小、北方大,主要原因是北方水资源缺乏,灌溉不合理,C正确。 【点睛】

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而运动。在蒸发过程中盐分随水分输送到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在表层土壤中;灌溉和降雨入渗的水分又将盐分带向深层。在长时间内,如果由于蒸发而带到表层的盐分多于入渗淋洗带到深层的盐分,则土壤处于积盐状态;反之,则处于脱盐状态。土壤水盐动态与灌溉排水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有关。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灌水量过多,又缺乏排水设施,将招致地下水位的升高,加大蒸发,

使表土盐分不断积累,形成次生盐碱化。

读“我国沿30o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 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7月均温 ③地势 B. ①地势 ②7月均温 ③年太阳辐射量 C. ①7月均温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地势 D. 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地势 ③7月均温 6. 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高,气温低 B. 云量多,反射强 C. 距海近,水汽多 D. 纬度低,对流旺 【答案】5. C 6. 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上图表示的是沿北纬30°随经度的地理变化参数图,在东经90°-东经100°大致是我国的第一阶梯,是地势最高的,在东经100°-东经110°大致是我国的第二阶梯,从东经110°以东是我国的第三阶梯,是我国的地势最低。从图上可以看出,①线在第一阶梯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最低,说明这表示的是我国7月份气温线,②线在第一阶梯是最高的,在第二阶梯最低,第三阶梯其次,是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线;③是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其次,第三阶梯最低,说明是我国的地势变化线,故选C. 【小题2由上题可知②是表示我国的太阳辐射变化曲线,在b处数值低,是因为此处是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大气不易扩散、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所以太阳辐射低,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各地的气候特征.

下图为“我国在同一纬线附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①、②、③城市所在的地形区最可能的是( )

A.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B. 太湖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 江汉平原、江淮平原、横断山区 D. 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8. ③城市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远 B. 受季风影响小 C. 气温低 D. 海拔高 【答案】7. B 8. D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①图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应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错;②图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但日照时数很少,故应该为四川盆地,C、D错;③图日照时数最多,且气温较低,故应该为青藏高原。 【8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③城市为位于青藏高原上,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日照充足。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区与气候。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下列各题。

9. 同学们考察A城和B城后发现两城主要工业部门不同, A. 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 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 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10. 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

A. 热量 B. 降水 C. 海拔 D. 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