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学诚法师讲解 下载本文

乙六、培养信心

解、行的前提是“信”,相信与怀疑是不一样的。 喻:两人相处,如果你不相信他,就不会听他的话。 只有听了才有办法解,解才有办法行。

【师父策励】我们对佛菩萨、对经论要相信,相信他能带领我们究竟离苦得乐、出轮回、转凡成圣。 如果不相信,就无法解、行。

【观察思维】如果同修之间有违缘,正确的话就听不进来,因为我们对别人不相信。

乙七、体会意趣

学佛法、学唯识,要辨识自他心相,达到解行相应。

【体会愿力】“愿解如来真实意”,经、论、法师都不是随便说的,语言是次要的,能够理解背后的意趣很重要。

喻:土、石、木、钢筋水泥做成一个房间。要盖一个房间是有愿力的,我们用它来讲法、来修行,它就成为了三宝的道场,与仅仅把材料堆成一堆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把人聚到一起也是有愿力的,法师开示也是有愿力的,讲法的人有讲法的动机和意乐,闻法的人也有动机和意乐,这些都是需要检验的。 【深入检验】检验(我们讲闻的动机和意乐)是否有偏差、过失;我们是否有能力来检验,能否检验得到,如果(检验出来)有问题能否调整,这些需要去修行,而不是(只谈)理论。犹如生病,抓药,吃药,药必须要吃下去才有用。

乙八、善观因缘

【应机譬喻】大家上山,或出家或做义工,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成佛,但因缘各不相同。我们能否观察到缘起的现象、空性的本体?能否把握千万种因缘? 怎样认识因缘、现象的差别性?要看内心是否有力量。

【如理认识】苦、乐都是有因缘的,苦乐是内心世界的状态,外在的人事物是现实的状态。

【从外至内】若对外在都不了解,如何了解内心?通过外在的清明来了解内心的状态。

【认识苦乐】痛苦,是杂染的;快乐,是清净的。痛苦,是世间法;快乐,是出世间法。

【生命本质】人生命的本质、本体都是心念,念头转变了,生命的状态才会转变。

修行就是把握、修行自己的念头,念头改变了,生命就会改变。 心念、心所,要生起来都是有因缘的,不是偶然的。例如不是想惭愧就惭愧,想无惭无愧就无惭无愧的,内心实际没有这种状态,却认为有的话,仅仅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理。

乙九、深入内涵

【错误现行】我们常常要说的话与内心要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把握关键】语言是其次的,心态才是最关键的;名相是次要的,内心的状态才是关键的。

喻:佛、菩萨,我们听到“佛”、“菩萨”的圣号时,心中是什么状态?这是关键。我们如何生起这个状态?常常,文化程度低、初学的人有感受,学得久的人反而感受弱,最后就没有了。

【认清原因】这说明高知识、久学的人偏理论、概念、名言,与佛法的内涵不相应。

甲四、破除邪执 乙一、唯自受用

【师父破斥】佛陀说的法怎么只能自己受用呢?法法都是一样的。 【错误心态】怕分享心得,不让别人知道。

【师父强调】一定是自他受用才是法,佛法是普育群机的,大根器的人听了大彻大悟,小根器的人听了也有受用,不可能只有你受用,别人不受用,这肯定是不对的!

乙二、不识止观

对佛法的理解、体会,要靠智慧,要靠止观。听闻是善巧方便,都是为止观做基础的。

【如理认识】观,是观心相;止,是止心相。观,是动态的心相;止,是静止的心相,都是谈心相。

对外境提起心力观照万物,散乱、寂静时是不同的。

调息方法很容易训练,但要认识心念是非常不容易的,人的心念是非常复杂、繁多的。

佛法要靠熏习,熏习成种。天天熏习,法义才会显现。

乙三、违越次第

【错误认知】我们常常认为学习一门就好,学一部经、一部论就好;我们常常会认为一门深入与广学多闻是矛盾的。

【如理认识】一门深入不是得少为足,广学多闻也不是散乱无章的乱看。 【思辨】佛为什么要讲这么多经,三藏十二部?为什么不像基督教只有一部《圣经》、伊斯兰教只有一部《古兰经》一样?肯定是有原因的。但不等于三藏十二部所有都要研究。

【广开法门】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就像八万四千条路。

喻,北京城有这么多楼房,有这么多条路,这么多门,这些路通向哪里?门通向哪里?门和路都是相通的,但是你不能这条路也走,那条路也走。比如来龙泉寺,你本来走这条路,走了一半又换另一条路,你走的路越多结果你越晚到。事先要搞清楚地图、路线,但是走的时候一定一条路通到底,即刚开始要广学多闻,然后要一门深入。

【问题症结】问题是我们刚开始广学就乱了,乱看,几年后就没兴趣了,觉得这个经我也看过,那本论我也看过,没有希求心了。没有希求心就完了。很多人学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次第。

喻:看说明书好像很容易,可是要你自己去造一台电脑出来,你肯定造不出来。(理解:经论好比说明书,佛菩萨已经实证后写出来的经验报告,看起来很容易,可是我们自己没有修行经验,光靠看不可能达到如此境界,必须按照次第去做才能真正成功。)

乙四、随自意乐

【师父破斥】不能根据我们的偏好来选择佛法,因为我们的偏好一定是随顺我们习气的,而修行一定是逆着习性的,这样才能对治我们的执着。 百法明门论第一句就是“一切法无我”,佛法的根本教义即苦、空、无常、无我,只有通达了苦、空、无常、无我,才能证得涅槃。

乙五、不善用心

我们听经、听法,不在于听法师在讲什么,这已经是第二层的功夫。要听法师是如何理解、讲说的,能不能把握住法师说法的意趣?

如果我们听法不能善用其心,那我们的行为就是没有意义的。反过来,若能善用其心,讲闻相应,才会有真正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