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件 下载本文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对比和照应的关系

运用背景应注意:1)避免主体与背景相互游离,使背景起不到应有作用;2)避免将主体与背景作同等处理,

主次不分,影响主体的表现。

摄影要充分发挥背景的作用来增加图片的信息含量,增强图片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使摄影图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夺目感人。

4.1.5 陪体

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画面构成部分,其作用是和主体配合构成一定的情节。

情节的形成:主体处于一种状态,由于陪体的动作引起反应,做出相应动作,又引起陪体的反应和动作……如此反复,展开情节。

摄影捕捉的情节,是一种动作和反应完美结合的瞬间,既看到动作本身,又能看到动作引起的反应。即是“瞬间情景的孕育性”。

摄影图片展示情景的办法,就是利用陪体,利用主体与陪体间的有机联系来使情节得到生动的体现。

陪体的作用是:1)帮助主体展示情节;2)丰富主体动作的内涵;3)衬托主体,加强主体的表现; 4)注释、说明主体。

4.2 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

摄影用光的目的:一是让感光片感光,记录被摄景物的影像;二是起描绘、刻画和塑造视觉形象的作用。

光线在造型方面的作用:勾画被摄体轮廓;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表现被摄体质感;表现色彩和环境气氛;吸引观众注意力,突出主体;还能造成特殊效果。

4.2.1 勾画被摄体轮廓

侧逆光、逆光和顶光能勾画出被摄体的轮廓,在被摄体边缘造成亮丽的光环,从而使被摄体轮廓鲜明,和画面中的其他成分区分开来。当主体和背景受光差别较大,明亮对比强烈时,景物中的主体的轮廓也会非常突出。勾画被摄体轮廓,利于将注意力放在轮廓范围内,抓住画面的主体和要点,获取明确的信息,达到较好的视觉传播效果。

4.2.2 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

侧光照射时,被摄物体由于有受光面和阴影的对比,能呈现出立体感。影调越丰富,层次越细,立体感越强。 摄影图片光线运用得好,能使观众有强烈的三维空间感,感受到被摄景物的立体形态。 4.2.3 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1. 被摄体的材料特性 被摄体有非透明体、半透明体和透明体。

1)拍摄非透明体时,常用侧光表现其立体形态;用逆光勾勒出其轮廓;用顺光和散射光表现其色彩2)拍摄半透明体,可用侧逆光或逆光来表现其质感。3)拍摄透明体,可用逆光来表现其透明感;用散射光表现其材料的透明特性。

2. 被摄体的表面结构特点 被摄体表面分为:粗糙面、光滑面和镜面。

1)拍摄粗糙表面,一是用柔和的散漫光进行细致描绘;二是用侧光、逆光或侧逆光来表现其粗糙不平。 2)拍摄光滑面的物体,应采用柔和的散射光来表现其质感。

3)镜面,不能用有方向感的光线来表现,而应采用柔和的散射光表现其质感。

4.2.4 色彩的表现 顺光和散射光能准确地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侧逆光和逆光照射在透明体上,能使其色彩有特殊的鲜艳效果;对于非透明体,侧光和逆光都不利于其色彩的表现。

4.2.5 现场环境气氛的表现 强烈的现场气氛能增强摄影图片的信息量和感染力。拍摄时应尽量采用现场光线。若采用人造光源也应注意保持现场光的效果,不破坏环境气氛。

4.2.6 吸引注意力,突出主体 让主体的主要部位处在画面中最明亮的部位,而陪体和前景、背景等处在阴暗处,即可达到主体突出的效果。

4.3 摄影的形式法则 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应遵循一些造型艺术共同的法则。 造型法则运用应服从内容的需要。不应只讲究形式美,而应以追求作品价值和充分的图片信息量的传递为主。

4.3.1 多样统一与照应 多样统一律是造型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原理之一。 多样是指让画面中的内容丰富、富于变化,统一是指画面中的内容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 多样统一律就是要让受众能在感受到画面协调的同时,感受到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在复杂中感受到统一一致。 照应是指主体与陪体以及前景、背景之间,应有内在的联系,形式上也应彼此呼应,绝对不能相互游离或毫不相干。

4.3.2 均衡与对照

通过对景物和影调的均衡配置,能给人以稳定、完整的视觉心理感受。对称是均衡的最简单的结构形式。

摄影画面不应过分追求对称,而应通过对动态、影调的把握来做到动态均衡。

对照是指景物的形体、影调、线条不应太单一,而应具有多样性,有互相的对照和衬托作用。 应利用好虚实、大小、形状、硬度、质感、色彩的对比来加强对景物的表现,同时又在各种对比间互相照应。

4.3.3 节奏与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指有规律的起伏、变化及有序的律动。是画面线条、形状、影调、色彩的有序重复相交替所构成的视觉感受。摄影家能从杂乱中理出节奏感,找到和谐的韵律。重复产生节奏,变化产生韵律。没有重复则单调,没有变化则平板。

4.3.4 简化原则

简化是指要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来表现尽可能多的思想内容。

对于摄影作品而言,是要用尽可能简洁的画面,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量。 4.4 两种构图观念 1. 封闭式构图

用一定的界限把一些构图元素圈起来,运用空间角度、光线、镜头等手段去组合框架内的秩序。 封闭式构图追求的是画面内部的统一、完整、和谐和均衡。画面要求有明确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有完整的形象元素,运用各种构图法指导构图,使画面形成坚实稳定、章法井然的结构美。适用范围:要求和谐、严谨等美感的抒情性风光、静物的拍摄以及表达严肃、优美、平静、稳重等感情色彩的人物、生活场面的拍摄。

2. 开放式构图

把画面内外连成整体来思考,仿佛画面中和画面外的一切都在流动。 开放式构图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 表现形式:画面内的人物视线和行为的落点在画面之外;不讲究画面的完整与均衡,有意排斥一些可能完整说明画面内容的元素,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有意在画面周围留下被切割的不完整形象,给观众留下悬念。 适用范围:表现动作、情节、生活场景等为主的题材内容,如新闻、纪实摄影。 第5章

摄影技法

5.1 景深与超焦距的应用 5.1.1 景深的应用 1.景深

在拍摄时,对某一景物进行调焦的过程中,尤其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特写画面时,会发现在对焦物体的前后形成一个清晰区域,不仅对焦物体清晰可见,清晰区域内的其他事物也清晰可见,这个清晰区域的范围就是景深范围。

2.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影响景深的因素主要有:镜头焦距、光圈口径、拍摄距离三大基本因素。 (1)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长;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短。 (2)光圈口径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范围越长。

在摄影实践中,改变光圈大小是最常用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种控制景深的方法。 (3) 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

当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不变时,在近距离拍得的景物,不仅画面范围小,而且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小;而在远距离拍得的景物范围大,景深范围也大。

在拍摄中综合考虑三个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好景深: 若要获得最大景深,可以用短焦距镜头+小光圈+远距拍摄距离。 若要获得最小景深,则应用长焦距镜头+大光圈+近拍摄距离。 5.1.2 景深原理的具体运用 1. 景深表的应用

为了便于把握和控制景深,相机上多设有显示、查阅景深范围用的景深表。

自动式景深表,是将对应的两组光圈系数刻在调焦环的近旁。在拍摄调焦时,随着对焦环的转动,采用各级光圈的景深范围便能自动指示出来,两个相同的光圈值间的距离范围,即为采用该光圈时的景深范围。 (1) 测定景深范围--求光圈值

如需获得一定范围内的景物的清晰影像,则应先考虑得采用哪一级光圈才能获得必要的景深范围。 (2) 景深对焦法

以焦点景物为界,景深可分为两段:位于主体前面靠近相机的清晰范围,称为前景深;位于主体后面远离相机的清晰范围称后景深。前景深总是短于后景深,其比例约在1:2左右。前景深加后景深为全景深。

在光线暗淡、无法看清主体的情况下,或在主体处于移动状态、无法进行准确对焦时,或在复杂的拍摄场合,都可以采用“景深对焦法”来对焦。即在已知景物所处大致范围时,将焦点对在全景深的前1/3处,然后选择适当光圈,保障主体清晰。

(3)已知光圈求景深的方法

摄影中有时需先选择好光圈再找景深。这时只能靠调整拍摄距离来控制景深范围的大小。如需获得长景深,就离被摄物体远些拍摄;如需获得短景深,则应走近被摄物体进行拍摄。 2. 景深预测装置及其用法

现代照相机有景深预测装置,用于在实际拍摄中观察景深范围。

景深预测装置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对景物景深范围进行有效的观察,以便于控制景深范围;二是在景深范围有限时,用来观察被摄主体是否处于有效景深范围之内,从而保证被摄主体的清晰。 5.1.3 超焦距及其应用 1. 超焦距的概念

超焦距是指当调焦在无限远处时,从相机镜头到最近清晰景物之间的距离。

超焦距与景深之间是反比关系:超焦距越大,景深就越小;超焦距越小,景深就越大。

2. 决定超焦距的因素

决定超焦距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镜头焦距;二是光圈口径。

镜头焦距与超焦距的关系是:焦距长的镜头,超焦距大;焦距短的镜头,超焦距小。

光圈口径和超焦距的关系是:光圈大,超焦距也大;光圈越小,超焦距也越小。每相邻两级光圈之间的超焦距相差√2倍。 3. 超焦距的应用

由于超焦距和景深之间是反比关系,在拍摄中就可以采用控制超焦距的方法来扩大景深范围。

具体方法是:测定某级光圈的超焦距后,不把焦点对无限远处,而对在超焦距上,这样景深范围就增加了1/2超焦距的长度。 利用超焦距扩大景深的方法:

1)先选定光圈系数,查出景深近界限的方法。

选定光圈值后,将景深表后景深点对无限远∞,即可查出景深近界限。不够则调光圈值。

2)先确定景深范围以确定景深近界限的方法。

将镜头调焦于2倍景深近界限的距离,从景深表看光圈系数?覆盖景深范围,再选择拍摄光圈。 运用超焦距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无限远处至镜头前某一距离上的景物都清晰。 5.2 运动的表现 5.2.1 拍摄动体的器材

1. 拍摄动体器材的要求 (1)快门

动体摄影,尤其是高速动体摄影,要求相机快门应能达到较高的速度。 镜间快门速度不很高,焦平快门可达高速。 数码相机拍摄动体应注意快门时滞问题。

(2)取景器

相机取景器应当明亮,而且通过取景将看到的景物应与自然景物相一致。

单镜头反光相机没有视差,透过取景器看到的是动体的正常运动,追随动体拍摄十分方便。 (3)镜头

短焦距镜头,景深范围长,对焦范围余地大,适合近距离抓派,但距离太近时变形现象严重。

长焦距镜头,能使主体突出,能在较远距离抓拍,适合体育新闻摄影,缺点是景深极短,对焦不易,而且体积较大,视角较小,不易持稳。

2. 动体摄影常用的摄影器材及使用方法

(1)三脚架或单脚架

动体摄影,尤其是体育新闻摄影,常用长镜头在远距离拍摄,常需要用三脚架或单脚架来帮助保持相机的稳定。

(2)闪光灯连续拍摄动体

具有连续高速自动卷片功能的相机,与具有频闪功能的闪光灯配合使用,可高速连续拍摄,将动作的过程分解记录下来。

(3)自动卷片器(马达)

自动卷片器的使用,可以省去拍摄者手动的程序,集中精力于动态的观察和瞬间的抓取。 拍摄高速动体时,采用高速连拍,抓取同一动作的几个瞬间动态,能确保全面地记录动作。 (4)高感光度胶片与动体摄影

在现场光线较弱,又不允许用闪光灯的场合(体育比赛),只能采用高速感光片来保证能利用现场光拍摄,并能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来抓拍动作。这样也有利于表现现场光线气氛。 5.2.2 动体摄影的拍摄 1. 快门的设定

拍摄动体,确定快门速度的依据因素:

(1)动体本身的运动速度

基本的原则是:动体运动速度越高,就得用越高的快门速度。 只有根据动体运动的状态和速度来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拍出的图片才会富于个性,不仅能够有效地记录,而且能有效地表现、增强图片的表现力。

(2)拍摄者与动体间的距离

由于距离与位移的关系,在拍摄动体时,距离动体越近,快门速度就要越高;反之,则可放慢些快门速度。 距离近,则位移快;距离远,则位移慢的视觉现象,是影响快门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影响为:相距远一倍,快门可慢一级。 (3)所用镜头的焦距

快门速度应随镜头焦距的增加而增高。长焦距镜头必须用高速快门。

(4)拍摄者和动体间角度的变化

即是动体的运动方向和相机镜头光轴所形成的角度。随角度的增大,快门速度应相应提高。 一般分三种情况:

1)0°角时,动体迎面而来或背向而去,相对位移较慢,可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 2)45°角时,位移速度提高,要适当提高快门速度,才能拍到动体的清晰影像。

3)90°角时,人眼感受到的动体位移速度最快,所用的快门速度还要提高,才能抓拍到动体。 具体的影响是:三种角度间各相差1级快门速度,角度增加,快门速度提高。 2. 动态记录法

动态记录法,是根据动体的运动情况,选择高速快门,凝滞动体的瞬间动态。

要点是仔细观察动态的运动状态,抓取典型的动作和神态,也就是抓取典型瞬间。运动的速度,激烈的气氛,都必须通过典型的动作和动态来表现。

舞台摄影,要了解剧情,掌握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抓住应重点拍摄的场景和动作。还要善于把握视觉效果,抓着典型瞬间,得到良好画面效果。

体育新闻摄影,要了解项目的特点、比赛规则、比赛场地特点,尤其是运动员的特点、参赛动作的特点等,是决定能否拍出好效果、抓到典型瞬间的重要一个环节。 “快门提前量”,考虑到拍摄者对动态的反应速度和相机快门的反应速度,应在典型动作发生之前就按动快门,才能拍到典型动作,使其凝滞。

在使用焦平面相机,尤其使用数码相机,应注意快门提前量的问题。 动态记录法的基本原则是选择高速快门。但不是快门越快越好。 动态记录法拍摄的要点:一是焦点的选择;二是瞬间的选择。

焦点选择准确,影像才能清晰;而且焦点选择准确,画面会生动传神,否则将会影响信息量的传递。 3. 动感表现的方法

动感表现法,常采用虚实对比的方法和动静对比的方法来强化动感的表现。

虚实对比的方法,利用人的视觉经验能强化动感的表现,通过快门速度的适当控制来使画面部分清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