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讲)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含答案 下载本文

【答案】BC

【解析】B项“可以想见词人一夜辗转难眠”不当。“窗明怪得鸡啼速” 兼写听觉和视觉。

“怪得”,惊诧语。把鸡啼与天亮联系起来,人已经开始思想活动了。埋怨鸡啼之“速”,可想见一夜睡眠的安适。C项“萧瑟凄冷、缺乏生机的景象”不当。“墙角烂斑,一半露松绿”是推窗所见,墙角上色彩斑斓,露出半截子松树的苍绿,的确是一幅笔墨洗炼的图画,使人想象到墙外充满生气的一切。

点睛: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了对诗歌的表达技巧、形象的考查,又涉及了对诗歌语言、

主题的考查,其中A项鉴赏诗歌一二句的写景角度;B项鉴赏诗人形象及情感;C项鉴赏诗歌的意境;D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结合注释读懂全诗,然后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赏析手法,最后仔细阅读选项,一一比对,找出答案。本题所给诗歌的作者考生可能并不了解,诗歌后面也没有给出相应注释,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忽略作者及写作背景,从一般诗歌鉴赏的角度来分析此词内容,再比对选项就可以。 (2)请从虚实的角度分析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

【答案】这首词上片描写词人刚睡醒时独卧室中的所见所闻:惊鸥,鸡啼、松绿、风窗日影,

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下片想象外面歌楼夜宴回来的情景:歌楼、歌女、遗珠,红靴白月,都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4、(17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①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

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

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

抒情,情随景生。

D.奉,侍奉;潸然,流泪的样子。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

满面,悲从中来。

E.全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寒雾、暮烟衬托离愁别绪,渲染了悲伤、

沉郁的氛围,情感真挚动人。

【答案】C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C项,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

(也可认为两句都是远景描写,总之后一句不能是近景描写)。E项,借景抒情只在颈联能够体现,不足以说明是主要的表现手法。

(2)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①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②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③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

史的遗憾与伤感。

点睛:思考的思路: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

情感+评价(总分总式)。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和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