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答案 B
解析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体现了汉代长安商品经济繁荣的场景,故A项错误;“贝锦斐成,濯色江波”主要体现了蜀锦技术水平的高超,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故B项正确;“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描述了唐朝长安城商人云集的场景,故C项错误;“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反映了广州地区船舶云集,商贸活动繁盛的场景,故D项错误。
短板6 不能恰当解读史料信息从而排除干扰项
例6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查短 唐高祖→武则天→唐武宗不断变化的宗教政策皆缘于政局变动,巩固统治地位需要,导致佛教、道教的社会地位不断变动,故A、B、D项说法皆太绝对,不符合史料信息。 补短 选择题备选项,凡违背历史常识、说法太绝对、存在明显有史实错误、与史料无明显联系,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皆可确定是干扰选项,逐一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析选项 “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答案 C [针对练6]
(2016·江苏单科)“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 A
解析 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材料信息“亦贵进士科”说明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
1.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与时代特征之间的关联
(1)科技:宋元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其西传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
(2)文学:宋词一方面是表达对国家分裂的悲愤情怀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元曲反映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的现实。
(3)书画艺术:宋元诸多书画家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盛行的风俗画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景象的写照。
2.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
(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
(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
(3)与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3.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四方面影响 (1)三个阶段
朝代 表现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魏晋南北朝 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中唐以后 南宋时期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特征 (2)四方面影响 ①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③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开发过度,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训练
1.(2016·浙江文综)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 B
解析 东周时期,诸侯国实力增强,在地方上有很大的权力,不听从周天子的指挥,而元代行省隶属于中央,是中央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故A项错误;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另设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机构,后来逐渐演化为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凌驾于三省之上,宋代在三省之外,另设“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负责处理政务,二者的地位和职权相当,故B项正确;西汉州刺史是中央派出的监察地方的官员,级别不高,而明代的监察御史监察百官,巡视州县,故C项错误;宋代的提点刑狱司负责地方的司法审判事务,明通政司负责传递公文,故D项错误。
2.(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
“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选择C项。 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答案 (1)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解析 (1)第一小问不同点,分别归纳孔孟的儒学思想和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孔孟思想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以道德教化民众;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小问发展,宋明理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更加重视《论语》《孟子》;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更加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原创押题·热点追踪
押题1 (考向:古代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分期)
“整体而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是从两个层面逐渐展开的,即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和以市镇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中国历史上“两个层面”的城市化划分最恰当的时期是( ) A.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答案 B
解析 隋唐时期,受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城市是凭借政治强力,确立起社会中心的地位,市镇城市化有限,故A项错误;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走向繁荣,经济功能增强,政治军事功能弱化,市镇日渐兴起,故B项正确;宋元时期,从发展形态来说是“城乡并举型”城
B.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