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学院音乐学院《曲式分析》教案 下载本文

常常作为独立的曲式加以运用,而很少作为其它曲式的次级结构。如在交响曲和奏鸣套曲中,其第二或第三乐章,常常就是采用三部曲式写成。 概括地说,三部曲式的基本特征如下:

(1)第一部分【首部】:(也称为“基础部分”、“呈示部分”)是乐思的呈示;

(2)第二部分【中部】:是与首部进行对比或使首部充分展开,从而加速形成高潮的乐部。常见的对比情况主要为:音乐性格或音乐情绪方面的对比。如:活泼对安静;轻快对沉重;舞蹈性对歌唱性等等。 (3)第三部分【再现部】:即首部的再现。可以是准确再现,也可以是变化再现,甚至是综合再现。常见的情况是:准确再现和变化再现(常常是动力性再现,或变奏性再现或减缩性再现)。(注意:减缩性再现可以理解为“部分再现”。即“只再现首部的第一乐段,而省略了后面的部分”的再现手法)。 4、其它:三部曲式与三段体的主要区别,在于两端部分的结构规模。

二、三部曲式的中部及其基本类型

三部曲式的分类与三段体一样,取决于“中部”的特征或写法。三部曲式的中部写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

1、“呈示型中部”(或称“三声中部”Trio)的三部曲式

(1)“呈示型中部”:即具有“呈示性稳定结构特征”的中部类型的总称。

(2)“三声中部”(Trio):是古典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中间乐部的名称,因当时的“中间乐部”是用三重奏(由三件乐曲演奏的三个声部)写成而得名。尽管后来不受“三件乐器的重奏”限制,但仍然沿用“三声中部”的名称。

(3)“三声中部”的特征是:

①主题上:必须引进新材料,并与首部主题进行鲜明对比;

②结构上:一般都是段落分明,结构完整,常常采用三段体或二段体(有时也只用一个乐段)结构,但无论如何,其内部对比均不明显。

③和声上:常常引进新调性,而这个新调性一开始就出现。 ④调式上:古典音乐中,常有强调调式对比的,大致情况是: 小调中部(Minore ): 首部+三声中部+再现部 大调 (小调) 大调 大调中部(Maggiore): 首部+三声中部+再现部 小调 (大调) 小调

⑤由于三声中部在结构上比较完整,因此常常采用收拢性终止;(注意:这一特点与“三段体”的中段是截然不同的:三段体的中段必须是开放终止。)有时为了便于引出再现部,故在三声中部终止后又出现连接部分。

⑥风格特征:常常具有突出的风俗性体裁特征。 例如:

[1]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Ⅰ第三乐章(《曲式学基础教程》谢功成p144)

这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曲式结构为“带三声中部的三部曲式”,f小调。其中:

首部:为单一主题的三段体。即:

A14(4+4+4+补充2) + B10 +(连接4)+ A12 调性: f―――――――― 中部:三声中部(典型)

(1) 主题方面:流畅的八分音符律动,与首部形成对比。 (2) 调性方面:首部调性为f小调,而中部调性为F大调。 (3) 结构方面:虽然中部结构为(10+15+8),但是段落分明。 (4) 和声终止:完全终止于主调的主和弦。

总之,这是一首典型的古典风格的三部曲式。其诸多方面都具有三部曲式的典型意义。 再现部:(准确再现)。

[2]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Op.5,(《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p125)

b

A-―――降b

作业:分析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高师钢琴》第二册p112)。 要求:(1)这是一个什么曲式?

(2)首部的结构特征与调性、和声特征;音乐形象;

(3)中部的类型及其结构特征与调性、和声特征;音乐形象; (4)再现部的再现手法或特征。

2、“展开型中部”(或称“中央插部”Episodie)的三部曲式 (1)“展开型部”:即具有“不稳定结构特征”的中部类型的总称。

(2)“中央插部”(简写“Epi”):常见于慢板乐章,是一种“结构不太完整;调性与和声不太稳定;音乐材料也不重复;没有完全终止”的中间性乐部。 (3)中央插部的特征是:

①主题上:既可以引进新材料(较多见),也可以依据首部材料进行展开(较少见)。

②结构上:一般不具有独立的完整性,内部的段落界限也不分明,往往不能自成起迄,不能独立成曲。 ③调式与和声上:常常呈动力性和开放性形态(通常以下属系统的调性进入)。 ④风格特征:常常具有深刻的抒情性、戏剧性和哲理性。

⑤再现方式:通常会接以起连接作用的段落来准备再现。(即再现部之前常常有连接部)。 例如:

[2]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7,第二乐章(《曲式学基础教程》谢功成p149)

这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一首典型的慢板乐章,音乐表现的是一种内在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哲理思考,曲式结构为“中央插部的三部曲式”,C大调。其中:

首部: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篇幅较小,音乐具有歌唱性。即: A8+ B6 + Aˊ10 调性: C――G――C 中部:中央插部(典型)

(1)主题方面:复合材料、双重性格、密集的分解式伴奏织体与歌唱性的旋律并置,与首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2)调性方面:首部调性为C大调,而中部调性为bA(-f-bD―bB―c-C)。

(3)结构方面:共26小节,段落不分明。且在第18小节出现“假再现”。 (4)和声终止:频繁转调的开放终止(用同主音小调准备同主音大调的再现)。 再现部:装饰性再现加尾声,最后4小节又“回顾”主题。

[关于“假再现”:三部曲式的再现部之前所出现的“再现片断”,称为“假再现”。假再现的主要特征是:(1)仅为一个片断,但是可长可短;(2)没有完整的结构;(3)假再现常常作为中段的一个从属部分,之后才是正式的再现;(4)一般说来,任何有再现的曲式中,都有可能遇到假再现。] 作业:分析德沃夏克的《幽默曲》Op.101,No.7

要求:(1)写出曲式结构图式,包括各段的起止位置及小节数。 (2)标出各段的主要调性及和声终止。 (3)指出中段类型。 (4)简要描述音乐性格。 3、“集合型中部”的三部曲式

“集合型中部”:即其中部规模很大,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在一起的并列中部”。 如:肖邦《bE大调圆舞曲》Op.18 (见《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p139~149) 引子+首部 中部 (集合型) 引子+再现部+尾声 ┌─────┐ ┌──────────┐ ┌───────┐ 二段体 Ⅰ三段体 Ⅱ三段体 Ⅲ乐段 三段体 ┌───┐ ┌───┐┌───┐┌───┐ ┌───┐ abab c d c e f e g a b a

这种安排,使全曲具有组曲性,是一组圆舞曲按三部性原则和并列原则综合而构成的集锦。 作业:分析李焕之的《春节序曲》或马思聪的《思乡曲》 要求:(1)这是一个什么曲式?

(2)首部的结构特征与调性、和声特征;音乐形象;

(3)中部的类型及其结构特征与调性、和声特征;音乐形象; (4)再现部的再现手法或特征。

三、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首部和再现部) 1、关于“首部”的讨论

三部曲式的首部,它作为三部曲式的呈示部分,或作为三部曲式的次级结构,通常具有奠定全曲“基调”的作用,构成全曲的中心乐思。其曲式特征如下: (1)最常见:比较规整的二段体或三段体;

(2)偶尔可见:乐段或扩展的乐段。首部仅为乐段的三部曲式,也可称为“介于三段体与三部曲式之间的曲式”;

(3)极少见:由比二段体或三段体规模更大的曲式构成。这种首部的三部曲式,可以认为是“三部曲式的复杂化”(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即:次级结构复杂,而整体结构简单的特殊情况)。

2、关于“再现部”的讨论

三部曲式的再现部,与三段体的再现情况相似,既可以原样再现,也可以变化再现。但最常见的情况为: (1)装饰性再现:将“首部”主题在旋律、和声、织体等方面加以装饰变化。 (2)减缩性再现:减小其结构规模。最常见。

(3)其它情况:三部曲式的再现部,作很大变化的情况一般不多见。

四、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

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包括引子、连接和尾声等等,其中以尾声的作用最为重要。因为它往往具有概括的性质,对全曲出现过的主要材料进行综合。

较为长大的尾声,一方面对整个曲式的对比材料加以综合概括;另一方面在于肯定主要调性。因此通常总是采用结束型的陈述方式,强调主调的主和弦,或采用主持续音贯穿等等。

“假再现”作为一个从属部分,其作用是对正式再现部分的预示,因而具有连接、过度的功能,在曲式上通常可以划归连接部分。

思考与练习

1、何谓“三部曲式”?它与三段体有何区别或联系?或与“带再现的二段体” 有何区别或联系? 2、三部曲式通常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3、三部曲式的首部、中部、再现部在调性与和声上各有什么特征?

4、分析一首钢琴小品(自选),说明其“中部”的类型,为什么?并用“曲式的结构图式”表达: 《甜梦》柴可夫斯基(《高师钢琴》第二册p62)

《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曲式分析》高为杰p163) 《夜曲》Op.48 NO.1肖邦(《曲式分析》高为杰p157) 《思乡曲》马思聪(《曲式分析》高为杰p149)

5、分析、讨论《四季》op.37b第六首《六月.船歌》([俄]柴可夫斯基曲)的首部、中部和再现部。(见张璟《音乐分析实用教程》上p183)

附: 二部曲式

一、二部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 1、二部曲式的定义

由两个乐部组成的曲式,称为“二部曲式”(或“复二部曲式”)。两个“乐部”之间常常有明显的对比。其中,最重要的是速度对比。 2、二部曲式的特征

二部曲式与三部曲式相比,其重在对比而非再现。因此,表面上二部曲式比三部曲式仅仅只少了一个“再现部”,但是二部曲式决不等于“三部曲式省略了再现部”,其本质意义,耐人寻味。 3、其它

由于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必须具有“结束”的功能,所以,第二乐部的篇幅常常比较长大。 4、注意

(1)二部曲式理论上应该象二段体一样,可以分为带再现的和不带再现的两种类型。但是事实上: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