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9 作文(含解析) 下载本文

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23.【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

文明之花

文明是一只小舟,带我们驶进理想的港湾;文明是一只雄鹰,带领我们搏击长空;文明是一匹骏马,带领我们奔跑在广阔的草原上。所以,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应该牢记文明,在生活中真正做到文明!

记得在一本书中,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漫画——《文明只差一步》,这则漫画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一条繁华的大街旁有一个垃圾桶,这儿居民们都往这儿倒垃圾,可是他们都怕累,总是在离垃圾桶几步之遥的地方,就把垃圾倒了,而这些散落的垃圾还不时散发着臭味,过往的行人的捂住口鼻,加快了脚步。这时,两个小学生走了过来,望着人们,默默地收拾了起来。收拾好了,垃圾桶边干干净净的,可是他们担心还会有人乱倒垃圾,便在垃圾桶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文明——只差一步!看了这则漫画我的感触很深,以前我也常常看见成堆的垃圾,可是我不是飞快地跑过去,就是绕道走,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捡起来,更不用说是写小纸条了。可是,我以后在也不会这样了,我不但会要求自己保护环境,作到文明,还会呼吁身边所有的人,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人!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文明的事情呐!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去金华玩,那天很热,空气像一个大蒸笼,我们都快被蒸熟了,知了也在树上叫个不停,这时,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上了车,可是车上的座位都被坐满了,老奶奶只好双手扶着扶手艰难地站着,一个急刹车老奶奶差点摔倒。这时,我心里有两个声音在吵架,一个说:“老奶奶年纪大了,很需要一个座位,你就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吧!”听了这话,我觉得有道理,便准备站起来,就在这时,令一个生音发话了:“别听她的,天那么热,好不容易有个位子坐坐,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听了这话,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是让,还是不让?我犹豫着,就在这时,一个稚嫩又略带羞涩的声音响了起来:“老奶奶,坐我这儿来”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女孩,红着脸向老奶奶招手。老奶奶颤巍巍的向小女孩走

29

去,小女孩忙扶着老奶奶,坐在位子上。周围的人都向小女孩竖起了大拇指。这时,我心中羞愧极了,埋怨自己为什么刚才犹豫不决,不给老奶奶让座。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能够抓住他,做一个文明的人,而有些人却和文明擦肩而过,哪怕已经离得很近很近,也许我就是和文明擦肩而过的人吧,不过,相信下一次,我一定会成功的!

文明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文明就一定会成为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美德,地球一定会更加美丽!让我们期待吧,总有一天,地球上会开满文明之花!

【解析】试题分析:立意上,从题干上看,本题意在提醒学生从“麻烦”或“不麻烦”入手,“人与人交往

点睛:材料作文怎样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一、主旨领悟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二、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30

24.【2018年中考浙江湖州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青年人呵! 为着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冰心《繁星》

青年人! 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冰心《春水》

读了着两首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

要做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

积极进取是我们没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就像华罗庚从小制定学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从小计划开始,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家。又如刘天华向一个个小目标奋斗,拜能者为师,最终水到渠成,成为中国乐坛的一代教授。

我们在小学,就应该像华罗庚一样,以一个个小的目标开始,积极的进取。就如本来考试考80分左右的,就以85分,90分为目标而奋斗,最后再以满分做目标,我相信这样一定能把成绩慢慢提升上去。歌德说:“立起自己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间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由此可见,制定的目标并不是立一个宏大的目标就行了,还要立出先怎么做,再怎么做,怎么样才能做好等小一些的目标。

换一句话说,不知足也是一种积极进取。如果古人对写在竹条上的字知足了,又怎么会有人去进取,去研究而造出现在的纸呢;如果人们对飞鸽传信知足了,又怎么会有人去进取,去研究而造出邮件,电子邮件呢;如果人们对马车而知足的话,又怎么会有人去进取,去研究而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呢……正是有了这些不安于现状,敢于去进去的人,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看了这么多,也许你也知道积极进取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吗?正是积极进取这种精神,使我们在成绩面前用不满足,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不断前进。我们虽然还笑,但是也应该制定一个星期,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的学习计划。比如我们今天在8点做完作业,今天就可以以在8点以前做好作业为目标;这次考试考了90分,这段时间里就可以以下次考试考95分,98分为目标;这次成绩的了良,可以以下次得优为目标。也许你以为这只是学习期间的事,到了暑假就可以休息了,其实却不然。我们在过暑假的时候也可以制定好目标,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去游玩,什么时候去找些资料……这些都可以做为一天要完成的目标。

31

积极进取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只有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自己,不断的为目标而努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解析】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首先要根据材料,找出要求写出的主题是:现在要好好的学习,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给未来留下值得回忆的事情不要做出将来会后悔的事。围绕这个角度立意作文就很容易了。本作文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一篇议论文。可拟题目为:要做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用具体的事例,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结尾可以议论抒情,升华一下文章的主题。

点睛: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而立意上,话题作文与所给的材料关系不够紧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也可以不用。而材料作文则不同,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25.【2018年中考浙江嘉兴卷】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以下是小华同学写给学校“心理咨询室”信中所倾诉的烦恼:

我是一个怕羞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爱跟老师交流,不爱向老师问问题。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比较看重我,会主动问我有没有问题;到了初中,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曾经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似乎成了学渣。爸妈要我多向老师问问,但我不敢问;现在我即使想问也不知如何去问了。这该如何是好?

题目一:请你以“知心朋友”的身份,给小华同学回一封信,劝导他重新振作起来。 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题目二:小华同学的烦恼具有代表性,为此,班主任准备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类心理问题,鼓励同学们勤问好学。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答案】

振作起来

人活一辈子,注定要遇上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曲折、痛苦,但当它们来临之时,我们又将如何面对?

让我们困扰的事,不一定是什么大事,相反的,能把我们困住的,几乎都是小事。就拿我来说,我是很容易被困住的人,但我始终没有退缩。

我记得那一天,好像是六年级上册的期末考吧。那天早上,我信心满满地背着书包去学校。到了教室里,我放下书包,拿出书本跟大家一起复习,因为第一场是考语文,所以我们也就在复习语文。

开始考试了,我把相关的东西都放进抽屉,拿上笔,先浏览了一遍题目,才开始动笔。那张卷子并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