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过度的成因与后果分析 下载本文

政府之间的竞争首先是经济增长指标的竞争,维持增长指标的基础就是资本的大量投入。

地方攀比会形成“一个比一个”的思维。你有最高的标志建筑,我就有更高的标志高塔;你有最大的湿地公园,我建最大的生态公园??。为此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政府投资项目是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地方攀比的最好载体。

3.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等相关制度不完善、私利欲望下的寻租和腐败等作为主观因素推动,使得在客观因素作用下本来就很严重的政府投资项目过度问题更为严重。 政府投资过度的后果

(一)政府投资过度会对私人投资和居民消费形成挤出效应 从前面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知道,社会总需求的四部门c、i、g、(x-m)中,若c、i、(x-m)不能有效扩张的话,则只有政府购买g的扩张才能实现宏观经济均衡。按照等式关系:gdp=c+i+g+(x-m),若gdp增速已定,g扩张越多,对c、i、(x-m)的挤出效应就越大。这种挤出效应一方面形成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一方面形成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又包括直接挤出,即g的增加,i的减少;间接挤出是g的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从而投资利率增加。私人投资由于利率增加的投资成本上升,本来可承受的投资也被迫撤出。其后果构成我们要讲的第二个弊端。

(二)政府投资过度对私人投资和居民消费形成的挤出效应使社会投资结构不合理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是: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在前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缩小,其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还较小;在工业中期,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支配地位,甚至占有绝对支配地位。在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地位占优,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撰文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驱动与碳减排的全球共同行动,已提前宣告了中国传统工业化时代的结束。自“十二五”开始,中国将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3月份公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 我国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0.5%上升为43.0%。而美国在2000年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就已达71.6%。把产业结构理论、中国学者的结论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结合起来分析,我国若已至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不够,这与政府投资项目过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三)政府投资过度导致政府的财政风险

由于大量的公用基础设施投资是在政府无任何支付能力的条件下进行融资并上马进行的,大量的债务使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加大的同时也势必引起大量的经济泡沫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一旦泡沫破

灭,风险将至并将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

(四)政府投资过度会抑制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抑制地区消费能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显示:仅国家预算内资金一项,2009年投入12685.7亿元,比2008年增长59.5%;而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32244元,比2008年增长11.6%。数据充分说明了政府直接投资增长速度高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这势必会对居民收入增长有所影响,其抑制消费的后果也不言而喻。 结论

综上,本文就抑制政府过度投资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划清市场边界与政府职能的界限;第二,促成以消费和私人投资为主的社会总需求结构;第三,完善政府投资及其管理的制度设计;第四,改进官员考核指标体系,改变以gdp为核心的唯“经济增长”论能力的官员升迁考核;第五,完善政府投资及政府投资项目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查操作规程》的通知(财基字[1999]37号),1999

2.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京政发(1999)31号),1999

3.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府〔2005〕138号),2005

4.尹贻林,闫孝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5.俞宪忠.现代市场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6.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五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杨文进.投资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

9.刘冠楠.何谓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0.池霏霏.国外政府机构设置的做法和经验.中国行政管理,2008(2)

11.丰艳萍.美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商场现代化,2005(27)

12.李义平.加强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约束.时报学习,2010/1/13

13.叶檀.政府别“包办”基建投资.ft中文网,2010/8/3 14.傅红春.用“人类发展指数”替代gdp考核.人民网,2011/4/9 15.阎立,周伟强.2009年苏州蓝皮书,中国苏州发展报告.古吴轩出版社,2010

16.阎立,浦荣皋.2010年苏州蓝皮书,中国苏州发展报告.古吴轩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