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新素养突破大一轮练习题:5-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下载本文

12.(2019辽宁辽阳节选)如图所示,由水中折射出的一条光线ab照射到凹透镜上,光线ab与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其中F为凹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画出:

(1)折射光线ab在水中的入射光线。 (2)光线ab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13.(2019河南安阳一模)如图甲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在(2)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实验时,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找到成清晰实像时光屏的准确位置 。

14.(2019江苏淮安)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 。

B组 提升题组

1.(2019河南新乡二模)如图是电影《流浪地球》中无人机在空中侦查时的情景,无人机上装有摄像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远处的物体通过

镜头成 (选填“实”或“虚”)像,人眼其实也是一架摄像机,远近不同的物体均可成像在视网膜上,当人眼由观察远处的物体变化到观察近处的物体时,人眼的晶状体将会变 (选填“厚”或“薄”)。

2.(2019河南濮阳一模)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的适当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的位置,将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 (选填“变大”或“变小”),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的大小与第一次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19江苏泰州)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 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 (选填“实像”或“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 (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4.(2019河南濮阳一模)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照相机是利用A点的成像原理制成的 C.蜡烛在C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将蜡烛从C移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变小

5.(2018河南郑州模拟)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此时所成的清晰的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