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师用书 下载本文

一支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 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 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 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 树下

黄桷树撑开一柄翠绿的伞, 一群白鸽在浓荫中飞翔。 阳光从叶缝间悄悄地看, 千百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 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 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

1 9剃头大师

……………………………………教材解析 …………………………………… 本文节选自秦文君的小说《开心男孩》,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课文的篇幅比较长,共l8个自然段。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六自然段)主要讲述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历。课文首先介绍了表弟小沙天生胆小,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为展开下面的情节作了铺垫。接下来,作者描述了小沙被姑父押进理发店,被迫理发的情形,然后,作者用两个具体事例,描述了小沙剃头时经历的“受刑”般的痛苦,为后面让“我”来理发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七至十八自然段)主要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先写“我”摆出剃头大师的架势,将小沙的头剃得坑坑洼洼,还把姑父的睡衣弄得像张熊皮。结果,小沙看到自己的样子,像看见了鬼一样。最后,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而姑父也跟着倒了霉。

文中有些句子表面意思不难理解,却有着内在的含义,比如,“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害人精”让小沙吃尽苦头,姑父不可能不知道。可为什么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呢?这里边包含着姑父的多少无奈。再比如,“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小沙敢让“我”来给他剪头发,对“我”的理发要求也很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顾客。通过这句话我们可知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什么都豁出去了。

课文语言风趣幽默,略带调侃的意味。如“押进、夺门而逃、怒视、抗议、耿耿于怀”,表达了小沙对进理发店理发的强烈不满与抗拒;“害人精、冤家”,这些词语生动地表达出了小沙对理发店剃头师傅的反感甚至仇视。在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时,用“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写出“我”的得意;用“发现自己闯了祸”、惊叫“坏了”,体现了“我”内心的惴惴不安;用“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表现“我”的强作镇定,一系列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出“我’’顽皮儿童的形象。课文对于事物的描写同样贴切传神,比如,“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把“我”剪头发时动作的随意与糟糕的结果描写得淋漓

尽致。

……………………………………教学目标……………………………………

1.认识“剃、执”等l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l2个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8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建议 ……………………………………

教学时可以从课题切入,让学生说说心目中的“剃头大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再引导学生围绕课后练习第一题,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而大致把握主要人物与隋节。再接下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难懂的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最后,可引导学生围绕课后练习第三题“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10个生字,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学生在初读环节,根据课文标注的拼音自主认读,读准字音。然后把带生字的词语集中出示,如“剃头、否则、仇人、习惯、受刑、厘米”,并结合课文的相关句子,进行巩固认读。

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随文理解字义。如教学“执”字,可结合“执一把木尺”理解字义,“执”就是拿的意思。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2个,左右结构的6个字“胆、理、仇、付、倍、件”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5个字“表、夺、骂、差、虽”,要提示学生注意上下两部分的占位。独体字“鬼”,要先写“白”字,并注意不要把“白”字的撇画写成刀字头。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表 上面部分3横之间的距离均等,竖紧贴竖中线。下面的撇略平,捺舒展,左右形成对称。

鬼 第一笔短撇从竖中线上起笔,白字在横中线上方。长撇竖中线趋笔雅离庄下,竖弯钩从田字格正中间起笔,写得圆润而舒展,撇折点写在竖弯钩之内。

差 上面部分3横之间的距离均等,下面的“工”字竖笔紧贴竖中线,整个“工”写得略为扁平,最后一笔横略长。 二、理解运用

1.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时可以从课题切入,让学生说说心目中的“剃头大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再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再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个部分叙述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过,哪个部分叙述了“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将课文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词句段理解。

(1)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的第四至六自然段讲述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过,第七至十八自然段叙述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教学中,可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就相关内容多读几遍,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了解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可引导学生关注描写老剃头师傅使用的工具、剃头

时的动作及小沙当时神态的语句,联系生活经验,加以理解体会:老剃头师傅“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和“一把老掉牙的推剪”,这是老师傅的剃头工具,非常传统。老师傅剃头时,这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还“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由此可见,老剃头师傅的工具不好使,剃头的技术好像也不能让人满意。小沙在这个过程中,“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吃尽了苦头,碎头发使他痒得哧哧笑,“跟受刑一样”,老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自始至终都觉得非常痛苦。最后,姑父还要付给老师傅双倍的钱,这更让小沙耿耿于怀。在小沙眼里,老剃头师傅就是一个十足的“害人精”。

课文重点描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过程。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了解“我”是如何给小沙剃头的。比如,抓住“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和“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毛发”,体会“我”剃头动作的随意;再抓住“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等语句,体会“我”良好的自我感觉;接下来可抓住“闯了祸”“随意乱剪”“坏了”等,体会“我”心情的变化,由得意变得有些紧张;抓住“坑坑洼洼”和“层层梯田”,感受“我”剃头水平的糟糕;抓住“倒霉”这个关键词理解最后一段,由小沙、姑父的倒霉经历,体会“我”糟糕的剃头技术。

最后引导学生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来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从过程来看,老剃头师傅带给小沙的是痛苦,而“我”剃头时,小沙是非常愉快的;从结果来看,恰好相反,老剃头师傅可以给小沙理一个合格的头发,而“我”却害小沙剃了光头。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课文中难懂的词句,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上共同的难点,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疑惑。

教学中,可让学生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自己理解。像“害人精”这样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则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来深入理解。老师傅耳朵不好,他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让小沙最痛苦的是,老剃头师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总是“咬”小沙的头发。这还不算,老师傅还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弄得他跟受刑一样痛苦。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这更让小沙“耿耿于怀”。所以他把老师傅称为“害人精”。

理解难懂的句子,既要联系上下文,还要联系生活经验。比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写道:“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要理解这句话,最好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不少人理发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被推剪夹住头发很疼;碎头发掉在脖子里,落进衣服里,令人难受不堪,真的跟受刑一样。又如,课文第十五自然段写道:“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课后练习第三题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说?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上文进行理解:“闯了祸”“随意乱剪”“长长短短”,体现出“我”完全不会剃头;“哎呀”“坏了”连续两声惊叫体现出“我”的慌张,而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在年幼的小沙看来,“我”剪得非常流畅,不痛也不痒,又没有伤到他的耳朵,就比老剃头师傅强太多了。小沙对头型是否漂亮是不太在意的,所以“我”才会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3)感受课文风趣幽默的语言。

课文内容是一个极为有趣的儿童故事,语言风趣幽默,略带调侃的意味,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教学中,可通过换词、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风趣。loll,,理解“害人精”这个词时,让学生说说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与课文词语的比较,体会“害人精”夸张的表达效果。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题目的表达效果,思考:“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大师’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样的人才会被称为“大

师”?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我”能不能被称为“剃头大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剃头大师”其实是一种调侃,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积累表达。

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共有18个,大部分是常见词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比如,“表弟、姑父”这类亲属称谓词,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表弟和姑父,帮助理解,注意引导学生区分“表弟”和“堂弟”的区别。有个别词难一点儿,比如“中药”,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可以带中药实物给学生看。“央求”与“恳求、乞求”是近义词,可以让学生讲行归娄积累.

20月巴皂泡

……………………………………教材解析 ……………………………………

《肥皂泡》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幽远。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介绍了肥皂泡的吹法,描写了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也写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在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先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母亲总是在阴雨时节教“我们”吹泡泡。课文开头简洁明快,直接表达了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接下来,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用3个段落细致地描述了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以及从中体验到的无限快乐。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第四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描摹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屏息凝神的状态。第五自然段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表达了“我”心里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课文语言细腻,给人以清新隽永的审美感受。第三自然段,作者用“和弄和弄”“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等词语,对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生动再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投入而专注的状态。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五色的浮光”表现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用“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等非常个性化的词语,写出了肥皂泡的形态。“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在描写大肥皂泡分裂成小球时,作者用“玲珑娇软”一词来表现她眼中的那些肥皂泡是多么小巧精致、柔软娇嫩=“光影零乱”,写的是肥皂泡在吹得太大、扇得太急之后,颤巍巍地飘游时所呈现出的景象:每一处描写都饱含了作者对肥皂泡的无限喜爱,情感流露真实自然。在写看肥皂泡时,作者用“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把孩子们当时的动作及内心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充分写出了孩子们紧张、专注、担心与期待的情状。第五自然段,作者把“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用“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写出了内心的无比骄傲,用“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一连串的排比,充分表达了“我们”的骄傲与自豪。整篇文章语言飘逸,具有生动鲜明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冰心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特色.。 本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廊子上全神贯注地吹肥皂泡,她的神情那样投入和专注,吹起来的泡泡正在慢慢飘起。画面中的肥皂泡轻清脆丽,带着浮光,与天井里水洼的点点水光相映成趣。第二插图描绘的是泡泡飞舞的情景。大小不一的泡泡已飞上屋檐,向着远方慢慢飘去,似乎真的要飞上天去、飞过海去,带给人美好的想象。两幅图有内在的联系,充分表现了课文的内容,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