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史》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出更多与新古典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同的假设和命题。

经济史中的证实方法与证伪方法并不是矛盾的。从科学哲学角度讲,不论是证实还是证伪,本质上都是实证主义方法,都是为理论假说提供实证材料,其作用都是推进理论上的进展和创新。

附录: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线索 16世纪—17世纪中叶 重商主义时期(主张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

17世纪中叶—19世纪60年代 古典经济学时期(主张经济自由主义)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用数学方法建立微观经济学体系)

20世纪30年代至今 现代西方经济学时期 19世纪30年代: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学) 20世纪30—60年代 新古典综合理论(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综合)

9

20世纪70年代: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分析结合)

20世纪80年代: 新凯恩斯

主义经济学(新的、具有微观基础的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三、经济史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和理论工具

西方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

10

本假设——经济人假设

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个人包括消费者、生产者与生产要素所有者。

2,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

3,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4,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间、地区间流动。

在经济史研究中,有一种“反事实假设”方法。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经济史家福格尔首创的。

就工具层面讲,经济学为经济史学提供的分析方法就更多了,如宏观分析方法和微观分析方法、作为中观的区域和部门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以及计量经济学方法等。 四、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经济史学作为阶级性和历史学的边缘

11

学科,其范式必然介于两者之间,既有经济学范式的特点,又带有史学范式的特点。

就西方经济史学来说,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以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等,都成为经济史学有别于史学的理念、观点和方法。 五、经济史与经济发展

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为什么贫穷国家不采取那些使富国致富的方法和政策呢?实际上已经作过这样的尝试,只不过在多数场合下没获得成功罢了。原因:1,没有一种通行的解释富裕国家较高收入的原因的观点存在。2,即使有这样的方法,也不能肯定类似的方法和政策,能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的低收入国家中产生同样的结果。3,尽管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研究,但学者并没有提出一种既可操作又普遍适用的经济发展理论。

发达与不发达

据《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