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史》教学大纲 - 图文 下载本文

《西方经济史》教学大纲

课程介绍

经济史是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边缘)学科,它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西方经济史从原始社会至20世纪90年代为上下限,阐述西方主要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特别是在社会形态新旧交替时期生产力的重要发展,及其对生产关系与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揭示西方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作为历史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西方经济史能使学生了解西方主要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认识经济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西方重要的经济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理解西方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掌握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经济学与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经济问题

1

的能力。

参考书

高德步等著《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教材) 尤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卡洛·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1—6卷,商务印书馆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译本 梁小民著《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道格拉斯·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

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导论:经济史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2

一、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二、经济史、经济学的实证方法与证伪方法 三、经济史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和理论工具 四、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五、西方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重点: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难点:经济史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关系

第二章 古代与中古西方经济 一、农业革命

二、古代希腊、罗马经济

一、 中古西欧封建土地关系与庄园经济 四、中古西欧城市与工商业

五、1500年以前的区域贸易与东西方贸易 重点:中古西欧封建土地关系与庄园经济 难点:1500年以前的欧洲区域贸易与东西方贸易

第三章 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 一、社会变迁的几种形式

二、 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三、现代化进程的两种类型

3

四、西欧现代化的起源

五、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次大推进即三次发展浪潮

六、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

七、现代化几种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

重点;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难点:西欧现代化的起源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商业革命

二、近代农业革命

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四、近代金融制度的建立

重点:西欧商业革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欧美近代农业革命的原因、内容及其作用

第五章 西方工业化的道路 一、英国的工业革命 二、法国的工业化 三、 美国的工业化 四、 德国的工业化

4

五、 瑞士的工业化 六、 欧美的城市化

七、 自由贸易与金本位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美国、德国工业化中政府的作用

第六章 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一、垄断

二、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三、国际商战

四、世界大战与战时经济

重点:垄断产生的原因、垄断产生的停滞和进步作用

难点: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经济理论

第七章 战后西方经济 一、恢复与改革 二、繁荣与滞涨

三、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 四、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化

重点:欧美福利国家制度的形成及其评价 难点:欧洲联盟的起源与发展

5

第八章 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国家悖论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19—20世纪政府规模与政府职能的增长

重点:政府的经济职能 难点:国家悖论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其原因(附录) 一、二战后东亚(包括东南亚东盟国家在内)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二战后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东亚“奇迹”透视)

三、东亚经济模式的特点

重点:二战后东亚(包括东南亚东盟国家在内)经济的高速增长

难点:二战后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第一章 导论:经济史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6

一、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它一方面要求我们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历程进行客观详实的描述,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对经济的发展做出时序性、规律性的阐释。

二、经济史、经济学的实证方法与证伪方法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两个分支学科。

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实证方法的本质,简单说就是用经验和事实说话。而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一方面,经济史可以为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理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科学研究离不开假说。一种假说是所谓

7

“解释性假说”,即建立一个假说或理论,用来解释经验和历史,即阐释历史。而经济理论的验证,不是依赖于理论对经验事实的相符性,而是自身逻辑的严密性,所以,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就取决于假设的正确与否。

从经验事实中提出来的理论假设,还要进一步经受经验事实的验证,而这种验证的结果,既可能是证实的,也可能是证伪的。

在19世纪的经济学领域,实证主义方法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证伪主义被引进经济学,从而证伪主义开始主导经济学发展,导致经济学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和革命。

例如,垄断竞争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都是对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中长期被认为不可动摇的定理进行证伪而实现的。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也通过证伪方法实现了创新和发展。例如新制度经济学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制度不变的假设,提出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命题;而发展经济学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际,提

8

出更多与新古典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同的假设和命题。

经济史中的证实方法与证伪方法并不是矛盾的。从科学哲学角度讲,不论是证实还是证伪,本质上都是实证主义方法,都是为理论假说提供实证材料,其作用都是推进理论上的进展和创新。

附录: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线索 16世纪—17世纪中叶 重商主义时期(主张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

17世纪中叶—19世纪60年代 古典经济学时期(主张经济自由主义)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用数学方法建立微观经济学体系)

20世纪30年代至今 现代西方经济学时期 19世纪30年代: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学) 20世纪30—60年代 新古典综合理论(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综合)

9

20世纪70年代: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分析结合)

20世纪80年代: 新凯恩斯

主义经济学(新的、具有微观基础的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三、经济史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和理论工具

西方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

10

本假设——经济人假设

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个人包括消费者、生产者与生产要素所有者。

2,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

3,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4,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间、地区间流动。

在经济史研究中,有一种“反事实假设”方法。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经济史家福格尔首创的。

就工具层面讲,经济学为经济史学提供的分析方法就更多了,如宏观分析方法和微观分析方法、作为中观的区域和部门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以及计量经济学方法等。 四、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经济史学作为阶级性和历史学的边缘

11

学科,其范式必然介于两者之间,既有经济学范式的特点,又带有史学范式的特点。

就西方经济史学来说,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以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等,都成为经济史学有别于史学的理念、观点和方法。 五、经济史与经济发展

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为什么贫穷国家不采取那些使富国致富的方法和政策呢?实际上已经作过这样的尝试,只不过在多数场合下没获得成功罢了。原因:1,没有一种通行的解释富裕国家较高收入的原因的观点存在。2,即使有这样的方法,也不能肯定类似的方法和政策,能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的低收入国家中产生同样的结果。3,尽管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研究,但学者并没有提出一种既可操作又普遍适用的经济发展理论。

发达与不发达

据《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

12

美国居民的年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为28,740美元。世界首富的瑞士(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7百万)年人均GNP为44,320美元。中国年人均GNP为860美元。印度年人均GNP为390美元。按1997年人均GNP划分,用世界银行制定的标准计算,世界各国可分为下列组别:低收入,785美元及以下;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入,3126—9656美元;高收入,9656美元及以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有时也被称为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经济增长在这里定义为一个既定社会生产的商品劳务的总产量的持续增加。这个总产量被计量为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从统计上讲,后者比前者稍小,这两者几乎总是朝同一方向运动。有时也用另一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其数值处于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之间)。

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着经济中的实际结构或制度的变化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常常与社会进步被同等对待,但它们之

13

间不一定存在联系。原因:1,物质财富的增长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2,人均收入的增长并不能告诉我们关于收入分配的任何情况。收入分配的“好”与“坏”是一个规范问题,涉及价值判断,经济学对此没什么可说的。

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了“生产要素”的三分法——土地、劳动和资本(有时也包括第四种要素——企业精神,即将其它三个要素结合和组织起来的努力和才能)。在某些假定的条件下,任何既定时代的经济总产出是其所运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决定的。这种分类以及可以从中归纳出来的公式,比如著名的收益递减规律,对现代经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对经济史的研究也是极其有用的。然而,作为分析经济发展的框架,这个分类还是相当有限的。它假定偏好、技术和社会体制(例如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组织的形式,法律制度,甚至宗教)是一定的和不变的、它们与生产过程没有任何联系。当然,就历史事实来看,所有这些都强烈地影响着生产

14

过程,都在变化之中。的确,技术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整个经济变化中最有力的根源,因而也是经济发展的深深的源泉。

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某个时候的经济(静态经济),甚至在间隙时间不太长时某一连续的时点上的经济,我们可将技术和社会体制看作是某个系统中的参数(比如常数),在该系统中,传统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是主要的变量。当短期经济分析为经济发展研究所取代时,这些参数成了主要的变量。

这样一个分类将任何时间的总产量及其变化比率设想为人口、资源、技术和社会制度的“混合的”函数。

以Y代表国民收入(或产出),用P、R、T和X分别代表人口、资料、技术和社会制度(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则 Y=f(P,R,T,X)

当然,这四个要素不是单一的变量,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一组变量。经济生活中的人口、资源和技术的相互关系依社会组织机构而定。社会体制还包括价值观和态度(这个

15

复杂的变量有时也被称为“社会文化背景”或“经济活动的组织发源地”)。在国民经济和其它类似的总量指标这一层次上,最常相关的组织是社会体制(数字、相关的规模、经济基础、社会阶级的流动性)、国家或其它政体的性质、占统治地位的团体或阶级以及大众的宗教或意识形态的倾向。此外许多低层次的组织机构也需要加以考虑,如自发的社团(公司、劳工联合会、农场主团体)、教育制度、甚至家庭结构(扩大或缩小)以及其它有价值的机构。

组织结构要履行的一个社会职责就是提供连续稳定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社会就将分化瓦解;但在完成这个职责时,它们也可能由于束缚了劳动力、阻碍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印度的祭牛)以及阻止技术发明和传播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是组织机构的革新与技术革新的结果一样,能使物质资源和人力以及独创性得到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这里有一些历史例子,如有组织的市场的机构革新、硬币、专利、保险和不同形式的像现代公司那样的商业企业等等。

16

一种有些类似但意识形态不太强烈的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技术变化和社会制度之间长期冲突和斗争的产物。这种理论有时也被称作制度主义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技术是动态的进步要素,而制度始终抵抗变化。这个理论给经济变化过程提供了许多有才华的见识,但它也把技术变化看作是自动或半自动的过程,并且将制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过分简单化,它认为最终的结果是可以预言的。事实上,制度、技术、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且相互依赖,是不能完全预言的。 生产与生产率

生产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人们所需物品和服务相结合的过程。生产能用实物(或同一服务单位)或货币价值来测量。

生产率是生产要素投入与生产过程的有效产出的比率。它也能用实物单位或价值来测量。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要根据许多因素来确定。

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知识和能力或技巧投资所致。最先进和最落后的经济在

17

人均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别,是最惊人和最重要的考察对象。近几十年来的经济测量清楚地表明,增加普通生产要素的投入只占发达经济产出增加的一小部分。换言之,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增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很明显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进步、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的机制的改进(包括所谓的“规模经济”)、尤其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生产率的增长在过去100多年特别明显。有必要考察所谓收益递减规律,它也可以更准确地表述为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经济结构与结构变化

经济结构涉及不同经济部门,尤其是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这三个主要部门间的相互关系。第一产业包括那些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活动: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那些对自然界的产物进行改造和加工的活动:即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或称服务性行业根本不涉及到产品或物质商品,而是服务。

从最早的文明时代直到一个世纪以前的

18

几千年时间里,农业是绝大多数人类的主要行业。低收入国家的情况仍然如此。在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例在19世纪末从80%或90%下降到不到50% ,近些年来降到不到10% 。伴随着农业人口的下降,农业在总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下降了,尽管农业生产总价值的绝对数增长了许多倍。

两个部门运用劳动力的比例以及产生的收入这两个相关的转变过程,是经济中的结构变化的重要例子。大约自1950年以来,最发达的国家经历了进一步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化。

如何解释这些结构变化呢?从农业到第二产业生产活动的转变涉及到两个主要的过程。从供给方面看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用较少的劳动生产同样数量的产量(或者说同样数量的劳动生产更多的产量)。从需求方面看,人类行为的规律性,即恩格尔法则(该名是指欧内斯特·恩格尔,是个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也在起作用。恩格尔法则在大量家庭收支预算的基础上提出当消费者的

19

收入增加时,将收入花费在食物上的比例下降。(这可能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关,也就是说,随着消费某种物品的增加,每一单位的价值则减少。)

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个结构变化是从物品生产(和消费)到服务的相应转变,它包括一个恩格尔法则的推论:当收入增长时,对所有物品的需求也增长,但比收入增长的比率要更低一些,对服务和闲暇的需求的增加部分地取代了对物品的需求。 重点: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难点:经济史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关系

第二章 古代与中古西方经济

一、农业革命

二、古代希腊、罗马经济

古代希腊、罗马经济形态的起源是古代所有制

古代所有制形式的突出特点是所有制表现为国家所有同私人所有相并列的双重形式。私人土地财产以国家土地财产为媒

20

介,国家土地财产本身存在于这种双重形式中,作为国有财产的公社财产是和私有财产分开的。这种情况与亚细亚所有制不同,在亚细亚所有制形式中,单个人的财产并不是同公社分开的个人财产,个人只不过是公社财产的占有者。在这里,单个人的财产不像亚细亚所有制那样,本身直接就是公社财产,而是相反,个人在这里有自己独立的财产。

古代所有制的双重形式表明,个人从共同体中逐渐分离出来,个人劳动和个人财产得到发展。公社(作为国家)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相互对立和互补,成为制约古代所有制的二元因素。

亚细亚所有制(原生形态)>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现代社会主义公有制

古代所有制(次生形态) 原始所有制〈 日耳曼所有制(次生形态)>

封建

21

所有制(日耳曼制度与罗马制度融合形成)>近现

22

代所有制(近现代资本主义私人私有制)

三、中古西欧封建土地关系与庄园经济 日耳曼所有制

西欧封建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日耳曼所

23

有制或者说是日耳曼氏族公社所有制,另一个是衰落的或变态的罗马奴隶制。整个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就是日耳曼制度与罗马制度的融合过程。

日耳曼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氏族公社所有制,这个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农民表现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和占有者。在这里,个人土地财产既不表现为同公社土地财产相对立的形式,也不表现为以公社财产为媒介,而是相反,公社只是在这些个人土地所有者本身的关系中存在着,只是存在于公社成员每次集会的形式中。个人所有制表现为公社所有制的基础。公有地只是个人财产的补充;不是个人财产表现为以公社为媒介,是公社的存在和公社财产的存在表现为以他物为媒介,也就是说,表现为独立主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实质上,每一个单独的家庭就是一个经济整体,它本身单独地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中心。而公社则表现为一种联合,而不是联合体,表现为以土地所有者为独立主体的一种统一,而不是表现为统一体。这个制度特点预示着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是

24

一种以家庭为中心但又严重依赖于共同体的生产方式。

日耳曼所有制形式与亚细亚所有制和古代所有制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区别。在亚细亚的形式中,不存在个人所有,只有个人占有;在古代的形式中,存在的是国家土地财产和私人土地财产相对立的双重形式;而在日耳曼形式中,公社财产只表现为每个个人所占土地的公共附属物,公社只是在这些个人土地所有者本身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正因为这个原因,日耳曼所有制没有经过发达的奴隶制而直接进人封建制,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日耳曼各族没有发达的国家形式。 四、中古西欧城市与工商业

五、1500年以前的区域贸易与东西方贸易 重点:中古西欧封建土地关系与庄园经济 难点:1500年以前的欧洲区域贸易与东西方贸易

第三章 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 一、社会变迁的几种形式

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可把人类社会变迁归

25

纳为四种基本形式:渐进性微变(指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积累性社会变迁),突发性微变(指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革新性社会变迁),创新性巨变(指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革新性社会变迁),传导性巨变(指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外因诱导性巨变)。

二、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社会的历史运动处在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网络系统之中,决定社会变迁的几组重要因素是:生态、人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国际交往因素。生态因素具有长久稳定性;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都是慢变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人口因素是愈来愈受到重视的变量;只有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两者处在经常变动之中;国际交往因素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机体的运转处在这些因素形成的互动作用体系之中,是受到发明(广义的发明包括社会创新)、积累、传播、调适四种力量所推动。大体说来,社会变迁的速度取决于多因素的作用,但物质文化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基础。物质文化的

26

积累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率与文化积累率。在现代社会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又是与资本积累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生产力水平低的社会里,超经济权力大于经济权力。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独立影响,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被解放的程度而逐渐增大的。政治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独立影响,则由于经济因素的增长而相对削弱。国际因素则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而具有愈来愈大的影响和互动作用。

根据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以生产力为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与“中轴”原理),社会变迁模式的根本转变的力量来自现代工业生产力对有史以来的各种自然形态的生产力(如人力、畜力、可再生的植物性能源)和简单机械力形态的重大突破。这一大突破对人类发展进程的推动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来,但归根到底是体现在创造了高的经济增长率上。从远古一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的社会财富的增长都是异常缓慢的。从公元1000年到1750年,西欧的人均收入年

27

增长率远远低于0.1% ,因此尽管贵族过着豪奢的生活,整个社会始终是贫困的糊口经济的水平。在18世纪期间,西方世界的国民收入年增长率提高到1%到1.5% ,从蜗牛式的爬行一跃成为四轮马车式的经济增长率工业革命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年增长率约为3% ,这好比从马车式跃进到火车式的经济发展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年增长率高达5%以上,这好比跃进到飞机式的发展速度了。

现代世界(工业社会)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来自技术的、经济的或社会方面的多种创新而带来的革命性突破,其中最常见的是单项技术创新,而最难的是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创新。但是,即使是重大的时代创新要真正实现革命性突破,具有巨大的社会效应并发生长远实际效用,引起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也需要其它方面主要是政治与社会结构方面的转换或创新与之配合,特别是制度化的调适尤为重要。

三、现代化进程的两种类型

现代化的含义: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

28

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实质上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普遍扩散化过程。

现代化是突破原有大生产力形态转向工业大生产力形态引起的社会巨变。在世界历史上,这种大转变的最早启动主要是由内在因素的突破,称为内源性现代化,这是一种创新性巨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发的过程。最早进入现代化进程的西欧各国属于这种类型。主要是由外在因素导致的突破,称为外源性现代化,这是一种传导性巨变,是

29

自上而下或上下结合的急剧变革过程。后进国家属于这种类型。

两种不同类型现代化启动的不同历史背景与方式 西欧——内东亚——外源性现代化 源性现代化 1,前现代传多元型等级一元型专制统结构的状结构,封建庄结构,王权与况 园与自治城小农经济牢市并立,新生固结合,旧制的资本主义度在外来因因素从内部素的冲击下引起旧制度逐渐解体 的转变 2,外部环境 面对相对稳面对激烈竞定的分散的争不断扩大农业世界,国的资本主义际发展差距世界,国际发和技术差距展差距和技都不大 术差距都愈来愈大 3,人口背景 人口增长出人口增长出现在工业化现在工业化

30

启动之后,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5‰—15‰ 4,文化背景 同质文化(犹太—基督教文化)的自我革新与扩散 5,现代化启内部资本主动的内部条义因素的增件 长,引发长期的渐进性的社会内部变革 6,现代化启开辟海外市动的外部条场,拥有通过件 殖民扩张进行资源掠夺、资本积累、移民等先占优势

启动之前,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0‰—30‰ 外来异质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挑战与渗透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微弱,外来挑战造成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自我转型困难 被西方殖民主义边缘化或半边缘化,但可利用外资、外债和外国先进技术,发挥迟发展优势 31

7,现代化启一般以商业动的顺序 革命和工业革命为先导,推动政治改革或革命,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下而上 8,现代化的新兴的市民、中心角色 商人、企业家、制造商等分散的社会群体扮演中心角色 9,现代化的自主型市场主流模式与经济。从轻工战略 业到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一般以政治革命或改革运动为先导,推动经济改革与技术更新,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上而下 现代民族国家、改革政党等有组织的社会力量扮演主导力量 非自主型的中央统制经济或混合经济。强制性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四、西欧现代化的起源

东西方的古典文明都是农业文明。这两类社会的生产力性质和阶级结构都具有许多

32

相似之处,但文化背景、整体社会结构与运作机制却大不相同。东方一些国家在前现代时期的古典农业文明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许多方面都远远高于西方。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于中国、印度或阿拉伯世界。欧洲从公元5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一些蛮族王国仍保持地中海文明的特征。在地中海区域,古希腊的文明,古罗马的文明,阿拉伯的文明,都凭借地中海而相互沟通并四处传播自己的思想和商业。长期接触多元文明挑战的商业文明较之纯农业文明具有容纳新因素的特殊机制与发展弹性。在西欧,这种特殊机制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经受蛮族入侵与反复破坏之后,西欧形成多层次的等级封建制结构,教权与王权分立的两重权力结构,封建领地的自足体系与新兴城市自治体并存的经济结构,以及众多小国林立的多元国际结构,都是东方所没有的。尽管东西方前现代政治结构都是专制的,但西欧多元的封建农业社会经济结构明显不同于中国、印度或阿拉伯的单一结构式的封建农业社会,它具有较大的适应变迁的

33

弹性、社会流动性、开放性、适应性与内在活力,为内在的新兴经济力量突破封建制的外壳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前提条件。在同一农业生产力形态出现的东方社会发展进程与西方社会发展进程,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在东方特别是东亚,社会发展以连续性著称,具有较多的统一性、渐进性;而西方社会发展则以突破性著称,具有较多的分散性、多变性、突发性。从15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的西欧,在经济上是各国商业资本和大西洋贸易兴起并向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在政治上是王权兴起及随之而来的重商主义和中央集权化过程;在思想上是宗教革命、以试验和数学为基础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过程;在国际上是列国争雄互相淘汰和优胜劣败的过程。从这些过程中孕育出西欧内源型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各种变革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早期城市化、早期商业化、早期工业化、世俗化等。

五、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次大推进即三次发展浪潮 第一次浪潮(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

34

是由英国工业革命开端、向西欧扩散的早期工业化过程。第二次浪潮(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工业化向整个欧洲、北美扩展并取得胜利的过程,同时在非西方世纪产生强大的冲浪,拉开非西方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序幕。然后是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发展性危机。第三次浪潮(20世纪下半期),是发达工业世界向高工业化升级与欠发达世界的大批国家卷入工业化的过程。 六、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

一, 全球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波浪式地跳跃推进的。 二, 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力,即现代工业生产力。

三, 现代化的进程呈梯级升进秩序。 四, 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向世界各地区的扩展,原来的地区性相对孤立的发展被纳入新的国际分工的世界经济体,由此而引起世界整体结构的转换。 五, 现代经济增长作为竞争性的发展过程,导致了工业化国家与非工业化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日益增大。据不确切的

35

估计,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人均收入差距,1850年为5:1;1900年为6:1;1960年为10:1;1970年为14:1;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但另一方面,竞争也导致了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六, 现代化过程在经历启动阶段之后,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在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福利、居民健康与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适应性变化。 七、现代化几种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 1,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 其模型的经济发展格局是:

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权型或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2,苏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 它的基本发展格局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指令与有限市场结合+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3,混合式现代化类型

这是当前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在实践中探索的新模型。其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36

是:

混合经济+自由市场+集权或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必须指出,这三大发展类型都处在现代工业主义的共同影响之下,因此三者都在相互 影响之中发展。

重点;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难点:西欧现代化的起源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商业革命

二、近代农业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 英国式道路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合并。 普鲁士式道路

其特点列宁阐述为:在保存君主制度、

37

贵族特权、农民无权及中世纪残余的条件下实行改革,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美国式道路

其特点是地主经济已不存在,农民在普遍建立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自由竞争和分化,产生雇佣制的大农场。 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四、近代金融制度的建立

重点:西欧商业革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欧美近代农业革命三条道路的比较

第五章 西方工业化的道路

工业化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背景

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单位:百万人) 1800年 1850年 1900年 1950年 187.0 266.0 401.0 559.0 欧洲 27.5 41.8 50.6 大不16.1 列颠联合

38

王国 英国① 爱尔兰 德国 法国 俄国 西班牙 意大利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北美 美国 南美 亚洲 非洲 大洋州 世界总计

10.7 5.2 24.6 27.3 37.0 10.5 18.1 2.3 — — 16.0 5.3 9.0 602.0 90.0 2.0 906 20.9 6.5 35.9 35.8 60.2 — 24.3 3.5 4.3 3.1 39.0 23.2 20.0 749.0 95.0 2.0 1171 37.1 4.5 50.4 39.0 111.0 16.6 32.5 5.1 6.7 5.1 106.0 76.0 38.0 937.0 120.0 6.0 1608 69.0② 41.9 193.0③ 28.3 46.3 7.0 8.6 10.0 217.0 151.7 111.0 1302.0 198.0 13.0 2400 39

注:①统计日期:1801、1851和1901 ②西德 ③1946年数字 一、英国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拿破仑战争后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制造业国。大概世界工业生产的1/4集中于英国。同时,它也开始成为第一大贸易国,占世界贸易额的1/4到1/3,是其对手的两倍多。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一直保持着工业和贸易的统治地位,长盛不衰。尽管中期之后略有滑坡,但1870年它仍占世界贸易的1/4,在工业生产中所占份额还上升了30% 。自此以后,虽然总产量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例如1870—1913年,工业生产上升了250%),但它逐渐丧失了领先地位。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工业生产开始领先于它,德国也紧随美国之后于20世纪前期迎头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它虽依然保持了第一大贸易国地位,但仅为总额的1/6,而且德国和美国紧随其后。

英国早期繁荣的基石——纺织、煤、钢铁和工程技术,此时仍是其支柱。到1880年,

40

棉纱布匹产量超过其它欧洲国家产量的总和。到1913年,它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但仍占欧洲总产量的3/1,比最接近它的对手高出一倍以上。英国的钢铁生产在1870年前后达到顶峰,当时世界生铁产量的一半以上出自英国。而到1890年,美国占据了第一,到20世纪前期德国也后来居上。在煤炭生产领域,情况正好相反。英国一直居欧洲领先地位(美国于20世纪初超过它),并且总有盈余出口。就人均煤产量而言,在整个19世纪,英国比其主要欧洲对手——比利时和德国多一倍。与英毗邻的煤炭资源贫乏的国家迅速工业化,也大大推进了英国煤炭的出口。到1913年,作为原材料的煤的出口,已占到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出口总值的10%以上。

机械工业是18世纪末的产物,可从上述三种产业中追溯其源。造船业的演进,包括动力从风帆到蒸汽机驱动的变化,取材从木到铁和钢的发展,亦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引擎。

最近一系列研究表明,1750—1850年期

41

间,英国工业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以前人们估算的数字。英国的工业霸主地位于1850—1870年达到颠峰状态。1856—1873年(经济周期中的高涨时期)其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5% ,是19世纪的最高记录。1873—1913年降到1.9% ,低于19世纪的平均水平。远不及同时期的美国和德国。按人均计算,比法国还低,而法国通常被认为是主要发达国家中经济最疲软的一个。 那么,该如何评价这些黯淡无光的经济活动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增长率这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引入歧途。难以解释的是人均产量增长率太低,1873—1913年其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即所有投入的单位产出)为零。人们就英国经济状况另人失望这一现象提出了种种解释。涉及到英国相对衰落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管理上的失策。英国的教育体制落后,这部分归咎于工业生产衰退和管理弊端。在西方几个主要国家中,英国最后一个普及公共基础教育,而后者对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为数不

42

多的大学不注重科技和工程教育(苏格兰大学例外),而主要着眼于以古老的方式教育有闲阶级的后代。原因是贵族价值观使他们对商业、工业成就不屑一顾。这种现象与18世纪形成鲜明对照,也颇具讽刺意味。18世纪的英国,被认为是古板的欧洲大陆上最易变、最开放的国家,而仅一个世纪之后,人们的观点就因为现实而完全颠倒了。 但应该指出:撇开英国的兴衰变迁不说,1850—1914年其人均实际收入提高了约2.5倍,收入分配也渐趋公平,赤贫人口比例下降。1914年一个普通英国公民的生活水准,在欧洲范围内列居榜首。 二、美国

19世纪国民经济增长最令人瞩目的国家当推美国。1790年第一次联邦普查时,其人口不足400万。1870年领土扩张到极限时,人口达到4000万,比除俄罗斯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人口都多。1915年人口突破1亿。这里面当然有大量欧洲移民涌入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不下。据统计,国外出生的人口从未超过美国

43

总人口1/6。不过,美国宽松的移民政策(一直推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确实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影响,美国成了“欧洲人的大熔炉”。 收入和财富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殖民地时期,地广人稀,人均资源占有率使工资和生活水平皆比欧洲高。加之在美国个人成功机率较大,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欧洲人纷纷背井离乡迁往美国。虽然统计数字不完全,但是我们几乎可以肯定:1,从宪法实施到国内战争爆发期间,人均收入至少增加了1倍;2,从国内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收入又提高了1倍以上。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幅员辽阔,资源充足,有助于说明美国人均收入高于欧洲,但却无法解释美国较高的增长率。其实,真正的促进因素与推动西欧发展的各种力量可谓大同小异,无外乎技术的日新月异,地区分工的深化完善等等。当然,在美国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在起作用。例如劳动力持续短缺,劳动力成本过高,激励人们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大量运用机器以节省劳动力。

44

面积广大,气候多样,资源繁多,为美国地域分工的深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独立时,有90%左右的人从事农业,其余的人多从事工商业,随后美国经济迅速实现多元化。

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导致了一场激烈争论,人们对本国应实现的经济政策众说不一。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第一任财政部长,主张通过保护性关税和其它措施来扶持本国制造业;托马斯·杰斐逊——第一任国务卿和第三任总统,则倾向于鼓励农业发展,他认为工商业只能起陪衬作用。杰斐逊派赢得了政治上的胜利,而汉密尔顿派的经济主张却占据了上风(汉密尔顿过早去世后)。

美国国土面积大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国内市场潜力大,基本没有人为的贸易障碍。然而充分发掘市场潜力有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即要有发达的运输网络系统。像英国一样,美国铁路的重要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服务,二是与其它行业的联系,特别是与生铁和钢铁产业的关系。

45

19世纪80年代美国非农业劳动力超过了农业劳动力,制造业收入也开始超过农业收入。到1890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制造业国。 三、法国

在早期工业化国家中,法国的工业化进程最与众不同。在19世纪及以后,在很多人的文章中,都曾把它列为导致法国经济落后的原因。然而最近新的经验性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法国工业化模式虽然有别于英国和其它早期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引起效率低下。相反,若论公众福利,可能法国的效果更好。在考察后期工业国的发展模式时,法国模式似乎比英国模式更具代表性。 19世纪的法国,一个显著特征是人口增长缓慢。当所有有关经济增长指标按人均计算时,可看出法国经济状况相当不错。二是资源问题。英国、比利时、美国个德国的工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丰富的煤资源。而法国煤资源则贫乏得多,且矿床结构使开采成本异常昂贵。这些事实对其它一些与煤相关的产业,如钢铁工业影响甚大。在技术方

46

面,法国不仅仅是不落后,而且较为发达。至于制度上的原因就更加复杂并很难进行评估了。学者们一致认为,法国现代经济始于18世纪。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基本相当,可能法国增长速度还快些,但法国人均产量的起始水平较低。

战(1790—1815年)后,法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此次衰退波及了西欧各国,甚至包括英国。此后,法国经济开始复苏,增长势头超过18世纪。整个19世纪年均增长率介于1.5—2% 。1871—1914年,法国增长率约为1.6% ,英国2.1% ,德国2.8% 。数据说明,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近乎法国的2倍,英国也比法国高出1/3。不过不能完全迷信数字,它们可能会使我们的思想发生偏差。譬如当全部指标按人均进行比较时,法、德、英三者之比变为1.4:1.7:1.2。换言之,法国人口增长缓慢,明显地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普法战争后,法国经济最有活力的两个省——阿尔萨斯、洛林于1871年被割让给德国,从

47

而削弱了法国的经济实力。

在法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产品。估计速度在2.0—2.8之间。19世纪前半叶(到1852年第二帝国时止),手工业、手工艺、家庭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3/4还多。这些行业产品增长速度慢于现代工厂和新行业。1851—1881年是19世纪法国财富、收入增长最快是几十年,年均增长2—4% 。 法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其它关键性特征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城市化比例低、企业规模和结构、工业动力来源等等。它们彼此关联,还与上面强调的两个特征(即人口增长缓慢、煤资源相对稀缺)紧密相连。

在主要工业化国家中,法国的城市化比例最低。主要原因是总人口增长缓慢,同时也与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企业结构和布局有关系。法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主要工业化国家中最高的,1913年为40% 。农业劳动力高也有其优势,即20世纪初法国是欧洲工业化国家中唯一能够实现粮食自给的国家,事实上还有余粮可供出口。

企业的规模和结构方面,法国以企业规模

48

小著称。

法国是老牌工业化国家中煤资源最贫乏的国家。20世纪初,法国人均煤产量只有比利时和德国的1/3,英国的1/7。为了克服煤储备少,成本高的不足,法国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它对水力资源的依赖比邻国要大得多。由于改进了技术(水轮机的引进),使19世纪中叶以前,水力资源一直能与蒸汽并驾齐驱,19世纪60年代前,水能相当于蒸汽马力的2倍。 四、德国

德国在早期工业化国家中起步最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19世纪前半期,到处呈现一派贫穷落后、封建割据的局面。当时乡村和农业占绝对统治地位。只在莱茵河地区、萨克森、西里西亚和柏林市内有少许产业,还多为手工业和原始工业。交通、通讯设施落后,阻碍了经济发展:政治上各自为政,引起货币、金融、贸易政策的混乱;其它一些人为贸易障碍,进一步延缓了经济的进步。 第一次大战前夕,德意志联合帝国却变成了欧洲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它以规模宏大、

49

现代化程度高驰名于钢铁制品产业、电力、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等领域。其煤产量仅次于英国,是最大的玻璃、光仪、有色金属、纺织及其它一切制成品的生产国。铁路网络稠密,城市化程度极高。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呢?

简而言之,我们可将19世纪的德国经济发展史划分为特点各异、相互对称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初起到1833年关税同盟成立止,这个阶段是德国目睹英国、法国、比利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而开始觉醒的阶段,它为向现代工业的转化创造了法律和知识条件;第二阶段(到1870年为止)是有意识模仿借鉴阶段,现代工业、交通、金融初具雏形;最后一个阶段内,德国迅速上升为西欧工业强国并保持至今。在每个时期国外影响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同其本身在法律与知识方面的转变一样。第一阶段的影响源于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欧洲重新组织;第二阶段以外国资本、技术、企业的涌入为标志,于19世纪50年代达到高潮;最后一个时期与第二阶段恰恰相反,此时是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