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管理基础单选题(482) 下载本文

A.1米 B.3米 C.1.5米~2.5米 D.0.3米~0.5米

135.当商品进行堆垛时必须将( C )的商品分开于不同的货剁或货位上。 A.包装不同 B.品种不同 C.批次不同 D.价值不同 136.( D )仓库的分区分类方法更适用于中转仓库。

A.按商品种类和性质划分储存区域 B.按商品危险性质分区分类 C.按商品的储存条件分类 D.按商品发往地区来分区分类

137.通常在整个仓库划分货区时,预先留出一定面积作为机动货区,其大小一般为库房堆货面积的( B )。

A.15%~30% B.5%~10% C.10%~20% D.1%~5%

138.( A )是要确保商品安全,方便吞吐发运,力求节约仓容,因而是最实际的保管业务。

A.货位选择 B.仓房分区分类 C.仓储设施的运用 D.仓储人员的培养 139.仓库货位的选择首先是符合(C ),其次要符合节约的原则。 A.合理的原则 B.效率的原则 C.安全的原则 D.先进先出的原则

140.实行(D )的主要优点在于能提高仓库收、发货效率,缩短收、发作业时间,减少差错现象。

A.货架的使用 B.自动化仓储设备 C.商品分类管理 D.货位编号

141.( B )是对货位编号的朝向、间隔和编号标记的制作提出的统一要求。 A.货位划线 B.编号秩序 C.标记位置 D.货区的选择

142.仓储技术作业过程包括仓储作业技术与( A )两个方面。 A.作业流程 B.作业规范 C.作业对象 D.作业方法 143.以下(D )不属于入库商品必须具备的证件。 A.运单 B.订货合同 C.质量证明书 D.产品说明书

144.在入库的数量验收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记件商品的件数和( B )。 A.商品的体积 B.计重商品的重量 C.轧点计算 D.估算法 145.。在仓库中运用最广泛的质量验收的方法是(C )。 A.仪器检验 B.专家验收 C.感官检验 D.直觉检验 146.平堆式堆垛法适用于以下( D )商品。

A.桶形物品 B.长方形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 C.钢管 D.钢板、玻璃

147.集合方式的商品堆叠方法一般适用于( B )。 A.小百货 B.托盘 C.钢管、木材 D.轮胎

148.在零星发货的仓库,起仓储数量较少而品种多,仓库的分区(A )。 A.不宜划分太细 B.可以比较细致 C.可不分区 D.只分两个区域

149.货场的编号方法有两种,一是进入仓库正门的方向,按货场远近,自左而右的顺序排列,另一种方法是( B )。

A.以进入仓库正门的方向,左面双号右面单号排列 B.以进入仓库正门的方向,左面单号右面双号排列 C.自东向西排列 D.自西向东排列 150.在整件商品进出的仓库里,货架的作用主要是(C )。 A.保护商品 B.方便拣货 C.提高库房高度利用率 D.有利于仓库管理

151.仓间走支道及段位编号地规则是以( B )的方向,左面单号右面双号的顺序排列。

A.出库门 B.入库门 C.货架排列 D.消防通道

152.在商品保管卡使用中,把商品保管卡片分散悬挂在货垛或货架靠干、支道一侧明显的位置上的方式是(C )。 A.集中式 B.挂卡式 C.分散式 D.编号式

153.( B )通常称为“动碰复核”,即保管员在发货时,对出动货垛立即轧点余数,并与货卡的结存数“碰卡”。

A.循环盘点 B.日常盘点 C.定期盘店 D.临时盘点

154.( D )一般都根据特殊需要而进行的,如保管远因调离经管仓间要夜接替人员进行交接,就需要通过盘点来划清调离前后的责任界线。 A.循环盘点 B.日常盘点 C.定期盘点 D.临时盘点 155.仓库帐务员在盘点工作中的工作职责是(C )。 A.主导盘点 B.督促检查 C.密切配合 D.参谋助手 156.以下( A )可放在同一货区。

A.待检品 B.待报帐商品 C.备换商品 D.工厂多送商品 157.仓储商品保管的中心环节是( C )。

A.不同性质商品严格分区分类 B.加强盘点工作 C.控制好仓库的温湿度 D.保持出入库的畅顺

158.华氏温度的结冰点为( B )度。 A.212 B.32 C.0 D.45

159.华氏与摄氏温度之间的相互换算公式为(C )。

A.℃=9*°F/5+32 B.°F=5*(℃-32)/9 C. ℃=5*(°F-32)/9 D. .°F=9*℃/5-32

160.( D )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以克为单位,用克/立方米表示。

A.相对湿度 B.露点 C.饱和湿度 D.绝对湿度

161.( B )是指含有一定量水蒸气的空气,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状态并开始液化成水。 A.相对湿度 B.露点 C.饱和湿度 D.绝对湿度 162.一般在夏季降低库房湿度的适宜时间是( D )。

A.夜间10点钟至次日晨6点钟 B.上午6点钟至夜间10点钟 C.晚上6点钟至次日上午10点钟 D.上午6点钟以后至下午4点钟

163.引起商品霉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微生物:霉菌、细菌和( C )。 A.真菌 B.病毒 C.酵母菌 D.虫类

164.各种霉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宜相对湿度因菌属不同略有差异,一般而言,在相对湿度低于(B )的条件下多数霉菌不能正常发育。 A.90% B.75% C.85% D.80%

165.在霉菌微生物中,大多是中温性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B )。 A.5°-10° B.20°-30° C.30°-40° D.40°-50°

166.( A )的幼虫耐寒性强,在零下6°10°的温度下不致冻死,而且对毛制品、毛织品等有很大危害。

A.袋衣蛾 B.烟草甲 C.竹长蠹 D.皮蠹

167.营业仓库中运用冷藏大部分为(C )冷藏,仓库温度多在-40°—-20°之间。 A.C级 B.A级 C.F级 D.B级

168.在商品保管卡使用管理中,将商品保管卡片按顺序遍好号,放在卡片箱里,商品出库时抽出来填写,用后放回原处,这种方式为(A )。 A.集中式 B.挂卡式 C.分散式 D.编号式 169.以下( C )与仓库温度没有直接的联系。 A.水汽 B.风 C.气压 D.光辐射

170.仓库常用来测定空气温湿度的温度表为( D )。 A.水银温度计 B.气压温度计 C.真空温度计 D.干湿球温度表

171.通风就是利用库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来达到调节库内温湿度的目的,但风力不能大过( B )级。 A.4 B.5 C.6 D.7

172.( A )浓度的增加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如果改变商品储存环境的空气成分可以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氨气 D.氮气

173.仓库内的害虫大多来源于( C ),能适应仓库的环境而继续繁殖。 A.江河湖泊 B.生产车间 C.农作物 D.生活区域

174.( D )是常见仓库害虫之一,幼虫耐干、耐寒、耐饥能力强,食性相当广杂,对动物性商品和粮食、烟叶等都构成严重威胁。 A.袋衣蛾 B.烟草甲 C.竹长蠹 D.黑皮蠹

175.在营业用冷藏仓库中,F级冷藏室的隔热材料厚度为( B )毫米。 A.150 B.175 C.125 D.100

176.牛奶和鸡蛋类食品的保存温度该控制在( C )。 A.-15°以下 B.5°~10° C.-5°~5° D.10°~15°

177.(C )是指仓库的全面性的商品大盘点,一般是每季度进行一次,由货主派人会同仓库保管人员、商品会计一起盘点对帐。 A.循环盘点 B.日常盘点 C.定期盘点 D.临时盘点

178.在( C )时,不能间断正常的收发业务,而入库商品的仓储帐页陆续到来,这就涉及到在盘点期内帐货盘点笔数的计算。 A.循环盘点 B.日常盘点 C.定期盘点 D.临时盘点

179.库存商品中,按重量为计量单位的商品中( A )情况必须过磅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