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笃实。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白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千,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又要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生的价值准则,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为功。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试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1) 道德的起源 ①道德起源的理论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并提出了种种见解或理论。如“天意神启论”“先天人性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等。可以说,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这些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要么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注解,要么是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分析,均无法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 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道德的起源问题,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来认识和把握。
a.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在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人类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调节各种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满要,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c.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意识到自我与他人或集体不同的利益关系,并由此产生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2) 道德的本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
①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a.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b.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普遍性和阶级性 d.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②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通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个人的道德风范来调节利益关系。 ③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普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总和,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等活动的动力。
2.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这主要是因为: (1)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制度保证,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团结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2)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等关系;更在于强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引导下,每个市场主体都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
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主要体现在: (1)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能分割的。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不是靠抑制一方来发展另一方,而是要力求做到共同发展、相互增益、相得益彰。 (2)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 (3) 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国家、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4.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进步,既要注意在文明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道德传统,也要在文明互鉴中积极吸收其他有益道德成果。 (1) 必要性
①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道德都是某个民族或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回应来自白然环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具
体的民族或国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
②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优良的道德传统,都对促进道德的发展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
③从古至今,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伦理道德问题,对道德品质、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中不乏超越时代、国家、民族乃至阶级界限的真知灼见,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丰富资源。 (2) 借鉴方式
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道德问题上把操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同的道德文明体现了各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信仰和行为方式,但不同民族或国家之间仍然会面临某些共同的问题,形成一些具有共性的道德认识。
②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在吸取人类优秀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既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又必须掌握好鉴别取舍的标准,善于在吸收中消化,把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变成自己道德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
5.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1)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①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范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秩序的要求就越高。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a.文明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