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 下载本文

6 最后一课

01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步(duó) chà(诧)异 ào(懊)悔 .

奴lì(隶) 钥(yào)匙 字帖(tiè)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本文的主人公是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3.语言运用——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拟人)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比喻)

(3)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反复) 4.语言运用——仿写句子。

依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引用两句诗词名句。

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仿写:【示例】爱国是什么?爱国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第 1 页 共 9 页

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基础提升】

5.汉字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D )

A.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xuān)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B.韩麦尔先生呢,踱(duó)来踱去,胳膊(ɡē bo)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C.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chénɡ)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D.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qǐ dǎo)的钟声也响了。 ..(解析:D.“祈”应读为“qí”。)

6.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C ) A.懊晦 婉转 膝头 气氛 B.穿带 画眉 哽咽 晴朗 C.蹉跎 督学 肃静 钥匙 D.赚钱 思量 奴隶 字贴

(解析:A.“晦”应为“悔”;B.“带”应为“戴”;D.“贴”应为“帖”。)

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 A.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第 2 页 共 9 页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C.通过学习《最后一课》,使我明白了母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D.《最后一课》由于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艺术手法,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解析:A.搭配不当,将“水平”改为“能力”;C.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D.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篇目”。)

8.文化积累——下列对《骆驼祥子》中主要人物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B )

A.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诈骗祥子的孙侦探。

B.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 C.离死亡只剩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 D.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

(解析:B.应改为“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

02 课内精读

阅读“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至结尾,完成下面的题目。 9.选段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钟声、号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对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第 3 页 共 9 页

10.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的感情,以及不屈的反抗精神。

11.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应怎样理解“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

不好。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说不出话,只做了一个手势,表现了他内心的极度悲愤与无奈,倾注了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03 拓展阅读

材料一:中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以数据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工作成就: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68%的国民掌握了汉语拼音。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6类47种,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59种;国家汉办在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世界各地有近2万所中文学校,面向华侨华人传授中文;国家帮助15个少数民族创制或改进了文字方案,颁布实施了1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截至2016年,我国制定颁布的专门针对语言文字问题或包含语言文字法条规定的法

第 4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