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下载本文

F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A中圆底烧瓶中装有只含碳的生铁,分液漏斗中装有18mol?L

的硫酸.供选择的试剂(可重复使用)有:品红溶液、无水硫酸铜粉未、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碱石灰.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6H2SO4(浓)+2Fe

3+6H2O↑+3SO2↑和 ﹣1

Fe2(SO4)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随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变稀,

又发生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B装置中的试剂是 , (3)E装置中的作用是 .

(4)G装置中的试剂是 ,现象是 .

(5)从安全角度考虑,应后点燃 的酒精灯(填“A”或“G”).你认为本实验尾气是否需要处理? (填“是”或“否”),如需处理,具体方案是 .

2013-201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一(下)期中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3分)(2014春?南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B. 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考点: 化学键. 分析: A.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为化学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铵盐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D.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 解答: 解:A.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不一定为化学键,只有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为化学键,故A错误;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故B错误; C.铵盐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但为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故C错误; D.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则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共价键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概念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3分)(2013秋?龙岩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钠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产生白色固体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同时产生白烟 B. 钠投入水中,将沉在水底并熔化成小球、且有气泡产生 C. D.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 卤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A.钠性质活泼,可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剧烈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HCl; C.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为浮水面、熔小球、乱游动、嘶嘶响; D.水和氯气反应Cl2十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解答: 解:A.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燃烧时火焰为黄色,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

色过氧化钠固体,故A错误; B.纯净的氢气可以在黄绿色的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气体,有白雾生成,故B错误; C.钠投入水中,钠熔点低钠和水反应放热,钠熔成金属小球,有气体产生,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但钠密度小于水浮水面,故C错误; D.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可使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钠的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钠和水反应,以及次氯酸的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3.(3分)(2014春?南安市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B.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C. D.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考点: 氨的用途;氯气的化学性质;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B.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 C.氢氧化钙能和氯气反应; D.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化钠. 解答: 解: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故B错误; C.CaO遇水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会和氯气反应,故C错误; D.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提取溴、碘、镁等物质时,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注意氯气不能用氧化钙干燥. 4.(3分)(2014春?南安市校级期中)X、Y、Z分别代表4种元素,如果 aX,bY,cZ﹣﹣m

,dR,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m﹣n B. b﹣d=n+m C. c﹣d=m+n D. a﹣b=n﹣m 考点: 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阳离子的质子数减去电荷数=电子数,阴离子的质子数加上电荷数=电子数,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a﹣m=c+n,化简可得a﹣c=m+n,故A错误; B.b﹣n=d+m,化简可得b﹣d=m+n,故B正确; C.c+n=d+m,化简可得c﹣d=m﹣n,故C错误; D.a﹣m=b﹣n,化简可得a﹣b=m﹣n,故D错误; m+n+n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电子数计算,明确阳离子失去电子、阴离子得到电子及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即可解答,较简单. 5.(3分)(2013秋?红桥区期末)在FeCl3、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的固体滤出,发现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 2+2+3+2++2+ A.B. C. D. Cu和Fe Fe和Cu H Fe 考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根据金属铁能和三价铁离子、铜离子以及氢离子反应的性质,结合固体能被磁铁吸引来分析解答. 3+2+解答: 解:充分反应后,所剩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固体中含有Fe,因为Fe、Cu+3+2++和H能与Fe反应生成二价铁,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没有Fe、Cu和H,因此一2+2+定有Fe,故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Fe. 故选:C. 3++2+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金属铁的性质,可以根据Fe与Fe、H和Cu之间的反应来回答,难度不大. 6.(3分)(2015春?南安市校级期中)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 硼原子和氢原子 碳原子和铝原子 C.D. 氮原子和碳原子 考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根据题意和电子排布规律,确定A、B的电子层数和各层排布的电子数. 解答: 解:根据题意,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而L层最多排布8个电子,因此,B的L层有8个电子,而A的L层有4个电子(无M层),根据“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可知,B的M层上有3个电子,即A共有K、L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分别为2、4,B共有K、L、M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分别为2、8、3,故A是C,B是Al,因此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要根据题目电子层和电子数的关系,逐步确定A、B的电子层数和各层上的电子数,有些同学思维混乱,原因是没理清题目中的信息,不能结合电子排布规律分析,因此要把排布规律与题意结合起来,整体把握. 7.(3分)(2015春?福州校级期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

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B.乙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