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 - 名词解释》 - 图文 下载本文

《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

度指标;二是准确把握运动员承担负荷的能力;三是适时地提高负荷水平,使运动员产生新的训练适应,四是组织定期及不定期地检测评定,掌握变化的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过家兴)

19、竞赛负荷 competition stress

在各类竞赛以及具有竞赛性质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的刺激。竞赛负荷既有生理方面的,又有心理方面的。

在同等负荷情况下,竞赛及具有竞赛性质的训练过程对运动员机体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较普通训练条件下要大,尤其在心理方面。

由于各种项目的竞赛都有特定的规则限制,组织具有竞赛性质的练习也应有一定的规则要求。

竞赛负荷的大小主要由竞赛的规模及重要程度,运动员期望达到的竞赛目标,竞赛的内容,对手水平、竞赛的紧张激烈强度、竞赛的外部环境(如观众、气候等)等因素所决定。竞赛负荷的量相对比较稳定,而负荷的强度比较大,对运动员机体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深刻。

由于专项及其竞赛的特征不同,度量竞赛负荷的指标也不尽相同。如:足球竞赛时通常以全场的跑动距离作为负荷量的度量指标,以快跑距离或平均心率数作为负荷强度的度量指标。游泳竞赛由于各项目比赛的距离是固定的,通常以心率和血乳酸作为度量负荷强度的指标。

在训练过程中多参加竞赛以及组织具有竞赛性质的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负荷能力,以及对竞赛的适应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过家兴)

20、训练周期 period of training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训练过程。训练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运作,而是周期性循环发展的。

现代运动训练的周期依时间跨度的大小通常分为以下六类:

第一,多年训练周期。时限为2年以上直至20年或更多年度。优秀运动员多依参加奥运会、洲际运动会、世锦赛、冠军赛等比赛的需要,安排2-4年的多年训练周期。

第二,年度训练周期。通常从下半年的重大比赛结束,进行必要的恢复期训练之后即开始下一年度的训练周期。一个年度中可包括1--4个大训练周期。

第三,训练大周期。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包括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三个时期。在年度训练中,根据专项竞赛的安排,通常划分1—4个大周期,分别称为单周期、双周期和多周期安排,时限分别为12—3个月。

第四,训练中周期。在训练实践中又称为训练阶段,如冬训阶段、春训阶段、赛前训练阶段等。时限为4--8周。

第五,训练小周期。通常指一周(一个星期)的训练。根据实际需要,以4--10天均可组成一个训练小周期。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还可分为基本、赛前训练、比赛、恢复等不同类型的小周期。

第六,训练课。由于不同专项的特点,以及训练课的不同类型,每次训练课的时限分别在1.5—4个小时左右。

上述六种训练周期构成不同层次的训练安排,若干次训练课组成一个训练小周期;

9

《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

若干训练小周期组成一个训练中周期(一个训练阶段);若干训练中周期组成一个训练大周期;一个或几个训练大周期组成一个年度训练周期;几个年度训练组成一个多年训练周期。依次制订相应的多年、全年、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和每次课的训练计划。通过每次训练课,每个小周期每个中周期和大周期训练效应的积累,实现年度或多年的预期训练目标。(过家兴)

21、负荷强度intensity of training load

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刻程度,是构成训练负荷的重要方面。负荷强度刺激引起的机体反应比较强烈,所产生的训练适应也比较深刻,能较快地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但不太稳固,解除负荷后消退得也较快。

从负荷的角度看,比赛主要是比专项负荷强度,谁能更好地承受比赛强度,谁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在体能类竞技项目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提高训练负荷的强度是现代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

负荷强度的训练学度量指标,通常有练习的密度,练习的难度、质量,以及练习的速度、负重量、高度、远度等。(过家兴)

22、负荷量 amount of training load

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数量,是构成训练负荷的重要方面。

负荷量引起的机体反应不如高强度刺激引起的反应那么强烈,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解除负荷后消退也较慢。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彼此依存,相互影响。负荷量和强度的合理组合是构成训练的适宜负荷的重要条件。负荷量是负荷强度提高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的负荷量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负荷强度,运动员负荷能力的提高才是稳固的。特别是青少年训练,一定要打好负荷量的基础。

负荷量的训练学度量指标,通常有练习的时间,次(组)数,练习的总距离、总重量等。(过家兴)

23、负荷节奏 rhythm of training load

训练过程中大、中、小训练负荷的交替安排,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合理配置、训练与恢复的良好组合。

训练过程中对负荷的科学调控,实际上就是对负荷节奏的把握。运动员在承担一定的负荷后,必须要有相应的恢复,为此,不但可以专门安排一定时间的休息(可以是积极性的,也可以是消极性的休息),而且应交替安排大、中、小不同的负荷,使机体得到休整和恢复,才能承受新的、更大的负荷,提高训练的适应水平。

波浪式的安排训练负荷,是负荷节奏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现代运动训练负荷安排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直线式的提高负荷,不讲究节奏,常常会导致训练过度或产生伤病。 (过家兴)

24、累积负荷 accumulated training load

连续多次训练负荷对运动员机体所产生的刺激的累积。

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负荷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每次训练施加负荷所产生的效应,逐步

10

《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

累积而获得的。一次训练负荷过大,运动员机体难以适应,便可能发生运动伤病。只有适当增加负荷(量和强度),使机体产生的适应性变化逐步累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过家兴)

25、生理负荷 physical load of training

运动训练负荷给予运动员机体生理上的刺激。

通过生理负荷使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宫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提高机体参与运动竞技的能力。

度量生理负荷有许多生理和生化指标,常用的有心率、血压、肌力、体重、最大摄氧量等等生理指标,以及血红蛋白、血乳酸、血尿素、尿胆元、尿蛋白等生化指标。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测度量生理负荷的相关指标,了解和把握运动员的机体变化情况,调控负荷,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过家兴)

26、心理负荷 mental load of training

运动训练负荷给予运动员机体心理上的刺激。

通过心理负荷使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产生心理上的适应,提高运动员自我激励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各种干扰的心理抗衡能力。运动员心理负荷能力的强弱对比赛夺取胜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次训练负荷都会对运动员心理和生理产生刺激,两者并存、相互影响。一般来说,生理负荷加大,心理负荷也会随之增大,反之亦然。

度量心理负荷的大小可通过注意力集中程度、握力时间估计、焦虑量表和POM5等手段进行测试。(过家兴)

27、制胜规律 the laws of winning

在竞赛规则的限定下,人们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准则。竞技实践活动的选材、训练、竞赛、管理、决策等活动,都必须服从于制胜规律的要求,受着它的规定和制约。

制胜规律的组成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制胜因素;其二,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制胜因素是竞争双方取胜对手的要素;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指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组合方式。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表明,人们对制胜规律的把握,首先是从对制胜因素的分析人手,逐渐深化到对制胜因素的本质联系的认识(参见制胜因素)。

制胜规律的约束条件为:

第一,外部约束条件,主要为运动竞赛规则;

第二,内部约束条件,主要为运动员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能力,可以通称为人体运动 法则。(李益群)

28、一般训练 general training

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改进身体形态,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巧,改善一般心理品质的训练活动。

一般训练应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为运动员最终提高专项竞技水平,创造优异专项运动成绩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11

《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

安排一般训练时应注意:第一,在多年和全年训练过程中都应安排一般训练的内容,对少年儿童尤为重要。第二,根据对象的训练水平、项目特点和训练各时期的任务、要求,科学地确定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内容比重。第三,一般训练的内容和手段的选择既要全面,又要结合专项需要,突出重点。(李益群)

29、专项训练 special training

通过专项运动自身(即比赛性练习)以及与专项运动动作相似的练习,提高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专项运动素质,掌握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理论知识、以及改善专项所需的心理品质的训练活动。

专项训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内容包括:专项身体训练、专项技术、战术训练、专项心理训练、专项智能训练等等。(李益群)

30、训练大纲 training programm

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对儿童、少年、青年各阶段运动员训练所确定的关于训练内容、训练负荷及各类竞技能力要求的训练文件。

训练大纲全面规划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和竞赛活动。是各项目训练工作的法定性文件,也是考核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工作的依据。

世界许多体育强国都制定相应的训练大纲,如前苏联、前东德、英国等等。中国于1991年4月由国家体委正式发布实施了田径、游泳、体操、举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共九个项目的教学训练大纲。

训练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少年、青年各年龄组及初级、中级、高级各训练阶段必须达到的运动素质及技术水平,训练内容、考核内容及评分、比赛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明确的要求。

训练大纲的制定,对训练工作提出了指令性要求,有着巨大的约束力,而在训练实施过程中,又具有选择的灵活性,而且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这种灵活的选择亦更加重要。(李益群)

31、训练适应 training adaptation

通过运动训练使得有机体与施加负荷的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

适应是生物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运动训练提高人体竞技能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生物学基础。在运动训练中引起适应过程的外环境变化包括:施加运动负荷;改变训练内容;变换训练环境与条件等。

训练适应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训练适应的普遍性,(即机体在形态、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战术和心理过程等方面都能发生训练适应现象)。

第二、训练适应的特殊性。 第三,训练适应的地域性。 第四,训练适应的连续性。

训练适应过程的产生发展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负荷、恢复过程、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等等。其中,负荷与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运动负荷是训练适应的必要前提;负荷和恢复的统一是训练适应的重要条件;训练适应要求运动负荷不断提高;要求运动负荷波浪形变化。处理好训练适应与负荷和恢复的关系,才能在运动训练实践中防止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