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传输层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间的桥梁,其作用就是在网络层的
基础上完成(端对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实现两个终端系统间传送的分组无差错、无丢失、无重复、分组顺序无误。
3.81 传输层以上各层协议统称为高层协议,它们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主机与主
机)之间的协议问题。
3.82 TCP/IP协议成功地(不同网络)之间难以互联的问题,实现了异网互联通
信。
3.83 事实上,局域网(LAN)是在(广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84 局域网的层次结构中,通信子网只有相当于OSI/RM中的下三层中的(物
理层)与(数据链路层),而且高层功能一般由(网络操作系统)实现。
3.85 局域网中物理层的信号编码采用的是(曼彻期特编码)。
3.86 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与(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子层,其中(LLC)子层与硬件无关。
3.87 载体侦听多路访问技术,是为了减少(碰撞),它是在源结点发送报文之前,
侦听信道是否(忙(有冲突)),如果侦听到信道上有信号,则(推迟)发送报文。
3.88 CSMA/CD技术包含(载体侦听多路访问(CSMA))和(冲突检测(CD))
两个方面的内容。
3.89 在网络环境中,工作站是网络的(前端窗口),用户通过工作站来访问网络
的(共享资源)。
3.90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服务器是网络控制的(核心),一个局域网至少需有一个
服务器,特别是一个局域网至少配备一个(文件服务器),没有服务器控制的通信局域,则为(对等网)。
3.91 在局域网中,从功能的角度上来说,网卡起着(通信控制处理机)的作用,
工作站或服务器连接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都是通过(网卡)实现的。
3.92 10BASE5 Ethernet表示使用粗同轴电缆的以太网络,其中“10”代表(传
输速率为10M),“BASE”代表(基带传输),“5”代表(最大传输距离为500M)。
3.93 令牌访问技术可用于(环形)和(总线型)两种拓扑结构网,这种访问方
式在环形和总线形网中建立起来的(“环”)是一种(逻辑环)。
3.94 FDDI是一种(高速令牌环)网,是1982年ANSI组织X3T9.5委员会制
订的(高速环形局域网)标准,该标准和IEEE802.5十分相似,以( 光纤)作为传输媒体。
3.95 快速以太网是指速度在(100Mbps)以上的以太网,采用的是(IEEE802.3
μ)标准。
3.96 千兆以太网标准是现行(IEEE802.3)标准的扩展,经过修改的MAC子层
仍然使用(CSMA/CD)协议,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通信。
3.97 (NOVELL)公司首次提出了局域网文件服务器的概念。
3.98 NOVELL局域网的基本配置包括(文件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网络适
配器)、(网络连线)。
3.99 NOVELL网的核心是(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
3.100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它的功能是
向工作站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包括(通信服务)、(网络管理服务)和(网络应用服务)等。
3.101 78、NOVELL网上一般必须配置(IPX/SPX)协议,它是NOVELL网
的特点。
3.102 79、NOVELL网中网络安全保密措施包括(权限限制)和(属性限制)。
3.103 80、Windows NT是(32)位的(网络)操作系统。
3.104 81、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步,即:(1)(请求);(2)
(处理);(3)(结果)。
3.105 82、在NT环境中,必须有一个服务器作为(主域)控制器,NT缺省
安装的域名为(domain)。
3.106 83、Windows NT提供两套软件包,分别称为(WINDOWS NT
WORKSTATION)和(WINDOWS NT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