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犀牛角 下载本文

殊,以致肉眼观察不到。非洲犀角好比巨人,亚洲犀角就像侏儒。所以但凡肉眼清晰可见这些特征的基本都是非洲犀牛角及其制品。非洲犀牛角的存货及货源几乎都掌握在军火商手里,全是用武器跟非洲内战交战双方的军队换来的。

近50年消失在地球上的十几万头非洲犀牛,其犀牛角至少还有一半在市面上流通,一半就是十几万支角……非洲犀牛角在中国被奸商改造型、染色用于冒充亚洲犀牛角最晚始于唐朝(详见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可谓历史悠久…… 学中医的人对《本草纲目》所载“鱼子形”、“粟纹”、“粟眼”特征都耳熟能详,且代代相传,以致几乎所有中医师都肤浅认定只要具备这些特征的就是亚洲犀牛角,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这支角其实是非洲白犀牛前

角改过造型染色的。

非洲黑犀牛是世界上最具攻击性的犀牛。它的角较尖锐,角势凶悍。非洲黑犀牛体型较白犀牛小,体重3000-4000公斤,也是双角犀牛。它们最大区别在于黑犀牛吃树叶嘴有尖吻,而白犀牛吃草所以嘴像马一样平吻。黑犀牛和白犀牛皮肤都是灰色的,它之所以被称为黑,是因为角中的黑色素比白犀牛角多。它们角中分布的黑色素浓重导致不透光,这是在非洲大陆酷暑的气候下进化出的自我保护机制。非洲黑犀前角黑色素呈小块状散布在角肉中,即古人说的“撒豆斑”。黑犀牛后角横切面纯黑无纹,外观“甘蔗丝纹”、“鱼子纹”、“粟眼”肉眼可见。古时非洲黑犀牛后角由于无法染色,所以多车成象棋棋子,并不值钱。在非洲,犀牛角市场接受度一直不高,售价也很低。它们之所以会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是有不良商贩将其改变造型或是染色,冒充亚洲犀牛角谋取暴利。非洲黑犀牛角改变造型假冒印度犀牛角的情形,自古已然且已蔚然成为犀角雕刻文化的一部分了……但是印度犀牛角制品在表皮竹丝纹间存在很多或红或黑俗称的“芝麻点”,有此特征的才是真正的印度犀牛角。非洲两种犀牛的四支角膻味都很重,以前中药铺将犀角煮软了再磅片出售,主要目的是为去味,由于非洲犀牛角药效本就比较弱,再经过蒸煮就没什么药力了。

明清以前,亚洲三种犀牛在中国被统称为通犀或通天犀牛。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三: 一是其角心中有金黄色通花贯穿其间; 二是说它们的药效通天; 三是描述犀牛的神秘性。犀牛在古时的印度和中国都一直被当成神兽看待。犀牛视觉不佳,但嗅觉与听觉异常灵敏,几公里外就能警觉危险接近。唐代时,亚洲几种犀牛大量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两广一带,岭南人尊犀牛为“猪神”,应该就是由于犀牛的机警、预知危机的能力。古人认为月光下的犀牛能透过角中的通花感应于天。利用犀角,最早在殷商时代就已有记载。中国人对犀角有种特殊的感情,犀牛是唯一一种纵向长角的动物。因此犀角常有灵异的传说,《抱朴子》郑君言:“但习闭气至千息,久久则能居水中一日许,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者,刻为鱼,衔之入水,水常为开”。《本草纲目》中引“其通天夜视有光者,名夜明犀,故能通神开水,飞禽走兽见之皆惊”。

不单中国,马来民族、印尼民族乃至古代印度人对于犀角都有通神与解毒的传说。而“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说法更是让中国人对于此物的偏好得到了升华!东北非、亚齐、苏门答腊、马来等民族制作克力士等刀剑手柄,也是因为相信其驱邪避险的功效。犀牛本来中国就有,而且为数不少。明初随郑和下西洋的通事马欢著《瀛涯胜览》,其中记载南洋诸国,几乎全有犀牛。甚至有的海岛有“满山犀牛”的记载。如占城、黎代、南渤离国(占城国:犀牛象牙甚广。其犀牛如水牛之形,大者有七八百斤,

满身无毛,黑色,生鳞甲,纹癞厚皮。蹄有三跲,头有一角,生于鼻梁之中,长者有一尺四五寸。不食草料,惟食刺树刺叶,并食大乾木,抛粪如染坊黄栌楂)。

明代初期印度犀被称为“沙犀”,后来又被称为“火犀”,是了解其栖地环境才开始的。爪哇犀后角及苏门答腊犀后角被称为“南海水犀角”是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的事。至于非洲犀牛的四支角都被统称为“广角”,是19世纪中期“五口通商”从广州进口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非洲犀牛角是由西域商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它们最早的名称叫墮罗犀。

由于浓烈的腥膻味,药材业者普遍将非洲犀牛角反复蒸煮除味再切成“磅片”出售。雕刻业者则除味和染色同时进行。至于发臭的犀牛角就是所谓的“死角”,是犀牛死掉发臭了以后才取下的角,古人将之归入病死犀角。传统中医说水犀角药效强火犀角三倍,广角则可引用《汉书》中评论“又有犀,角甚长,纹理似犀,不堪药用”,“不堪药用”意味非洲犀角都做了其他用途,做成碗、盘、碟、腰带、象棋等各种制品用具甚至饲料。亚洲水犀角能量强,香味明显,这点可以从现代野地的科学观察中得到验证。南海水犀的粪便中透露,丛林型犀牛摄取的食物种类丰富(百种以上),其中不乏珍稀药材以及沉香,这也是南海犀牛角普遍被称之为“香犀角”的由来!同样是亚洲犀牛,草原型的印度犀牛食物来源就很有限,且都是普遍缺乏营养的草类植物。所以印度犀牛必须靠不断地进食来维持庞大的身躯。印度犀角也具香味,浓重的焦香味。网上流传印度犀牛角有股麻油香,此说法有误导之嫌。印度犀牛会在每年旱季都会发生的草原天火时,赶到火场啃食烤熟的草木根茎以及灰烬,补充矿物质储存在其犀角中,火犀角及磨

粉后的焦香味就这么来的。但草木灰烬中大量的碱会对犀角造成轻微的伤害,传统中医说的“芝麻点”,存在火犀角的竹丝纹理间或深或浅的小红点和小黑点就是这样产生的。

事实上,市面上号称印度犀牛角制品,但具备印度犀牛角独有“芝麻点”特征的微乎其微……南海水犀在丛林中演化,所以个头小,角也小; 印度火犀在草原演化,所以个头大,角也较大。南海水犀活动范围多在丛林深处的沼泽区,所以其犀角外皮演化出防水的“胶性”,印度犀栖地干燥,所以火犀角外皮不带“胶性”(因此火犀角的外层风

化皮显得很容易吸水,晒干易裂,这也是水犀角和火犀角的差异处之一)。亚洲犀牛角表皮特征是有俗称的“竹丝纹”,虽然细腻但非常清晰,这正是由于角中的丰富色层烘托的缘故。唐代刘恂曾清楚描述,苏门答腊犀是岭南当地产的毛犀的鼻角(苏门犀是最古老的犀牛种类,其存在历史超过亚洲大陆版块形成历史),现在一般称苏门犀的前角为“亚洲香犀角”。它外型上“窘束而长”(指体型较瘦直,最长至60公分),其特点是“胶性”特别大,具“竹丝纹”纹理,由于太细腻所以不十分明显。这支角最重要的特征要数它的香味,十分突出明显。非洲犀牛角个大纹理粗(最长至150公分,短的也在50公分以上),其制品带明显“粗性”,一般俗称“甘蔗丝纹”、“甘蔗渣纹”,其横截面“鱼子纹”明显,“粟眼”清晰。

关于亚洲、非洲犀牛角的记载,自古就有典籍可查。虽然古人描述角度不同,甚至有诸多谬误,但还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这里我不得不提4个人,他们分别是南朝陶弘景,唐代刘恂,明代曹昭,明代李时珍。有关犀牛角的描述,此4人均有观点:

1、南北朝时期齐梁著名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观察:“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缕,直上至端,夜露不濡,入药至神验”。

2、唐代刘恂(曾任广州司马)所著《岭表

录异》原文佚失已久,现引清代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所辑部份《岭表录异》内文:“岭表所产犀牛,大约似牛,而猪头,脚似象蹄,有三甲。首有二角,一在额上为兕犀,一在鼻上较小为胡帽犀;鼻上者,皆窘束而花点少,多有奇文。牯犀亦有二角,皆为毛犀,俱有栗文,堪为腰带。千百犀中或遇有通者,花点大小奇异,固无常定。有遍花路通,有顶花,大而根。花小者,谓之倒插通。此二种亦五色无常矣。若通白黑分明,花点差奇,则价计巨万,乃希世之宝也。又有墮罗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斤者,云是牯犀。额上有心,花多是撒豆斑,色深者,堪为胯具,斑散而浅,即治为盘碟器皿之类”。

3、明初曹昭(文物鉴赏家)所著《格古要论》:“犀角出南蕃,西蕃,云南亦有。成株肥大,花儿好及正透者价高。成株瘦小,分两轻,花儿不好者,但可入药用。其纹如鱼子相似,谓之粟纹,每粟纹中有眼,谓之粟眼,此谓之山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