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钟秀勇民法模拟题(钟秀勇2016年4月10日) 下载本文

愿与甲订立合同,且严重损害甲的利益,构成乘人之危。故D选项不当选。

28.下列哪些合同不属于因显失公平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A.甲、乙约定:“若乙通过2014年司法考试,甲赠与乙价值75万元的‘特斯拉’汽车一辆。”

B.甲、乙约定:“甲将一套房屋以30万元市价出卖给乙。”甲交付了房屋,但未办理过户登记。半年后,甲出卖给乙的房屋被拆迁,补偿费高达400万元 C. 甲、乙约定:“甲将一Iphone6L以6500元出卖给乙,‘假一罚十’。”乙购买后发现该手机系旧Iphone5翻新的,请求甲赔偿65000元 D.甲、乙约定:“为了报答乙的救命之恩,甲将价值400万元的房屋以30万元的价格出卖给乙。”

【答案】ABCD 【考点】显失公平

【解析】①A选项中,甲、乙的合同赠与合同系单务无偿合同,无显失公平制度适用的余地。故A选项当选。②B选项中,甲、乙的合同在订立时是等价有偿的,仅因为情势变动而不再公平。故B选项当选。③C选项中,不存在乙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甲急迫、轻率、无经验等情形,“假一罚十”系甲为了促销作出的真实意思表示。故C选项个当选。④D选项中,不存在乙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甲急迫、轻率、无经验等情形,甲的意思表示真实、自由。故D选项当选。

29.2011年3月,甲将房屋出租给乙,租期5年。2011年5月,甲又将该房屋抵押给丙,办理了抵押登记。2012年3月,丙行使抵押权拍卖该房屋,丁购得该房屋,丁系在咨询其作律师的朋友后,误信甲、乙的房屋租赁合同不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后才愿意购买的(丙对此不知情)。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若丁的朋友故意欺骗丁,丁有权以欺诈为由撤销房屋买卖合同 B.即使丁的朋友故意欺骗丁,丁无权以欺诈为由撤销房屋买卖合同

C.若甲、乙租赁合同对丁继续有效,丁有权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房屋买卖合同 D.即使甲、乙租赁合同对丁继续有效,丁无权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房屋买卖合同 【答案】BD

【考点】第三人欺诈、重大误解

【解析】①因第三人欺诈订立的合同,受欺诈人的撤销权受有限制,仅在被欺诈人的相对人于合同成立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欺诈时,受欺诈人才享有撤销权。②若丁的朋友故意欺骗丁,丁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属于因第三人欺诈订立的合同,由于合同相对人丙在合同成立时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第三人丁欺诈的事实,丁不享有撤销买卖合同的权利。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③法律效果错误,若法律效果系因当事人的法律行为直接发生者,属于法律行为内容错误,可构成重大误解,例如甲不知租赁合同系有偿,借用系无偿,内心实欲出租某物,而表示为借用,成立重大误解。④法律效果错误,若法律效果非直接基于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而是基于法律为补充当事人意思而规定者(法定附带效果),则此种法律效果错误,属于狭义的动机错误。本题中,丁误以为甲、乙的租赁合同不适用买卖不破规则,此属于此种动机错误,不构成重大误解。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三、效力待定的的合同

30.甲(一司考培训学校)于2014年3月1日通知乙(甲的员工):“试用期无业绩,

13 / 141

乙被‘开除’。”2014年4月1日,乙以甲的名义与不知情的丙(某检察院)签订了一万名检察官的培训合同。2014年5月1日,闻讯的甲立即电话通知乙:“甲愿意按该合同为丙提供培训服务。欢迎乙随时回来上班。”此时已转投丁(另一司法考试培训学校)的乙建议丙撤销与甲的合同,改报丁的培训班。2014年5月4日,丙通知甲撤销培训合同。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一个?

A.甲、丙的培训合同于3月1日生效 B.甲、丙的培训合同于4月1日生效 C.甲、丙的培训合同于5月1日生效 D.甲、丙的培训合同于5月4日被撤销 【答案】B

【考点】效力待定的合同

【解析】①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11条,甲的追认于5月1日生效,甲、乙的合同溯及至4月1日生效。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②善意的丙享有撤销权,可通知撤销甲、丙的合同。但该撤销权在甲的追认生效之时消灭。故D选项错误。

31.甲将相机(价值3万元)交给乙保管,因为缺钱,乙擅自作价1万元,将该相机以自己的名义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交付。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丙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B.乙、丙间的买卖合同效力待定

C.须甲追认或者乙取得处分权,善意的丙才能取得相机的所有权 D.无须甲追认或者乙取得处分权,丙均可取得相机的所有权 【答案】AC

【考点】无权处分;善意取得

【解析】①《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②《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修改了《合同法》第51条,因无权处分订立的买卖合同,若无其他效力瑕疵,买卖合同有效,而非效力待定。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③须注意:虽然根据《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的规定,乙、丙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有效,且已经完成相机的交付,但因乙欠缺处分权,所以,所有权的变动效力未定,丙能否取得相机的所有权是不确定的。具体而言:(a)若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丙直接依照法律的规定善意取得相机所有权(须注意:虽然买卖合同有效,善意取得仍为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原始取得)。(b)若不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须经甲追认或者乙取得处分权,丙方可取得所有权。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32.甲将自己的一部相机借给乙(14岁)使用,乙未经其父母同意,擅自以自己的名义将该相机以市场价格出卖给不知情的丙(丙亦不知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交付相机。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丙间的买卖的合同效力待定 B.乙、丙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C.甲有权请求丙返还相机 D.甲无权请求丙返还相机 【答案】AC

【考点】无权处分;善意取得

14 / 141

【解析】①乙、丙的间买卖合同属于因无权处分订立的买卖合同,根据《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该买卖合同若无其他效力瑕疵,买卖合同不因无权处分而效力待定。②乙、丙的间买卖合同还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47条,乙、丙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③在物权法领域,在符合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条件下,对丙的交易安全的保护优先于对甲的所有权的保护。但是,对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利益的保护优先于对交易安全的保护。因无权处分人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善意的丙不能善意取得相机的所有权。④综上,应认定乙、丙间的买卖合同效力待定,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丙不能善意取得,甲有权请求丙返还该相机,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四、无效的合同 33.下列四种情形中,乙有权请求甲按照双方的协议向自己支付100万元的是哪一种? A.甲、乙离婚时约定:“若甲于三年内再婚,应付乙100万元。”甲于离婚后一年内再婚。 B.甲、乙为断绝二奶关系约定:“甲、乙分手,甲以个人财产赠与乙100万元,用于乙今后的生活。”

C.甲、乙结婚时约定:“若甲实施家暴,双方立即办理离婚手续,甲支付乙100万元。” D.甲、乙(系养兄弟)约定:“养父母的房屋归甲所有,甲补偿乙100万元。该协议自养父母双亡后生效。”后甲、乙的养父母先后去世。 【答案】B

【考点】善良风俗、合同的无效

【解析】①A选项中,该约定过度限制甲的自由,有违善良风俗,该约定无效。故A选项不当选。②B选项中,为断绝婚外性关系而约定向另一方支付生活费,不违背性道德,无违善良风俗之虞,该约定有效。故B选项当选。③C选项中,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预立离婚契约的,有违家庭伦理,妨害婚姻,违反善良风俗,该约定无效。故C选项不当选。④D选项中,甲、乙在养父母健在之时预立养父母遗产分割协议,有违家庭伦理道德,违反善良风俗,该协议无效。故D选项不当选。

34.甲、乙下列约定,无效的有哪些?( ) A.甲、乙约定:“若乙在司法考试中为甲替考成功,报酬10万元” B.甲律所与雇员乙订立的合同约定:“乙结婚视为自动辞职” C.甲、乙约定:“他日父母百年以后,父母的房屋归哥哥甲,其他遗产均归弟弟乙” D.甲与婚外同居的情人乙约定:“永久断绝关系,甲资助乙50万元回老家盖房” 【答案】ABC

【考点】合同的无效、善良风俗、公共秩序

【解析】①A选项中,甲、乙约定违反公共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合同法》第52条,无效。故A选项当选。②B选项中,甲、乙的约定有违善良风俗,根据《合同法》第52条,无效。故B选项当选。③C选项中,甲、乙在父母健在之时即预先订立父母死亡后如何分割遗产的协议,违反善良风俗,根据《合同法》第52条,无效。故C选项当选。④根据理论通说,以“维持婚外性关系为负担的合同”,违反性道德,违反善良风俗,但为“解除婚外性关系”为前提的合同,并不违反性道德,不违反善良风俗。故D选项不当想。

五、有意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35.乙提出租赁甲的某房屋。甲正担心债权人强制执行该房屋,请乙帮忙,乙同意。甲与乙约定:“甲假装将该房屋出卖给乙,并登记在乙名下。”双方为此签订了书面买卖合同,并将房屋登记到乙名下。同时,甲、乙又达成口头约定:“甲将该房屋出租给乙,租金每月

15 / 141

4000元(稍低于市场价格)。”三年后,甲、乙对房屋所有权的归属以及租金的支付发生争执。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房屋的所有权人为甲 B.该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乙 C.甲有权请求乙支付租金 D.甲无权请求乙支付租金 【答案】AC

【考点】法律行为的效力

【解析】①甲、乙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属于双方虚假行为,无效。所以,虽然给乙办理了过户登记,因买卖合同无效,故乙未取得房屋所有权,房屋所有权仍归甲。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②甲、乙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属于隐藏行为,不因被隐藏而无效。该房屋租赁合同并无无效事由,故该租赁合同有效。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36.阎芙蓉限男友宋公明于3个月内购买结婚住房,否则分手。宋公明无力购买,十分苦恼。朋友武松在Soho地产公司任售楼经理,为宋公明设计了一个万全之策:让宋公明和Soho公司签一个假的购房合同,骗阎芙蓉领取结婚证,则木已成舟,覆水难收。宋公明依计行事,经武松之手和Soho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迅即和阎芙蓉领了结婚证。结婚10个月后,宋公明买彩票中奖400万元,加之一年内房屋的价格翻了一番,于是翻出这份假合同,要求Soho公司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Soho公司有权拒绝履行交房义务 B.该房屋买卖合同有效,但Soho公司享有撤销权

C.因结婚未满一年,阎芙蓉有权以受欺诈为由请求法院撤销该婚姻 D.即使结婚已满一年,阎芙蓉依然有权请求法院宣告该婚姻无效 【答案】A

【考点】双方虚假行为、法律行为的效力、可撤销的婚姻

【解析】①根据民法理论,虚假的意思表示无效。宋江和Soho公司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属于虚假的意思表示,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但该无效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②可撤销婚姻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婚姻法》第11条仅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属于可撤销的婚姻,因欺诈结婚的不属于可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可以主张离婚)。C选项错误。③同样,婚姻无效的事由必须法定,《婚姻法》第10条规定的无效婚姻的法定事由不包括因欺诈结婚的情形。D选项错误。

六、附条件、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37.下列关于甲、乙间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每月初向乙批发一种服装,约定每月底结算货款,未售出者退还甲。甲、乙的买卖合同附生效条件

B.2020年4月1日,甲、乙约定:“张家口举办冬奥会开幕式前一周将一套房屋借给乙住30天。”甲、乙的借用合同为附期限的合同 C.甲与14岁的乙约定:“乙成年时,甲赠与乙BMW汽车一辆。”甲、乙的赠与合同为附期限的合同 D.甲、乙约定:“甲赠与乙2万元,其中1万元须用于支付司法考试辅导班的费用。”甲、乙的赠与合同为附条件的合同 【答案】A

【考点】附条件的合同、附期限的合同

16 /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