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有图版) 下载本文

大字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规律与认识:

1.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族人民密切联系,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

2.民族战争问题。我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应该肯

1

定的,反之则予以否定。各族人民反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或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都是正义的。

3.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在历史上,各族人民彼此交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

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四种主要形式

民族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战争:历史上中央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如汉朝和匈奴的战争等

2

2.设置管辖。历史上中央政权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管辖少数民族地区。如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等。

3.册封:历史上中央政权对依附的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4.和亲:指封建王朝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汉唐两朝与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如汉朝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5.会盟:民族政权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军事行动,如宋辽澶渊之盟。会盟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处理民

3

族关系的主要形式。

6.通贡互市: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官方的经济贸易形式。少数民族为了获得生活必须品,向中原王朝求贡。

三、历史上各朝代的民族关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