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 2018-2019学年小学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2018-2019学年小学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转变观念,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因此,我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种种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本学期我力争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多渠道地搜集资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总体效果良好。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 1 页 共 1 页

三﹑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加强德育方面的渗透。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

四、善于从教材出发,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是我对一个学期以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总结。在今后的教学

第 2 页 共 2 页

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