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第一节 土方工程设计

一、土方施工分析

1、本基坑土方挖运工程量较大,施工工期较紧张。因此,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挖土机械和运土车辆。

2、本基坑边坡开挖线、开挖坡度、高程、长度控制严格。因此,须选择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

3、本基坑土方挖运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之一,因此应科学安排施工顺序,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4、本基坑土方开挖范围内可能埋在不明地下设施(地下构筑物、管线等)。因此,对未废弃地下设施应有效保护,对废弃的地下障碍物应合理破除。

5、本工程地理位置重要,对环境保护要求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6、本工程场地狭小,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出土路线进行出土,以保证场地内拉土车辆的畅通行驶。另外本工程楼座非常多,标高较多,因此需要提前制定出土楼座顺序,按顺序出土,保证正常施工。

二、土方挖运设计

1、现场大门与道路

1.1、根据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在现场东南侧和东侧规划道路位置各留置1个现场大门作为土方及材料运输进出口。

1.2、在拟建基坑里1#地下车库与22#楼之间设置一个临时道路以供槽底出土用。

2、马道口和循环道

2.1、在基坑内留置运2~3条循环道,呈逆时针弧形或环形,连接马道口和挖土部位。

2.2、单向循环道宽度不宜小于4.0m,双向循环道宽度不小于8.0m。随土方开挖范围的缩小,循环道逐渐缩短,当其坡度不利于运土车爬坡时将其截断成短马道。

9

2.3、施工中应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循环道,即要方便走车又要尽量减少对支护作业的影响。

3、土方开挖顺序 3.1、纵向开挖顺序

3.1.1、基坑周边土方纵向开挖应根据支护施工要求分区、分步开挖。 3.1.2、基坑中间大量土方可分3~4步挖至槽底,每步最大挖深不宜大于4.0m。 3.1.3、槽底预留土厚度为300mm,由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槽底预留土层及局部加深部位土方应由人工清除(总包方完成)。

3.2、平面开挖顺序

3.2.1、基坑呈不规则形状,7#楼与其他楼座独立,所以土方开挖需要先开挖车库部位土方,待车库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7#楼土方开挖。

3.2.2、因此,基坑整体土方平面开挖顺序为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由四周向西南侧马道口进行。

3.2.3、土方开挖根据开槽图为结构施工预留一定宽度的施工肥槽,本工程预留肥槽宽度为1000mm。

4、土方收尾设计 4.1、马道口设置

每个楼根据实际情况留置马道,马道口宽度不小于8.0m,马道按1:2放坡,坡道两侧按1:0.5放坡,土钉墙支护处理。

4.2、土方收尾设计

4.2.1、土方收尾前期,即马道坡度较陡(仰角大于25o),不能满足运土车辆爬坡要求时,拟采用2~3台普通挖土机分2~3级台阶,将马道远处土方分向马道口倒土。

4.2.2、土方收尾后期,采用一台长臂挖土机(臂长约15m)坐落于马道口土方收尾平台,将马道口下方堆土直接挖土装车;运土车辆停在坡顶地面。

5、土方运输设计

5.1、土方外运:基坑开挖的大量土方拟运至最近的政府部门指定的渣土消纳场进行消纳或进行合理消纳,平均运距不宜超过50Km。

5.2、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可有偿为基坑肥槽回填回运土方;回运的土方应为满足基坑肥槽回填的粘性土或粉土;运至基坑坑边或现场甲方指定地点卸

10

土。

6、土方开挖设计图

6.1、基坑土方平面开挖顺序详见 “基坑土方开挖平面图”。(附后) 6.2、土方收尾具体设计详见 “基坑马道土方收尾示意图”。(附后) 三、施工要求安排

1、土方施工要求

1.1、正式开挖前,应进行场地标高测量,绘出网格图以确定准确的地面标高。 1.2、提前安排人员对施工现场开挖“井”字型探沟,进一步查明地下管线、构筑物、人防等情况,提前采取保护措施。

1.3、对需要保护的管线制定保护或改移方案,对废弃地下障碍物进行浅层开挖和破除,以保证后续土方工程的顺利施工。

1.4、落实各项环保措施,注意防尘、降噪。对现场未开挖的裸露土面进行全面覆盖。

1.5、开挖过程中,挖土机严禁碰撞已经施工的支护结构。 1.6、测量工作及时配合,严禁超挖。

1.7、基坑开挖后,要求防雪、防冻措施及时配合。 1.8、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 2、土方挖运安排

2.1、渣土清运和场地平整。将场区表层渣土清除,并暴露、破除浅层地下障碍物,将渣土和地下障碍物清运出场。

2.2、根据本基坑土方挖运工程量及工期要求,拟安排2~3台挖土机,出土高峰期平均每天安排30~50辆运土车进行施工。每台挖土机每天挖土量不少于1500m3,每辆运土车每天运土量不宜少于100m3,否则需要增加车辆。

2.3、严格按照业主要求的作业时间进行土方挖运施工,根据附近场区施工经验,主要集中在夜间出土,在允许情况下尽量安排昼夜连续出土。

2.4、施工前期应多安排运土车辆,集中出土;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时调整施工机械数量。

2.5、设专人指挥,确保运土车辆进出现场畅通,不互相影响;运土车车厢应全封闭,严防遗撒;施工现场干燥时适量淋水降尘。

11

第二节 支护工程设计

一、支护方案分析

1、常用支护形式

1.1、“土钉墙”目前使用普遍且较为成功,支护深度已在18.00m以上。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效率较高,成本低廉;但属于被动受力结构 ,受土质及环境影响大,对边坡变形的限制能力相对较弱。

1.2、“护坡桩”刚性强,节省场地,安全性高,受地下水影响小,与预应力锚杆结合使支护结构由被动受力变为主动受力,对边坡变形的限制能力强,有利于周边建筑、设施的保护。

1.3、另外,目前还有地下连续墙、钢板桩等支护方式,使用范围小且施工相对复杂,综合成本较高,经济性差。

2、支护设计原则

选择基坑支护方案时,应综合分析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深度、放坡条件、边坡荷载、相邻建筑、周边地上地下环境、工程特点及使用要求等,充分考虑影响边坡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并遵循以下原则:

2.1、安全第一的原则。

2.1.1、基坑护坡设计必须确保边坡的安全与稳定。

2.1.2、基坑护坡设计必须确保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不受影响。 2.1.3、基坑护坡设计应满足结构施工时的坡顶堆载要求。 2.2、兼顾经济性原则

2.2.1、基坑护坡设计应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和造价。

2.2.2、为降低工程成本和造价,在具备条件的部位尽量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或土钉墙与其他支护结构的联合支护形式。

2.3、保证高效性原则

2.3.1、基坑护坡设计应力求简单化,易于施工,可操作性强。 2.3.2、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工艺,保持工程高效率进行。 2.4、完善设计原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