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系列测斜仪说明书 下载本文

CX-系列测斜仪 使用说明书

一 概 述

CX—系列测斜仪(包含基坑测斜仪CX-3B、CX-3C、CX-3D,剖面沉降仪CX-4B、CX-4C、CX-4D)主要用于测量深基坑、边坡、地基、水平位移以及剖面沉降。通过钻孔方式,将测量槽管埋入地下,当基坑、边坑、地基产生形变时,测斜槽管随之变形,测斜探头上滑轮顺槽而下逐点测试,从而可精确测出水平位移量ΔX,Y。根据ΔX,Y的值大小,作出预报,指导施工。

该仪器通过国家计量权威机构鉴定,并通过大量工程检验。测试数据真实可靠,仪器操作简便,抗震性远超过进口产品,适合各种野外环境,是目前基坑、边坡、地基测斜的专用测试仪。 二 主要工作原理

该仪器采用最新进口倾角传感器作为敏感元件,它是一个力平衡式的伺服系统,当传感器探头相对于地球重心方向产生倾角?时,由于重力作用,传感器中敏感元件相对于铅锤方向摆动一个角度,通过高灵敏的微电子换能器将此角度转换成信号,经过分析处理,直接在液晶屏上显示被测点的水平位移量ΔX,Y值,并存入仪器中,通过串口送入计算机中处理,探头抗震性达到50000g,超过进口同类产品的20倍。

该仪器的敏感元件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高,漂移小,热稳定性高等优点。原来主要用于航天器上导航,近些年由于成本下降用于测斜仪,采用军品器件可靠性高,采用三层固化密封,彻底解决了仪器进水问题。仪器原理图见(图一)。 电 子 伺 服 敏感 显示 θ 换能器 放大器 元件 仪表

m 1 存贮器 计算机

图一 仪器原理方框图

该仪器机械设计在原有基础上作了较大改进,3层密封性能可靠,探头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外径更小,维修携带更方便。仪器安装示意图见基坑测斜仪(图二)、剖面沉降仪(图三)。

仪表 槽管 滑轮 钻孔 探头 仪表 探头 。

钻孔 滑轮槽管 图三 剖面沉降仪 图二 基坑测斜仪

三 主要技术指标

1. 探头尺寸:CX-3C系列:长780mm、直径φ28mm,导轮间

距:500mm

2. 测量精度:±0.02mm/500mm,分辨率±8秒;系统精度:±4mm/15m;数字量显示:4.5位;记录方式:自动采集 3. 角度测量范围:0°~±30°; 4. 测试深度最大1000m;水压10Mp 5. 工作电压:内置可充锂电池组+7.2V; 6. 工作温度:-10℃~+60℃;

7. 抗震性50000g(国内最高200g,进口2000g)(彻底解决了由于碰撞而损坏仪器的可能性)。

四 操作方法概述

1. 将探头信号接头按槽对准插入仪器面板,打开电源开关,将探头垂直竖立正中时,显示初始值。该仪器初始值为零,探头沿滑轮方向左右摆动时,显示数字在初始值左右波动,当探头靠立固定不动时,显示数字稳定不变,说明仪器工作正常。

2

2. 将探头向某一方向倾斜,显示数字向增大方向变动时,规定此方向为正方向,将该方向对准基坑位移方向,顺槽管而下,每间距0.5米读取一个数字。电缆标记为0.5m一个点(也可选择1米测一个点)。

3. 基准点设定

方法一:以孔底为基准点,从下往上每间距0.5米测一个点(条件是,槽管落在孔底,底部点应为稳定点,水平位移不会影响到该点)。

方法二:以孔口为基准点,用测量仪器每次测量孔口坐标,从上往下每间距0.5米测一个点。 4. 仪器读数方法

规定面对基坑方向倾斜为正方向值,背离基坑方向为负方向值,仪器读数值单位为mm。

测孔时,正反方向各测一次,将正向测值V

(mm) ?i?0.5(V正?V负) 单位:

计算示意图

每次测试值减去初次测量值就得到各测点的水平位移值

?X,Y。

△i2 △i1 △in 正

、180°反方向

值V负代入下式计算,即得到该点位置Δi的数值。

5. 将初次测量的位移数据作为基准点,一般初始值需测3次,取得较稳定的值,另外可检查重复性怎么样。如果同一个孔同一时间测量二次相差较大,可能有如下原因:a.槽管与孔壁之间回填不好;b.槽管

3

对接不好;c.槽管内槽不均匀;d.测试深度控制的不准;e.有外部强机械干扰。一般仪器在标定台上重复性是很好的,测试值不重复时,主要是外界条件没有重复,如果已经安装完不重复时,只有采取平均分配误差的办法平差,或去掉变化较大点的测试值,以后每次再测量的数据与初始值相减,所得差值即为该点土体水平位移值?X?X测?X初。

6. 绘制水平位移?X与深度H随时间变化曲线,见图三。

H (m)

99.10.2 99.10.7 99.12.1 X,Y(mm)

图三

该曲线反映了地基、边坡随 时间变化的绝对位移趋势及数值。根据绝对位移值,结合监测规程及地层情况,决定是否提出报警值,以指导施工部门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五 仪表操作说明

一、参数设置

1. 开机后光标←停在“参数设置”上,按“确定”键,输入时间,首先按“确定”,选中设定时间,按←、→移动光标,按↑、↓键增加或减少数值,设定完后按“确定”键。

2. 设定孔号,按↓键,将光标指向“设定孔号”,按“确定”键选中,前三位为孔号,后三位为测试次数,规定测试次数从“1”开始逐次增加。1前面的2位不用时要输入空格,例AB1 1,第二次为AB1 2,移动←、→选中显示位,按↑、↓光标增加或减少字母顺序和数值。

4

3. 设定孔深:按↓键,将光标移到“设定孔深”,根据所测孔的深度输入数值,设定完后按“确定”。

4. 设定间距:只有0.5米、1米2种选择,选中后按“确定”。 5. 设定起始点:只有孔口、孔底两种选择,选中后按“确定”。 6. 设定测量方向:只有正、反两种选择,规定探头标有“+”的方向对准基坑方向为“正”向。

7. 设定完参数后,移动光标到“开始测量”,按“确定”进入。测试界面,显示“孔号”、“时间”、“X、Y”测试值,测量时每按一次“确定”记录一次,一般使用外按采样按键操作,“确定”键与外按采样键是一样的。

每次采样时,一是要等X、Y显示数值稳定后再按键,再完键后,观察测量点数值是否增加1位。

8. 正方向测量完后,按←键,按“确定”键,结束本次测量,然后将探头转动180°按上述方法再测一遍,只需将“测量方向”中的“正”改为“反”即可。正、反测试后,数据自动保存。

二、数据浏览

选中数据浏览,移动←、→、↑、↓光标可浏览已测的数据,可修改、删除数据。

三、数据清零

选中“数据清零”即可删除机内所有数据,操作时需小心,确定是否删除。

四、USB口传输数据

接通USB口与计算机的传输线,程序自动进入传输程序。

五、充电

本仪表使用锂电池,充电由电路自动控制,接通220V交流后,电源灯亮,充电灯亮,充满后,充满灯亮。充一次电可使用40小时左右,如果使用背光,可使用20小时左右。

六.测试步骤

探头放到待测点后,观察显示测试值显示的数据是否稳定,一

5

般在小数点后“1~2”位左右跳动即可按“确定”键,一般使用外按采样按键操作,观察已测点数是否与电缆记号深度一致。否则可按“删除”键。顺序返回删除已测值,重新校核测试。

注意:“清零”键是清除仪器全部保存的数据。一定要小心操作,确认数据已传到上位机后才能按“清零”键,否则,会丢失全部测试数据。

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判断

1、 将探头靠在固定点不动,观察仪表小数点后数字是否在1~2间跳动,

2、 将探头沿滑轮方向倾斜,仪表数据是否随之迅速变化,一个方向增大,反方向减少。

以上两个条件都达到,说明仪表整机工作正常,这时测试

数据与实际判断不相符时,可从以下几方面查原因:

a、 测试管埋设是否按要求操作的,探头处是否上紧上到位,管壁与孔壁之间间隙是否完全用中沙回填密实。

b、 每次测试时,是否都是以“+”方向对准基坑方向。

c、 每次读数时,仪表数据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d、 每次孔深是否控制在0.1~2mm 之间。即0.5米的标记每次是都在同一个位置读数。孔口上是否做了深度读数标记。

e、 仪器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8、仪器电缆每天都在重复使用,是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一定要

注意电缆与探头接触部位尽量少弯折,装箱时尽量让接头处处于自然状态。

9、电缆与仪表探头应用塑料袋包起来,以免进泥水发生故障。探

头上滑轮也是磨损件,每次用完后应清洗干净,上少许黄油。 10、当确定是仪器出故障时,应将仪表、探头一起寄回本所维修。

六 软件操作步骤

一、安装程序

1. 插入光盘,点击“setup”,按提示操作即可。

2.安装“com串口驱动”

程序接好电脑与探头的USB 线,插入光盘, 开仪表电源后电脑

6

会自动提示,需要安装“com”口驱动程序,根据电脑提示,选择”自动安装”,再点击“确定”,电脑会自动在光盘中找到”COM”程序直至安装完毕。

2. 查看USB口是哪一个,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点击“属性”,点击“硬件”,点击“设备管理”,点击“端口”,查看通讯端口是com1~com8哪一个。

二、启动程序 1. 点击“CX-3”启动程序,点击“串口属性设置”,选择com1~com8通讯端口。

最大速度19200,数据位8位,奇偶位None,停止位1,响应“关闭”,流控制“没有”,点“确定”。

2. 点数据库,点“新建”,输入一个自定义文件名,例W1,点“保存”,点“确定”。

3. 通讯。接通USB线,打开仪表电源开关,点“数据管理”,点“数据接收管理”,点“接收数据”,正常时,数据即可传入“接收数据窗口”中。第一次点“计算初值”,点“保存数据”,逐个输入孔口基准值,如果没有输入“0”。

点击“数据分析”,点“日数据与超势分析”,选中一个测试次数,点“日报表”,点“显示图形”。

选择几组测试数据后,点“超势报表”,点“图形显示”。 点“打印”。

如果需要“Y”方向的数据,可点击“参数设置”,点“选择传感器”,选“Y”方向,以下操作同上。 .

七 人工记录仪器操作步骤

1. 1、2步同自动仪器,启动程序,新建数据库。 2. 点击“数据管理”菜单,点击“数据输入管理”,在“数据属性”窗口中,输入测孔名称、数据长度。

规定:数据长度=2×孔深 例如:孔深10米,数据长

度设定为20,输完后,点击“添加”,点击“是”。 3. 输入测试次数(初值为0),测试日期,选择双向、单向测量。

规定:单向测量时 输入数据个数=数据长度 双向测量时 输入数据个数=2×数据长度

7

例如:单向测量时 10米孔 0.5米间隔 数据长度=20

输入数据个数=20

双向测量时 数据长度=20 输入数据个数=40(包含正

反测量全部数据) 点击“添加记录”。

4. 如果是以孔口为基准,还应输入孔口的基准值(由测试人员提供),没有时可送“0”。

5. 点击“数据库”菜单,点击“保存输入文件”,输入孔号,点击“保存”。

6. 测量初值按上述方法输入完后,第一次以后的测量值按下述步骤输入:

a) 打开“数据库”,点击“数据库”,点击“打开”,点击“初值”。保存时的数据库名。如:“www”。

b) 在“测量数据属性”表中,点击要输入的测孔名称,将光标移到“测量数据表”中任意位置。点击“右键”,点击“添加记录”。

c) 同输入初值一样,输入次数、日期、双向、单向,每个输入一个孔的全部数据,点击“添加记录”,输入基准值,点击“是”,没有送“0”。

d) 点击“数据库” 菜单,点击“保存输入文件”,输入孔号,点击“保存”。

e) 以下步骤参照自动仪表步骤第七条开始。

八 软件简化操作步骤(自动采集)

1. 按提示自动安装程序。 2. 启动程序,新建“数据库”,例如:“www”或打开已建的数据库“www”。

3. 接通串口线,设定好参数。仪器开机,按“↓”键,按“确定”键。

4. 点击“数据管理”,点击“数据接收管理”,点击“接收数据”,点击“计算初值”,点击“保存”,不是初值,直接点“保存”。 5. 点击“数据分析”,选中孔号、次数,点击“日数据与趋势分析”。

6. 选择“测孔名称”,选择测试次数,点击“日报表”或“趋势报表”。输入工程名称、单位、测试人,点击“打印”。

8

九 软件简化操作步骤(人工记录仪表)

7. 按提示自动安装程序。 8. 启动程序,新建“数据库”,例如:“www”或打开已建的数据库“www”。 9. 点击“数据管理”,点击“数据输入管理”,输入测孔名称、数据长度, 数据长度=2×孔深。

10. 输入测试次数、日期、选择、双向、单向。 11. 输入一个孔的正反全部数据。 单向测量:输入数据个数=数据长度 双向测量:输入数据个数=2×数据长度

例:双向测量: 0.5米间隔 10米的孔 数数据长度=20

输入数据个数=40

12. 点击“数据库”,点击“保存输入文件”,输入孔号,点击“保存”。

13. 初值按上述方法输入完后,第一次以后的测量值按下述方法输入:

i. 打开已建立的数据库。如:www。

ii. 在“测量数据属性”表中,点击要输入的测孔名称,将光

标移到“测量数据表”中,点击“右键”,点击“添加记录”,输入参数。

iii. 输完一个孔的全部数据后,点击“添加记录”。 iv. 点击“数据库”,点击“保存输入文件”,输入孔号,“点击”

保存。

14. 点击“数据分析”,点击“日数据与趋势分析”。 15. 选择“测孔名称”,选择测试次数,点击“日报表”,或“趋势报表”。

16. 输入工程名称、单位、测试人,点击“打印”。

十 现场操作规程(必读部分)

基坑、边坡、地基、坝体等水平位移监测,由于是较新的监测项目。因此,目前还没有制定一些具体的操作规范、规程之类的文件。但在现场实际使用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测试问题。大多数用户由于不太熟悉和

9

了解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一旦测试数据不对,或者不是他们理论上的推测值,或者和实际情况不太相符时,往往勿认为是仪器问题,认为仪器测得不准。根据我们多年生产仪器和现场监测经验,出现测试数据不对时,主要是测试人员没有象工程测量这样的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往往是凭个人感觉来测。因此,造成许多情况下测试数据与实际不相符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CX—3型基坑测斜仪的具体性能,特制定如下操作规程。每个现场使用仪器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下述操作规程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㈠ 安装测斜管操作规程 ⒈ 钻∮90~∮110的垂直钻孔,垂直度≤2%。 ⒉ PVC测斜管外经∮70,接头处∮80,高要求场合可选用ABS管式铝合金管。 ⒊ PVC测斜管接头处,用长8mm,直径∮3的自攻螺丝牢固上紧,孔底部必须用盖子盖好,上4个螺丝,孔口也需上保护盖。 ⒋ PVC测斜管有4个内槽,每个内槽相隔90度。安装时将其中1个内槽对准基坑方向,或地基边坡的需要监测的位移方向。 ⒌ PVC测斜管与钻孔间隙部位用中砂加清水慢慢回填,慢慢加砂的同时,倒入适量的清水。注意一定要用中砂将间隙部位回填密实。否则,影响测试数据。 ⒍ PVC测斜管在下的过程中,可向管内倒入清水,以减少浮力,更容易安装到底。 ⒎ PVC测斜管孔口一般露出地面1米左右。并用砖及水泥做一个方形保护台。 ㈡ 仪器测试操作规程

⒈每次测试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判定方法是:将仪器与

探头插头连接好后,打开电源开关,将探头稳定一分钟后直立,靠住一个固定不动的物体上,观察仪器最后一位显示数据是否稳定,一般在0~±2之间跳动,此时,仪器周围不能有振动物体干扰和汽车、火车、电机震动等。如果,仪器最后一位是在0~±2之间跳动,说明仪器稳定正常。然后,将探头沿滑轮某一方向倾斜,观察仪器数据是否变化。如果此时数据是向增加方向变化,则将探头向滑轮相反方向倾斜,此时数据应向减少方向变化,而且,增加、减少变化量很大,说明仪器灵敏度正常。

⒉ 检查仪器重复性的方法:将探头放入测斜管内1米处,稳

10

定后读一个数,然后将探头取出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严格放入原来测斜管内1.米处,深度误差0.5mm。此时,读数如果与第一次一样,或相差小于0.3mm,说明仪器重复性正常。 以上稳定性、灵敏度、重复性三项是检查仪器最严格最有效的方法。以上三种检查方法都是正常时,说明仪器完全工作正常。可进行下一步测试。

⒊ 测试前,应在PVC测斜管管口用锯子做一个记号,每次电缆深度都应以该记号为标准起点。

⒋ 电缆上铜环记号间隙0.5米,每次都应以铜环一边作为标准点,绝不允许今天以铜环这边为起点,明天以铜环另一边为起点。这样深度将产生很大的误差。测试时,深度误差应控制在0.5mm之内。

⒌ 将探头沿滑轮倾斜时,数据增大的方向作为正方向,正方向对准基坑方向,在探头正方向一边作一个记号,每次测试时都应按照同一个方向先测正方向,再转180o测反方向。

⒍当按照孔口标记,铜环以一边为起点将探头放入待测深度后,一定要稳定一会儿,等待显示数据稳定后(一般最后一位在0~±2之间跳动,个别情况是在1~±3之间跳动)方可读数,不能放到深度后立即读数。因为探头的滑轮与PVC管内槽有个接触稳定过程,当这个过程还没有稳定时,读到的数据可能不真实。 ⒎每个孔每次应测2遍,即正测2次,反测2次。正测2次,反测2次每个深度对应大数据最大误差应小于0.5,当发现个别大0.5的数据时,应把探头重新放入到该点的深度,再读第3遍,3遍读数之间都相差0.5mm以上,应再重复检查第4遍,如果第4遍还是大于是0.5mm,说明该测试点可能存在下述问题: a. PBC测斜管回填不密实,有松动的现象。

b. PBC测斜管该点处内槽与滑轮接触不良,一般这种情况现场很难恢复,可以对4次测试数据采取如下取舍方法。去掉一个最大值,去掉一个最小值,剩下2个取平均值。每次到该点都应测量4次。

对与个别误差特别大的点,在后期资料整理过程中可考虑删除该点,根据上下测试情况作合理修正。以便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⒏ 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时,基坑边坡有位移的可能,此时,如果某天测试数据比前次每个数据都明显变化了许多,这时应高度重视。首先,再测第3遍,甚至第4遍,如果4遍数据都

11

是一样,比前次相差许多,此时,可考虑报警,通知施工一方将边坡加固处理。预警值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

十一 仪器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测头是精密仪器,需专人保管、维护。电缆是易损部件应尽量少弯折,否则容易断裂。

1. 测头滑轮和弹簧部分用后擦干净,上少许黄油。 2. 仪表使用锂电池,充电时间≤5小时,当仪表电池显示不用完,应充电,仪器用后开关置关位置(自动仪器充电由计算机控制)。

3. 仪表显示值即是该点的位移量,单位为mm, 1.4,即1.4mm 0.3,即0.3mm。

4. 测试前应在测头上做一个记号,每次都应朝同一个方向顺槽而下,正、反各测一次,以消除仪器综合误差,计算方法见说明书。

5. 测斜管安装时,开槽方向一定要对准边坡位移方向。 6. 测斜管安装时,如孔中有水,测斜管可能由于浮力下不去,此时应向管内加清水、使管下沉。

7. 测斜管对接处螺丝应≤9mm,不能超过管内壁,否则仪器下不去。

8. 接头处上4个螺丝,先用电钻打引孔,用螺丝上牢固。 9. 上部、底部都用盖子封口,底部盖子也需上螺丝,否则探头会卡在孔中。

10. 每0.5m测一次,测点深度对准,每次都应在同一个记号部位,深度控制在≤2mm,

11. 测斜孔口用旧套管保护,上加盖子,下面用水泥砖加固台

12

子。

十二 测斜管安装及监测操作程序

测斜管外径φ70mm,节头处最大外径φ80mm,因此,要求钻孔φ90mm-φ110mm,视地层条件而定,如果不缩孔地层,可采用φ90mm钻孔,对于缩孔地层需用φ100mm-φ110mm钻孔,以保证测斜管能下去。

1. 测斜管长度有2种规格4m、2m,节头处有导槽,用φ3mm的钻头钻4个孔(相距90°),用φ4mm长度≤9mm的自攻螺丝上紧,防止脱落。注意:螺丝必须≤9mm,否则超过管内壁造成测头下不去,以致钻孔报废。(管壁厚5mm,接头壁厚5mm)。

2. 下孔前孔底部用封盖上紧,上4个螺丝,防止脱落。 3. 钻孔中如有水,上节头时下部管子应用绳子拉住,以免不小心管子掉入孔中,无法对接。

4. 管子下到孔底设计深度后,管子与孔壁之间间隙回填是关键,采用中砂每次少许加入间隙部位,同时倒入清水将砂慢慢冲入孔间隙中,千万不能将一桶砂一次倒入,这样会造成上部堵塞,下部空,下部管子没有回填密实,将会影响以后的测试数据不重复。

5. 孔口管子配有盖子,管子外用1米左右的套管保护管子,管上应配有铁盖子,一般不容易开启,以免插入杂物堵塞钻孔。

6. 下管子时,管中4个导槽相距90°,应将其中1个导槽尽量对准边坡水平位移方向,从开始第一根管子直至孔底都应保持同一个方向,否则将影响测试精度。

7. 每间距0.5米设一个测点,电缆上有记号,深度每次都应在同一个记号点上,误差应≤2mm,这样才能保证测头每次都在同一个点上测试,以保证数据的重复性。

8. 测试前在滑轮上的一边做一个记号,每次都应朝同一个方

13

向下去仪器测头相差180°各测一遍,以消除仪器综合误差。

9. 仪表显示值即为该点的水平位移量,单位为mm每次测试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一些特殊情况,以为今后分析数据提供依据。

.

十三 仪器保养及维修

1. 探头严禁强碰撞,高温时不得将探头及仪器置于阳光下暴露晒。

2. 探头采用不锈钢制成,导轮部分及电缆应在每次测试完成后擦试干净,在导轮轴及支撑弹簧处上机油,避免导致锈死。

3. 仪器内置可充电池,电耗完后,每次充电时间,充电时间≤5小时,严禁超时充电,(自动仪器由计算机控制)。

4. 当确认是仪器故障时,不要自行拆开,请送本所修理。 十四 仪器配件清单

1. 探头1个,电缆30米、50米(长度可选); 2. 显示仪表1台; 3. 说明书1份; 4. 光盘一张。 十五 部分工程实例 1.马钢料场堆载试验监测; 2.马钢料场强夯试验监测; 3.梅山料场堆载试验监测 4.山峡边坡滑坡监测; 5.南钢料场堆载试验监测; 6.武钢技术中心大厦深基坑监测。

14

湖北省地方基坑监测规范(供用户参考)

9.

监测

开挖施工方案等在基坑开挖前制定方案。监测方案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监测项目、监测方法与精度要求;

二、各监测项目的实施细则,包括监测仪器、监测点的布置、

观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等; 三、信息反馈体系。

9.2 深基坑工程监测应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

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为辅。

9.3 深基坑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地下水

动态监测三个方面。各种监测的具体对象、方法见表10。各种监测技术工作均应符合有关专业的规范、规程的规定。

表10 监测内容及对象与方法

内容 对 象 方 法 9.1 深基坑工程的监测工作应根据设计要求,基坑周边环境状况及

目测巡视,对倾斜、开裂、鼓凸等迹象进行丈量、记录、给地面、边坡、坑底土绘制图形或摄影。 体、支护结构(柱、精密光学仪器、导线或收敛计变形 锚、内支撑、连续墙测量水平位移、经纬仪投影测等)建(构)筑物、量倾斜。 地下设施 埋设测斜管、分层沉降仪测量深层土体变形。 预埋应力传感器、钢筋应力支护结构中的受力构应力 计、电阻应变片等数量元件,件、土体内应力 埋设土压力盒或应力铲侧压

15

仪。 地下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或钻孔测水 地下水位、水村、抽压仪。 动 (排)水量、含砂量 对抽水流量、含砂量定期观态 测、记录。

9.4 采用仪器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而定,可

以分为必需进行的项目和有条件时宜进行项目两类,可按表11选定。

9.5 在建筑物密集及地下管网复杂的城区开挖深基坑,从基坑边缘

向外30~50m内的建(构)筑物应作为主要监测对象,特别是古文手保护区及重要建(构)筑物和交通干道、煤气管、通讯电缆、上、下水管等应列在监测范围之内。在降水及开挖阶段应重点监测由于变形产生的裂缝变化。

9.6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基坑突发异常情况,如严重的涌砂、冒

水、支护结构或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严重变形等,应及时进行跟踪监测。

表11 监测项目的选择 监 测 项 目 边坡土体位移观测(用测量仪器) 边坡土体位移观测(用测斜仪) 支护结构位观测(用测量仪器) 支护结构位观测(用测斜仪) 边坡土体沉降观测 支护结构沉降观测

16

设置地下水观测孔。 工程安全等级 一级 △ △ △ △ △ △ 二级 三级 △ ▲ △ ▲ △ △ △ ▲ △ ▲ ▲ △ 边坡土体内部沉降观测 相邻建(构)筑物变形观测 地下设施变形观测 支护结构受力状态监测 土体的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监测量 地下水动态观测 注:“△”必须进行的项目 “▲”有条件宜进行的项目 “×”可不进行的项目

▲ △ △ △ ▲ × △ △ ▲ ▲ × △ ▲ × × 深层降水时必须进行 9.7 在进行深层降水的情况下,应将监测范围扩大到影响半径经

外,观测对象以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动态为主,有条件时可设置若干分层沉降观测孔,采用分层沉降仪进行观测或分层设置深 层沉降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以观测。

9.8 土体、支护结构及建(构)筑物的变形(包括水平位移、沉降

及倾斜)观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执行,用测量仪器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可采用 视准线法、坐标网法等;沉降观测可采用闭合环或返观测法;倾斜观测可采用投影及倾角计法。

9.9 对支护结构和边坡土体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可按以下要求

进行:

一、在基坑周边探险一定间距布置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数

量不少于8个,间距不大于20m,在关键部位宜加密测点。 二、观测基准点要求稳固,应设在开挖和降水影响范围以外,

数量不得少于2个。

三、观测有基本精度要求,应根据观测对象的容 许变形范围、

变形速率、观测周期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可分为刘

17

精度和中精度两类,见表12。

表12 观测精度标准

项目 沉降观测 高精度 中误差<02mm 中等精度 中误差<050mm 水准测量闭<±0.30n(mm)(m<±0.30n(mm)(m合差 为观测站数) 为观测站数) 位移观测 中误差<2.0mm 中误差<5.0mm

四、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要求进行观测。 五、观测资料整理

1. 每次沉降观测要求计算出各观测点的高程、累计沉降量、本次沉降量、沉降速率、每次水平位移观测要求记录各个观测点的位移量、累计位移量、位移速率等。

2. 根据各个勘察观测成果绘制沉降(S)—时间(T)关系曲线图、水平位移(L)—时间(T)关系曲线图、沉降(S)—水平位移(L)—距离(a)关系展开曲线图。

9.10 土体内部的位移与利用钻孔测斜 仪进行观测。在钻孔中埋设

测斜管时,应采用可靠方法密实地回填管周空隙,使测斜管能随土体一道位移。应将不同深度测得的挠度值绘制成整个剖面的挠度曲线,并参用水平位移测量结果提供推测的整个剖面位移曲线。

9.11 支护桩的形变可通过埋设于桩体内的测斜管进行观测。观测点

的间距为0.5~1.0m,同9.10条。

9.12 内支撑和锚杆受力状况可通过在其端部安置应力传感器,或在

侧面或钢筋上贴应变片进行监测。

9.13 土体应力与孔隙水压力可按下表要求监测:

一、土压力可通过预埋压力盒或直接使用应力铲进行测试。 二、孔隙水压力可通过钻孔或压入法埋设的孔隙水压力计进行

监测。

18

三、观测成果以压力与时间、压力与荷载、压力与开挖深度等

关系曲线图表示。

9.14 地下水动态观测包括地下水位、抽(排)水时、含砂量的定期

观测,应及时提供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各种因素。

9.15 基坑开挖施工期间,每天应有专人进行现场目测。目测中可使

用一般的质量衡器具对裂缝、塌陷、管涌、流土、渗漏等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测定,作出详细记录。在深基坑工程开始之前,可对周围建(构)筑物的破坏情况摄影或作出标记,在工程进行过程中监视其变化情况。

9.16 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

一、各监测项目在在坑开挖前应测定初始数据,且不宜少于两

次。

二、开挖初期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5~7天,开挖卸载急剧

阶段不宜超过3天,当测试数据超过有关控制标准时应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时应进行连续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监测成果。

三、基坑开挖间歇期,观测间隔时间不宜超过5~7天,运行

维护阶段观测时间间隔可为10~15天。

9.17 现场检测人员应及时分析各种监测资料,捕捉险 情发生前的

种种前兆信息,实现险情预报。

关于仪器维修后重新测初值的

补充说明

当换探头,换电缆,或换仪表后探头系数及初值会发生变化,需要重新测试初值,程序会把换仪器后第一次值作为初值,并且累加上原来的总位移量.

测试设置参数时,仪表上测试次数还是按原来的顺序排列,例如:测了20次,换仪器后次数送21,当天测的值作为初值,数据传到计算机后在菜单”是否更换仪器”中选择”是”,程序就会把第21次的值作为初值.,并且累加上原来的总位移量.

19

这样当天就没有报表,如果当天需要报表,可以再测一次,注意次数还是送21则可以打印出第21次的报表.

另一个简单办法是:第21次的值传2次,第一次作为初值在”是否更换仪器”菜单中选择”是”,第二次传入之后在”是否更换仪器”中选择”否”,并且修改几个数据,在小数点后修改,这样也可打印出第21次的报表.

操作注意事项 1.探头放到待测深度后,显示数据会变化三次,每次变化会停留一秒左右,等到变化第三次时再观查一下,确实数据稳定后才能按下”确定”键保存数据,否则出错. 2.一个孔测完后应与前次测的值,同深度值对比,相差很大时,应再测一次,确认是测试误差还是真有变化.个别数据相差大时可作修正. 3. 仪器USB接口与计算机连同后,先确定计算机用的哪个USB口,右键点”我的电脑”,点”属性”,点”硬件”,点”设备管理器”,点”端口”,看是COM 1-6哪个口,以便在程序中选择该口. 4.每个孔的孔号一旦确定不能变,次数应从1,2,3依次增加,否则出错. 5.没次测前先清零.

武汉基深勘察仪器研究所 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35号 联系人:刘华

电话:027- 86334263 13807191542

网址:WWW.WKDZS.COM 邮箱:WKDZS@126.COM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