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一课时 买文具
教学内容:
课本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电脑出示2008年5月,我国四川发生了8.1级的大地震,造成许多学校的房屋倒塌,为恢复学校的正常上课,党和政府紧急调动各地的帐篷,使灾区的学生能按时开学上课。你能为灾区学生做什么?(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分析处理信息,了解灾区学生的困苦。)
生:我们可以捐东西给灾区的小朋友。 1、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 2、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二、自主学习、建立模型。
1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4个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1.需要多少元呢?你能独立完成吗?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汇报:求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可以用3个计算器的钱加1支钢笔的钱。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答: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72元。 2.谁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
汇报:22×3+24÷4。 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这个算式里含有加、乘、除两级运算,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法。 22×3+24÷4 =66+6 =72(元)
练习: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5+65×40÷5 12×(153-83)÷8 第二道有小括号,应该怎么办?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两级运算,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3题。 先请学生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例1)
学生交流。
汇报:只使用小括号能行吗?怎么办? 请中括号[ ]来帮忙。 9÷[3×(5-2)] =9÷[3×3] =9÷9 =1
小结:当我们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时,如果只有小括号不行,那我们就可以请中括号来帮忙。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6题。
要求:先让学生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小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歌谣,能帮助你记一下运算顺序呢,读一读,试一试。 混合式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的形式,记忆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既喜欢,又记得牢固。】 三、知识巩固。
1.做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让学生板演。
2.做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4题。
指名让学生板演,纠正时说一说运算顺序。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
【设计意图:课后练习同步课堂教学,能起到“趁热打铁”的非常效果。个别
指导,及时发现漏洞,针对性强。】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中括号的作用及用法掌握怎么样? 六、作业布置:
练一练第2、5、7题。
教学过程:
买 文 具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式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教学反思:
从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又要重视解决问
题的一些策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地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例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碰到过,却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已了然于胸了)。因此本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主题图中的实例,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明确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它,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把解决问题中的先算什么和四则运算中的先算什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得出运算顺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计算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心理。
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二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 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渗透分类数学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会选择算法,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交换
1.导入故事《朝三暮四》,引发学生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7(个) 4+3=7(个) 3+4=4+3
2.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那乘法呢?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课题,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引发思考。】 二、自主探究、初探定律 1、出示:
8+18 279-17 15×4 16÷8 18+8 17-279 4×15 8÷16
请同学们观察这8个算式,观察后您们能进行分类吗?(学生交流) 2、点名学生上黑板进行分类。
80+65 65+80 15×4 4×15 279-17 17-279 16÷8 8÷16 你是按什么分类的?
抽点学生口算前4道算式,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前面4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