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人民必修2) 下载本文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生版:

1、专题总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 近代 晚清时期 (1840-1949) 甲午战后(1895-1912)--初步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1912-1919)--短暂春天

一战战后(1919-1927)--萧条

民国时期 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短暂发展

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 国民党统治后期 抗战胜利后(1945--1949)--日益萎缩 补充:民国时期分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1912.3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4—1916.6 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1916.6—1928.12

前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 (国民党统治时期) 后期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2、本课课题: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课程标准: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4、知识结构:

民国初期(1912-1919)--短暂春天

一战战后(1919-1927)--萧条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短暂发展

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

国民党统治后期

抗战胜利后(1945--1949)--日益萎缩

1

一、民国初期短暂的春天(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原因: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知识细化: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有哪些体现呢?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B、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辅助材料:“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火柴大王”刘鸿生 (3)社会思潮:实业家“_______”思潮的推动。 辅助材料---“写在火柴盒上得爱国之声”

(4)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辅助资料---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 别 英国 法国 德国 约1/5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2、表现: (1)新建工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2)_______和________发展迅速;

(3)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也有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3、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①体系:以__________为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力量: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_________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地位:在国民经济中,__________仍占绝对优势; ④分布: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⑤时间: 极为_______。 4、影响:

2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楼景晖等创办的萧山通惠公纱厂,所产之棉纱,以原棉纺成,优于沪纱,供不应求。1917年获利十万元。1918年扩大规模,纱绽增到14560枚,工人达1370名。1919年1月28日《民国日报》载:“萧山通惠公纱厂营业极形发达,销路畅旺,获利甚厚”。但到1922年后,随着洋纱倾销,纱价低落,通惠公纱厂“致收支不相抵,逐日亏损约200元,却存花有限,已有停工之虞”。

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922后通惠纱厂会出现“收支不相抵”“亏损”“停工”现象?

(2)反映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

(3)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因素: 启示: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短暂的发展:1927—1936

1、发展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币值改革等。

(2)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发展概况:1935年以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限制因素:官僚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补充---官僚资本

(1)含义:官僚资本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2)特点:

①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③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3)代表: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发展的困境:1937-1949

1、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 --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1)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营企业或被日军吞并或被战争所毁,受到毁灭性德打击; (2)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补充—民族工业西迁(华北、华东 西南、西北)

抗战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更迫于战争所逼,有识之士出于爱国,再三呼吁东部工厂西迁,保护民族工业。

3

国民政府应时代所需,发起了工厂西迁运动,动员、协助、鼓励东部工厂西迁。 工厂西迁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奠定了西部工业的门类和发展框架,为西部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众多的技术人才,它对今天开发和建设西部具有重要意义。

2、抗战胜利后(1945--1949):日益萎缩 (1)原因:

①国民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②______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急剧增加,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 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归纳提升: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晚清 时期 民临时政府 国北京政府 时期 南京国民 政府时期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国初期(1912-1919) 一战战后(1919-1926) 前期(1927-1937) 阶段 兴起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进一步发展) 萧条 短暂发展 原因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日本全面侵略中国 后 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期 抗战胜利后(1945-1949) 日益萎缩 2、结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探讨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

素。

(1)推动因素:

(2)阻碍因素:

3、请说明图中四个序号分别代表哪种经济成分?

①封建地主经济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