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罪犯狱内重新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下载本文

病”症状。

三、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心理危机的形成

监狱内从事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的工作人员属于临床心理的实践。社会上在临床心理学家的实践中,他们每天要与有着各种心理障碍的人,包括具有攻击性倾向的患者打交道,在监狱内我们所面临的是如何对狱内重新犯罪罪犯的攻击行为进行治疗,为此分析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心理危机的形成对矫治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心理危机形成有以下因素:

(一)环境因素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在服刑改造期间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其大脑思维及心理状态很大程度取决于客观外界环境和现状的影响。

1、罪犯身份的转换,与原有的专横心理形成冲突,导致失落感。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在狱外多为性格专横跋扈、不可一世,入监后环境起了变化,迫于监狱管理制度威严,情绪较为消极、悲观。当面临的冲突不被解决时,微不足道的刺激就能引起冲动和攻击行为。例如:某在押罪犯王某捕前是一名公安干警,入监后不认罪服法,思想固执,内心冲突明显,重新犯罪倾向严重,经常与他犯发生冲突,在一次学习中因他犯谈到“什么职业都有坏人”时,王某认为针对自己便用板凳将他犯打伤。

2、服刑期间家庭变故,导致心理失衡。家庭变故是指罪犯原有

5

的家庭由于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因素,导致其家庭发生离散、解体等变故,以及家庭成员的人身、财产等损害的一种客观现实,狱内重新犯罪罪犯不能客观看待所发生和遇到的事情,则会产生心理危机,诱发罪犯的脱逃动机。例如某监狱罪犯得知家中亲属种3人连续去世,情绪变化异常,萌发脱逃意念。

3、狱内人际关系复杂,导致罪犯产生压抑情绪。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多为团伙犯罪,不少这样的罪犯在狱内趣味相似,拉帮结派,形成团体派别,他们在一起互相感染并“哥们”意气严重。原来的恶习较深,现在的犯罪心理更得到增强,他们纠结在一起,内部问题“私了”,对外则采取“攻击行为”。常常会群体斗殴,破坏监管秩序,有时也会有计划的集体脱逃或集体在狱内进行盗窃等重新犯罪的行为。

4、管教工作中干警方式不当,在管教工作中,少数干警对罪犯抱有敌意,侮辱罪犯人格,对罪犯进行奖励或惩罚时处理不当,就会让罪犯产生对狱警的报复心理。例如脱逃罪犯翟某认为监狱人民警察严某对自己的奖惩处理不当,心怀不满,就叫嚷说“你跟我过不去,我就闹事给你看,让你没有奖金拿,你才认得我姓翟的。”并在严某当班时实施脱逃以泄私愤。

(二)心理因素

狱内重新犯罪罪犯的心理素质不健全、情绪控制能力差是其在监狱内产生危机心理的主要因素。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心理:

1、悲观心理。罪犯在心理上产生强大的冲击,加之自身处于监禁状态,多数狱内重新犯罪罪犯的刑期较长,对家庭变故事实感到无

6

能为力,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理智的思维观念,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在内心产生强烈反映,加之其个体局面难以控制,从而持悲观心理,常感到自己前途无望,忧虑悲观,思想上产生万念俱灰的情绪状态。一些累犯认为自己被社会和家庭所遗弃,更加的感到悲观甚至绝望,导致他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只有破罐破摔,孤注一掷。

2、焦虑心理。由于犯罪动机的延伸,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在服刑期间怀有强烈的不公平感,并因自己的判刑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极端化,短期内情绪波动大,又不能调节,因此产生焦虑心理,造成心理突变。这种情况多发于年龄较大和性格极端内向的罪犯中,极易导致极端行为和危机心理的产生。这些人整天精神萎靡,忧虑过度。如:前卫监狱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张某入监4个月后,情绪突变,由内向不愿与他人交往,发展到易激动,脾气急躁,表现出情绪稳定性差,对监狱的管理教育持抵触情绪,对所处环境不适应,对他人怀有敌意,戒备心理强。咨询员介入开展工作中,该犯自述判刑中其妻提出离婚,认为“世界已经抛弃了我,我要报复。”

3、报复心理。许多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在监内违纪受到处理,在解除禁闭后,由于自身问题的人格倾向,而导致精神压抑,把监狱人民警察的正常管理看做是“整人”或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则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情感冷漠,粗俗野蛮,暴力恣粗,这使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如某监狱发生的一起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凶杀案中,3名罪犯用斧头,锤子等凶器在一小时内杀死9名监狱人民警察,6名罪犯,重伤一名工人。

7

4、怨恨心理。表现在自己对法律的惩处不满,对自己判刑入监的直接关联人、家庭成员对其的判刑无法帮助的怨恨,以及其本身因入监由于逃避刑罚的期望不能得到满足,怨恨心理泛化到对所有人。太原第三监狱,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接诊了一名以“精神压力大,濒临崩溃,难以自控”的罪犯刘某。刘犯日常改造中思想隐蔽,少于他人交流,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心理咨询中刘犯讲述了与父亲、哥哥关系紧张、积怨较深的原因,以及因与妻子离婚,儿子刘某某无人照顾,扬言出监后如不能与儿子团聚就豁出去报复其父、兄。经分析刘犯因长期积淀的怨恨无处发泄,因而耿耿于怀,持消极抵触情绪,敌对情绪明显,心理负面压力大,遇有不良诱因,极易产生重新犯罪的动机。

5、逆反心理。由于狱内重新犯罪罪犯自身原有的犯罪心理或不良心理的影响,产生认知或判断的错误,导致心理压抑,产生对既定的目标相关或完全相反的“目标”复仇,是一种变态心理的表现。例如某监区罪犯马某(故意杀人罪,无期徒刑)屡次申诉,不服从管理,屡犯监规,蛮恨无理并公开顶撞监狱人民警察,态度很是强硬,扬言要做牢头狱霸。经监狱民警对其心理分析,发现他内心矛盾冲突剧烈,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即判刑),为此耿耿于怀,将所有问题泛化,对他人抱有敌意,不能正确的、客观的分析问题。这种逆反心理的产生往往是狱内重新犯罪动机萌生的前兆。

6、激情心理。表现出突出理智控制链的极端性,多因生活矛盾及感情失衡,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冷战状态,加上空间距离的贴近,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