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也会逐渐地发 生变化,即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23 、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参考答案】本题说法错误。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
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人物。
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
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 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4 、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
【参考答案】本题说法错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
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首先,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 所以,“经验”是个体在后天活动中获得的,那些由遗传、成熟或机体损伤等导致的
行为变化,比如吞咽、身体发育、残疾行为等,不能称之为学习。其次,某些行为
变化是比较短暂的,比如由于喝功能性饮料使得
经历旺盛,记忆力增强,这类行为
也不能称之为学习。因此,行为的改变不一定都是学习的结果,只有经验引起的比 较持久的变化才是学习的结果。 25 、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焦虑是指通常是一种紧张状态。一般来说,在学习
过程中,这种紧张状态会激发一定的学习动机;同样一定程度的学习动机也会引发
某种程度的焦虑水平。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会激发学生达
到最佳的学习效率,也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动机水平,都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因
此,适当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益的,如果学习过程没有紧张感,或者过于焦虑,
会对学习有不利的影响。所以,焦虑对学习即有利,也有不利的影响。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题 0 10 分,共 0 40 分)
26 、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它主
张课程应是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
的活动,通过活动学习和获得经验,培养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作为基本出发点,以动机为课程与教学组织的中心;
第二,课程内容的确定和教材的选择是围绕儿童的兴趣和动机进行的;
第三,在实施活动课程时,教师只是学习者的参谋或顾问,教科书只是解决疑难问 题或满足某种兴趣而使用的参考资料。 27 、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长善救失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为:
(1)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2)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借以克服缺点。
(3)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特长,培养优秀品质。
(4)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促进矛盾积极转化,加强自我修养。
28 、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 【参考答案】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其功能如下:
(1)决定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 (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29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
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思维特点:“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 岁) 思维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 系、不可逆、缺乏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思维特点:去自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