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试试题集 下载本文

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7、出血热病毒可由吸血昆虫螨虫的传播是D。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8、一种由LCMV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病毒性疾病。小鼠感染表现为大脑型、内脏型和迟发型3种病型;人类感染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的疾病是小鼠A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鼠痘 C 仙台病毒感染 D 鼠肝炎

9、一种由MPV引起的、呈爆发性流行,致死率极高,临床表现以四肢。尾和头部肿胀、溃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的实验小鼠烈性传染病是 B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鼠痘 C 仙台病毒感染 D 鼠肝炎。

10、一种由Sendai 病毒引起,急性型多见于断乳小鼠,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多数情况下呈隐性感染,可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干扰的疾病是小鼠C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鼠痘 C 仙台病毒感染 D 鼠肝炎。

11、一种由MHV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肝炎、脑炎和肠炎。多数情况下里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但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急性发病和死亡的疾病是小鼠D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鼠痘 C 仙台病毒感染 D 鼠肝炎。

12、一种由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大、小鼠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并长期向外排毒,主要危及人类。人类感染后,呈现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烈性传染病是B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出血热 C 仙台病毒感染 D 肝炎

13、一种由CDV引起的,感染犬科(尤其是幼犬)、鼬科及一部分烷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的传染病。早期表现双相热型、急性鼻卡他,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是A

A 犬瘟热 B 犬细小病毒感染 C 狂犬病 D 犬传染性肝炎

14、一种由CPV引起的犬的急性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的是B

A 犬瘟热 B 犬细小病毒感染 C 狂犬病 D 犬传染性肝炎

15、一种由RV引起的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是极度兴奋、狂燥、流涎、意识丧失,最后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在神经细胞胞浆内可见内基氏小体(Negri Bodies)的疾病是C。

A 犬瘟热 B 犬细小病毒感染 C 狂犬病 D 犬传染性肝炎

16、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许多血清型有产生毒素的能力,临床上实验动物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动物流产的人畜共患病是由A引起。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肺支原体 D 嗜肺巴氏杆菌 17、一种具有多形性,如球形、卵圆形或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染色,周身鞭毛,主要感染啮齿类动物和家兔。在肠道、内脏器官和淋巴结出现干酪样坏死性结节,并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细菌是B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肺支原体 D 嗜肺巴氏杆菌 18、一种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可以通过细菌滤器,寄生于呼吸道和生殖道粘膜,能引起大、小鼠呼吸道或子宫感染,动物有异常的呼吸音、鼻腔有异常分泌物流出,继而可引起鼻炎、支气管肺炎。有时并发中耳炎、内耳炎,形成“歪头病”的病原体是C。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肺支原体 D 嗜肺巴氏杆菌 19、一种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染色的短杆菌,通常寄生于动物的呼吸道而呈隐性感染,通常继发于仙台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嗜肺、引起小鼠和大鼠肺炎、中耳炎、结膜炎、皮下溃疡或尿道、生殖道疾病的病原是D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肺支原体 D 嗜肺巴氏杆菌 20、一种革兰氏阴性,多形态、念珠状有芽胞和鞭毛的细杆菌,引起动物腹泻,出血性肠炎和盲肠炎,肝脏多发性灶样坏死和高死亡率疾病的病原体是C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毛样芽胞杆菌 D 嗜肺巴氏杆菌 21、一类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人工猕猴饲养的急性肠胃炎、也可感染人引起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动物发病急,以高热、腹泻及排出脓血、粘液便为主要临床症状,死亡率较高。慢性菌痢也常常在猴群中发生,其病原体是A

A 志贺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毛样芽胞杆菌 D 嗜肺巳氏杆菌

22、一种革兰氏阴性、多形态、有鞭毛,有夹膜,不形成芽胞,能运动,常呈两极染色的细小杆菌,常引起豚鼠、兔、大鼠和非人灵长类的呼吸道疾病,如肺炎、鼻炎等并有较高的死亡率的病原体是B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C 毛样芽胞杆菌 D 嗜肺巴氏杆菌 四、填充题

1、传染病在实验动物中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上传染源、传播途径、易

感动物。它们环环相扣,我们称之为传染锁链

2、实验动物很少采用疫苗防疫或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原因是,疫苗和治疗药物可能干扰实验的结果,被免疫或治疗的动物可能成为带菌、带毒的动物,对小型动物进行治疗,经济上不合算。 五、问答题

1、为了预防实验动物传染性疾病,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和小规模繁殖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l)合格的动物实验设施:设施周围应无污染源、能防止野生动物的进入;2)动物购买或引种:购买有合格证的动物做实验,向国家种子中心引种同级或高一级别 的动物作种;3)卫生防疫制度:平时的卫生消毒,每批动物实验或饲养结束后的彻底打扫、洗刷、灭菌,独立饲养单元动物的全进全出制度;4)严格的饲养管理 制度:人、物、料、气、水、动物进出实验动物饲育室的管理制度;5)良好的兽医监护:每天对动物的健康检查、记录、防疫与驱虫(大动物)和疫情报告制; 6)饲养管理人员:经过培训,持有“湖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每年健康检查的合格者。 2、实验动物的隔离的目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 实验动物的隔离措施主要用于新引入的动物,患病和可疑感染的大动物。隔离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蔓延。它的主要内容是①隔离场所应离开动物 饲养繁殖区;②小动物最好隔离于不锈钢隔离器中,大动物的隔离区应在生产区外的独立房舍中。③隔离场所为一独立的饲养系统,人、物、料、气和水都不与原生 产区交叉,应禁止一切闲杂人员和其他动物出入和接近。④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必须经彻底灭菌或焚烧处理。⑤对于发 生了烈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等)的动物群,应及时扑杀,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6)在大型实验动物饲养场,为了防止由于引种带入新的病原 菌,多采用引入冷冻胚胎的方式引种,而动物实验场则应引入有生产许可证和合格证的动物;(7)小动物饲养场或动物实验场或使用房舍采用全出、全进的方式, 全部淘汰原有动物,经消毒、空厩后再引入新的动物。 3、鼠痘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鼠痘病毒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 现在急性型:小鼠突然发病,大量死亡。实验被迫中断;慢性型:小鼠出现全身症状,导致实验结果混乱,病鼠大量排毒,造成疾病的严重蔓延,后果十分严重。隐 性感染型: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应激、X线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剂、各种化学毒素、组织和肿瘤移植等处理后,极易激活鼠痘病毒,导致该疫病的爆发。 4、鼠仙台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仙台病毒的急性爆发主要见于断奶小鼠或环境骤变时,它造成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并有高的死亡率。通常情况下仙台病毒为隐性感染,给实验带来严重的干扰。 主要表现在免疫研究:严重地影响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如抑制抗体应答、促有丝分裂应答、自发性免疫疾病增高、抑制吞噬、杀灭细菌的能力、加速移植排 斥等;对致肿瘤作用的干扰,病理形态的相似性易致误诊和能抑制肿瘤的发育。影响生殖,如影响胚胎着床、胎儿发育,导致早期胚胎的吸收,妊娠期的延长和提高 新生仔鼠的死亡率。 5、小鼠肝炎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急性型仅见于与某些微生物混合感染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时爆发,表现为致死性肝炎、脑炎和肠炎;鼠群通常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但常对实验产生严重干 扰,免疫学研究:急性感染可增加或抑制小鼠抗体应答,慢性感染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巨细胞数目、吞噬活性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诱生干 扰素、增强自然杀伤T细胞活性。改变某些酶系统,如增高或降低肝的转氨酶:裸鼠极易感,感染后严重影响肿瘤学的研究。 6、实验动物细菌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有的疾病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使实验中断,影响实验结果,污染实验环境;有的疾病为人畜共患,对实验动物工作者是一个潜在威胁;有的为条件 性致病菌,甚至是正常菌群,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环境恶劣或营养失调或使用免疫抑制剂、X线照射,即引起疾病爆发,使实验中断,血液生成和酶系统发生变 化,严重地或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实验的结果。

第九章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一、名词解释

1、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2、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状况下所发生的疾病称之为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3、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以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致病因素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改变称之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4、免疫缺陷动物: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免疫系统某种或多种成份缺陷的动物。

5、转基因动物:用实验方法将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到动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能稳定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