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文化概况 下载本文

客骚人、社会名流向往及游览的胜地。

三曰青龙山。位于后寺河两侧,在盘龙山以北,南山口以南。青龙山从古代的高僧至圣到如今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有四大特点:一是无与伦比的汉代“释源”“祖庭”的地位;二是富含禅意的佛性山林;三是独具特色的地质构造;四是丰富多彩的原生态自然环境。这里的五十三峰,峰峰有名,峰峰有仙,世人莫不仰之。有人说明代吴承恩受这里幽静环境的熏陶而产生灵感创作了警世之作《西游记》,也不无道理。

四曰,伏山,又名夫人山。位于小关镇北,水道口至张庄一带。明嘉靖《巩县志》记载“夫人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汉光武帝(刘秀)经此纳左夫人,后左夫人终于此山”故名。这里千百年来承传着一个凄凉而悲怆的故事,悼念着左夫人的高风亮节。

五曰:横岭,即位于河洛镇官殿一带,因卧如长虹,隆如牛脊,又名老犍脊。这里一百年前曾是东西官道,军事重地。史册记载着这里曾发生的三件要事。一是隋末唐初,李密在此巧埋伏兵,阻挡了虎牢关裴仁基西进。二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德宗及慈禧太后由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此地,地方官员曾修行宫接驾,故名官殿。三是在山南明月坡,座落着清道光年间武状元牛凤山,同治年间乙丑科进士金殿传胪牛瑄的故居。牛状元府虽历经战乱,已成颓垣残垒,但依山傍水,向阳聚气,气势险要,仍不失当年雄姿。第三是邙岭山系,邙山在巩义境内自康店镇董柏坡起沿黄河南向东延伸到河洛交汇处。邙山两面临水,阴阳和谐,历来得将相王侯、达官贵族垂青。商

代孤竹国两位太子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互让江山,淡泊名利,双双逃到邙山,松柏子为食,山泉水为饮,被世人尊为贤人。后人也以邙山为人生最佳归宿的风水宝地,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谚语流传。巩义境内的邙山分三段,董柏坡至礼泉一带叫小平山。小平山下黄河岸边的小平津曾是重要军事基地,汉置八关之一,水陆码头,巩县曾一度在此设县。小平山东北十五里是大力山,山下是溪雾岩云的千年古刹石窟寺。大力山东五里是神尾山,也叫神都山,位于黄河、洛水交汇的夹角处。在神都山下的洪沟村,发现了十一万年前人类生活的遗址——洪沟遗址,大象与人共生共存,昭示着这里就是“豫”的源头。

巩义的水分为两大水系,黄河和淮河。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2.47%,绝大部分是黄河流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巩义境内流程34公里。邙山北坡大自然雕刻了千沟万壑。“大沟三十六,小沟无其数”,洛汭地区的人都这样说。沿黄沟壑中有19个行政村,居住着二十多万黄河儿女。34公里河道设七个渡口,是黄河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较为热闹的货物集散地。作为母亲河,黄河对巩义人民默默奉献了几千年。一有灌溉之便,古代先民常常汲黄河水灌溉岸边土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巩义人民在黄河岸修建三处提灌站,浇灌了邙岭和沙渔沟岭上的旱地。二有舟楫之利,自古就是航运的黄金大道,从东都洛阳可直达苏杭。三有水产之美,河洛交汇水肥草美,黄河鲤鱼,肉质鲜嫩,堪称上乘佳肴。四有风情之异。黄河的广博浩渺形成了巩义壮美的景观。

当年船工们拉纤时深沉有力的“黄河号子”,对地域音乐影响极深,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其唱腔热情、奔放、高亢、激越,应该说她深受黄河号子的影响,而今黄河号子还回荡在黄河两岸的村村落落。

洛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在巩义境内全长33公里。洛河上游流域面积大,常年有水,原来河道宽250—300米,是古洛阳东出口的重要水道,故隋朝在洛口修建洛口仓。沿河设十个码头,西达洛阳,北进黄河,上溯潼关、陕州,下行郑州、山东。两岸人民多以航运为业。黄河与洛河水交汇处,应在现在洛口村北十华里之远,洛河两岸、滩涂千顷,历史学家公认此处就是古洛汭,河洛文化发源地。

洛河在巩义境内有11条河注入。自西往东是:休水、曹河、沙沟河、坞罗河、天坡河、明溪泉、湟水、石子河、西泗河、东泗河、水沟河。这些溪河,虽为季节河,但水草丰美,历来是农民择居之地。 黄河在巩义的另一支流是米河。米河有刘河、水头河、玉仙河、小关河汇流而成。水流潺潺,清澈见底,长年不断,两岸沃野万亩,因有灌溉之便,五谷丰登,六业兴旺,故曰米河。

巩义的地形地貌由南向北或由西南向东北,阶梯降低。依次是中山区、低山区、黄土丘陵区,河套平原区。全市总面积157万亩,山区面积67万亩,占42.7%,丘陵70万亩,占44.6%,滩地20万亩,占12.7%。中低山区大都是原生态森林。丘陵区蜿蜒起伏,沟壑纵横,皇天后土,宜林宜牧。随着人口的增加,或因天灾,或因战乱,黄土丘陵也成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良好选择。一座座古城堡建起来了,大片

大片的黄土被开垦了,鲁庄、回郭镇、芝田、西村、北山口、康店、南河渡的先民们或农或林或牧,装点得有板有眼,有滋有味。河谷平原二十万亩。其中黄河滩地十万亩,洛河两岸滩地十万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方便灌溉,旱涝保收。历来是巩义人民的粮仓。

山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感情的,皇天后土是知是非的。我们让她永远健康,她保障我们永远幸福。回顾一下我们家园的历史,我们不能不对这片皇天后土及皇天后土上耸立的山脉,峡谷中流淌的河流表示深深的膜拜和崇敬。要倍加爱护她,倍加珍惜她,倍加崇敬她。因为她们创造了历史,承载了历史,并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历史。

二、源远流长,厚重灿烂的文化底蕴河洛文化的源头可追溯到十一至十三万年前。1993年3月河洛镇神堤村发现的洪沟遗址,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一万年前生活在洛汭地区的先民在邙山岭捕捉纳玛象、肿骨鹿、斑鹿的壕沟。宰杀纳玛象、肿骨鹿、斑鹿等动物用的石核、石球、石斧、石刀、石片,石片还分直刃、凸刃、凹刃。烧烤纳玛象的火堆灰烬。堆积一米多厚数百块纳玛象、肿骨鹿、斑鹿的骨骼化石。又根据七十年代在鲁庄后林村发现的大象象牙化石,国家专家们说,这些遗存充分说明十一万年至十三万年前邙山岭上,洛汭地区先民们与大象、肿骨鹿共生共存,上山捕猎,下河捕鱼,沿河稼穑,依山筑穴而居,开始了由渔猎到农耕,由野栖到穴居,由生食到熟食的艰难过渡。河洛文化开始萌芽,“豫”从这里走了出来。

远古的“三坟”“五典”记载着三皇五帝在洛汭一带的生产、生活,原始的发现、思维的进步。《易经》记载:伏羲氏随母亲从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