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习题 试卷 发展会越来越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才的发展,为人力资本质量提供机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科技和创新,劳动力素质提高,制造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劳动力短缺,因此制造业用工成本会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受拖累人口减少,人口数量的减少,有可能导致未来消费水平和创业创新动力下降,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城市化水平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断提高,因此人口向城市流动不一定减少,城市的产业水平不会停止或缓慢下降,而是会继续上升。AC正确,BD错误。
【点睛】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是人口数量下降,国家面临的问题,有可能是人口老龄化青少年比重较小。
农业是立国之本,故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繁荣与农民增收,频频发布相关惠农政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原因可能有( ) A. 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全国人口的消费需求 小
C. 农村依旧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高
24. 下列举措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有( )
A. 持续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水稻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 增加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 C. 推进农业服务创新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 D. 以规模化经营的国营农场等为新型经营主体,严控小农户的发展 【答案】23. CD 24. BC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3题详解】
- 13 -
B.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较
D. 农业的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
推荐 习题 试卷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重并不小,因此B错误,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就业机会少,尤其是青壮年外出务工,加剧了人才流失,城乡贫富差距更加明显,农村依旧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因此虽然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技术远低于发达国家,导致我国粮食产量相对较低,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而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基本满足人口的消费需求,甚至有一部分为出口,因此正确答案为C D, A B错误。 【24题详解】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不能仅仅依赖于粮食播种面积,或者是耕地面积的提高,供重要的是科技或者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的专门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因此可以增加休闲农业产业力度,通过休闲农业创造价值。发展农业多样化,其次可以通过农业服务创新试点,发展多种农业形式,比如合作托管以及订单。农业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国营农场,更要推进农业形式的多样化,也要促进小农经营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选B C, A D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对农业问题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贵安新区是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试点区与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区,也是全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下图为贵安新区在贵州省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之一是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具体表现为( )
A. 气候比较凉爽,空气质量优良 B. 能源充足,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C. 远离主要地震带,地震灾害风险低 D. 地表平坦开阔,平原面积广大
26. 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对贵州省的意义有( )
- 14 -
推荐 习题 试卷 A. 带动贵州省产业的转型升级 B. 缩小贵州省各地区经济差异 C. 促进贵州省内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D. 促进贵州省的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25. AC 26. AD 【解析】 【分析】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25题详解】
大数据产业需要高耗能设备,电力耗费十分庞大,同时还需要较强的散热系统,贵州省水电和火电资源都比较丰富,同时地形以高原为主,多山洞。将数据机器放入山洞里有利于散热,也有利于发电,而且贵州远离地震带。发生地震灾害对于机器威胁较小,因此正确答案选A C。贵州省并没有油气资源,其次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为主。B D错误。 【26题详解】
大数据产业是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有利于带动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其升级换代,但是并不一定会缩小贵州地区的经济差异。也不一定会带动贵州省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人口的迁移需要有经济因素的驱动。大数据产业需要高科技人才,并不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大数据产业再次落户贵州,需要水利,电力、交通等相关配套设施,因此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建设。AD正确,BC错误。 【点睛】贵州大数据中心并不是因为技术区位因素落户,而是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电火电等电力原因。
第Ⅱ卷(综合题 共60分)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7.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该地雨量和风向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5 -
推荐 习题 试卷 (1)图示区域地形特征为______________。
(2)图示区域干湿状况为______________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地中,古村落最有可能位于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影响该区域人类活动的最主要自然灾害可能是_________,应对措施有_________。
【答案】 (1). 西部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2). 湿润地区 (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 乙 (5). 临近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 (6). 暴雨洪涝(旱涝) (7). 加强预警预报;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扎实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地形特征可以从地形高低,地形分布以及特殊地貌去考虑。从等高线地形图当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势大致在200到600之间,因此西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地势较低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地势西高东低。
(2)通过该地雨量和风向图可以判断,降水量总超过800毫米,因此该区域位于湿润地区。我国湿润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南方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古村落最有可能会选择相对较平坦,并且靠近水源的地方。从等高线地形图当中可以看出甲的地势较高,并且处于河谷地区,容易有洪涝灾害。而丙地虽然地形平坦,但是丙地离河流比较远,取水不便。乙地处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古村落。
(4)该地区河流上游等高线较密集,该区域处于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河流上游汇水速度快,而下游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应对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