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 图文 下载本文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2 本文设计内容

开关电源在效率、体积和重量等方面都远远优于线性电源,因此已经基本取代了线性电源,成为电子热备供电的主要电源形式,受到人们的青睐。采用先整流滤波、后经高频逆变得到高频交流电压,然后由高频变压器降压、再整流滤波的方法。这种采用高频开关方式进行电能变换的电源称为开关电源。随着电子技术和应用迅速地发展,开关稳压电源的品种和类型也越来越多。按激励方式分为他激式和自激式;按调制方式分为脉宽调制型、频率调制型和混合调制型;按开关管电流的工作方式分开关型和谐振型;按开关晶体管的类型分为晶体管型和可控硅型;按储能电感与负载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型和并联型;按晶体管的连接方式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全桥式。本文设计了一种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它具有驱动电路简单,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开关频率高等优点。具体设计技术参数如下:

1.输入电压单相170~260V; 2.输入交流电频率45~65HZ; 3.输出直流电压24V恒定; 4.输出直流电流10A; 5.最大功率:250W;

6.稳压精度:<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1%; 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1. 主电路设计; 2. 控制电路设计; 3. 驱动电路设计; 4. 保护电路设计; 5. 整体电路设计;

6. 元器件型号的选择;

2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2章 电路设计

2.1稳压电源总体设计方案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对电源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本次设计的是一种功率较大,的开关电源。

如图2.1为本次设计的主体方框图。 设计采用了AC/DC/AC/DC变换方案。一次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经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再经半桥变换电路逆变后,由高频变压器隔离降压,最后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系统的主要环节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DC/DC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WM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

开关电源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器件,通过周期性间断工作,控制开关器件的占空比来调整输出电压。开关电源的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转换,它是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此外还有起动、过流与过压保护、噪声滤波等电路。输出采样电路检测输出电压变化,与基准电压Ur比较,误差电压经过放大及脉宽调制(PWM)电路,再经过驱动电路控制功率器件的占空比,从而达到调整输出电压大小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抗不平衡能力,对电路对称性要求不很严格;适应的功率范围较大,从几十瓦到千瓦都可以;开关管耐压要求较低;电路成本比全桥电路低等。这种电路常常被用于各种稳压输出的DC变换器

DC/DC变换器有多种电路形式,常用的有工作波形为方波的PWM变换器以及工作波形为准正弦波的谐振型变换器。

图2.1 主体方框图

采用UC3854A/B控制芯片组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提高功率因数,用芯片UC3825作为控制芯片来代替SG3525,不仅外围电路简单,而且具有有容差过压限流功能,还采用了IR2304作为驱动芯片,动态响应快,且自带死区,防止半桥

3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上下管直通。

该电路用高速双路PWM控制器UC3825为控制芯片,功率MOSFET为开关器件而构成的推挽逆变器,逆变器输出 ,经高频LC滤波后输出1MHz/100W正弦波功率信号。实验证明电路产生的波形质量好,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低频小功率信号源往往用线性功率放大电路,其电路比较简单,波形质量好,易于实现。而对于高频、中大功率信号源用线性功率放大电路难以实现,特别是对于要求1MHz/100W正弦波功率信号源,采用线性功率放大电路,其电路结构复杂,调整困难,不易实现。而采用高速双路PWM 控制器UC3825为控制芯片,功率MOSFET为开关器件,经LC高频滤波,输出1MHz/100W正弦波功率信号源,其波形质量好,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

2.2 具体电路设计

2.2.1 主电路设计

反激式电源一般用在100W以下的电路,而本电源设计最大功率达到250W,额定电流为10A左右。在功率较大的高频开关电源中,常用的主变换电路有推挽电路、半桥电路、全桥电路等。其中推挽电路用的开关器件少,输出功率大,但开关管承受电压高(为电源电压的2倍),且变压器有6个抽头,结构复杂;全桥电路开关管承受的电压不高,输出功率大,但需要的开关器件多(4个),驱动电路复杂;半桥电路开关管承受的电压低,开关器件少,驱动简单。根据对各种拓扑方案的电气性能以及成本等指标的综合比较,本电源选用半桥式DC/DC变换器作为主电路。如图2.2即为主电路图。

图2.2 主电路图

图2.2中S1、S2、C1、C2和主变压器T1构成了半桥DC/DC变换电路。

4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MOSFET采用11NC380。电路的工作频率为80 kHz。变压器采用E55的铁氧体磁芯,无须加气隙。绕制时采用“三段式”绕法,以减小漏感。R1和R2用以保证电容分压均匀,R3、C3和R4、C4为MOS管两端的吸收电路。C5为隔直电容,用来阻断与不平衡伏秒值成正比的直流分量,平衡开关管每次不相等的伏秒值。C5采用优质CBB无感电容。Ct是电流互感器,作为电流控制时取样用。D3、D4采用快恢复二极管,经过L1和C6、C7平波滤波后输出OUT2给控制芯片供电,Rs、R6则是反馈电压的采样电阻。主变压器的输出OUT3为高频低压交流电。如图2所示,反馈电压和输出电压同一绕组,样,可以在负载变化时最大限度地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后级可接一个或多个多路输出的变压器,然后通过整流电路整流,这样既能保证每路输出都是独立的,又可以得到任意大小的电压。故可满足DSP等需要多路不同电压供电且精度较高的要求。

2.2.2 控制电路设计

系统的控制电路采用高速双路的PWM控制器UC3825,如图2.3所示即为所选电路,其内部电路主要由高频振荡器、PWM比较器、限流比较器、过流比较器、基准电压源、故障锁存器、软启动电路、欠压锁定、PWM锁存器、输出驱动器等组成。它比SG3525具有以下优点:

1)改进了振荡电路,提高了振荡频率的精度,并且具有更精确的死区控制; 2)具有限流控制功能,且门槛电流有5%的容差; 3)低启动电流(100MA);

4)UC3825关断比较器是一个高速的过流比较器,它具有1.2v的门槛值,保证芯片重新启动前软启动电容完全放电,在超过门槛值时,输出为低电平状态,防止上下桥臂同时导通而引起短路。下图为主电路的控制电路

前级的R808和R809与稳压管构成一个启动电路,触发UC3825开始工作后,由反馈输出OUT1自供电。PWM的调制波由R1和CT振荡产生,RT、CT一般按式(1)及式(2)选取。

RT=3V/{(10mA)*(1-Dmax)} (1) CT=(1.6*Dmax)/(Rt*f) (2) 式中:f=80kHz,为所取的频率

脚1(INV)、脚2(E/A)和脚3(HI)构成一误差放大器,做为电压反馈用,脚9(ILIM)为限流,脚8(SS)为软启动,脚11(0UTA)及脚14(0UTB)为输出驱动信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