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中考科学专题汇编
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现象明显,故A可行不合题意;
B.瓶内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U形管内水柱左侧升高、右侧降低,现象明显,故B可行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无法判断反应的进行,故C不可行符合题意;
D.通入二氧化碳时,如果有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氢氧化钙溶液,那么肯定会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如果右侧锥形瓶内没有沉淀生成,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前面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现象明显,故C可行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D
【解析】【分析】滴入试剂后,如果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就能将二者区分开来,否则就不内能区分。 【解答】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者没有明显的不同,故A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二者没有明显不同,故B不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显碱性,滴入石蕊试液后都显蓝色,二者没有明显不同,故C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者现象明显不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物、中和反应和燃烧等概念的理解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硫酸,硝酸钾等也有氧元素,但它们不是氧化物,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A错误;
B.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及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等也能生成盐和水,但它们不是酸碱中和反应,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故B错误;
C.燃烧是化学变化,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为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 D
【解析】【分析】A、根据电解水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氧气的气体体积比是2:1和质量比是1:8,进行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进行判断 C、根据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判断 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判断
【解答】A、电解水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氧气的气体体积比是2:1和质量比是1:8,故错误;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故错误;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反应完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无沉淀生成,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
- 13 -
备战2020中考科学专题汇编
会增加,故正确; 故选D 9.【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结合酸和碱的判断选择。
【解答】 绿色荧光蛋白既具有碱的性质又具有酸的性质 ,所以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概念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是指碱溶于水而形成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但是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有可能是呈碱性的盐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防止发生爆炸,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因此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验纯,B正确,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力的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冰融化成水吸热,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坐标图像题要看清楚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结合物质间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 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强氧化钠会优先与HCl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HCl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会继续与 MgCl2 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结合图中所给的坐标图,M点HCl恰好反应完,N点 MgCl2 恰好反应完,5.8g是氢氧化镁沉淀。
A.M点溶液中的HCl恰好与氢氧化钠反应完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中的 MgCl2 还未开始反应,因此M点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镁,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没有形成沉淀,氯离子的质量始终不变,但由于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加,导致氢离子的质量分数减小,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方程式 2NaOH + MgCl2 = 2NaCl+Mg(OH)2↓,将5.8gMg(OH)2的质量代入可算出NaOH 质量为8g,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g÷ 10% =80g,则坐标图中x=40+80=120,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C项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算出该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11.7g,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该反应用去40g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10%=4g,代入化学方程式,可算出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5.85g,则在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总质量为11.7g+5.85g=17.55g,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 B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的酸性增大,那么PH值减小;如果溶液的碱性增大,那么PH增大; (2)反应时产生热量,完全反应后就不再产生热量;
(3)分别完全反应后的生产的新溶质和滴入的稀盐酸中的溶质;
- 14 -
备战2020中考科学专题汇编
(4)酚酞试液与酸不变色,与碱变红色。
【解答】A.反应前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即PH>7;完全中和后,PH=7,因此从A到B的过程中PH是减小的;从B到C,不断滴入稀盐酸,PH继续变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从A到B,反应不断进行,放出的热量不断增大;从B到C,反应不再进行,没有热量产生,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产氯化钠,而稀盐酸中含有HCl,因此C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HCl和NaCl,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从A到B,溶液的PH从大于7到等于7,因此颜色从红色到无色,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常中和反应的性质去判断.
【解答】A. ①中NaOH溶液易变质,NaOH固体易潮解和变质,A错误,不符合题意。 B.
②中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OH- ,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酸和碱反应的实质就是H+和OH-结合生成水,C正确,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中将酸倒入水中,甲是浓硫酸,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 B
【解析】【分析】(1)铝化学性质较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2)酸均能与某些金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也能与一些碱发生反应。
【解答】A、 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产物是氯化铝和水,所以气压变化不明显,故分析正确。
B、 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完后,铝就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得密闭容器内气压明显增大,但由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导致 bc段气压显著增大的 原因有产生气体和温度升高两个,故分析错误。
C、随着 稀盐酸的浓度降低 , 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 ,故分析正确。 D、 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使得 cd段气压逐渐下降,故分析正确。 故答案为:B 15.【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各物质间反应的现象及所给物质的量结合方程式计算分析。
【解答】A、甲中碳酸钾与氢氧化钙产生白色碳酸钙沉淀,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现象不同,不符合题意;
B、乙产生蓝色沉淀,丙产生红褐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C、因为都是稀溶液,密度相差较小,3mL溶液远大于3滴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取决于3滴溶液的质量,3滴氯化铜溶液和3滴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接近相等,所含溶质质量也相等,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钠大于氯化铜的2倍,从反应方程式看:CuCl2+2NaOH=Cu(OH)2↓+2NaCl可知,滴加3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多,不符合题意;
D、虽然氢氧化钙为饱和溶液,但氢氧化钙溶解度很小,故戊组生成沉淀很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15 -
备战2020中考科学专题汇编
16.【答案】 B
【解析】【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过滤的正确操作方法分析; C、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分析;
D、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及错误读数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解答】A、滴管使用时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不符合题意; B、玻璃棒引流时位置不合适会使液体外漏,符合题意;
C、浓硫酸使纸或木筷变黑是因为其脱水性,不是吸水性,不符合题意; D、量筒仰视读数读值比实验体积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 B
【解析】分析】(1)有些实验,比如芝麻与黄豆混合后体积变小, 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 只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不能证明该实验。
(2) 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的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解答】A、芝麻与黄豆混合后体积变小,这只是一个用来帮助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实验,并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说法错误。
B、将稀盐酸加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也可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不能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故说法正确。
C、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这只是一个用来帮助理解板块之间运动结果的实验,不能证明地球板块不断运动,故说法错误。
D、 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越靠近上端,说明反应越快,这里运用了转换法。 故答案为:B 18.【答案】 B
【解析】【分析】考查酸碱盐的通性及其反应的先后顺序。加入的Na 2CO 3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没有沉淀,当其中的盐酸被消耗完了以后,Na 2CO 3 才与CaCl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
【解答】A、a点加入的Na2CO3还不足,盐酸还有剩余,故石蕊溶液加入后应为红色,不符合题意; B、b点是已有沉淀,说明盐酸已反应完,加入
Na2CO3的跟CaCl2反应,加入石蕊溶液就可以检验是否有盐酸存在; C、
解:设沉淀质量为x
106 100 x 5g
106100= x5g-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