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简介 下载本文

一、族源

商周时期,我国南方有一种被称为“濮”的古族群,因其分布辽阔,人口众多,而有“百濮”之称。伊尹的“四方令”里即已提及:“正南:甄、邓、桂国、损子、百濮、九菌。”武王发纣推翻商王朝统治后,于成周大会诸侯及“四夷”,西南地区的濮人曾以特产丹砂前往朝贺。《逸周书.王会》载,“卜人以丹砂”,孑L晁注:“卜人,西南之蛮也”,“卜即濮也”。另一种使用有肩石斧、有段石磙的古族群为“越”,他们散布在东南沿海及今广西一带,人们泛称为“百越”。春秋战国时,广西境内的部分越人,溯水北上西进,移入西南地区,与濮人杂错而居,人口渐繁,以致《华阳国志·南中志》误认为,“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杂居于西南地区的濮人、越人生活习俗互相影响渗透的部分,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族群——“僚”(“僚”原写作“獠”,作为族称当读作“佬”)。战国时期即有“僚”人出现。《华阳国志.蜀志》载,保子“帝攻青衣,雄张僚焚”。汉代的僚人已是夜郎国的主体居民。唐初,僚人中的一部分发展为单一民族——“仡佬”。《六祖坛经·行由品》载慧能法师语:“汝是岭南人,又是葛僚,若为堪作佛。”《元和郡县志》卷三十载,洛浦县“甚险

固,仡僚反乱,居人皆保其土”。宋《溪蛮丛笑》始写作“仡佬”。 南朝《水经注.温水》载,“遂雄夷濮”的夜郎承袭者于汉武帝时被杀,引起“夷僚成怨”,明确僚人是由濮人演变而成。彝族先民与仡佬族的先民接触较早,确知濮人是仡佬族的先民,《平远州志·艺文志》载,彝族民问“依仿先朝IH~II:满三年一普夥。普谓称仡佬,夥谓祭献”。“普”即濮人。彝语为谓语后置,普夥意为祭仡佬族的先祖濮人。至今彝语仍呼仡佬为濮,呼仡佬族的发祥地北盘江为“濮吐诸衣”,意为仡佬族开凿的河流。元《异域志.僚人》谓,“僚……有打牙者,为打牙葛僚”。(明嘉靖)《贵州通志》谓,古称僚,一日倬佬”,确指仡佬族系从

僚人中分化出来的。濮人和僚人相继是仡佬族先民。 贵州各族共认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安顺地区称为“古族”,遵义地区呼之为“古老户”。农村广泛流传有“蛮夷仡佬,开荒辟草”之语。吃新节时,仡佬族人可在村寨附近他族人的田地里摘取谷物祭祖,不遭斥阻。人死送葬,不丢买路钱。这些都反映出人们对仡佬族先民濮人、僚人开发贵州高原历史功绩的缅

怀与崇敬。

二、族称

仡佬族的族称有自称、互称与他称之分。遵义、仁怀、关岭等县仡佬族自称“哈仡”,织金县仡佬族自称“埃审”,大方普底乡、黔西县仡佬族自称“布尔”,大方青山乡仡佬族自称“濮”,普定县仡佬族自称“布告”,平坝、安顺仡佬族自称“褒

佬”,六枝特区仡佬族自称“当佬”.. 仡佬族内各支系问Ⅱ称有:红仡佬称白仡佬为“布欧奥”,称花仡佬为“布欧挂”,称打铁仡佬为“布那舍”,称雅意仡佬为“布搓外”。披袍仡佬称打牙仡佬为

“那”,篾仡佬称打牙仡佬为“夺搂娄布郎”。 彝族称仡佬族为“濮”,老彝文写作研或出,皆音“仆”。苗族大多数称仡佬族为“克”,亦有称为“友”、“直蚩”或“嘎赫”的,布依族称仡佬族为“戎”或“布戎”。汉族称仡佬族为“仡佬”、“阁老”、“古族”、“古老户”。汉文文献里的仡佬族于唐代写作“葛僚”、“仡僚”,宋代写作“猜僚”、“狍讫”。元、明、清三代又指皆为仡佬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为仡佬族。

明、清两代,省内各地仡佬族因所处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不同,族内文化差异日趋明显,汉族人口迅速增多,与仡佬族广泛地错杂而处,使仡佬族逐渐分为若干支系,对每一支系又冠以其表象特点以示区别。明代,仡佬族支系见于《炎缴纪闻》、嘉靖《贵州通志》等文献,有花仡佬、红仡佬、打牙仡佬、剪头仡佬等。清代的仡佬族支系,据《黔南职方识略》、《永宁州志》等记载,除上述数支外,又有披袍仡佬、锅圈仡佬、打铁仡佬、青仡佬、木仡佬、水仡佬、土仡佬、雅意仡佬等。民国《贵州通志·土民志》将各支系名称由来及其分布汇录如下: 花仡佬:穿“花布者为花仡佬”,在贵州前卫、平伐司、永宁州、施秉、龙

泉、黄平等地; 红仡佬:穿“红布者为红仡佬”,在青山司、安平县、仁怀县、黎平府; 剪头仡佬:“女未嫁,则剪头为记”,在贵定、施秉、黄平、永宁等地; 打牙仡佬:“将嫁必先折其二齿”,在平越、黔西、安平、永宁、平远、黄

平、清镇等地; 锅圈仡佬:“女人以青布束发如锅圈状”,在平远、安平、大定等地;

打铁仡佬:在平远州;

披袍仡佬:“男女衣服仅尺余,外披以袍,方而阔,洞其中,从头笼下,

前短后长,左右无袖”,在平远、安平、大定等地; 水仡佬:“善捕鱼,虽隆冬亦能人渊。”在余庆、镇远、施秉、永宁等地;

土仡佬:“披草衣”,在威宁;

雅意仡佬:在永宁州。

上述诸称谓中,打牙仡佬与剪头仡佬实为同一支系的不同称呼。乾隆《贵州通志》说,打牙仡佬,“将嫁必先折其二齿”,又“剪前发而披后发”。故《大定府志》谓“打牙革老一名剪发革僚”。金沙县白仡佬、普定县的苗仡佬、大方县的彝仡佬、六枝特区的马头仡佬、六枝、水城等地的篾仡佬等则未见于文献。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贵州许多地区仡佬族的民族语言、服饰和习俗多已消失,仡佬族若干支系的称谓亦不复存在。现今能按支系区分的只有红仡佬、白仡佬、青仡佬、打铁仡佬、打牙仡佬、雅意仡佬、披袍仡佬、剪头仡佬、篾仡佬、彝仡佬、苗仡佬11个支系。各支系的分布区域也有所变化:红仡佬主要在仁怀、黔西、大方、关岭、晴隆等地;打牙仡佬主要在普定、织金等地;披袍仡佬主要在平坝、安顺等地;打铁仡佬主要在大方、六枝、水城等地;雅意仡

佬主要在织金、黔西等地。 《炎缴记闻》载,仡佬“各有族属,不通婚姻”,婚姻关系是在同一支系中

进行,不同支系问,从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罕有姻亲关系。

三、人口分布

仡佬族是贵州最为古老的民族,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部分濮人和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部分僚人,曾相继是仡佬族的先民。随着中央王朝统治的加强和民族关系的加深,仡佬族的区域分布和人口数量有着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变化的总趋势为

分布区域日渐缩小,人口数日益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仡佬族的分布面

及人口才逐渐扩展、增多。

第一节 人 口

秦汉时期,夜郎国的濮人人口在西南夷的各邦国中数量最多,《史记·西南夷列传》谓,“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西汉末,群舸太守陈立召见夜郎

王时,夜郎王兴所带随从即达数千人。

西晋时,李寿自群舸迁入蜀地的僚人为十万余户。

唐代,贵州的仡佬族称为“东谢蛮”、“南谢蛮”、“西谢蛮”、“群舸蛮”。《旧唐书》列传一四七载,“群舸蛮”的“户口殷盛,人力强大”、“盛兵数万人”。“西赵蛮”也“有户万余”。西堡长官司在今普定县马场区。《贵州图经新志》卷八载,“西

堡长官司部落皆仡佬”。 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西堡长官司仡佬族人民在反抗官府中,有5 326人遭擒杀。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西堡仡佬族有万余人再次举行

起义。 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平坝大狗场仡佬族人口为568人,当年死于霍乱病者达238人。1914年,德国女民族学者克拉克《在中国西南部族中》说,仡佬族“接近于绝种”。清代和民国年问,仡佬族人口锐减,除兵衅、灾荒、瘟疫等原因之外,仡佬族社会地位低下,一批人自动改族换姓或通过婚姻关系改变族

别也是重要因素。 仡佬族中95.64%人口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为1.31%,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为0.14%,党政企业负责人为0.57%,专业工人为1.5l%。 经过民族识别,大批仡佬族人返本归源。以1986年计,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84 875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75 121人,石阡县为69 821人,正安县为2万余人,思南县3 300人,江口县’700余人,松桃苗族自治县200余

人,新增的仡佬族人口共25万余人,全省仡佬族总人数达30万以上。 平坝县大狗场村,是仡佬族的一个聚居点。地势平坦,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1985年有95户452人。大方县红丰村是仡佬族的另一聚居点。地处高寒山区,农业以种植包谷为主。1985年有71户323人。两村皆通行本民族语言。

四、区域分布 1、古代分布区域

《史记·楚世家》载,公元前9世纪楚国的先君熊霜卒,三弟兄争立。其中,叔堪败逃,曾“避难于濮”。刘伯庄注谓,“濮在楚西南”。孔颖达疏《左传》文公十六年时说,“濮为西南夷也”。《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汉武帝遣唐蒙通夜郎,

斩夜郎王而设群舸郡,导致“夷仆阻城”迫使武帝封夜郎王的三子为侯。 贵州,古为西南夷中的南夷,位于楚国的西南方,夜郎样舸郡的主体均在

贵州境内。西周至秦汉时期的仡佬族先民濮人都居住在贵州境内。 魏晋南北朝时,仡佬族的后期先民僚人广布于今贵州全境,《博物志·异俗篇》载,“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日僚子”。其中,许多僚人因政局动荡和掳

卖风的盛行,大量被迫外移。《蜀鉴》卷四引《益州志》谓,李寿统治南中时,“从群舸引僚人蜀境”,使这批入蜀的僚人散居于今川中、川南一带。南北朝时的益州,辖及今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北史·蛮僚》载,镇梁、益二州的官员,带“出兵讨之,获其牲口”,将掠俘得的僚民变为僮仆或低价卖与商人,让其高价转卖

至内地。 唐宋两代,《新唐书·南蛮》、《文献通考·四裔》等载,夷州(在今凤冈、湄潭、余庆、绥阳一带)、费州(在今思南、德江、凤冈等地)、思州(在今务川、沿河、德江、印江一带)、播州(在今遵义、桐梓、绥阳等地)、珍州(在今道真、正安一带)等经制州及充州(在黔东北境)、应州(在今都匀一带)、庄州(在今惠水、龙里、贵定等地)、矩州(在今贵阳境)、样州(在今瓮安、余庆境)、琰州(在今黄平、福泉、施秉等地)、蛮州(在今开阳)、明州(在黔西南境)等羁縻州以及掸舸(在今毕节地区)、罗殿(在今安顺地区)、自杞(在今黔西南境)诸小国境有僚

人居住。 据(嘉靖)《贵州通志》、《黔记》、《炎缴纪闻》、《思南府志》、《贵阳府志》等记载,明代仡佬族分布在思南、思州、遵义、黎平诸府,普安州、镇远县、赤水、普定、平溪数卫,贵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水东、西堡、青山、苗民、八舟、曹滴、平伐、把平、杨义等长官司境内。据《贵州志略》、《黔南识略》等所载,清代中叶的乾隆、嘉庆年间,仅贵州、铜仁、镇远、郎岱、镇宁、贵定、普定、永宁、清镇、安平、平越、余庆、大定、平远、黔西、威宁、桐梓、仁怀、正安等府州厅县之内有仡佬族。明末清初,遵义府属仡佬族为避战祸,有的迁往滇东南的富宁、广南、文山、麻栗坡、马关等地,有的移人桂北的

隆林各族自治县。

2、近现代分布区域

光绪年问成书的《黔南职方纪略》载,清末,贵州仡佬族分布在贵阳、修文、安顺、郎岱、永宁、普定、清镇、大定、黔西、普安、余庆、镇远、遵义、

桐梓、平远、水城、安平、仁怀等府厅州县内。 民国年间,仅遵义、仁怀、金沙、织金、黔西、清镇、平坝、安顺、普定、镇宁、贞丰、关岭、晴隆、六枝、水城、大方等境内有仡佬族居住的记载。l万多仡佬族人分散在十余县内聚族而居,呈点状分布,即同一县内的仡佬族村寨之

间,大都相距数十里上百里,处于隔离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尤其经过1983年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发现除上述16个县以外,松桃、纳雍、石阡、思南、江口、务川、道真、正安、岑巩、绥阳、凤冈等地均有仡佬族分布。务川、道真、正安、

石阡等地仡佬族村寨大多连境而居。

3、自然环境

仡佬族及其先民起初大都居住在群山之间的一处处平畴、谷地上。明清以后,随着封建王朝对贵州统治的加强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除安顺、平坝、清镇、仁怀、遵义等地的少数村落外,大部分日渐退居边远山区,即俗谓“高山苗,水仲家(布依族的旧称),仡佬住在石旮旯”。仡佬族的住地,大多交通不便,地

少而土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