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中级专业实践能力知识点整理 下载本文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流行特征:夏季居多;学龄前儿童发病较高;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腹泻性肠炎;潜伏期数小时—数天;平均为2—5天。 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目前最常见的急性软瘫性综合征,空肠弯曲菌是GBS前驱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

诊断:发病1周内,血清中可出现IgM抗体(双份标本);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是空肠弯曲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对症和抗菌治疗。

副溶血弧菌感染

病原学:革兰阴性;端极有一根鞭毛;具有嗜盐性;

流行病学:多见于夏秋季;由于直接或间接食入和接触海产品有关; 诊断:粪便培养出副溶血弧菌

幽门螺杆菌病

1994年,将幽门螺杆菌(Hp)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病原学:革兰阴性;微需氧;两端有鞭毛;无芽孢。

临床表现:急性期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胃炎;数周后演变为慢性活动性胃炎;部分患者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患者伴有反酸、嗳气、呼气常有氨味。 治疗:PPI(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铋剂+2种抗生素;H2受体拮抗剂+2种抗生素 疫苗:暂时无疫苗

军团病

病原学:革兰阴性;无荚膜;需氧菌。

水解马尿酸是嗜肺军团的特征。

天然环境中及人工管道系统中的阿米巴是军团菌的天然宿主;阿米巴存在于水、水龙头、淋浴器、空调冷却塔中。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肺炎型(重型)、庞蒂亚克热(轻型)、肺外感染(主要为继

发感染)。

治疗:红霉素

莱姆病(莱姆疏螺旋体病)

是由若干不同基因型的伯道疏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病原学:微嗜氧;革兰阴性; 流行概况:蜱媒传染病;在美国被称为第二艾滋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初发4月末,6月上、中旬达到高峰。主要见于与森林有关的人员;青壮年多发;男女差别差异不大; 宿主:北方林区可能以姬鼠为主。 媒介:硬蜱 临床表现:通常以慢性游走性红斑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潜伏期较短;以神经及关节损害为首发

症状者,潜伏期较长。

临床分期:局部皮肤损害期(游走性红斑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播散性感染期;持续性感

染期。

诊断:首先用ELISA法或IFA法;再用WB验证

治疗:多西环素、青霉素

猪链球菌感染

1968年首次报道猪链球菌的人间病例,我国1998-1999年,江苏、浙江部分地区;2005年,四川也有发生。

病原学:最常见的对人和动物致病的为2型、1型、7型、9型。

革兰阳性。

临床表现:潜伏期在2天以内;以休克型和脑膜炎型表现为主。 休克型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脑膜炎型主要为无颈强直性发热和胃肠道、神经症状。临床表现较轻,预后好。 诊断:与病死猪(羊)接触史;确诊依靠病原分离和鉴定。 治疗:平卧位;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其他链球菌感染

A群链球菌导致感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侵袭性链球菌感染是由A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预后较差的一类疾病;

比如:重症猩红热、急性风湿热、败血症、肌炎、坏死性筋膜炎和上述患者伴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者。

B群链球菌是新生儿围生期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属于B群;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是化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是毒力最强的化脓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金葡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已成为发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衣原体肺炎

共发现4种;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牲畜衣原体。其中,前3种对人类有致病性。

肺炎衣原体,一年四季均发病,不呈季节性特点。随着年龄增加,感染率迅速上升。 肺炎衣原体传播方式:空气—飞沫传播。

肺炎衣原体最常见的症状是肺炎、支气管炎。

治疗:推荐强化的长期治疗,持续14天;四环素、多西霉素、红霉素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生物;引起化脓性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 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秋冬季多见。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治疗:红霉素

埃博拉出血热

仅发生在非洲,主要发生在中非及东部赤道地区,为传染性十分强烈的出血性发热性疾病。 病原学: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1976年,苏丹、扎伊尔、

2013年,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

宿主:果蝠

传染源: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只在出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汗液、眼泪,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潜伏期2—21天,平均7天。

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可在 24~

48 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 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

诊断:检测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重 RT-PCR 检测。抗原检测也可以一起进行,作为确

诊检测。而抗体检测(例如IgM和IgG)是次要的检测方法。 治疗:对症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临床症状较轻且一种自限性疾病;

病原学: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单链负链RNA;

对乙醚、氯仿敏感;对紫外线、加热敏感。

流行病学: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冬春季发病人数多于夏季。

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

传染源:病人、健康带毒者;

传播途径:接触病人的唾液、唾液污染的食物和物品;空气飞沫。 临床表现:潜伏期18天。全程病程7—12天。

大多无前驱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生殖器官感染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多见于青春期后的男性病人);

孕妇感染腮腺炎后,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感染;从而引起胎儿畸形。 诊断:血清学、病原学检验

治疗:自限性疾病;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害人体细胞中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而造成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首例艾滋病的报告时间1981年。首例艾滋病是由美国。我国的第一例AIDS患者是在1985年6月发现的,男性,34岁,美籍阿根廷人。

HIV病毒:单链RNA病毒,反转录病毒,分为HIV-1型和HIV-2型,全球95%以上为HIV-1型;包膜上嵌有gp120(外膜糖蛋白)和gp41(跨膜糖蛋白),是HIV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位点和主要中和位点。gp120首先与第一受体CD4结合。

HIV基因组:包括2个长末端重复(LTR)和9个基因,其中3个结构基因(gap基因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env基因编码病毒包膜蛋白、pol基因编码病毒复制所需要酶类)和6个调控基因(tat、vif、vpr、vpu、nef、rev)。

HIV对热敏感,56℃,30分钟即能灭活,但在干燥的蛋白质中,需加热至68℃,要经72小时才能灭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但是对紫外线不敏感。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征:流行范围广,全国低流行,局部高流行。感染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传染源:病人、HIV感染者

传播途径:性接触(全球主要传播途径)、血液接触、母婴传播

HIV感染者,平均潜伏期为2—10年,部分无症状感染期可达10年以上,一旦进展为艾滋病,存活期平均为12-18个月。 临床表现: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艾滋病期。 急性感染期:发生在感染HIV 2—4周,此期有大量的病毒复制和低CD4+细胞水平和CD4+ /CD8+比例(正常值为1.4—2.0)下降或倒置,p24抗原血症和HIV抗体及HIV阳性。 无症状期:血清中可检出HIV和抗HIV抗体,具有传染性。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cm,质韧,无压痛和粘连,持续3个月以上。

艾滋病期:HIV相关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腹泻、盗汗,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呼吸系统;中枢系统;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管炎);口腔(鹅口疮);皮肤;眼部;肿瘤)

检验:HIV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检测p24和gp120抗体,ELISA连续2次阳性,再做WB确证。

治疗:主张三联或者四联,鸡尾酒疗法。核苷类(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司坦夫定,双脱氧胞苷、双脱氧肌酐);非核苷类(奈韦拉平、依非韦伦、依曲韦林);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洛匹那韦。替拉那韦)。

性病的控制对预防HIV的流行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患性病后更容易将HIV从一个人传播到另外一个人。

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提出到2010年把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

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学:披膜病毒科,单正链RNA;不耐热、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对紫外线敏感。 流行病学:以冬春季为主;在出疹前1周至出诊后3-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但是传染性不如麻疹,需要较为密切的接触。 临床表现:发热、麻疹样皮疹;伴有耳后和枕后淋巴结肿大;

风疹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麻疹样皮疹,并伴有耳后和枕后淋巴结肿大。皮疹特点是细小、色淡,发病后第1天即可出现,为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2~3日消退,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 孕妇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可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起胎儿畸形。畸形主要表现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

治疗:对症治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病程自限;2周左右自愈;少数会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迟缓性肢体麻痹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