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0有机化学基础专题讲座五学考第26题 - 有机推断学案 下载本文

2019年

专题讲座五 学考第26题——有机推断

1.(2017·浙江11月选考,26)A与CO、H2O以物质的量1∶1∶1的比例形成B,B中的两个官能团分别具有乙烯和乙酸中官能团的性质,E是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用金属钠鉴别B和C

B.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C.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也可生成E

D.与A的最简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为78的烃一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 (1)CH≡CH (2)加成反应 (3)CH3CH2COOH+CH3OH(4)ACD

解析 B的化学式为C3H4O2,依据A与CO、H2O以物质的量1∶1∶1的比例形成B可知A的化学式为C2H2,故A为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依据转化关系以及E是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可知E为酯,根据E的化学式为C4H8O2可知E为饱和酯,B→D→E先发生酯化反应再发生加成反应,由B→C→E的反应条件可知是先发生加成反应再发生酯化反应,故C为CH3CH2COOH,D为CH2==CHCOOCH3,E为CH3CH2COOCH3。 (1)A为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 (2)D→E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C→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OOH+CH3OH

浓H2SO4

△CH3CH2COOCH3+H2O。

浓H2SO4

△CH3CH2COOCH3+H2O

(4)B与C都含有羧基,都可与金属钠反应,故不可用金属钠鉴别B和C,A项错误;A中含有碳碳叁键,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E为丙酸甲酯,不可由乙醇和乙酸加热反应生成,C项错误;与A的最简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为78的烃的化学式为C6H6,C6H6不一定是苯,也有可能是含碳碳双键与碳碳叁键的烃,故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项错误。

2019年

2.(2017·浙江4月选考,26)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F,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烃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C能发生银镜反应,F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1

请回答:

(1)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2)D+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有机物A在高温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有机物E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 B.有机物D、E、F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实验室制备F时,浓硫酸主要起氧化作用

D.有机物C能被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酸性KMnO4溶液氧化 答案 (1)羧基

(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高温(3)2CH4――→CH≡CH+3H2 (4)BD

解析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是甲烷。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F,已知烃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B的摩尔质量是1.16 g·L×22.4 L·mol≈26 g·mol,所以B是乙炔。C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乙炔和水加成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D是乙酸。乙醛被还原生成乙醇,E是乙醇。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F为有浓郁香味的乙酸乙酯,是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1)有机物D是乙酸,其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2)D+E―→F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有机物A在高温下转高温化为B,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氢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4――→CH≡CH+3H2。(4)乙醇是非电解质,有机物E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弱,A错误;乙醇和饱和Na2CO3溶液互溶,乙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CO2,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有机物D、E、F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B正确;实验室制备F时,浓硫酸主要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C错误;有机物C是乙醛,能被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酸性KMnO4溶液氧化,D正确。

3.(2016·浙江10月选考,26)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B可发生银镜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

-1

-1

-1

-1

2019年

请回答:

(1)有机物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步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金属钠与有机物D反应所得的少量产物溶于水,滴加2滴酚酞试液,水溶液显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有机物A与D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乙醚[(CH3CH2)2O] B.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区分有机物B、C和D

C.通过直接蒸馏乙酸乙酯和有机物C的混合物,可分离得到纯的乙酸乙酯 D.相同条件下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较在稀硫酸中更完全 答案 (1)醛基

催化剂

(2)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3)CH3CH2ONa+H2O―→CH3CH2OH+NaOH (4)AD

解析 A的摩尔质量为1.25 g·L×22.4 L·mol=28 g·mol,应为C2H4,根据转化关系,B为CH3CHO,C为CH3COOH,D为C2H5OH。(3)Na与C2H5OH反应生成C2H5ONa,C2H5ONa强烈水解生成C2H5OH和NaOH,所以滴入酚酞一定条件溶液呈红色。(4)A项,CH2==CH2+HO—C2H5――→C2H5OC2H5,正确;B项,CH3CHO与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H3COOH能使Cu(OH)2溶解,而C2H5OH和Cu(OH)2不反应,所以用新制Cu(OH)2悬浊液能区分B、C、D,错误;C项,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液,应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再分液,错误;D项,CH3COOC2H5+H2O

CH3COOH

-1

-1

-1

+C2H5OH,当加入NaOH时,由于CH3COOH和NaOH反应,平衡右移,所以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较在稀硫酸中更完全。

学考26题考查的是必修中有机化合物的内容,在学考中属于a或b要求。a指的是识记,即对所学化学知识能了解、辨认、描述、区分、举例、比较,到达“知其然”;b指的是理解,即对所学化学知识能理解、说明、判断、分类、归纳、解释,达到“知其所以然”。在近几次考试中该部分主要考查了官能团,有机反应类型,简单的有机物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的基础实验现象,有机化学方程式等。该题较为简单,所占分值较少,一般4~6分。

1.注意八种基本物质 (1)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

2019年

(4)基本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 2.从反应类型上掌握

有机反应类型 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取代反应 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有进有出 卤代、硝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 特点 举例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加成反应 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有进无出 烯烃及含C==C的有机物、炔烃及含C≡C的有机物与H2、X2、HX、H2O加成,苯环、醛基、不饱和油脂与H2加成 燃烧反应,酸性KMnO4溶氧化反应 有机物得氧或去氢 化合价升高 液氧化,醛基银镜反应和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

3.从有机物结构上掌握 (1)四类基本结构

分子 空间构型 正四面体 甲烷 平面形 乙烯 直线形 乙炔 苯 平面正六边形 12个原子共平面介于单双键之间 120° 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叁键不能旋转 180° 碳原子成键方式 任意三个原子共平面,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单键可旋转 109.5° 键角 6个原子共平面,双键不能旋转 约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