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掌握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水分的有效性。 4.掌握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三)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掌握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 (一)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
1.了解土壤热量的来源,了解土壤的热特性 2.了解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3.了解空气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和大气中的逆温。 (二)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调控: 1.了解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2.掌握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措施。 (三)实训要求:能测定土壤温度。 七、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2.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二)植物的呼吸作用:
1.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了解呼吸作用的类型。
3.掌握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其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 4.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三)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了解植物的光合性能与植物的产量构成因素。 2.掌握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八、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 (一)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 1. 了解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吸收。 2. 理解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3. 掌握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及其诊断。
4. 了解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能正确把握施肥时期与施肥方法。 (二)化学肥料种类与合理施用: 1.了解土壤中N、P、K的形态。
2.掌握N、P、K肥的种类、性质及其合理施用。
3.土壤中微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及施用方法,复合肥料与混合肥料。(暂不作考试要求)
(三)有机肥料种类与合理施用: 1.理解有机肥料的涵义及作用。 2.掌握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与施用。 (四)实训要求:化学肥料定性鉴定。 九、农业气象要素与气候:
1.了解农业气象要素、气候及我国的气候特点。 2.了解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合理利用。 3.了解我国二十四节气以及主要农事活动 4.理解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畜禽营养与饲料】
第一章 畜禽营养基础 1.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
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了解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
掌握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的消化性的概念,了解动物的消化方式,理解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
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理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了解反刍家畜对非蛋白氮的合理利用。掌握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蛋白质缺乏对畜禽的危害。了解各种畜禽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种类。掌握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的特点。
4.糖类的营养作用
了解糖类的组成,掌握糖类的营养作用。 了解畜禽对糖类消化代谢的特点。
理解粗纤维的营养作用以及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5.脂肪的营养作用
了解脂肪的组成和营养作用。
理解饲料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及畜产品品质的关系。 6.矿物质的营养作用
理解常量元素钙、磷、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了解常量元素镁、硫、钾与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硒、碘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7.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了解维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意义。理解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与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主要特点、性质、共同点、营养作用等。掌握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
8.水的营养作用
了解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水后果。理解畜禽体内水分的来源、排出及对其需要量的影响因素。掌握畜禽生产中的合理供水。
9.能量与畜禽营养
掌握饲料中能量在畜体内的转化过程及各种能量换算。了解日粮中能量水平在畜禽生产中的意义
10.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
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的相互关系;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关系;粗纤维和其他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机物与矿物质、维生素之间的关系;矿物质之间的关系;维生素之间的关系;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11.实训要求:
能识别畜禽主要营养物质缺乏的典型症状,并提出其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第二章 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1.饲料概念与分类
掌握国际饲料分类方法。理解饲料的概念。了解中国饲料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