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下载本文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冷与热

本单元引导学生研究常见的冷与热现象,设计了《知冷知热》、《热胀冷缩》、《热的传递》和《谁的传热本领强》等四课。教材用科技史导入,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热水和冷水进行感知和测量,在知道冷、热是物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开展观察、实验、测量、制作、调查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使用温度计;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能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了解热传递现象,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同以及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

本单元教材设计了观察、实验、测量、制作、调查等系列探究活动,力图通过这些活动训练学生参与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指导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学生乐意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意识到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在不断的发明创造。

本单元重点训练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进行实验分析的能力。 单元页通过文字、图片展示冷、热的环境及对冷热的感受,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也提供学生进行研究的方向:知冷知热,从感知、测量温度开始。

本单元教学时间可安排7~8课时。

第1课:知冷知热

本课书是本单元的基础课,试图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由感性的了解冷热到定量的测量物体的温度,准确地判断冷热环境,为接下来学生认识在冷、热环境中物体的不同变化、热能传递规律奠定了基础。

本课围绕着冷和热,按照感觉体验、实验测量的顺序,设计了感知物体的冷热和测量物体的冷热两个活动。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体现了人类对感知冷热方法的认识过程:科技史向学生讲述了古代制作豆豉中判断冷热的事实及用感官判断温度的方法,感知冷热活动则让学生体验用感官判断冷热的不够准确,发展到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并通过测量温度的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测量温度是本课书的重点。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经历用感觉器官感知冷热将不太准确的过程。 初步学会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 科学知识

1、 认识常见的温度计。

2、 了解人类观察、感知冷热的科学史实。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烧杯、红水温度计

演示材料 演示温度计、体温计、水银温度计 (其他各种温度计)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2课时。

1

教学导入:

用科技史导入,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古人制作豆豉时需要用感觉器官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是否适宜;也可以先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及判断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既是课堂的引入,也是对学生关于冷热已有经验的摸底。 活动1 感觉冷热 活动目标:

1、了解运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够准确。 2、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活动建议:

1、 这是一个学生体验活动,在操作上没有很多难度,准备好合适的材料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按程序进行操作是学生学生获得应有体验的保障。

实验之前,教师要调试好温差适度的三种水。做到既要保证学生实验的安全,又要能够达到实验的效果。热水、冷水、温水三者之间的温差以10——15度比较合适。

教材已经提供了正确的操作程序,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要求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即由两个同学协作完成这一体验活动,让他们各用一只手分别放入冷水与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把各自的手分别从冷水与热水中抽出来同时放入温水中进行体验。这个活动还可以由一个学生完成,即把左、右手分别放入冷水与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感知。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让学生体验,第一种方法则可以通过对比两人的不同感受来交流对同一温水的判断的不一样,而第二种方法则由同一个人完成,就个人而言,能够比较清晰的体会到对温水判断的不一致。老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也可以选择先让两个同学做完后,接着每个人独立尝试。

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通过描述可以整理学生的思路,回味体验的过程,同时横向对比对冷与热作出的判断的是否一样。

同时通过描述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我们平时用这种感觉的方法也能够感知物体的冷热,但有时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进一步提出研究的问题:怎样更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需要引入温度和温度计。 活动2 测量温度 活动目标:

1、能够对温度计表示的温度进行正确的认、读、写。 2、能够运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活动建议:

本活动由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同时构成了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指导学生做好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前期准备工作。

1、 认识温标。指出我们采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摄氏温标的由来及其他的温标,这部分内容在课程资源中有所提及。

2、 学习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温度计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的读、写方法。

3、 完成第3页下图中的练习。 第二层: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1、 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应根据自己学生的操作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提出测量的一般步骤和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再由学生模仿使用温度计测量;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阅读第4页教材右上角操作的要点,让学生尝试测量水的温度,再通过评价指导,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

2、 通过对四杯水的测量练习使用温度计。 第三层:认识常见不同的温度计。

这是本课书的拓展活动,不要求学习识记种温度计的名称,教师应尽量找到各种常见

2

温度计的实物进行教学。

第2课 热胀冷缩

学生对一个事物的好奇不仅仅表现在如何使用它,还表现在可能会对它为什么会这样,还会怎么样等一类的问题产生求知欲。

对温度计的研究亦是如此。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习已经学习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但对这一量具是依据什么原理进行工作的却并不清楚,这便可以成为引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基础。同时其他的液体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呢?推而广之到其他形态的物体呢?这些都成了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课文以指导学生观察气体、液体两种不同温度计为引入,提出研究的问题,围绕物体的热胀冷缩设计了3个活动,通过实验的方法分别研究液体、气体和固体受冷受热后体积会发生变化。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本课的难点: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够在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气体和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 能够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物体的一般性质。 3. 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 能够认真的操作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3.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既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之处。 科学知识

1.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温度计工作的原理。 2. 了解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制作液体热胀冷实验的材料(红水、带塞的玻璃小瓶、透明的细玻璃管或塑料管)、冷水、煤油、酒精、水槽、热水。

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烧瓶、气球、带导管的单孔胶塞)。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2课时。第1课时完成第1和第2个活动。第2课时完成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研究及交流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导入:

通过科技史提出研究的问题。

学生已经了解温度计,并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引导学生关注温度计是依据什么原理制作的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教材中列举的两种温度计既代表了温度计的发展历史,同时又引出了两个不同的研究问题:两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是利用了液体、气体的什么性质制成的? 活动1 自制“液体温度计” 活动目标:

1.能够模仿雷伊制作“温度计”来进行研究。

2.能够记录实验中的发现并有顺序的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能够根据不同液体在实验中表现出的相同现象概括总结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活动建议:

3

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依照教材提供的思路展开。

1、制作实验装置。这一活动环节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制作实验装置的步骤,组织交流、评议,完善制作的方案。基本的操作步骤是:先往小瓶内装满红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插入一根透明的细管,使管子里的红水液柱上升到一个合适的高度(约高过瓶盖2厘米)。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使管子与塞子、塞子与瓶子之间尽可能保持密闭。

2、实验记录。实验前先让学生猜测透明细管里液柱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管内的液柱在冷、热不同的环境中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3、 整理、交流。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有顺序地整理实验记录,“液体温度计”在放入热水前、中、后的现象分别是什么?放入冷水中呢?这种有序的整理将帮助学生有顺序的描述实验的现象。这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4、 在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之后,应该引导学生找到发生这些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5、 选用其他的液体进行实验。组织学生分别选用煤油、酒精等多种液体进行实验。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分工合作,并填写好教材上的记录表。

6、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在刚才实验红水的基础上,理清实验的程序,独立的完成。

7、 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要指导学生认识到:透明细管内的液柱的升降说明瓶内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变化,而不是液体的多少有变化,因为瓶子是密封的,外面的液体进不去,里面的液体也出不来。而且以上的变化是在冷热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由此可以推想各种液体体积变化与冷热条件有关系,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从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比较不同的“温度计”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相同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活动2 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2.知道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巩固训练有顺序的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活动建议:

在认识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探究活动过程中,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有条件的设计实验。

1、提出问题。这部分学习仍然是延续解决本课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对于二种不同的温度计,通过第一个活动的学习,知道了液体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那么气体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呢?即提出本活动的研究问题——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同时组织学生作出自己的猜想。

2、设计实验。这是学生第一次尝试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材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路,提供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台阶。教材中出示了设计时应该思考的二个问题,它是设计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必须考虑和设法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设计实验时,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可以用烧瓶、试管、玻璃瓶、软塑料瓶、气球等材料。无论使用什么容器都得设法密封,可以用胶塞、胶布、瓶盖等密封。

第二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能够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这个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空气是看不见的,只能借助容器或其他物体的变化来判断空气的体积是否变化。

通常有这样几种方法。

(1)通过容器的鼓、瘪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变瘪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当容器变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这种方法适用于气球等软质材料做实验。实验时把容器先弄瘪些,放在热水中会变鼓,放在冷水中又会变瘪。

(2)通过其他能鼓、瘪的物体来观察。一般用气球,将它套在烧瓶的口上。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气球会变鼓,说明瓶内的空气体积变大;把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又会变瘪,说

4

明里面的空气体积变小了。

(3)通过连在容器上的导气管冒出的气泡来观察。在烧瓶口塞一胶塞,胶塞中间插一根弯曲的导气管,将导气管的一头插到水中,当瓶内的空气受热时,在导气管的一头会冒出泡泡,当瓶内的空气受冷时,水会沿着导气管插入水中的一头上升一小截。

(4)通过连在容器上的玻璃管中的液柱的移动来观察。在烧瓶口塞一胶塞,胶塞中间插一根弯曲的玻璃管,在玻璃内滴一滴红色的水(这滴水既起到密封的作用,又是观察的标志)。当瓶内的空气受热时,水滴往外移动,当瓶内的空气受冷时,水滴往内移动。

学习设计实验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集思广益,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使这些方法逐渐完善。

至于受热、受冷的方法可以沿用前一个实验的方法,把实验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 3、 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在学生有了前一个实验活动中有顺序地描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应该让学生自觉的感受到有顺序描述的重要性及进行有顺描述的方法。

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一乐趣除了体现在学生能够成功的操作自己的实验外,还在于对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结论,应该通过学生比较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的猜想而获得。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实验现象与原来的猜想联系起来。

活动3 研究铁轨间为什么留缝隙 活动目标:

1.用实验探究固体受温度变化的规律。 2.知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初步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活动建议:

1、本活动研究问题的提出可以从这些途径获得:通过阅读教材中科技史部分得出研究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在研究了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类推出固体是否也有相似的性质。在获得问题之后,教师仍然要组织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2、酒精灯的使用是本课内容的一个重点。这是学生初次使用酒精灯,要求教会学生正确规范的操作。老师可以从如何点燃、熄灭酒清灯、怎样使用酒精灯加热等方法向学生讲解、演示,并组织学生练习。同时教材还列举了使用酒精灯的错误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使用酒精灯的操作规程。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到能够独立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实验。

教材中已经为实验探究提供了清晰的程序和操作方法。实验中对金属球的加热要用到酒精灯,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按教材提供的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

3、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通过归纳得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同时通过回顾本课文的三个研究活动,进一步总结归纳出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指导学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和能力。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图片、文字资料,能够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演示更好。

第3课 热的传递

物体都有一定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直到它们之间的温度相等为止。物体的热能既可以在物体自身冷热不同的部位间传递,也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之间传递。

本课书继学生认识热胀冷缩是物体的基本性质之后,进一步认识冷热现象。

课文从日常生活的实例出发,引出“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研究问题,并通过二个活动来研究热传递的规律。

活动1“物体怎样传热”研究热在同一物体的内部传递,由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活动2“测量变化的水温”研究热在不同的物体之间的传递,并将逐渐达到温度平衡。拓展活动则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分析其他形式的热传递现象,促使学生对热传递的认识更

5

广且走向深入。活动的设计由训练学生定性的观察到用温度计定量观察,逐步认识热在同一种物体之间到不同的物体之间的热传递规律,再拓展到认识更多的热传递方式。在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由易到难的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对热在物体中怎样传递进行预测和猜想。 2.能及时准确的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

3.能够通过把实验现象与假设相比较,发现热传递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同学交流热传递的知识。

2.能够认真的操作实验材料,注意实验安全。 科学知识

1.能够了解发生在物体内部和物体之间的热传递的特征(热沿着物体传递,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初步了解其他的热传递形式。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固体热传导实验装置(可以用粗铜丝弯成教材中11页活动1插图所示的形状)、凡士林、大烧杯(500ML)、小烧杯(250ML)、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有关热传递的图片。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1课时。 教学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或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现象,提出研究的问题——热是怎样传递的?让学生通过想象,猜测热的传递过程。 活动1 物体怎样传热 活动目标:

1.能对实验作出自己的预测。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发挥想象,描述热的传递过程。 3.熟练的掌握酒精灯的使用。 活动建议:

1、教师在指导学生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注意:用凡士林将火柴均匀地粘在铜丝上,火柴之间间隔不宜太长(以3厘米左右比较合适),火柴的粗细、长短也要相同,否则火柴可能不会依次落下。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凡士林的一些特性。

2、在组织学生猜想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在铜丝的一头加热会发生什么想象?火柴的掉落顺序将会怎样?

3、热在物体中的传递是看不到的,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借助火柴棒的掉落让学生“看”到热在固体物中的传递过程。在指导学生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想像热的传递过程。

注意:铜丝加热后不能用手接触,以免烫伤。

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组织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并对看到的实验现象与自己的猜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热传递的规律:热沿物体内部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

教师在组织学生总结热传递规律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铜丝的两头发生了什么变化?热传递发生在什么地方? 活动2 测量变化的水温 活动目标:

6

1. 知道热能够在物体之间传递。

2. 认识热会从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同。 活动建议:

1、 本活动引导学生研究热在温度不同的水之间是怎样传递的,使学生认识热会从温度较高

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所以本活动可以说是前一个活动的延续,与前一个活动一起引导学生完成一个整体的认识:热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向温度较低处。

2、 研究所用的实验装置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也可以依据教材的示意图自行装配好实

验装置。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 测量水温时要指导学生做到:测量最初的热水与冷水的温度。引导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

度各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会持续到什么程度?分时间段分别记录两杯水的温度变化。

读取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是这个活动中的一个难点:这时的温度计内的液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不能够等到温度计的液柱停止后再进行读数,而需要通过确定时间段后,记录下在每一个时刻温度计的读数。 4、 分析、整理资料。

测量完成之后,可以分小组交流冷水与热水水温的变化情况。 思考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时的热传递发生在哪些物体之间? 5、认识更多的热传递形式。

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准备相关的图片,展示发生在水和空气中的热传递例子。交流发生在这些物体内的热传递方式。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一个热传递知识方面的专题 交流活动。

第4课 谁的传热本领强

本课是《冷与热》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热传递的基础上的提升,同时又是对热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随着学生对热传递思考的深入,学生将遇到下面许多的问题:是不是热能沿着任何物体进行传递呢,热在不同的物体之间传递速度是相同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什么样的物体传热快,什么样的物体传热慢呢,传热快和传热慢的物体分别应用于哪些地方呢?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热传递一课后在认识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需求,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的研究,课文首先从生活中常见厨房器具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材料制作入手,指导学生用实验验证不同的材料传热本领不相同,认识到热不仅可以沿着物体传递,而且不同的材料传热快慢存在着差异。然后通过“自制保温盒”设计、制作、观察的活动,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热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指导学生认识物体传递热的能力不同,能够区分常见的传热快的物体和传热慢的物体。

2. 指导经历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并按照方案制作一只保温盒的过程。

3.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制造某些物品时需要根据传热快慢选择材料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协作完善方案。 2. 能依据某个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制作进行评价。 1. 能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科学知识

1. 知道物体按照传热能力的不同可以将材料分类。

7

1. 知道根据不同的需要应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厨房炊具的实物或图片、长短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烧杯、自制保温盒的材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教学导入: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出示厨房炊具的实物或图片,如锅铲、炒锅、水壶等,让学生观察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并说一说不同的部分为什么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提出“不同的材料传热本领是相同的吗”这一研究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活动1 材料的传热本领 活动目标:

1.能对不同的材料传热快慢的问题进行预测。 2.经历感受不同的材料传热快慢不同的过程。

3.能够解释物体的不同部分为什么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活动建议:

1.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材料传热本领是否相同的对比实验。

这一实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实验前,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尝试制定实验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方案进行交流、评价,确定出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

实验时,各种材料的粗细、长短要相同,要同时放到同一杯热水中,没入水中的位置也要尽可能相同,各材料之间不要接触。

2.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用手分别去捏各材料的相同位置,体验它们的温度变化。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3.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引导学生讲述:用手捏在不同材料的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师生总结出不同的材料传递热的快慢不相同。 活动2 自制保温盒 活动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2.能设计保温盒并进行制作和观察。

3.能够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保温和散热的措施。 活动建议:

1.设计保温盒。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可以在小组内开展讨论。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设计制作中的创新。

让学生自觉地思考设计的保温盒打算选择什么材料,准备将它制作成什么形状等。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从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完善设计方案。

2.制作保温盒。

指导学生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 评选最好的保温盒。

教师组织学生制作评选的标准,可以从保温的效果、外观等方面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如组织学生对自己制作的保温盒进的保温效果进行评价。

让学生在自己的保温盒中装入同样多相同温度的水,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8

比一比,相同的时间段以后,哪一组保温盒中水的温度最高,哪一组保温盒中的水温度最低。

3.交流拓展。

教师介绍我国古代的盛酒的容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热传递的知识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加快或减缓热的传递的方法。

第二单元 变化的天气

现在的小学生也有“出门看天气”的习惯,他们从生活中已获得了很多零散的有关天气现象的知识。将小学生的这些零散知识理顺并串接起来,使他们的认识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一个新的飞跃,这是本单元的立足点。

知道天气能够用一些可测的量来描述并能自己动手制作观测仪器来观测某些描述天气的量,是小学生乐不可支的事,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既符合其心理特点也符合其年龄特点。为此,本单元以“总——分——总”的结构来架设教材,按“了解、描述天气现象——观测天气现象——预报天气现象”的顺序来组织教材,设计了“多姿多彩的天气”、“测量气温”、“观测风”、“雨下得有多大”和“怎样预报天气”等5课。通过“欣赏天气现象”、“观测气温”、“观测风”、“观测雨”、“收集天气谚语”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培养、训练学生进行简单制作的能力;会用温度计、自制简易风向仪、雨量器等对相应的量进行观测,并搜集有关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得出某些结论。通过对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过程的了解,感觉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神韵、体验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合作的乐趣。

单元页画面结合教材内容呈现了小学生自己观测天气的活动和气象观测台,体现了学习科学须经历科学过程的教学的理念。单元页上引用了竺可桢的话,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与爱国主义的教育。

本单元教学时间可安排5~6课时。

第1课 多姿多彩的天气

本课是单元的总起,课文用一段科技史做为引入并设计了“欣赏天气现象”、“我们与天气”等两个活动。试图通过观察常见天气现象的插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天气现象进行描述,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几种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用语言概括、表述典型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我们与天气”的游戏,在设计与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体验与人合作的成功与喜悦,并使学生初步感知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2. 能用游戏等方式来表现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观看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领略天气变化的美丽与神奇。 2. 阅读有关科技史,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天气现象的各种记录。 科学知识

1. 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2. 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3. 知道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配图);各种天气现象的卡片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卡片。

9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教学导入:

用科技史导入,使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有关天气现象的记录。再用“我们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此基础下展开下段的教学。 活动1 欣赏天气现象 活动目标:

1. 欣赏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知道各种天气现象。

2. 描述各种天气现象的特点,初步知道描述天气的量有哪些。 3. 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感受天气现象的美。 活动建议:

1.本活动的开展,学生不是从零知识起步,他们的已有天气现象的知识是本活动开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其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描述各种天气现象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给予点拨,使其将已有的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将模糊的认识梳理清楚,形成系统认识。

2.本活动由二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后一部分是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在前一部分的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利用好教材上的插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这些插图制成课件,加配上风雨等各种天气现象的环境声音,营造现场气氛,以强化学生的感知。后一部分既是前一部分的继续又是一种跨学科的美育活动。教师要收集有关的诗歌、成语,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也可以在本课后组织学生收集,还可以让他们将收集来的资料编成小报进行传阅与展示。

3.充足的资料是活动能顺利、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在欣赏天气的活动中,除了图片的平面观察外,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观察各种天气现象的视频资料。 活动2 我们与天气 活动目标:

1. 学习设计用游戏来表现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 知道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活动建议:

1.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他们擅长表现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设计游戏其兴致会高潮迭起,此时有效地教学组织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证。

2.教材提供了两种游戏方式,除了做范例外,它还传达了另外的信息:游戏是需要道具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准备适当的游戏道具或制作简单道具的材料。

第2课 测量气温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气温”是描述天气的一个重要的“量”,本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并测量气温,为此设置了一个“测气温”的活动。活动从引导学生猜想一天里校园里不同地点的气温高低入手,再用“我们的猜想正确吗?”的挑逗性句子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与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选择校园里的不同地点,在一天的时间里定时测量那里的气温,以获取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在测量气温的实践中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学习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并能从数据的分析中认识一天里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2. 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测气温的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获得成功的愉悦。

10

科学知识

1. 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 2. 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

3. 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红水温度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等。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2课时。 教学导入:

本课开门见山地给出了气温的定义,教学也就单刀直入地展开:引导学生猜一猜校园不同地点的气温。 活动 测气温 活动建议:

1.本课由“测气温”这一个活动构成,活动按“猜想——观测——结论”的探究过程展开。

2.本课宜分为2课时完成。第1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气温的观测、记录,第2 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数据的处理:绘曲线图、分析曲线图。

3.本课的小组室外分散活动形式与持续一天的观测活动时间形成了组织教学的难点。要完成这种超常规的教学,有效的教学组织是活动能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每一个活动小组要有合理的人员分工、观测地点要有有序的安排、教师要注意巡视与指导;为了使活动能持续进行,观测与记录气温的时间点应该结合课间休息的时间安排。

4.百叶箱是观测气温的专用设备,没有实物供学生观察的学校应该让学生观察百叶箱的图像。

5.本课绘制的曲线图还是一种“具像”图的组合,但它亦具备了曲线图的某些要素:纵轴、横轴;(教学中不需要学生知道这些名词)也是从二维表格获取数据来绘制的。它是向规范的曲线图过渡的一种形式。

6.每一个小组只观测了校园里的一个地点的气温,在完成了绘曲线图、分析曲线图并得到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后,交流尤显重要。因为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找到气温变化的普遍规律。

7.课文后的科技史亦是教学的一个内容。教师(或组织学生)要收集更多的有关资料强化这方面的教学。

第3课 观测风

在生活中,学生对风有很多的体验与了解,“风向”、“风力”等词也经常在天气预报的节目中听到过,因此他们知道(或意识到)风是描述天气的一个“词”(量)。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观测风”这一课,引导学生用简易的方法来观测风向与风力。课文由“观测风”与“自制简易风向标”等二个活动构成,有“用简易的方法观测风向与风力”、“了解观测风向和风力的科学仪器”、“自制简易风向标”、“风力的危害与利用”等四部分内容及相关的科技史。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会用简易风向标和其他的简易方法来观测风向。 2. 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风力的大小。 3. 会制作简易的风向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辩证地看待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好处。 科学知识

11

1. 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

2. 知道气象站用风向标与风速计来观测风。 3. 知道风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与灾难。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自制简易风向标的材料、风向标、风速计的实物或图像资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活动1 观测风 活动目标:

1. 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

2. 能依据旗帜、丝巾等飘扬的方向来判断当时的风向。 3. 会依据风级图来目测风力的大小。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学生都有根据旗帜、丝巾等飘扬的方向来判断风向的经验。在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平日里判断风向的方法,再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风向。

2.判断风向前,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八个方向。

3.教材没有定义风向,也就是说不要学生去死背定义,但在活动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知道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可以这样来引导:“丝巾飘向什么方向?”、“说明风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说一说此时的风向?”。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风向与丝巾飘扬的方向相反。

4.教材用风级图来指导学生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在教学中,将图译成歌,朗朗上口能帮助学生记忆。

5.根据飘扬物判断风向、目测风力都是经验的方法,认识风向标、风速计是指导学生认识观测风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应该用实物或模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活动2 自制简易风向标 活动目标:

1. 能照图制作或自己设计制作出简易的风向标。

2. 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知道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此时的风向。 活动建议:

1.在前一个活动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仪器,本活动是指导学生在了解风向标的基本构造的基础上来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

在制作前,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风向标的构造,然后再来按图制作或设计制作。 2.制作完后,应该让学生展开交流,说一说自己制作的风向标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制的风向标进行评价。最后再用自制的风向标去观测风向。

3.小学生都知道风力可以利用,大风也会给人们造成灾害。在学习了风的观测后,让学生在一起说一说有关风的事情,是一种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再学习。

第4课 雨下得有多大

本课由导入部分与“测量雨量”的活动构成。

平时人们常根据雨滴的大小而不是根据雨量来判断雨的大小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本课用“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引导学生开始对雨的观测活动。

在“测量雨量”的活动中,试图通过制作简易的雨量筒并用它来测量雨量,结合阅读资料能判断雨的大小,使学生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

教学目标

12

科学探究

1. 会用简易雨量筒来测量雨量。 2. 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测雨量的活动中,逐步养成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习惯。 科学知识

1. 知道雨量筒的结构和用途。

2. 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自制简易雨量筒的材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2课时。 教学导入

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本课用谜语导入教学,是为了营造一种轻松、快乐地气氛。在这样的有利于学习的气氛中,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判断雨的大小?

教材插图上呈现的是平时说的“小雨”、“大雨”和雨后测量积水深度的情景。用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以帮助学生的讨论。

在教学中,可以从雨后积水的多少来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判断雨的大小应该以雨量为依据,因势利导地使学生进入测量雨量的学习。 活动 测量雨量 活动目标:

1. 知道雨量筒的构造,并能制作简易的雨量筒。

2. 能用自制的雨量筒测量雨量,并结合雨量等级表判断雨的等级。 3. 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 活动建议:

1.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应该有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观察,使他们了解其构造、使用方法,以指导学生的制作与测量。

2.自制的雨量筒实际是一个口与底等大的平底容器。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器材,也可用常见的大可乐瓶制作。可乐瓶一般是半球圆底,为了测量的准确,测量前应将半球圆底注满水,使上面的空间形成一个口与底等大的平底容器(零刻度标在此处)。

第5课 怎样预报天气

掌握了气温、风、雨等天气要素的观测后,学习进行天气预报就是学生最想干的事了,“怎样预报天气”一课应运而生。

本课由活动“收集天气谚语”、“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和拓展活动“建立小小气象站”构成。第一个活动不只是一个收集资料的活动,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天气预报方法的活动。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经验型的预报方法应用性更好、操作性更强。第二个活动是了解现代科学的天气预报过程,以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志向。第三个活动建议、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方法去进行天气预报的实践,以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长

13

期观测的科学素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依据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

2. 会收集天气谚语等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想知道人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有学习的兴趣。

2. 知道科学探究需要众多的人合作、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完成。 科学知识

1. 知道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行为。

2. 知道天气谚语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 3. 知道气象台预报天气的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天气谚语与其他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活动1 收集天气谚语 活动目标:

1. 收集并学习天气谚语,会用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

2. 知道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长期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 3. 知道天气现象能影响动物的行为。 活动建议:

1.课前教师应收集天气谚语,也应指导学生收集天气谚语。

2.某些天气谚语具有地域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收集、学习和应用时要注意。

3.天气谚语里有一大类是根据动物的行为来描述天气变化的,这类谚语从另一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这是课程标准里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

4.指导学生进行一次“看谁收集的天气谚语最多?记住的天气谚语最多?”的活动,能很有效的促使学生学习和应用天气谚语。 活动2 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活动目标:

1. 知道天气预报要经过“气象探测”、“分析预测”和“气象服务”等过程。 2. 知道天气预报需要各部门的合作、众多人的参与共同来完成的。 活动建议:

1.这虽然是一个阅读活动,但不能只是简单的阅读,应该是“读——讲——议”的过程。

读:阅读资料。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和大概面貌。

讲:由教师或学生讲解。讲解的过程应该是丰富和解释过于简单的图示化的教材。这是一个细化与深入的过程。

议:大家来议一议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天气预报有什么认识,还有哪些问题。这是一个消化、反省、评价的过程。

2.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对气象台做一次参观是一种更生动有效的教学形式。 活动3 小小气象站 活动目标:

1. 建立自己的天气现象观测小组,继续天气观测的活动。

14

2. 培养、训练学生进行长期观测的科学素养。 活动建议:

1.有关天气知识的学习虽然结束,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致意犹未尽,建立一个“小小的气象站”是保持和发展学生的这种探究欲的最好办法。教师就趁热打铁,帮助、指导学生成立这样的课外科学探究小组。

2.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除了要有健全的制度外,最好能帮助学生聘请一位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担当活动的顾问,以指导活动的开展。

3.开展课外活动时,安全是第一的,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第三单元 我们来养蚕

蚕的生长周期短,以它做为研究对象,较易达到课标所定的“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之目标;且蚕的幼虫形态可爱,饲养过程无危险,特别适合小学生的饲养;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了解它的生长过程,能够为认识昆虫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上述的原因特设计了本单元。

教材设计了《蚕宝宝出生了》、《蚕宝宝在长大》、《蚕宝宝大变样》、《昆虫》等四课。引导学生饲养蚕,让学生亲历养蚕的全过程,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在饲养过程中,通过每日照顾蚕的饮食起居的琐碎活动,培养儿童关爱动物生命的情感,使他们学会饲养小动物的技能;通过坚持观察、记录蚕一生的变化过程的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较长时期的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在养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蚕进行一些小实验,一可丰富学生的养蚕经历,二能培养训练学生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的能力。

饲养动物了解其生命周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且大多活动只能在课外(家里)进行,这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宜采用课外饲养、记录与课堂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要结合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将本单元的课时分散,穿插于其他单元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课堂教学时间大约需要4-5课时。

1 蚕宝宝出生了

《蚕宝宝出生了》由两个活动构成,首先引导学生先通过采访他人,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养蚕的知识,为养蚕做好准备。再引导学生从观察蚕卵开始,展开自己的养蚕历程。

本课是整个单元探究活动的起点更是重点。学生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训练怎样查找资料、怎样记观察记录、尝试着探究影响蚕卵孵化快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养蚕的兴趣,因为在后续的活动中,小组学习将是本课的主要学习形式。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如何写好观察日记。

本课的教学以主动接受式学习为主,“主动”体现在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探究的兴趣;“接受式”体现在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养蚕计划和写观察日记,在具体指导中教师的教要占主导地位。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细致观察蚕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以及蚕卵孵化的过程,并用合适的方式做好记录。

2.能制订计划,做有计划的观察研究。

3.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宜蚕卵孵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善思考与爱提问,能围绕养蚕的话题,提出一些科学问题。 2.关爱生命,善待蚕卵、蚁蚕。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15

2.观察蚕卵和蚁蚕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发生的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体和人类是有密切关系的。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等 放大镜、气温计、记录纸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必须和其他单元穿插进行,因为蚕卵孵化绝不是一课40分钟所能完成的。具体可以分配在2-3课中完成。

第一阶段:提出养蚕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准备怎样去养,制定一个养蚕计划,并布置他们课后去采访一些有经验的人。如果时间有剩余,可以和磁铁单元教学进行相穿插。

第二阶段:利用一课时,交流采访或查阅资料获得的成果;分发蚕卵,并观察蚕卵的形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布置学生及时记录观察日记。

第三阶段:利用一课时,观察卵孵化的过程和蚁蚕,学习记录观察日记并交流。 教学导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建议本课教学从人类养蚕的历史引入,并由此激发学生亲自养蚕的兴趣。

活动1 了解怎样养蚕

这个活动实质上是让学生掌握怎样养蚕这个实际操作的问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因为地域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前概念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

1、 组织学生走访有经验的蚕农,通过访谈学习养蚕的基本方法。

走出课堂,来到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学习是学生们喜爱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如何组织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关键。根据各校情况可以分课上、课下两种走访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在走访前定计划、访谈提纲等内容。课下走访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 通过网络、文献、VCD等多种传媒,查找资料。

由于传媒途径的多样化,学生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已不在困难,但是缺乏对资料进行二次的整理,对内容繁多的信息进行筛选,为我所用是难点。这里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部分能力。

3、 教师的直接讲解。

当上述两种教学方式都无法进行时,教师清晰的讲解是十分重要。 总之,通过这个活动为学生的养蚕活动先积累一些间接经验,如:蚕的食物(认识桑叶)、蚕生活环境、生长周期等问题。目的确保养蚕活动的成功,同时也渗透着关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科学养蚕、善待蚕宝宝的意识。

在学生汇报间接经验的时候,可能有的经验大家一致同意,而对有的经验产生分歧。教师要用语言激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例如: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试一试吧!;究竟谁的经验正确呢?让我们试一试怎么样?

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制定养蚕计划。教材中提供了“养蚕计划”的样本,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的几个问题,指南车小人提示的是如何利用工具进行观察。活动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关注点进行有个性的计划设计。为了激励学生思考,真正做到“个性化设计”建议教材中的养蚕计划样本应在学生提出设想之后再出示给大家看,可以跟自己的设想进行对比,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漏补缺。

活动2 蚕宝宝出生记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间接经验之后,养蚕活动就可以正式开始了。让学生亲眼观察到昆

16

虫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养蚕活动应该从观察蚕卵开始。本活动将包括观察蚕卵和孵化蚕卵两个环节。

观察蚕卵,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习惯和能力的又一次探究机遇。因为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经过了一系列的观察训练活动,所以在这里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并及时描述、记录、交流自己观察到的信息。观察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养蚕的兴趣。

蚕卵孵化的时间比较长,怎样安排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教师灵活安排课时。当学生为蚕卵孵化准备好适宜的环境后,自然就会希望蚕卵再些孵化出来,于是研究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教材30页提供了一个活动样本,目的在引导学生如何就问题进行猜想,并由此进行实验观察续而得出结论。学生在这个问题可能有多种假设,比如,温度、湿度对蚕卵孵化的影响(当然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先做出更多的猜想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蚕卵放到不同几个不同的环境中,如先用丝绵纸包好,再用手帕包一层,放到内衣口袋里,以此和自然环境中的蚕卵作对比。如条件允许,还可以把蚕卵放控温箱中进行对比实验。关于湿度对蚕卵孵化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决定是否研究和怎样研究,教材不做统一要求。

本活动由于时间比较长,需要学生延伸到课后去完成。教师应适当提醒学生在适当的时间观察蚕卵的孵化情况,并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学习写观察日记也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在这里教师要教给学生写观察日记的目的、方法,以及观察日记中应涉及到的观察要点。如:观察时间、天气状况,观察物的外形特征,与上次观察到现象的差异等。教材中提供了样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观察日记中的要点。教师自己也应该积极参与各小组学生的养蚕活动,关注并把握好各小组蚕卵孵化的情况,适时选择一个大多数小组都开始孵化的时机组织课上观察和讨论。

蚁蚕孵化出来后,可用丝绵纸把蚁蚕“钓”出来,再用切成丝状的嫩桑叶喂养。嫩桑叶可从桑树枝头上取第3-5片。教师要提醒学生将桑叶清洗干净,并晾干。爱护桑树,不要过多地摘取叶片。

特别提醒:

养蚕的整个过程中,要让蚕远离各种杀虫剂,防止蚕儿中毒死亡。如发现死蚕,应及时清理隔离。有条件的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液消毒。

2 蚕宝宝在长大

本课由两个大活动构成,第一个活动,通过探究“怎样才能把蚕养得又大又壮?蚕宝宝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两个问题,获得蚕宝宝的饲养与护理经验,了解蚕在幼虫阶段的身体特征及变化过程。第二个活动,学生在长期的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已经产生了一些关于蚕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针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本课继续以观察、饲养、记录活动为主,通过本课的学习将引领学生观察蚕的整个幼虫阶段,他们将观察到蚕由小到大发生“睡眠”和蜕皮现象,以及这个阶段蚕身体发生的变化。本课的教学设计一环套一环,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下一个环节才能够顺利进行。

本课的重点是在学生亲历养蚕这个活动的基础上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对蚕的生长变化有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感官已经不能满足观察要求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因而如何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又成为重中之重。由于整个探究活动经历的时间较长因而怎样使学生长期保持观察兴趣、怎样保持对蚕的整个生长变化阶段的认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掌握饲养蚕的方法,成功饲养幼蚕。

2、会利用各种方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会利用养蚕日记比较细致地记录养蚕过程中的 各种信息,能坚持长期的细致观察。

3.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经验,新问题。 4.能设计一些可行的小实验来探讨自己提出来的一些问题。

1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设计和进行实验时,不 伤害蚕宝宝。

2.保持关注蚕的生长变化的兴趣,乐于交流养蚕经验与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蚕生长过程中身体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过程。 2.知道幼蚕身体特征。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放大镜、温度计、新鲜桑叶、纸盒或其他养蚕器具、尺子、观察记录本等。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内容所持续的时间大约需要两周左右,需要继续和磁铁等单元进行穿插教学。教学形式以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归纳整理分别在两或三课时内完成。

第一阶段:制定观察蚕宝宝的方案;初步掌握蚕宝宝的饲养与护理方法。(一课时) 第二阶段:观察、饲养蚕宝宝,做好观察记录,通过对记录现象的分析获得养蚕心得、发现问题。(课下)

第三阶段:交流心得,获得新的饲养与护理经验;交流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一课时)

第四阶段:实验(课下)

第五阶段:交流实验结果(可以单拿出一节课或随时交流) 教学导入

蚕宝宝顺利出生了,“他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因而以这个问题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蚕的生长变化的兴趣。

活动1 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

本活动的重点是知道幼蚕的身体特征,幼蚕生长过程中身体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变化过程。落实这个目标需要利用观察、记录的方法。由于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如何保持观察兴趣成为本活动的教学难点。建议教师通过以下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1、 提取原认知。

教师组织学生对“他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提取学生的原认知。 学生的原认知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曾经养蚕的直接经验,往往关注的是显著特征,不具体不全面。另一个来源是通过第一节课收集资料得来的间接经验,也可能不全面不具体但最主要的是这些经验不是学生亲眼见到的。

2、 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产生求新知的欲望是激发观察兴趣的关键,对于具有直接经验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提 出更深入的问题,如:某个部位具体什么样的?身体是怎么变得?对于具有间接经验的同学来说因激励学生亲自观察,他真的是这样的么?真的是这样变得么?要想获得深入的认识必须进行观察。

3、 观察

(1)选择观察内容:

学生的兴趣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重点观察,教师要给学生 开放的空间,但是要提示学生在重点观察的同时也要留意其他特点变化。

(2)确定观察方法

在第一课中学生就已经比较熟练的使用感官观察事物,学生继续使用这种方法时,发现感官已经不能满足观察要求了,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观察。这时引出放大镜、温度计、直尺

18

等简单工具的使用,这些工具学生都已经接触过,已经基本了解了使用技巧,但是如和配合观察蚕使用这些工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点展开讨论。

(3)作观察记录

在第一节课学生已经接触了观察记录,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针对自己的观察内容设计观察记录表格,指导学生认真撰写观察记录。观察记录的设计格式不作统一要求,设计的原则是:观察内容突出,能够记录其它发现,留有添加新内容的空间。为了加深学生对幼蚕生长阶段的了解,也可以由教师制定几个必须观察的内容。

(4)观察试验:

这是一个长期的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放在课下学生自己观察,没条件的学校由教师饲养,分阶段分组观察。教师可以定期召开观察交流会、最新消息等活动激励学生保持观察兴趣。

4、 综合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之后学生对自己关注的蚕的某些方面的特点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全班进行交流讨论,综合每个同学的观察结果,使学生对蚕的片面的认识趋于完整,从而比较全面的认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顺利地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是以成功的饲养作为基础的。为了让观察活动顺利进行,在学生原有饲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具体指导。学生在饲养了一段时间以后可能会产生新的经验,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交流完善饲养方案。书上32页信箱中的内容可以作为饲养蚕的方法指导。

活动2 探究有关蚕的问题。

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一定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的并不是仅仅靠自然观察能了解到答案的。因此,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不伤害蚕体的情况下,设计一些实验进行主动探究,这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的教育。这部分内容可以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处理。

一、主动探究。

罗列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析哪些问题不伤害蚕体,适合研究-----选择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案-----实验------结论。 这种方法适合有一定探究能力的学生

二、被动探究。

由教师提出问题“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观察蚕宝宝换新衣”分成两个小的探究活 动。

1、“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依据教材插图设计试验,当蚕爬向某种食物并开始进食时,我们还只能肯定蚕喜欢这种食物,而不能完全肯定它不喜欢其他食物。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比如,把蚕直接放到某种食物上,观察它到底是否食用。这反应着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应该让学生有所体验。

2、观察蚕宝宝换新衣

在蚕幼虫期最重要的生理变化现象就是“睡眠”和“蜕皮”。蚕一生中要进行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这几次蚕一生中的重大变化,是穿插在养蚕活动中的重要观察内容。因此,教材把这四次观察蚕蜕皮的机会合并到一起,设计了“蚕宝宝换新衣”的活动。其目的并不是说只要求学生观察一次,而是为了突出这项观察的重要,需要加强指导。

这一部分的观察,建议教师利用一次蚕眠的机会,组织一次课堂观察和交流。根据以往学生养蚕的实际情况几乎可以肯定,各小组养的蚕的大小、发育快慢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同时找到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是很容易的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如果时机选择得好的话,还可以当场看到蚕蜕皮的过程。

教材除了要求引导学生观察蚕宝宝换新衣以外,还要求学生统计一下蚕宝宝一生中换了几次新衣。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坚持长期的观察,并进行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究习惯的养成。

19

两个试验给同学提供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摹本,一个通过试验、一个通过观察,有了这个摹本学生就可以自己研究其他的问题了。 特别提示:

教师还要提示学生,要加强眠期蚕宝宝的护理,在蜕皮后的1-2顿要喂嫩桑叶。 3 蚕宝宝大变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学生对蚕幼虫的生长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课将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蚕熟上山”、“吐丝结茧”、“化蛹成蛾”变态过程。教材中的三个活动是根据蚕变态的顺序进行编排,又因为蚕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故课时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蚕宝宝大变样”怎么变的?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哪些部位没有变?长相差不多的幼虫,变化都一样吗???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吸引着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因此本课是揭示自然现象变化的典型课。

观察、比较A 这样我们不蚕的幼综蚕变态过程解释蚕生难发现观察、比较虫是怎观察、比较B 合 中形态、结长发育的是本课的训练重样变化构的变化 变态现象 点,在此基础上学的? 观察、比较C 生可以通过信息的交换,完善认

识,直到能够说明蚕生长发育中完全变态的自然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味到生命的可贵、生命形式的多样、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丝绸之路使我国与世界联系起来,通过科技史的介绍,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思想。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在观察中对观察对象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帮助更好的观察。 3.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昆虫变态行为,培养学生欣赏生命,为生命而赞叹的科学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1.观察了解蚕由幼虫变为成虫的形态变化过程。 2.初步了解什么是昆虫的完全变态。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剪刀、硬纸板或稻草等制作“蚕山”的工具和材料 刀片、放大镜等 课时分配建议

从蚕熟上“山”到化蛾产卵大约需要半个多月时间。本课活动同样需要与其他单元的课进行教学穿插。折合课时大约需要2-3课时。

教学导入

本次课堂教学可以从学生饲养的蚕出现“熟蚕”开始。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进行养蚕情况汇报引入,引出“蚕熟上山”的话题。

20

活动1 蚕宝宝作茧自缚

本活动主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是观察“熟蚕”;制作“蚕山”;观察熟蚕吐丝结茧。

观察熟蚕,主要引导学生欣赏熟蚕那晶莹透亮的美丽身体,观察蚕成熟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体色、体形、大小等各方面的变化。在进行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总结出熟蚕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辨别自己养的蚕是否成熟。

本单元以观察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里更突出观察后的比较,因为蚕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又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定量观察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教师要及时引领学生深入细致地定量观察,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科学素养。具体做法可参考:

1、 记数蚕身体上的节环、足、身体两侧“黑点”的数量。

2、 轻轻滚动蚕身,并记录蚕身滚动时留下的痕迹,测量蚕身的体围。 3、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天平称测量熟蚕的体重。 4、 记录蚕经过吐丝将自己完全包裹起来的时间。 5、 测量蛹的大小。 ??

实际观察后要及时的整理观察记录,为今后的观察比较做准备。

蚕熟之后,它们会本能的向上攀爬,以寻找一个适合它们结茧的立体空间,这种现象就叫做“上山”。我国古代人们用干草扎在一起给蚕制作了一个可以依托的空间。现代,人们又用硬纸板做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来给蚕做茧。教材引用了我国古代的做法,旨在通过科技史引导学生也来自己动手,给蚕宝宝们设计了一个个“安居乐业的家”,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勤劳。

观察蚕吐丝结茧也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蚕在蚕山上和在平面上吐丝结茧的情况,让学生理解蚕为什么要找一个立体的空间去做茧,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智慧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活动2 蚕茧里的秘密

蚕结茧后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正是茧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的作用,这时学生探究的欲望会变得更加强烈。本活动将引导学生设法了解蚕茧里的秘密。

蚕在茧内大概3-4天就会化蛹,我们可以通过轻轻摇动蚕茧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蚕是否化成了蛹。当然,具体教学时,不要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先引导他们把先结成的茧和刚结的茧轻轻摇动(注意:要提醒学生只能轻轻摇动,否则会撞伤蚕蛹),比较发出的不同声音,让他们猜想蚕在里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再指导他们剖开蚕茧看个究竟。

剖剪蚕茧的难度比较大,动作要轻,既要注意不要伤着自己,也要注意不能伤了里面的蚕宝宝。实际操作时,可将蚕茧倾斜竖起,让蚕蛹靠近下端,然后蛹剪刀或刀片从上端剖开一个大约口子即可(请参考见下图)。 剖切位置

蚕茧

观察蚕蛹时,可将蚕蛹从剖开的蚕茧里轻轻倒出来,放到玻璃皿里进行观察。不同蛹龄的蚕蛹颜色会有所区别,教师教学时,应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和辨别。蚕蛹阶段,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分出雌雄了。雌蛹一般肥大,大腹便便。雄蛹个体比较瘦小,但显得很结实。教学中如果能同时遇到不同性别的蚕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区别一下,为下一个活动中的辨别雌雄蚕蛾做一个铺垫。

在上个活动中学生对定量测量有了一定的经验,这样对蛹的观察教师可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并将数据记录下来。观察结束,还将蚕蛹装进蚕茧,并把剪下的蚕茧“盖子”还盖上。

这个活动是教育学生关爱生命的最佳时机,也是锻炼学生进行精细操作的难得机遇,教

21

师要有意识的很好把握。

活动 3 破茧而出

蚕结茧后大概一个多星期(这个时间会根据气温的不同而改变,教师也可以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一下),就会化蛹为蛾了。蚕蛹化成蚕蛾后,会自己在蚕茧上扒开一个小洞,并从里面爬出来。因此,这里的“破茧而出”是指蚕蛾自己的活动,而不再是我们帮助它破茧了。

有了前两次的定量观察经验,学生应主动运用观察工具进行观察。教师可提醒学生在定量观察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蚕蛾的体长是否大致一样。

2、 蚕蛾的身体分为几部分?腹部有几个节? 3、 身体的比例是否合适?

在观察中,学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新的问题,如:为什么蚕蛾的身体有大(胖)、有小(瘦)?雌、雄蛾是如何交配的?母蛾一次可以产多少卵?等。怎样找寻问题的答案呢?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观察雌、雄蛾的交配,分辨雌、雄蛾。必要时教师要适时讲解:雌蛾肥大,大腹便便,行动缓慢;雄蛾瘦小精神,比较好动,行动较快。当雄蛾嗅到雌蛾的气味后,会更加好动,主动歪着尾部向其靠近并与其交配。观察母蛾产卵,记数卵的个数。在个体观察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完善学生们通过观察得到的经验,既而总结蚕变态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解释蚕生长发育的变态现象,完成观察蚕一生生长发育的过程。

交配之后,雄蛾会在1-2天内死去,而母蛾也会在1-2天内产下大量的卵后,也结束其短暂的一生。教师应教育学生很好的处理蚕蛾的尸体,切不要随意乱丢,以此再次渗透珍爱小生物的教育。

4、昆虫

学生在养蚕活动中了解了蚕的一生,也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认识的基础。本课以蚕作为样本,激发学生了解其它昆虫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为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中了解鱼、哺乳动物、鸟的共同特征作好铺垫。

本课由3各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整理养蚕日记”,既是对前一段时间饲养、观察活动的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蚕宝宝一生要经历那几次大的变化?”;又能激发学生关注昆虫家族身体变化的兴趣。第二个活动“比较他们的身体”,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总结等学习活动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第三个活动“它们是昆虫吗?”,运用刚刚建立的昆虫的概念识别昆虫。

本课前两个教学活动的地位是平行的,遵循同一个认知规律;后一个活动应用前面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是本课的重点;由于本课前学生没有“把整体分成部分”这样的专门训练,因而观察昆虫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 通过分析整理自己的养蚕日记,能够取得新发现。

2、 能够掌握“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概念”这种认知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在养蚕活动中的新发现。 三、科学知识

1、 通过对养蚕经验、观察记录的交流,构建新的养蚕经验,对蚕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 地了解。

2、 了解昆虫的变态,掌握昆虫的特征。

教学建议

22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昆虫变态过程、身体特征的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的观察记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导入

学生在较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中,学生积累了很多养蚕的资料,在整理这些材料的过程 中学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需要与大家交流。

活动一----整理养蚕日记

本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蚕的一生中还有那些不变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发现蚕宝宝一生要经历那几次大的变化?后一个发现是重点。在学生观察其它昆虫生长变化的活动中,了解昆虫的变态。了解昆虫的变态是这个活动的重点。课文利用记录表、蚕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图片帮助学生概括蚕的一生经历的大的变化。

本活动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 整理观察日记。

在饲养过程中每个同学都积累了一本观察日记,教师要引导归纳整理这些材料,得出 新的发现。首先提出“蚕的一生中还有那些不变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蚕宝宝一生要经历那几次大的变化?这两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从头翻阅观察日记寻找答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录填写书上38页的表格,利用表格完成问题。

根据时间情况整理观察日记可以放在课前进行。 2、 交流发现

除了需要交流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学生在翻阅观察日记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有许多新 的发现教师要鼓励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但是这些发现可多可少教师不要做硬性要求。

3、 得出结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了解蚕的一生发生四次大的变化,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 4、 了解“变态”

蚕的一生会发生四次大的变化,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动物也和蚕一样呢?这是学生感 兴趣的问题。在了解了几种完全变态的昆虫之后学生将认识变态这种现象。

(1) 观察几种不同昆虫的生长过程

根据教学方法不同观察材料的来源可以布置学生搜集蝴蝶、蜜蜂等其他动物一生的资 料,这种方法学生的参与度高,使用这种方法是由于学生没有昆虫的概念所以最好由老师规定几种常见的昆虫让学生搜集资料,还要注意强调资料的内容是“有关他们的一生”这方面的资料,但是这需要课前布置,怎样激发学生搜集这些资料的兴趣是难点;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有关几种昆虫一生的图片(影像材料),这种方法便于操作,有比较直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饲养蚕的同时饲养其它昆虫,与蚕进行对比观察。这个饲养活动应该由老师完成,隔一段时间拿出来与蚕对比观察。为了便于观察、比较在这个饲养活动中应该选取生长周期与蚕相似的昆虫进行饲养。

(2) 了解“变态”

学生对变态这种现象的认识需要经过比较、抽象、概括的环节。教师可以把几种昆虫 的不同时期的图片贴在一起引导学生横向观察、纵向比较,从而发现“变态”现象。

活动二、比较他们的身体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认识昆虫概念。在了解“变态”这个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尝试了“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概念”这种认知方法。在这个活动中将继续运用这种方法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这是本活动的重点。认识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是难点。

1、 观察几种昆虫的身体

本环节存在两种教学方法,一种方法是可以在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先解决他们的身体分 成几部分的问题,然后再解决每一部分什么样的问题。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训练学生掌握把整体分成部分的技能,但是不利于学生对每一种昆虫的整体认识。另一种方法是逐一抛细,

23

掌握每一种昆虫的身体结构,每一结构的特征,这种方法有利于对每一种昆虫形成整体认识,但是不利于进行把整体分成部分的能力训练。本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因此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

实物、视频资料都是活动的,不利于学生观察,因此教材给大家提供了几种昆虫的图片,但是图片中的动物结构不明显,各部分特征不清楚,不利于学生观察。教师可以自己选取比较清楚的图片供学生观察。

划分昆虫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是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指导。 2、 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有了了解“变态”的活动作基础,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上面学到的认知方法了解昆虫的 共同特征。教材提供了记录比较的结果这样一个表格,目的也是在于指导学生掌握认知方法。 学生概括出的特征可能不准确,教师必须要总结。 活动三、它们是昆虫么?

这个活动有两个小环节,一个是判断哪些是昆虫那些不是昆虫,另一个是到住宅周围造昆虫。这两个活动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昆虫的共同特征。也可以作为评价方案。

第四单元 磁铁的奥秘

本单元以磁铁为教学习内容,选自物质世界的能量表现形式部分。

三年级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他们大多见过磁铁、玩过磁铁,都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所以他们把磁铁叫着“吸铁石”。这种“吸铁”的神奇现象,自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探求兴趣。在此基础上本单元以“磁铁”为教学载体、按“分——总”的结构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制作、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认识磁铁的磁力、磁极和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知道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

本单元围绕本册能力训练的重点,设置了众多的实验,且有学生探究过程的范例呈现于教材(包括有猜想、问题、实验的方法与记录表等),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地自主完成从“猜想——问题——实验——结论”的探究过程。结论是学生对事实进行简单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的过程,这是很重要的思维过程,是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我们应该重视之。

指南针是我国的伟大发明,在本单元里,尽力地开发了“司南”的教学与教育意义,做到了科技史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凸显了本套教材的特色。

单元页画面自上而下为: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司南、指南针和磁悬浮列车,洗练的跳跃式地呈现了人类应用磁铁的历史片断,要向学生传达的信息是,科技的发展会改善我们的生活、会促进我们的生产。

本单元教学用时大约需要4-5课时。

1 神奇的磁力

认识磁铁从认识磁力开始,为此本课设计了“水中取物”的教学引入和“探物游戏”、“哪里磁力大”等两个活动。

本课用“水中取物”做为教学引入,以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引发学生猜想的情境。接着引导学生顺着猜想的思维轨迹去进行“探物游戏”,让学生通过“探物”试验去发现并认识磁力。认识磁力后,“哪里磁力大”的问题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油然而生,教学又引导学生依顺“问题——猜想——实验”的过程深入展开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并认识磁铁的磁极。

本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围绕“磁力”逐步展开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体会磁力的神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实验。

24

2. 能通过实验获取事实并做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尊重科学事实。 科学知识

1.认识磁铁能够吸引铁,知道磁铁有磁力。 2.知道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是磁极。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透明塑料杯、图钉、条形磁铁、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等。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教学导入:

本课用教师的演示实验“水中取物”来导入教学。实验中的“魔棒”是一块包裹起来的条形磁铁,使得这个实验相当于一个“解暗箱”的活动。这个活动负有双重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求欲,为教学营造一个有利的心理环境;二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教学铺设一段知识的阶梯。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学生的心理表现与认知水平,适时地引导学生的猜想来展开教学。 活动1 探物游戏 活动目标:

4. 通过用“魔棒”探物的试验,发现并认识磁铁能吸引铁的事实。 5. 认识到磁铁有磁力。 活动建议:

1.这个活动应该分为两步走:先让学生试一试,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再引导他们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能被吸引的物体又是什么材料做的,使学生认识磁铁能够吸引铁的事实,进而认识磁力。在活动中要鼓励学生通过试验去获取事实,去发现问题。

2.我们知道磁铁的周围存在一个磁场,在实验中,学生也会发现这一现象:在一定范围内(隔物或隔一段距离)磁铁都能吸引铁。当学生提出来这种现象时,教师可因势得导地引导,让他们知道在磁铁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磁力的事实。

3.学生们根据经验把磁铁叫着“吸铁石”,这是一个非科学的名词,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逐渐用科学的名词“磁铁”来替代它。这也是科学教育的任务。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磁铁不仅能吸铁,还能吸引镍、钴等金属,在磁性非常强的情况下铝也可以被吸引。

4.认识磁力是学生初涉“力”的知识,但目前学生对磁力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磁铁能吸引铁” 的这些具体事实上。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当磁铁靠近物体,特别是靠近大头针等轻小物体时,物体被吸过来时的现象,也可以让他们描述这一现象,使他们在蒙胧中感知力的作用,也是为今后学习有关力的知识做一个长远的铺垫。

5.在活动中学生应该让学生知道各种磁铁的名称。 活动2 哪里磁力大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磁铁不同的部位吸铁的本领相同吗?”的问题提出猜想,并能设计实验来 验证自己的猜想。

2. 知道磁铁的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知道磁磁力最大的地方叫磁极。 活动建议:

1.在前一个活动中,学生就有可能发现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不同的现象,所以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学生探究活动向前发展的必然。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完全有可能自主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2.这个活动试图带领学生经历一个较以前更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基于三年级学生的

25

实验能力尚差,教材呈现了“第三小组”的实验过程,以此做为范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探究活动:

“磁铁的不同部位吸铁本领相同吗?”——提出问题; “我的猜想??”——作出猜想;

“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制定计划; 活动场景的插图——实验验证;

“第三小组的实验记录”——搜集证据;

“把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法和结果与同学交流??”——表达与交流。

3.学生可以按照“第三小组”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条形磁铁磁力大小的问题。在此实验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来研究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其他形状的磁铁的磁力大小的问题。

4.“将条形磁铁折断后,每一段是不是也有两个磁极呢?”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认识了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后,很容易会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反证”的方法来认识这个问题:“将两块条形磁铁拼接起来形成一块长的条形磁铁后,会有四个磁极吗?”

2 司南的启示

在认识了磁铁的磁极后,学生自然地会对磁极的标记(磁铁上的颜色与字母)产生兴趣,所以研究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性质、知道“南极”、“北极”的磁极名字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本课以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做为教学的引入,并按认知的顺序设计了“自制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等活动。教材从指南针进入,明显地是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有过的辉煌,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此为其一。其二是要引导学生顺着“指南针能指南北方向,它有磁性吗?——磁铁有磁性,能指南北方向吗?”的思路来研究磁铁。通过这种由此及彼的研究,使得学生对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性质认识就会变得“轻车熟路”了。在知道了“N”和“S”的意义后,进一步来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能让学生更容易发现并描述这一规律。最后了解磁铁的应用,将学生的认识落实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改善生活与促进生产有积极作用”上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将缝衣针磁化并制作成指南针。

2.能用自制的指南针测定方向并能用自制的小磁针做吸引铁的实验。

3.能根据“指南针能指南北方向、有磁性”的事实,提出“磁铁也能指南北方向吗?”的问题来,并自己设计探究实验。

4.能根据观察到的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做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增加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2.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改善人们生活促进生产发展。 科学知识

1.知道自制磁针的方法,学自制指南针。

2.认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制成的。 3.知道同种磁极会相互排斥、异种磁极会相互吸引。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缝衣针、线绳、回形针若干、小碗、小水桶、水槽、旋转支架、泡沫小球。 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建议用2-3课时。 教学导入:

本课可以用围绕司南为主题的阅读方式或谈话的方式导入教学。 在教学中不要忘记告诉学生司南是用天然磁石制作的,而现在用的指南针都是用“人工”

26

磁体制作的。“人工也能制造磁体?”这样的问题就会出现在好奇儿童的心理,教师此时可因势利导地用“你们也想制作指南针吗?”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将教学带入下一个活动。 活动1 :自制指南针 活动目标:

1. 能用缝衣针制作成指南针,并会用自制指南针测定方向。 2.认识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知道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3.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制成的。 活动建议:

1.本活动分两层,第一层是自制指南针,并认识指南针能指方向、有磁性;第二层是引导学生逆向求索:在知道磁铁有磁性的认识上去探究“可以直接用磁铁做指南针吗?”,以此认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2.教材用插图与指南车的话来指导学生的操作,将缝衣针磁化成小磁针。为了适合一般的习惯,我们应该让针尖端成为S极(插图所示为方法之一)。

3.我们要告诉学生用缝衣针等钢质材料制作的磁体,磁性才能较长时间保留,初步使他们明白用缝衣针来制作小磁针的道理。

4.教材用“磁针四法”的科技史来指导学生接下来的操作,能够适合学生操作的比较好的方法可能是浮针法(所以教材以案例呈现),但所有的方法都应该让学生试一试,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来将小磁针制作成指南针。

5.因为有用小磁针做实验的铺垫,所以接着来用磁铁来做指示方向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的事了。 活动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归纳出:同种磁极相排斥、异种磁极相吸引的规律。 2.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活动建议:

1.对磁极间的吸引与排斥现象,在使用磁铁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有所感知,这种经验是实验前进行猜想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他们的这一经验,使猜想顺利进行。

2.本活动教材上呈现了一个学生实验的范例,与前相同,都是希望引导学生能进行举一反三的仿效,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开始学生都会按教材上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反复提示学生注意指南车卡通人的讲话 “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吗”,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3.要使实验中出现明白无误的“相斥”与“相吸”现象,而不是其中一磁铁“被”吸引与“被”排斥的假象,我们要注意:一是两磁铁下的“轮子”的都要能灵活地滚动;二是两磁铁的质量应该相同;三是两块磁铁磁性强弱相差不可太大;四是实验操作时,应该推动两磁铁相向运动。

4.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次实验结果,再根据事实做出结论。这个过程是要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能根据一次实验的现象来做结论的,实验应该是能重复的。

拓展活动: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铁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发展能作用于生活与生产。 2.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活动建议:

1.这是一个拓展活动,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2.教材上例举了磁铁的几种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应用中是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这样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7

3.磁悬浮列车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例举它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其它方面,只要学生知道磁悬浮列车利用了磁铁“同种磁极相排斥、异种磁极相吸引”的基本原理即可。我们可以用类似教材插图上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的认识。

4.磁悬浮列车与自动选矿机都是电磁的应用,在学生倘未学习电磁铁的现阶段,只是让学生了解表象的磁的作用。

3 磁铁游乐场

做为本单元最后的一课,具有总结复习的意义,也具有评价反省的内涵,更有提高创新的思想。为此安排了“沙里寻针”、“辨认磁极”、“制作玩具”和“我们还能利用磁铁的性质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吗”等四个活动。前两个活动是引导学生应用本单元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考验学生能否活学活用知识,是对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评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制作磁性玩具无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复习、评价、提高均含其中。最后一个活动显然更上了层楼,它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应用所学的磁铁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

从课题来看,本课是一个大的主题活动。在教学中,四个活动可以按顺序在每个小组内逐一开展,也可以每个小组只选其中一项,即让四个活动在不同小组并列进行。若是后一种教学方式,则要特别注意活动后全班的汇报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创新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积极地参与活动之后体验实验的成功、制作的成功。

2. 乐于用学到的磁铁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改善生活。 3.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知识

复习磁铁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铁、大头针、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等。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2课时。 活动1 沙里寻针 活动目标:

能利用磁铁吸引铁的性质将大头针从沙堆里分离出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建议:

1.从操作上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学生会毫不费力地找到用磁铁把大头针从沙里分离出来的方法。但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本活动的第一个过程。从复习的意义上来说,明白其原理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运用了磁铁的什么本领”,这是活动的第二个过程,这是一个思维过程。请注意,伴有思维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活动。第三个过程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还能用类似的办法解决哪些问题?这是一个提高与创新的过程。学生在三过程中的表现就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评价。

2.沙子里通常会混有其他碎屑,甚至会有铁等磁性材料的碎屑。学生在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时,也会吸起一些这样的碎屑来。为了净化活动条件,教师应在课前对活动用的沙进行必要的处理。若在室内来做这样寻针的活动,应该将沙洗净,以保持清洁。 活动2 辨认磁极

28

活动目标: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应用磁铁的有关性质来辨认磁铁的磁极。 活动建议:

1.如果说前面的活动都是以范例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教”的话,那么这个活动中的实验就只能说是“扶”了:没有了实验操作的范例,而是用一张类似实验报告的记录表来引导学生的实验。用表中所列的三项来规范学生的实验设计,让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训练。

2.一般地说学生会用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这两种办法来辨认磁铁的磁极,这也是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教师一是应该为活动准备足够的器材;二是当学生达不到目标时,应该进行必要的引导。

3.设计实验要集思广益,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并确定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小组实验完毕后,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以获取更大的信息量,使自己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活动3 制作玩具 活动目标:

1. 能仿制或设计制作一个应用了磁铁性质的玩具。

2.在仿制或设计制作玩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建议:

1.三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尚差,所以本册教材里的制作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简单制作”。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自制保温盒、自制简易风向标、自制雨量筒共三次制作活动,制作能力得到了初步地锻炼与相应地提高,所以本课的制作在难度上有了明显地提高。“荡秋迁的小人”是一个较复杂的玩具,而教材上并没有分步制作图,教师要注意指导。

2.开展这个制作活动的基础,除了学生对磁铁性质的认识外,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对已有磁性玩具的了解,教学可以从解剖已有的磁性玩具入手。

拓展活动:我们还能应用磁铁的性质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吗 活动目标:

1.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2.检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有关磁铁知识的能力。 活动建议:

1.对于学生来说,本活动没有具体的任务,但却是一个广泛的课题,意在扩张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创新的能量。教材呈现的案例却给了学生脚踏实地的思考方向——从身边的事物入手进行我们的创作。

2.这个活动是上一个活动的延续和发展,但它不要求学生有成品,只要有设计、有方案、有想法即可。

第五单元 多彩的光

光照亮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看见东西,呈现给我们影子、彩虹、电影等众多的光现象。这些五颜六色的光现象让好奇的儿童痴迷、困惑,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本单元教材以此为出发点,将光和某些不透明体与某些透明体(放大镜、三棱镜、水)等材料结合起来做为探究对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描述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知道平面镜与放大镜怎样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事实。通过让学生亲历“在没有光的世界里”的活动,激发学生善待盲人的情感,增加自我保护眼睛的意识。本单元有关于皮影戏、小孔成像、古代潜望镜、神奇的激光等较多的科技史资料。用好这些资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还能促进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

29

单元页呈现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光学仪器,让学生认识光学仪器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这种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教师可将光学仪器的技术发展与科学的发现结合起来向学生介绍,让学生认识科学与技术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单元共有5课,16个活动,建议用8~9课时完成。

第1课 光与影

本课通过 “影子游戏”、“寻找光的传播路线”、“制作小孔成像盒” 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训练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

研究光时,学生一开始便会质疑:光从何而来?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动机,以认识光源作为本课的导入,提出光源发出的光照在物体上时会产生什么现象?让学生从“影子游戏”开始,观察影子产生过程,设计实验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物体的影子产生的秘密的什么?将探究引向深入,教材用插图启发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寻找光的传播路线”,解释影子产生的现象。最后用《墨经》里小孔成像科技史引领学生完成一个“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做中学。本课教材按“观察提问→猜想与假设→实验→结论→交流→应用”的结构来组织教材,能力训练重点是实验和实验描述的能力,重点活动是“影子游戏”。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引导学生用对比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3. 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图文说明制作小孔成像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介绍有关皮影戏和我国《墨经》记载的“小孔成像”的科技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影子游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子秘密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科学知识

1、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 2、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3、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不同的光源卡片、投影机、手电筒或激光笔、纸箱或鞋盒(暗箱)、蜡烛、动物轮廓厚纸片,蚊香、半透明纸、胶水、相关挂图或投影片。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2 课时完成。第1课时完成导入活动和活动1,第2课时完成活动2和制作小孔成像盒。 教学导入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但射入眼睛的光,有的是物体自己发出的,有的是别的物体发出的光照到该物体上后的反射光。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找光源、给光源分类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对于反光的物体是否为光源学生容易混淆,教学时应讲明或让学生先讨论再争辩。 活动1 影子游戏

本活动意图通过影子游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影子产生的可能条件,再引导通过对比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初步解释形成影子的原因。教学的实施环节,主要以学生的体验学习为主。

1.教师可先提出:“光照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再让学生猜谜底为影子的谜语(如:

30

“你有一个好朋友,乌黑的身体乌黑的头,无论你到哪里去,东南西北跟你走”、“身边有个他,有光看见他,你跑他也跑,你站他也站。”),激起学生研究影子的兴趣,很自然的导入本活动。接着在阳光或投影机灯光下做各种影子游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初步了解影子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出有关影子产生条件的猜想。

2.做影子游戏时,教师可依据实际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如在教室内游戏,可用手电筒或投影机做光源,教师可边示范常见动物的手影(如下图所示),边问学生灯下的手影像什么?不同手形的影子很有趣吧!再要求各小组用手的影子编一个故事(如:“小兔子拔萝卜”; “月球机器人”;“大公鸡斗架”;“老鹰抓小鸡”等),给大家表演,想一想,为了使墙上影子更清晰,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物品,让一位同学坐到墙前面,根据影子来猜挡光物体是什么,游戏时要求猜想影子的同学不能回头看,只许看墙上的影子,然后告诉其他同学是什么东西照出来的影子。如在阳光下让学生游戏,可按教材P52面两个图例进行。

3.皮影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戏剧形式。处理这部分教材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看一看有关皮影戏的影像资料,介绍皮影戏的历史发展过程,再让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表演自己的皮影戏。

4.游戏完毕,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在影子游戏中,影子产生要具备哪些条件?”“影子的长短、形状、清晰程度等与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

5.教师组织学生用实验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时,可以用教材P53页的三幅图为例,选用合适的器材(光源、挡光物体[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白色背景墙等),引导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再让小组交流各自的设计。例如:首先让光照向背景墙,中间不放置挡光物体,再在光源与背景间放置挡光物体,最后有光且在光源与背景墙之间放置不同的挡光物体,分别观察背景墙上有无影子,及影子的形状。各小组完成实验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与交流时,应提醒学生说出实验结论的同时,还要描述实验方法和影子产生的过程。

6.教师可以将研究影子的大小、形状、方位等与光源、挡光物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课外的拓展活动,但是教师要提醒学生怎样通过控制变化因素来做好这个对比实验。 活动2 寻找光的传播路线

光源发出的光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那么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因为很多同学能根据已有的观察经历作出正确判断,因此这个活动的重点不应放在认识光会沿什么路线传播,而应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并列举生活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1.教师可以按教材意图让学生针对“光是沿什么路线前进”这个问题作出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驱动学生回顾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如透过密林、云层和门窗的阳光、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夜间的探照灯柱、手电筒光柱等)和前一活动“影子游戏”中对光的传播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用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的习惯。教师也可以先出示与教材中透过密林中的光现象以及类似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现象来说明光是怎样传播的,从而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假设。

2.让学生设计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依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这个教学环节。如将教材上提供的实验作为案例,通过师生共同演示,再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现象和实验结论,接着出示一些实验材料(如:纸管、塑料软管或弯管、激光笔、盛満水的玻璃水槽等)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分小组讨论后,交流各自的设计。教师在指导学生用三张带小孔的硬卡纸做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将硬卡片纸上的小圆孔打得太大,可以拿一根毛衣针或用一根较长的直铁丝从三个圆孔中穿过确定三个圆孔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学生用玻璃水槽里来观察光沿什么路线传播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增加观察效果的办法(如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粉质颜料,把实验室窗帘拉上等);如果有的学生用激光笔做实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纸记录下光在平滑的桌面上的传播路线,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求学生按操作规则实验。

3.各小组汇报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出光在透明物体中是怎样

31

传播的。让学生解释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的关系,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活动3 制作小孔成像盒

教材提供《墨经》中关于小孔成像的科技史,其意图是进一步证实光的沿直线传播,同时激起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小孔成像盒的心理动机。教材以图文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制作小孔成像盒,其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解图、析图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师可根据需要将这个制作活动安排在课堂上完成还是在课外完成。

1.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制作的材料和方法。 2.制作小孔成像盒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制作。也可以指导学生用一次性纸杯等材料来制作。让学生在纸杯底部中心扎一个小孔;用半透明白纸盖住纸杯杯口,用胶带或橡皮筋固定半透明白纸。

3.用制作的小孔成像盒观察小孔成像现象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烛焰成的像。将蜡烛点燃,立在桌上;将盒子扎有小孔的那面对着蜡烛推一推或拉一拉大纸盒,观察半透明白纸出现的现象,学生会发现半透明白纸上的烛焰像是倒的。

4.拿蜡烛时,要提醒学生要格外小心,否则蜡滴会烫伤手;把长发或宽松的衣服系起来,以免碰到火焰;当完成实验时,要吹灭蜡烛,最好等蜡滴变冷后再移动蜡烛,因为热蜡滴能烫伤人。

5.教学时,可以利用小孔成像的图像直观的启发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第2课 光照在镜子上

本课通过“镜子”、“哈哈镜”和“自制潜望镜”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镜面的反光作用和成像作用,了解平面镜和哈哈镜各自成像的特点,向学生渗透一些光的反射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教材用“背阳的墙上为何有光斑”这个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生用镜子做光线接力游戏,启发学生理解光斑产生的原因,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通过观察平面镜、哈哈镜中的自己的像的样子和看着镜子写字的活动,了解这两种镜面所成的像的特点,知道光的路线改变与反射镜面的结构有关。教材用军事潜望镜观察敌情的插图导出“自制潜望镜”活动,再用分步制作图引领学生自制一个潜望镜,力图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镜面反射的作用和成像特点,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内存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实验体会镜子有反射光的性质和成像的作用; 2.能通过对平面镜、哈哈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图示,小组合作制作潜望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镜子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 科学知识

1.能说出镜子有反射光的性质以及它的成像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镜子成像的特点;

3.知道镜子的弯曲程度影响像的模样。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的平面镜、写字的白纸、牙膏盒、金属汤瓢、汽车的反光镜、有关潜望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课时分配建议

32

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 导入

平面镜具有的反光作用和成像作用,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教材创设背阳的墙上有三个明亮的光斑这个情境,提出光斑是怎样形成的?意图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作出初步的判断。接着教师可提出“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激起学生进一步研究平面镜的兴趣。 活动1 镜子 本活动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学生做光线接力游戏,让他们到观察光照向平面镜时,光的传播路线被改变的现象,从而认识平面镜具有的反光作用,向他们初步渗透光的反射原理;第二部分是观察一些不对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认识平面镜的成像作用,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打破平面镜,划破手指;不要拿平面镜把发射的光照到同学的眼睛上。

第一部分:光线接力游戏 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平面镜挡住光线斜射时,光线会按自己想象的方向传播出去。因为光有这个性质,做光线接力游戏就很容易了。

1.该游戏如在室外进行,可以按教材插图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如在教室内游戏,可以用投影机、手电或激光笔做光源。

2.首先,可以请其中一个学生把平面镜对着光源的方向,再把平面镜转过一角度,让反射的光束与光源照射过来的光束成一定的角度,然后另一位学生用平面镜将第一个学生反射过来的光再斜射出去,依此类推,让其他同学也同样用平面镜来反射光线,一人接一人,把光线反射出去。

3.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或记录光的传播路线。

4.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有挑战性的延续活动,让学生先预先设定好被接力光线的路线,再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接力游戏,并说出让被接力光线最后准确的照在指定位置的关键做法。

5.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对平面镜的反光作用和反光特点的认识。 第二部分: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此实验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而找像与物之间的不同点是难点。 1.第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观察一些左右和上下不对称的物体和在平面镜里对应的像,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像,比较像和自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平面镜中的像和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是一样的,了解到平面镜中的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或者前后颠倒的。第二环节,观察纸上的字和它们在镜中成的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还可以提供铅字和图章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这一观察更能看到前后颠倒和左右相反这一现象。

2.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观察记录表(如下表),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与他在镜子里的像对比 大小 模样 左右 上下 前后 远近 3.在组织各小组学生讨论、分析自己的观察记录,得出实验结论时,教师应边巡视边指导。

4.最后,在师生互动的活动方式下,针对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活动2 哈哈镜

本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哈哈镜中像的样子和哈哈镜中镜面的特点,意图让学生认识反光的物体都可以作为镜子照出自己的像,但镜子里像的样子与反光镜面的结构

33

有关。

1、导入:在平面镜中可以看见自己的样子,但是,是不是每种镜子中看到的都一样呢?为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几个不锈钢勺子和哈哈镜。

2.教师可让学生站在哈哈镜前照自己,观察镜中像的样子,摸一摸镜面。先让学生回答:哈哈镜中能照出自己像,说明了哈哈镜对光具有什么作用?再让学生描述哈哈镜镜面的特点和镜中像的样子。

3.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勺子,用勺子凸的一面来照自己的脸,照的时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在勺子或哈哈镜中的样子,看看与平面镜中的像有什么不同。接下来,把勺子翻过来,用勺子的另一面凹面来照自己的脸,他细观察和前面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让学生交流哈哈镜与平面镜相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方面。 5.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当作哈哈镜。

6.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可当作哈哈镜的物体,引领学生分小组实验,并将观察记录填入下面记录表中,现让学生找出哈哈镜与平面镜相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方面。 活动3 自制潜望镜 观察记录 反光物体 表面形状 光滑程度 反光程度 影像的样子 镜 子 平的 光滑 好(强) 清晰,很像我 教材提供了战士用潜望镜观察敌情的场景图以及我国《淮南万毕术》记载的有关潜望镜科技史,其意图让学生强化对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激起学生自己制作潜望镜的心理动机。教材用图文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制作潜望镜,其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解图、析图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的将这个制作环节安排在课堂上完成还是在课外完成。

自制潜望镜活动可以分4步进行:

1.活动导入:教师可以将教材提供了战士用潜望镜在观察敌情的场景图以及我国《淮南万毕术》记载的有关潜望镜科技史编成故事,图文并茂的向学生介绍,了解潜望镜的构造、用途。

2.提供制作材料,最好事先在牙膏盒上挖好插入平面镜的槽子,课堂上制作时只需粘接以省时间,或者在课前制作好。挖插入平面镜的槽子时,要指导学生先在盒子上用铅笔画好挖槽线,由于三年级学生对没有角度概念,教师可将一方形纸沿某一直角平分线对折,再将纸平放在牙膏盒上且让纸重叠的边线与牙膏盒的棱重合,再让学生用铅笔沿纸的对白线对折线在牙膏盒上画挖槽线,也可用量角器或等边直角三角板在牙膏盒上画出挖槽线。 3.学生使用潜望镜观察。

4.描述“怎样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潜望镜里物体的像是什么样?”后一问很重要, 因为学生观察往往忽略了看到的不是左右相反的像。

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有关的玩具制作方法,让学生制作或设计更多的玩具,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第3课 透过玻璃的光

本单元前二课《光与影》、《光照在镜子上》主要以不透明物体为探究对象,研究影子形成、光的反射等规律。而本课教材则以透明物体玻璃为探究对象,按“总--分”的逻辑思路架构三个板块内容,主要研究光透过不同形状的玻璃后的变化规律。教材首先让学生透过不同形状的玻璃观察物体时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

34

题,作出猜想,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接着教材用插图、牛顿的研究笔记引领学生分别研究阳光透过“放大镜”、“三棱镜”后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认识光通过放大镜、三棱镜等透明体后可以改变传播的路线,认识光是有颜色的,渗透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的观点,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让学生知道科学发现要通过反复验证才能成立,学习科学家描述、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有会聚作用。 2.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3.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能通过实验知道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七色光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知识

1.能说出阳光是由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2.能说出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投影仪(光源)、三棱镜两个、透明玻璃一块、镜子两面、牛顿盘套材一套、手电筒(光源)、16K白纸、水盆(装水)一个等。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 教学导入

导入:教材通过让学生透过不同形状的玻璃观察发光的物体产生的现象,意图创设情境,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意识到物体的功能与结构有关。

教师可以准备如玻璃球、放大镜、玻璃砖、三棱镜、眼镜等不同形状的玻璃制品,让学生透过他们观察物体,观察前可以要求学生预测观察结果。观察时应鼓励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让学生可能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现象(如:学生透过放大镜、玻璃球可能看到物体或文字有时放大,有时缩小,用眼贴着三棱镜的一个面看明亮窗户,发出窗户向上偏移,窗色出现彩色边框等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活动1 放大镜

学生在前面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曾多次用过放大镜,他们已经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放大镜对被观察物体有放大作用。因此本活动的重点是放在研究光透过放大镜后的传播路线是如何改变的。教材按认识放大镜的结构→用实验说明它对光具有的会聚作用的功能→描述光透过放大镜的路线→了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路编写,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放大镜对光线的会聚(或聚光)作用,学习用作图方法记录实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1.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放大镜对物体有放大作用,它的镜片是什么形状?它是否还有其他作用?” 教师接着要求学生想办法在阳光下用放大镜来点燃火柴。

2、实验时,因为在室外进行,教师要分好组,注意巡回指导,同时应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透过放大镜直接观察强光源 (如太阳、投影机),不把“亮点”对着他人。实验完毕,组织学生回教室,汇报实验结果,讨论这个实验说明放大镜有什么作用?

3.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和将光通过放大镜后的行进路线记录下来,可以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实验:(1)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面桌面上;(2)用夹子夹住三支平行放置激光笔,一位学生调整夹子位置,让三支激光笔射出的光束能沿着纸面传播,保持夹子位置不变;(3)让另

35

一位学生手持放大镜面向激光笔,让光速垂直射向放大镜,观察从激光笔射出的光束沿纸面的行进路线。如没有激光笔也可以用投影机或手电作光源,为增加可见度,可以在光源与放大镜之间放一带孔或缝的挡光板;(4)让小组第三位同学将此时激光束的行进路线用尺和铅笔在纸面上记录下来,从而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放在镜对光的会聚作用;(5)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让激光笔射出的光束射人的眼睛。

4.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用放大镜的镜片制作的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眼镜等在军事、科技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活动2 三棱镜

1.观察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产生的现象这个实验。教材以牛顿的研究笔记形式展开,用牛顿的笔记记叙的实验过程引领让学生模仿牛顿做日光的色散实验,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是有颜色的,体验科学家进行研究的过程,知道科学发现要通过反复验证才能成立,学习科学家描述、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的方法。本活动的教学,可以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也可给学生详细讲解牛顿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研究的科技史,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分组完成“光的色散”实验。

2.做好色散实验,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为此,老师可多准备一些三棱镜,让学生观察太阳光的色散,获得对光是有颜色的、阳光可以分解成七色光的感性认识。

3.用棱镜做色散实验时,如果阳光不充足,也可利用投影仪的光,或灯泡的光,效果都比较理想。观察光色散的方法很多,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三棱镜,教学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把小平面镜斜放在碗底,反射面向上,倒入5厘米左右深的水,将碗倾斜着放在太阳光下,太阳光射到纸屏或墙壁上,会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

5.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解释这种现象:“阳光穿过透明的棱镜时,光的路线会发生改变,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

4.完成上面的研究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学生提出“白色的太阳光通过棱镜能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能否再混合成白光呢?”这些有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趁势引导学生下一个真假判断,并尝试说明判断的依据,并提供器材让学生去探究下面的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把分解的色光混合起来

学生在研究棱镜可以将阳光分解成七色光后,一般会产生研究 “把分解的色光混合起来会出现什么现象”的动机,而这个问题课标并没有作出要求,所以教材把它放在拓展活动中,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外进行研究。

教师可以先介绍牛顿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科技史:用三棱镜将色光混合起来的实验和制作牛顿盘研究。

用三棱镜将色光混合起来的实验,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共同参入下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分组让学生完成。

牛顿盘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将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要让旋转的七色陀螺变成白色,需要精确的配色方案,对小学生要求过高,活动目标可定位在让学生发现不同的色光混合的会发生变化,不同的配色方案混合后的色光颜色不一样就可以了。制作牛顿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教材的图示,让学生先剪好7个不同颜色的圆片,让学生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旋转的方向、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从7种圆形纸板中任选几片做相同的实验,它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实验时要求学生将牛顿盘配色方案和旋转后牛顿盘合成光的颜色记录下来,并将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与同学交流,实现本拓展活动要达成的基本目标。

第4 课 与水有关的光现象

水的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反光,也可以透光,当光射向不同形状的水时,可以发生很多有趣的光现象,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在生活中看到过很多,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光现象的探究材料,通过“水放大镜”、“水中的小石子”和“人造彩虹”三个活动,引导学

36

生综合应用前面所学,自己设计与水有关的实验,整理研究获得相关信息,并用擅长的方式描述实验过程,进一步落实本册的训练重点,继续渗透“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方面的系统论观点。

本课教材的编写思路是:获取事实→整理信息→发现关联、猜想假设、提出问题→科学实验(获取事实)→描述实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与水有关的光现象,让学生用用类比的方法整理有关实验信息,认识水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通过模拟彩虹实验,让学生知道水珠可以分解阳光。

3.能在教材引领下完成观察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实验,清晰的描述实验过程,尝试初步的推测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

4.能通过实验知道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把本组实验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细致的观察,客观的记录。 科学知识

1.初步了解天上的彩虹是阳光射向空中的小河水珠后形成的。 2.知道水能像镜子一样反光,也能像玻璃一样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与水有关的光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美发用或杀虫用喷雾器、不透明水盆、滴管、胶纸或玻璃片、手电、投影机、白纸、小剪刀、玻璃烧杯等。 课时分配建议

由于本课的活动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学时间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建议用1~2课时完成。

教学导入

教材意图用四幅插图启发学生从反射、折射、色散等方面列举见过的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引领学生以水为探究材料,在获取一定的事实基础上,通过整理信息,发现与前面类似的光现象,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进而透过与水相关的很多有趣的光现象,激发学生进一步利用水来探究有关光的问题的欲望,同时为本课后面的三个活动作好铺垫。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教材中的四幅插图,再让学生列举看到过的类似的与水有关的光现象,谈谈教材中图片中的光现象和自己列举光现象分别说明水对光可以产生什么作用。

教材首先让学生将先前观察研究到的事实和经验提取出来,以开展各种事实的整理工作。要有效地开展此项活动,必须在认真观察研究并作好实验记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收集到的事实和信息才来判断、解释一些常见的光现象,引发他们提出一些探究问题。如“在水中为什么可看到月亮?”“天上的彩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放大镜也可能用水来制作吗?”“为何游泳池中的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水杯中的铅笔看起来折断了,这说明了什么”“透过树枝上的水滴,可看到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于这些问题和相关的假设性判断,学生们都有试图加以验证的动机,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重组观察事实或观察数据、进一步的实验观察、寻找生活中的案例等途径去验证,从而导出本课的三个活动。 活动1 水放大镜

放大镜在本单元第三课己经讨论,本节用制作水放大镜作为案例来引发学生得用水的形状随容器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属性,实现用水有针对性的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研究。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准备材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活动任务。可以让有的学生按照教材插图中的方法制作水放大镜,让有的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法制作水放大镜,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设计制作的水放大镜,比一比谁的放大效果更好。学生往往演示的是用水放大

37

物体的实验。教材中的科技史介绍人用装满水的玻璃容器聚集太阳光来点火,意图引导学生用水放大镜从另一个角度展示水放大镜的功能,认识当光透过水传播时,可以改变透光的传播路线。

学生可能要用到的材料:滴管,用圆柱形或球形等形状的玻璃容器,透明塑料或塑料袋,有文字或图片的胶印纸,手电筒、投影机或激光笔等光源。指导学自制水放大镜和用水放大镜实验时,教师应注意启发他们用类比的方法将前面所学迁移过来,而不是用很多新的案例让他们模仿,这样会束缚他们思维的发散。只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设计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可能制作出很多能放大物体的水放镜的装置。

如:圆形玻璃缸中的游动金鱼变大了。如将一纸杯的底支掉,用橡皮筋将透明塑料膜封住纸杯上面的敞口,在塑料膜上倒入适量的水,样便做成了一个中间厚,四周簿的水放放大镜,透过它可以看到物体大小变化了。右图用水杯也可做个放大镜,透过水杯观察可让书本上的文字变大。

如下图所示,用水杯做的水放大镜,也可以观察到它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具有会聚光束的作用。可以找一个纸板做成的鞋盒,在一侧剪两个相隔2厘米的切口。在盒子的底部铺一张白纸,上面再放一玻璃杯,杯子要和两个切口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关掉房间里的灯,拿手电筒从切口处往里照。对比观察手电筒的光线穿过空杯和装满水的杯子后发生的现象。 活动2 水中的小石子

本活动是在学生通过前面的实验知道水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教材以观察水中的小石子为案例,意图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其一比较规范的进行对比实验,其二如何描述实验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可以按教材的说明完成实验,同时指导学生整理好相关实验观察信息,简明扼要的描述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对观察结果作出自己的判断或解释。再让学生用实验说明水中铅笔折断(教材P62页插图中)的理由。 活动3 人造彩虹

天上的彩虹在三年级的学生心中是既美丽又神秘,很想知道彩虹的秘密是什么,这种现象如果能被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再现,那是多么愉快的事。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寻求彩虹秘密的答案为核心,扶着学生完成“水三棱镜(或水杯、水球)→小水滴(人造彩虹)→天上的彩虹”这样一个实验探究和分析推理的过程,组织他们交流这些实验过程和对天上彩虹现象的解释,例举日常生活中的“彩虹现象”。

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那么水是否也可以?这是学生很自然的提出来的问题,并试图做一个水三棱镜来研究,但三年级学生,自己制作水三棱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准备玻璃片或透明的硬质塑料、透明胶带、剪刀等材料,出示简易水棱镜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过程,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个水三棱镜。再用水三棱镜(或水杯、水球)完成光的色散实验。

做人造彩虹的实验时,教师可能先介绍人造彩虹的简单制造方法,再让学生去实验。如果按教材上的方法实验效果不明显,教师可以取一根带尖嘴的玻璃管,用橡皮管与水龙头相连,打开水龙头,在空中形成一抛物状喷泉,喷泉周围形成无数小水珠,让学生背对太阳光观察喷出的水雾,一般能观察到美丽的人造彩虹。 阅读材料:神奇的激光

教材在指南车信箱内提供“神奇激光”这方面的阅读材料,意图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光的前沿领域的科学技术,强化STS间关系的理解,引领学生从科学起向社会。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教师可用图片和影像资料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也可以让学生进

38

一步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再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提出未来应用激光的设想。

第5课 光线与视觉

对于眼睛为什么能看清周围的物体,三年级学生有很多疑惑,本课以此为基点,将眼睛为探究对象,通过“暗盒实验”、“在没有光的世界里”、“眼睛的卫生保健”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的关系,理解盲人生活的艰辛,知道眼睛在我们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有帮助盲人、保护自己眼睛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拓展活动“有趣的错觉”,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知道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有时并不可靠。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暗盒实验的探究, 认识光的强弱对人的视觉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知道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方法(。 3.知道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有时并不可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体验,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产生自觉关爱盲人的行动。

2.培养保护眼睛的良好卫生习惯。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纸盒、硬纸片、小手帕、保护眼睛的图片和影像资料等。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 导入

对于眼睛为什么能看清周围的物体,三年级学生有很多疑惑,但三年级的学生是不能通过体验式探究来了解深层的原因的,教材用“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到眼睛里,我们才能看见它。”意图让学生对明确本节课的探究对象(眼睛)和探究内容(光线与视觉)。为了解除学生的疑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是否给学生简单的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各种物体,一是物体必须有光(物体发光或反射光),二是从物体上发出的光必须进入正常人的眼球内。当我们睁开眼睛,从周围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体。) 活动1 暗盒实验

本活动意图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控制实验条件是简化实验研究的重要方法,知道眼睛要看清周围物体的基本条件,了解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的关系。

本活动教学可分四步进行:

1.让学生思考猜测光的强弱与人的视觉的关系。教师应注意学生启发根据已有经验思考这个问题。

2、指导学生制作暗盒实验装置。暗盒可以用鞋盒来制作,在鞋盒的上面开一方条形缝,左面挖一个用于眼睛观察的小孔,右面的内侧面写几个适当大小的文字,最后用胶带将暗盒四周密封,使鞋盒的粘合位置不透光。

3.指导学生用自制暗盒做实验。用同一个装置研究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的关系时,关键就是如何改变光的强弱。教材上介绍的方法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移动遮盖鞋盒上面的方条形缝的硬纸片来改变照在鞋盒内文字上的光的强弱。也可以不改变遮盖鞋盒上面的方条形缝的纸片位置,用增加照射光的强度的方法。

4.评估交流。教师应让学生描述实验方法和过程,谈一谈这个实验能告诉我们的道理,

39

畅想没有光的世界的样子。从而自然的导出本课的第二个活动。 活动2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

本活动通过体验盲人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在没有光的世界中生活的艰辛,进一步认识到眼睛对人的价值,自觉产生关爱盲人并保护眼睛的动机,学会怎样帮助盲人和自我保护眼睛。为本课的第三个活动的开展作好心理铺垫。

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体验盲人的生活。先用手帕将学生的眼睛蒙上,再让学生完成找人、找物、写字、行走等任务,最后让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帮助盲人的办法。 活动3 眼睛的卫生保健

本活动通过让学生判断教材中的插图提供了二种预防近视正确的做法和二种不正确的做法(正确的是:学习一段时间后,注意适当休息,向远处眺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正确的是:躺在床上看书;在行驶的汽车上看书),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对保护眼睛的益与害,从正反两方面向儿童启发学生在预防近视方面时,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同时让学生交流其他一些对有害的行为,以便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自觉的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眼睛的保护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是预防近视眼。近视眼是儿童的常见病,要保护好视力,就要以预防为主。这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关于近视眼发病率的调查,如统计本班近视眼发病情况,需向学生说明作社会调查的一些要领。因为近视眼问题已经涉及个人隐私,故作相关调查过程中应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态度以及坚持被调查者自愿的原则。切勿因为此调查而出现班级的不和谐因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第二方面是从卫生的角度讲保护眼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洗脸,脸盆、毛巾应当专人专用,不要与家里其他人合用;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第三方面是防止眼睛受到意外伤害。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容易让眼睛受到意外伤害的案例,以便增强学生在这方面的防范意识。 拓展活动 有趣的错觉

本活动动让学生观察交流一些视错觉的现象,使他们意识到眼睛并不一定可靠。有些现象会迷惑我们的大脑。

除了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视错觉的图案让他们观察。如你深得图形A中的两块木头是平行的吗?你觉得图形C里的上下两条横直线一样长吗?请你量量看吧。

第七单元 我爱做实验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单元,承担着比较系统的总结本册教材重点培养的科学方法——实验的任务。本单元将在前5个单元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初步的系统化,并再次为他们创设运用所学实验方法进行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学生将以相对自主的方式,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实验等研究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使整册教材对学生实验方法的体验和掌握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确保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的提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单元共设计了《我怎样做实验》、《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两课,建议使用2-3课时。

1 我怎样做实验

本课是第二册教材探究技能训练重点——实验的总结课。时至期末,学生又经历了一学期的科学探究学习,经历了多个有指导的实验研究过程。在此基础上,本课将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探究经历为线索,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几个生活或探究活动事例为支撑材料,引导学

40

生对自己所经历的观察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提炼经验和教训,梳理本学期学到的科学实验方法,加深对科学实验方法的认识,促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飞跃。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回顾本学期经历的实验活动,相对全面的了解“实验”活动,使学生对科学实验方法的认识逐步条理化,有效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知道实验的本质是人为控制下的研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意识到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习惯。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大白纸(各组一张)、引导学生回忆或让学生演示的实验器材?? 课时分配建议: 一课时

活动 实验经验交流会

本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回顾和总结,把各自零星的想法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把各小组的零星想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形成比较明确的“实验经验”。

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回忆和讨论: 1. 我们曾经完成过哪些实验? 2. 我们是怎样完成这些实验的? 3. 完成这些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

4. 这些实验在探究活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

为了调动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积极性,教学中,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即先组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把小组的经验都写在一张大白纸上,然后在组织全班交流,看哪一组的总结的经验更丰富。

各组学生汇报时,教师可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整理,比较明确地让学生知道:

1. 实验不同于自然条件的观察,而是一种人为控制条件的观察研究。 2. 实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3. 对比实验一般要控制一个变量。

4. 描述实验时,要说清楚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5. 实验存在误差,科学研究有时需要反复实验。 ??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本课教材以降落伞为研究素材,引导学生运用本学期所学的实验方法,相对自主地围绕一个问题,完成一次较完整的探究问题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还将作为学生本学期科学学习在实验等方面的评价依据。如果说上一课是引导学生从方法论的角度认识“实验”的话,那么,本课就是为学生提供的一次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再实践”。因此,这是给学生创设的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综合运用所学习的实验方法,以研究降落伞等为主题内容展开相对自主的研究。 能以合适的方式,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1

乐于探究,能积极参加设计和实施实验研究。 爱思考,能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科学知识

知道空气具有阻力,知道降落伞降落的快慢与风的阻力有关。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人类对自然事物的利用,以及这种利用是建立在对事物属性的基础上的。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手帕或塑料薄膜,剪刀、细棉线若干、回型针若干?? 课时分配建议

1-2课时 教学导入

直接引入话题,或者用一段跳伞视频引入,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活动1 研究降落伞

本活动是本课的主体,具体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个环节完成

1. 分析问题,猜测各相关因素

本环节引导学生针对怎样让降落伞降落得更慢(即怎样使降落伞留在空中的时间更长)的问题,猜想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如降落伞的大小、形状、坠物的轻重等等。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量多地提出各种猜测,然后再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筛选。 2. 设计实验方案

科学实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实验前针对研究的问题,理清实验思路,设计好实验方案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教学环节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做一项观察研究是需要事先规划的,培养他们在活动前进行理性总体思考的习惯,还将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分析和寻找相关因素,确定自变量和应变量,并设法控制这些量的变化。

这是一组对比实验,要引导学生设法控制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如:研究降落伞的大小是否与伞面的大小有关时,只能改变伞面大小,而伞面形状、伞绳的长短、坠物的重量都不能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检验降落伞是否与伞面大小有关。

经过讨论之后,以简单的文字把实验打算和思路写下来,这样能使研究更规范,防止研究活动的随意性。

教材中提供了一个研究方案的书写范例,仅供学生参考。 3. 按计划实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有了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接下来就是按计划实施。活动中,要注意提醒学生互相合作,分头做好抛伞、计时以及记录等工作。抛伞时要做到每次举送的高度必须是一致的,可以让一个学生站到同一张椅子上,把伞举过头顶再让其自然下落;计时员要以伞离开抛伞员的手起点,以伞下坠物着地为终点,记录降落伞留空时间。

实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观测指导,给足学生反复尝试的机会。 4. 整理记录,分析数据,做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并准备用合适的方式(如,用实验报告的方式)和全班同学交流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5.展示交流,共享成果

影响降落伞降落状况的因素很多,各小组的研究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只有组织各小组进行共享与交流,才能让大家比较全面的了解问题的实质。因此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论不仅是给学生一次交流和展现的机会,也能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问题,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养成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

在交流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要不乏质疑与严谨,对于有

42

疑义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探索。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和真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6.寻找改进降落伞的方法

在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因素之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并着手尝试如何改进降落伞。当然,这个环节只作为拓展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各自子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差异,灵活组织,教材不作统一要求。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