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就必须得正确理解公平的内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尽可能的做到在分配领域尤其是在再分配领域中的公平公正,逐渐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平;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热议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收入分配公平概念
(一)收入领域思考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属于经济领域的公平。也是社会等其他学科着重考察的主要问题。公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因为它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存在于法律领域、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但是不管我们将公平界定在哪个领域,它的含义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手段意义上的公平也就说是从具体的操作方面出发,来解决如何公平的问题;二是通过目标意义上的公平也就是从人的理性出发,来解决如何确立一个理想的公平的和谐社会秩序的问题。这里我要说的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则是属于经济领域的公平,也是社会学等学科着重考察的主要问题,其本身具有双重性,即手段和目标都要兼顾。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讲的公平分配要以促进生产发展,达到理想社会秩序为手段进行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和谐社会要追求的共同目标?介于收入分配中谈到的公平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又是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此,生产资料所占
有的公平与否,最终决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 (二)公平分配操作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中,收入分配公平都是以按劳分配作为基础的。马克思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做过这样的论述?他让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者所拥有的权利是和他们所提供的劳动成正比的;平等必须用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这是一种不承认阶级差别的平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但是这样平等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所理解的平等,空想主义者往往都把平等和平均主义混淆了?马克思所说的平等的权利,是针对不同的劳动者给与不同等的权利?它是肯定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也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这种平等其实就是承认不同天赋的劳动者所具备的不同的天赋和工作能力。这里说的平等实质就是公平?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这种公平还表现为劳动者个人竞争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的公平相关联。因此,我们说公平与不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做基础的,不能凭个人主观评论?由此得出结论,公平是与效率相统一的?但公平又不完全等于平均主义,平均主义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不管做多做少都是平均分配,最终导致共同贫穷?计划经济的时代讲的是一种低层次水平上的平均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大家共同富裕,所以社会主义的平均主义不能停留在那种低层次的平均水平上?做到公平就要有个“度”的衡量,既要做到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又可以把差距拉开,如果收入差距太小,就不利于激励机制的形成,如果收入差距太大,又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把握好这个“度”,就得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的不同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做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完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收入分配一方面受社会主义的规定性约束,另一方面也受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高的国情制约,为此,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搞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收入分配公平必然性
(一)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内在要求
我国市场经济表现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由于人们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占有上的平等,所以决定了收入分配就必
1
须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形成一种:\团结友爱,平等互助\。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目标,而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得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健康的发展
收入分配的公平也严重的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自身需要用市场来配置资源,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而物质资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人力资源来发挥的,人力资源的关键才能保证劳动者的积极性。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促进劳动者的积极性最好的发挥的重要因素。劳动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正比,就会产生消极怠工情绪。企业内部的分配公平严重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热情。有些企业职工工资高,但是因为存在着分配不公,结果职工的积极性也依然不高,相反有的企业职工收入比较低,但是因为分配的比较合理,比较公平,职工感到满意,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热忱。所以说合理的公平的收入分配是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保证,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最终起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可供分配的物质产品的数量,物质产品的数量又同时决定了收入分配的水平,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效率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收入分配的公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收入分配不公的危害
基尼系数是经济学中测量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在0和1之间。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据专家测算,我国城乡平均的基尼系数1997年为0.37;2003年为0.44;2010年为0.5。现已属贫富差距悬殊国家,并且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如不加以控制,任由贫富差距继续加大,必定会形成就业、养老、医疗等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贫富差距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公民因利益格局明显反差而产生被剥夺感和社会不公平感,由此产生的“仇富”现象正严重威胁着社会阶层之间的和
2
谐。房地产开发商和失地农民之间、工厂老板和农民工之间的紧张关系,常常成为社会冲突的爆发点。不稳定的社会无从谈起和谐发展,这与党中央一再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另外,收入的分配情况能够通过抑制或促进消费,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近年来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激励下,实体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大,必定会削弱相当一部份人群的消费能力,从而抑制了扩大内需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的脚步。
四、确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
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经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两个过程。由于二次分配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因此必须有不同的收入分配标准。 (一)充分发挥市场资源调配功能、注重初次分配效率
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作为收入分配的准则。目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最为切实可行的公平分配标准是按贡献分配和按效率分配。首先,按效率分配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只有用效率作为分配标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的消耗,才能够节约物质消耗,才能降低产品成本中的一些生产资料的支出,才能促进各企业加强管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按效率分配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产品,缓解了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再次,实行按工作效率分配,能够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有效调动劳动者和行业部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
既然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这就必然要求在初次分配中,根据效率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一部分工人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我国目前实行的按老分配为主体,结合按要素分配的方式就是注重效率的体现。市场经济本身要求各种要素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实现要素的配置,各种要素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当商品价值实现以后,这些要素的所有者,必然要根据所拥有的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二)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注重再分配公平
3
再分配注重的结果是以公平作为分配的准则。虽然按效率分配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也能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它不能解决收入中的两极分化问题。两极分化是同社会主义本质相违背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社会主义产生了两极分化那就意味着将从根本上阻碍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从而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注重结果的公平,作为收入分配的补偿,要弥补初次分配的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
再分配要注重结果的公平,必须要加强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调节职能,调节过大的收入,严格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的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目前非法收入。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下等收入的比重,提高最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我们搞两极分化,那么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的矛盾,区域间的矛盾,还有阶级矛盾将都会发展成矛盾综合体,相应地也会加大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甚至有可能出现“乱子”,因此,国家必须严格规范收入分配,缩小劳动者的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当然,国家在再分配中也应注意发挥政府职能,将政策性扶贫转变为开发性扶贫,增强扶贫机制的长效性,努力缩小收入的差距的实效性。
结论
“相对公平”就是让收入分配的水平保持着一个合理的差距,并非一味地追求平均,因此这就要求领导者的思路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全面实现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