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常见植物 下载本文

狭叶十大功劳【科属】小檗科、十大功劳属

常绿小灌木,高可达2m,在本属中最矮,枝干形似南天竹,茎具抱茎叶鞘,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枚,狭披针形,叶硬革质,表面亮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平滑无毛,叶缘有针刺状锯齿6-13对,入秋叶片转红,顶生直立总状花序,两性花,花黄色,有香气,浆果卵形,蓝黑色,微披白粉,花期8-10月,果熟12月。

竹叶椒【科属】芸香科、花椒属

竹叶椒别名:狗花椒、花胡椒、搜山虎、野花椒、臭花椒、三叶花椒、山胡椒、玉椒、山花椒、鸡椒、白总管、万花针、岩椒。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竹叶椒以根、树皮、叶、果实及种子入药。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全年采根、树皮,秋季采果,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温中理气,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根、果:胃腹冷痛,胃肠功能紊乱,蛔虫病腹痛,感冒头痛,风寒咳喘,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跌打肿痛,痈肿疮毒,皮肤瘙痒。

植物介绍灌木,枝光滑;皮刺对生,基部扁宽。小叶3—5或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花黄绿色;雄花的花被片6—8,一轮,雄蕊6—8;雌花心皮2—4,花柱略侧生,成熟心皮1—2。效果红色,表面有粗大凸起的油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产各地,生于山坡、丘陵的丛林或荒草中;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果皮可作调味品;果、根及叶入药有散寒、止痛、消肿、杀虫之效。种子含脂肪油;根含生物碱(白鲜碱、茵芋碱)。

紫荆【科属】豆科、紫荆属

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国,在湖北西部、辽宁南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可入药。有同名期刊,公用设施也有以此命名的。 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 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紫荆为落叶乔木,经栽培后常成灌木状。叶互生,近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心形,长6—14厘米,宽5—14厘米,两面无毛。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阔卵形;花玫瑰红色,长1.5—1.3厘米,小花梗纲柔,长0.6—1.5厘米。荚果狭披针形,扁平,长5—14厘米,宽1.3—1.5厘米,沿腹缝线有狭翅不开裂;种子2—8颗,扁圆形,近黑色。花期4—5月。

紫薇【科属】千屈菜科、紫薇属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 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 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 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江苏紫薇基地人工培育,数量大。紫薇为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高3~7米;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状。叶互生或对生,近无柄;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厘米,宽2.5~4厘米,光滑无毛或沿主脉上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4~20厘米;花径2.5~3厘米;花萼6浅裂,裂片卵形,外面平滑;花瓣6,红色或粉红色,边缘有不规则缺刻,基部有长爪;雄蕊36~42,外侧6枚花丝较长;子房6室。蒴果椭圆状球形,长9~13毫米,宽8~11毫米,6瓣裂。种子有翅。花期6~9月,果期7~9月。 树干愈老愈光华,用手抚摸,全株微微颤动,故又称为入惊儿树、痒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