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下载本文

面。那些山以为将夕照挡住了,没承想夕照还是投入到江里。江不仅把夕照全部接收,还把那些山也揽进了怀中。这样,上面啥样,水里也啥样,完全是一个原型复本,直到夜来,将那复本折叠在一起。

?雨敲了一夜的窗,早晨开帘一看,江边竟然飘浮了一层伞花,红的,黄的,蓝的,那是沿江晨练的人的。没有什么能阻止人们对这条江的热爱。

?离去的时候,荔浦已让你眼里、心里、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够你消受很长时光。

?而后,荔浦人会说,想着啊,还来呀,别忘了我在这儿等你。

8.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9.赏析第④段使用“水”这一意象的表达效果。(4分)

10.第⑧段画线句中的“涌”字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1.本文展现了荔浦人的生活、情志与荔浦的景、物的密切关系,请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少年行(唐)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12.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1分)

A.律诗 B.近体诗 C.古体诗 D.曲子词 13.下列对本作品风格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沉郁顿挫 B.刚健豪迈 C.平淡自然 D.遒劲高古 14.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少年形象加以赏析。(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分) (4①桑虞,字子深。父冲,有深识远量,河间王颙执权,引为司马。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虞仁孝自天至,年十四丧父,毁瘠过礼,日以米百粒用糁藜藿,其姊谕之曰:“汝毁瘠如此,必至灭性,天性不孝,宜自抑割。”虞曰:“藜藿杂米,足以胜哀。”

②虞有园在宅北数里,瓜果初熟,有人逾垣盗之。虞以园援多棘刺,恐偷见人惊走而致伤损,乃使奴为之开道。及偷负瓜将出,见道通利,乃送所盗瓜,叩头请罪。虞乃欢然,尽以瓜与之。

③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虞为盗。虞默然无言,便解衣偿之。主人曰:“此舍数失鱼肉鸡鸭,多是狐狸偷去,君何以疑人?”乃将脯主至山冢间寻求,果得之。客求还衣,虞投之不.顾。

④虞诸兄仕于石勒之世,咸登显位,惟虞耻臣非类,阴欲避地海东,会丁母忧,遂止。哀毁骨..

立,庐于墓侧。五年后,石勒以为武城令。虞以密迩黄河,去海微近,将申前志,欣然就职。朝廷以虞名父之子,必能立功海岱,潜遣东莞人华挺授虞宁朔将军、青州刺史。虞曰:“功名非吾志也。”虽历伪朝,而不豫乱,世以此高之。 .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乃将脯主至山冢间寻求 ⑵阴欲避地海东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⑴会丁母忧() .

A.健壮 B.家口 C.遭逢 D.成年男子 ⑵而不豫乱( ) .

A.安适 B.游乐 C.准备 D.参与 17.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B. 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C. 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D. 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虞以密迩黄河,去海微近,将申前志,欣然就职。

19.对姐姐劝说桑虞要节制哀痛的理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桑虞天性仁孝,悲哀过度,超过礼节。 B.桑虞过度悲哀,毁灭生命,也是不孝。 C.桑虞天性仁孝,过度孝顺,损害天性。 D.桑虞过度悲哀,身体瘠瘦,不宜遵礼。

20.概括第②③段所体现的桑虞的性格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相关段 第②段 第③段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书善最堂卷后(明)刘基

①武林陈舜中以“善最”名其堂,介其友富君子明求予言。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于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②所谓“善最”者,盖本于东汉东平王①。王之言,天下之格言也,人以是而服膺焉。圣贤之为道,不外是矣。然“善”之云,不过概而言之,求诸实践,必有其方,不可徒云云而已也。

③今夫世俗之人,类以“善”自名也,观其行而不掩道之不明□久□。夫善未易择也,恭与谄相邻,讦与直相似,小谅贼信,小慧贼智,小刚贼勇,小不忍贼仁,故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疑似之间,禽跖分焉,可不慎哉?是故择焉而不得其中,道焉而不知其穷,古之人有为之者,杨墨是也。知焉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取其名不必其实,古之人有为之者,郭公是也。若人之心,未尝不自谓已能善也,而卒于不善。为善之名,岂易当哉?

④且题匾之设起于何人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炫外以为观也。今之揭于轩,标于楣,大书以示于人者,其果有志于自警乎?抑将从事于咏歌以为娱也?故屈子曰:“善不由外来,名不可以虚作”也。

[注]①“所谓”句:东汉明帝问东平王,在家什么事最快乐,东平王说:“为善最乐。”

桑虞的性格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者 也 B.乎 矣 C.矣 也 D.也 矣 2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求文章和写文章两方面指出“言”不可随意。

B.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匡正自己的学问。 C.陈舜中随意向作者求取文章是不合适的。 D.作者认为他写文章可以帮助陈舜中明白道理。 23.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圣贤类比陈舜中,指明他应该如何行善。 B.将陈舜中和圣贤对比,指出他应如何为道。 C.指出圣贤关于“为善”的见解是笼统的。 D.强调“为善”落实到实践中必有其方法规律。

24.根据第③段,概括世俗之人“卒于不善”的原因。(4分) 25.第④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和引用手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

三写作 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1)痴儿了却公家事(2)晓风残月雨霖铃(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

2.(1)(2分)D评分说明:选D給2分;选A给1分。 (2)(3分)C

二阅读70分

(一)(16分) 3.(2分)评分量表 分数 2分 1分 答案示例 (1)纯粹性 (1)单一性(2)纯洁性(3)单纯性 分数解释 能依据语境、内容,准确补足文本 能依据语境、内容,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