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发布时间:2010-08-26
胡 衡 华 (2009年8月26日)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召开这样一次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部署安排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在更高要求、更高层次上积极有为地统筹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推动益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刚才,十大课题的负责人、各区县(市)和重点镇的负责同志作了发言,跃涛同志就《关于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作了情况说明。今天上午,马勇书记就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作了工作报告,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推进新型镇化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央、省委的要求和我市的工作实际,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就如何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和重点镇为支撑的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部署安排,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再讲四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把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城镇化是提升工业化的反哺动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二者就像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两只缺一不可的车轮。只有这两个轮子同时转起来,实现工业发展和城镇发展联动互进,并驾齐驱,益阳的发展才会进入快车道。
1、新型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城镇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城镇化的大推进,就没有工业化的大突破。工业化需要集聚状态,只有工业生产的各种要素高度集中,才会形成集聚效应,而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人口集聚和工业集聚的过程,能形成较大的商品流、物质流、信息流,对周边区域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各种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集中、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能够创造需求、刺激消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二、三产业的聚集,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则会对工业化发展产生制约和阻碍。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在工业化的早中期,主要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主要是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概括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即在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城镇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镇化率在30%-60%之间;在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城镇化率在80%以上。从我市市情看,益阳正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如果不尽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就会严重影响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拖工业化发展
1
的后腿。因此,我们在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市的进程中,必须把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带动力”。只有加快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便利条件,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引导工业企业向城镇集中,才能推动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工业化进程。
2、新型城镇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以城市的理念改造农村,促进农村改变面貌;以国民的理念转化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大量农村人口变为城镇居民,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证明,只有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业土地集约式生产、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效益才能大幅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进步,农业现代化才能够实现。
3、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必经之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而言的,更加强调生态和环境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速度与质量相统一、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实践昭示,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特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进程,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趋增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相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周边地市的发展态势,益阳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发展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从工业看,资源消耗严重、产业结构单一、科技贡献率低、要素制约明显、增长后劲乏力等问题比较突出。从城镇看,城镇化率不高、城镇功能不完备、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心城区的集聚带动作用不明显、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
二、认清形势,抢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良好机遇
二十一世纪是城镇化的世纪,当前世界已进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以中国、巴西为代表的亚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正在掀起新一轮城镇化浪潮。这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市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只要我们积极面对,科学把握,开拓创新,负重奋进,我们完全有信心和决心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1、全国范围内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为我市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自1995年城镇化水平接近30%开始,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沿海城市率先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圈迅速崛起,中部地区的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我省的长株潭城市群也风生水起。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后,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扶持力度,有力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
2
系。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城镇化水平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人口有序流动。同时,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涉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等方面,为我们申报项目、争取投入、加快城镇建设创造了机遇。这些环境和背景为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动力。 2、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 “3+5”城市群建设为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2006年,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正式决定启动长株潭“3+5”城市群建设。2007年12月,国家批准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吹响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再次提速的号角。去年8月召开的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作为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把“3+5”城市群作为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重点构建区域统筹规划体系、区域产业统筹布局体系、区域设施统筹建设体系和区域市场共建体系。同时,配套出台了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城市建设用地、投融资体制等有关的改革措施和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将为我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破解资金短缺、用地紧张、人口吸纳体制障碍等瓶颈性制约提供强大动力。
3、我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镇建设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从2003年开始,我市GDP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财政实力年均增长20%以上,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为我市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更强大的推力。我市的城镇建设,特别是中心城区建设,虽起步晚、基础差,但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区县(市)城区加速扩容提质,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各级经济园区开发建设进展顺利,承载能力显著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今后一段时期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加快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心声,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识,这为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正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把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尽快转化为发展实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三、突出重点,切实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以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城镇布局调整、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改善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品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把我市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推上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当前,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1、高起点规划。推进城镇化,规划要先行。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不好,是最大的浪费。只有搞好规划,才能具有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和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品位,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是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规划还是专项规划,都要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为居民提供适宜居住的空间环境,这是第一位的。
3
尤其是城市的功能规划,必须把人的需要,把为了人、方便人、服务人放在首位。要科学合理布局生产建设、生活居住、公共设施,以及生态建设,统筹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以及村庄、工地、林地等的空间分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城市交通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地下通道、盲人专道、道路标识、停车场等问题。二是体现精品意识。城镇规划是百年大计。规划编制起点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每一项规划设计都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更新观念和思路,体现大手笔。尤其是对重点区域和标志性建筑物,要舍得投入,积极采取公共招标的办法,邀请知名专家来设计,力争设计一个就成为一个精品。城镇总体规划要高水平,专项规划要尽可能多,并且舍得花钱做好,这样以小的成本能带来无尽的隐形财富,减少大损失。三是严格执行规划。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一定要有强烈的规划执行意识,不擅自变更规划,始终做到“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绝不能一套班子搞一个规划,朝令夕改,各行其是。要加强城市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绝不能批准立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土地绝对不能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得随意插手、干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不得以招商引资等名义随意变更城市规划,谁违反就查处谁。
2、高标准建设。今年,我们相继启动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一系列主题创建活动,同时确定今年为全市的“交通项目建设年”,中心城区包括各区县(市)都确立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从有利于树立益阳良好对外形象、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出发,强化精品意识,努力建设精品工程。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所有建设项目都要做到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不断提高城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艺术质量,提升城镇品位。基础设施建设要本着节约高效、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着重抓好道路、通信、电力、供水、治污等。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城镇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综合决策,加快实施城镇绿化,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要认真实施重点工程项目,严格项目管理程序,重点要从工程报建、立项、招投标、施工、质检、验收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监督和监理。要明确质量责任主体,强化质量责任追究,进一步提高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意识,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城镇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3、高水平管理。城镇发展“三分建,七分管”。加强城镇管理,既要有宏观的管理原则,也要有微观的、操作层面上的管理办法。加强城镇管理就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比如,我们抓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就是保发展、保民生。各级政府要切实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严格依法依规,切实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城镇市容市貌、道路交通、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乡镇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乱摆摊点、乱倒垃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和环境卫生差、交通秩序乱等突出问题入手,加大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中专项整治力度,彻底改变城镇脏、乱、差的面貌,真正为广大居民营造优美、温馨、安定、祥和的良好生活环境。特别是对那些具备条件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城镇,要十分注重管理好,解决聚集人气、持续发展的问题。要把经常性管理与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建立落实管理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管理时紧时松、时好时坏的问题。强化各级政府和街道、社区以及建设、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在城镇管理中的职能定位和责任分工,推进城镇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和运转效率。要制定科学、细致、操作性强的管理规范,严格落实道路保洁、绿地养护、施工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