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24、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 ) 2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遵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 ) 2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学校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课程。( × )

27、讲授法运用不当,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用讲授法。( × ) 2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 × )

2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 ) 3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 √ )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复习资料(只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这是写给一代道德楷模的挽联。这位被青少年推崇的楷模是( A ) A 、周恩来 B 、邓小平C 、陶行D 、吴玉璋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述的就是身教的重要性,这句话出哪位自儒学大师之口。C

A 、荀子 B 、孟子 C 、孔子 D 、列子

3、一位老师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最早提出这句话的是战国时期的 D

A 、墨子 B 、公孙龙 C 、老子 D 、孟子 4、众多的教育家认为,无论从教育角度还是从师德角度,教师首要和根本是A A 、爱,爱每一个孩子 B 、掌握专业技能 C 、渊博的知识 D、能够以校为家

5、在开国领导人中,他不仅是一个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典范,而且在教师教育工作中指出,教师的团结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他是 C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周恩来 D 、任弼时

6、宋朝的时候,书院盛行,大儒朱熹到处讲学,并曾经为一著名书院写了书院教条,以便师生共同遵守,这一书院是 A

A、岳鹿书院B、白鹿洞书院 C 、信阳书院 D 、石鼓书院

7、学生是学习的 C A 、主导B 、接受者C 、主体 D、灌输者 8、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 A

A 、成长B、取得高C、考上大学 D 、提高觉悟 9、对于事物,学生保留不同的观点,这是学生的 B

A 、义务 B 、权利 C 、责任 D 、道德 10、如果以标点符号为喻,一堂课之后,教师应该留给学生的是 C

A 、逗号 B 、句号 C 、问号 D 、分号 1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D A迁就孩子 B接触孩子 C认识孩子 D尊重孩子 12、教师要“感悟”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热情学习,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 A A、兴趣 B、能力 C、觉悟 D、道德 13、主张“穷理致知”的是宋朝理学大儒A A朱熹 14、教师不仅要用“诚”来感悟学生,激励学生,真正吸引学生,教师还需要 B A “财”B “才”C “材”D “踩”

15、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认为,教师首要任务是 A

第9页共9页

A 、传道 B 、受业 C 、解惑 D 、答疑 16、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C A、发展 B、进步 C、创新 D、改革 17、教师的劳动对象是B

A、教材B、孩子C、学校D、社会 18、在与家长沟通中,正确的做法是C

A、多倾向好学生 B、想到什么说什么,不顾忌家长感情C、事先准备,交谈举止得体,语言平和D有事沟通,无事不管

19、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仅仅包括学校和社会,还应该包括B

A、实验室 B、家庭 C、展览馆 D、博物馆

20、在与家长讨论过程中,无论说到学生的优缺点,教师的语气都应该 A A、平和 B、强硬 C、保持优势 D、优点赞扬,缺点训斥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2、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是教师应具备的通识性知识。 ( √) 4、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是中学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专业知识。(√ )

5、教师应该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不需要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6、《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 √ ) 7、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 √ ) 8、“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是教师应具备的通识。 ( √ ) 9、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是中学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专业知识。( √ )

10、教师应该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不需要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 )

11、学科教学知识包括: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 √)

12、教学设计包括: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 √)

13、教育教学评价包括: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 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 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 ) 14、沟通与合作包括: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 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 )

15、通识性知识要掌握: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 )

第10页共10页

15、初任教师的情绪-生理的需要包括自尊、安全感、接纳感、自信和疾病抵抗力。(√ )

16、初任教师需要的第二个方面是心理需要。主要集中在对友情、亲情、同事关系和人际互动的需要。(√ )

17、对于教育研究,教育实际工作者与教育专业研究这同样都是教育研究的主体,二者研究的重点和任务上有所不同(√ )

18、反思与反射。这两者是不同的。反射指的是不由自主的行动或本能反应。反思虽然有自发的和直觉的含义,但同时它还具有有意识的和系统的思考模式。 (√ ) 19、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使者,也有维护贯彻法律法规的责任。(√ )

20、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理想的沟通模式是“V”形的 N 7教师角色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符合教师角色期望与要求的心理与行为。(√ ) 21、教师的心态结构应当始终保持动态(√ ) 22、心理卫生的内容涵盖了心理健康( × )

23、所谓的教师文化,在我国学者看来,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以及行为的反应等。(√ )

24、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 25、教师的反思,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和整个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

26、教师需加强以下四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文化判断能力。(√ )

27、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的问题而创造性地提出或制订可操作的方案、计划、对策及建议等。(√ ) 28、孔子曾指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反动. ( × )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 30、情绪唤醒水平的调节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 ) 31、恰当组织小组讨论,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能够产生”感染的行为”和”竞争的努力”(√ )

32、人文素养,一般是指“对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及人生意义的关注,对人生终极目的的关怀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等。(√ )

33、“认同”是一种建设性的心理防卫机制。(对)(√ )

34、人格,在心理学上也称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35、一位学校领导说,管人要管心,心诚则灵。(√ )

36、爱岗敬业,不仅要尽学校教育之业,还要尽社会发展之业。(√ ) 37、在家访过程中,接受家长的吃请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 × ) 38、就学生来说,他们有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权利。(√ ) 39、在教师面前,学生没有保留个人秘密的权利。 ( × ) 40、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 (√ ) 41、教师和学生应该在教育中一起成长。 (√ )

42、兴趣是最好的学生,教师必须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第11页共11页

第1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