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之相邻的大杨项目基地是以小型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无污染、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工业企业,带动物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型产业园区。
已经初具规模的基地相对三十岗乡就已经占有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优势,如何发展好自生的产业将是三十岗面临的挑战。
2、水源保护地的广大农业化地区面临保护与发展的挑战。
董埔水库和大房郢水库位于三十岗乡的东侧和东南侧,为保护水源,在径流区内不允许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规划确定将魏武大道以南至之间以及大房郢水库二级保护区用地安排无污染项目。此地将优先发展农业,那么如何利用两大水库的有利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城市的绿色基地是三十岗面临的长期挑战。 3、合肥周边乡镇农家乐等同类农业旅游业的挑战
现下时兴的“农家乐”、“自留地”等新兴服务型项目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合肥南部的大圩等乡镇率先实施并已经获得相当成功的经验,而三十岗乡如何在落后的情况下利用本地的特色占有相应的市场以及打出品牌效应也成为对经济发展的挑战。
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一)总体发展目标
三十岗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全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成为合肥地区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和旅游休闲新城镇。
(二)具体发展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到达2012年达到15200万元,年均递增2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8155万元、1815万元、445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20%、10%、2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66元,年均增长12%。
——财政收入到2012年达到792万元,年均递增20%。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增强,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建设得到较大的改善,村村通水泥路率达到100%,通讯、电视覆盖面达到100%左右。
——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初级卫生保健得到保障,卫生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控制,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能够全面接受国家九年义务教育。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群众消费购买能力、生产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并向小康迈进。
(三)发展战略
1、开放活乡战略:三十岗是庐阳区位置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农业乡镇,要搞活经济,振兴三十岗,就必须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增强开放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促进全乡思想观念,产
业发展意识转变,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服务来开放,抓住市、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采取组织招商,委托招商等形式,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发展科技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强发展活力。
2、生态美乡战略。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经济建设的理念,以建设碧水蓝天绿地的三十岗为目标,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生态、休闲农业,不断改善区域总体环境,形成绿色环抱乡村,人在景中生活的创业、投资、生活的最佳环境。 3、旅游兴乡战略。充分发挥三十岗乡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以建设都市花园为目标努力向生态旅游城镇迈进,逐步将人文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三十岗乡新的支柱产业,突出人文生态特色,搞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力度,打造一条人文生态旅游线路,加大三十岗的人流量、物流量、资金流量,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4、倡导绿色GDP理念。即以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财富的总量作为三十岗乡的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以三十岗乡对合肥市的环境保护成效,重点是对合肥水源保护、森林覆盖率等方面作为其发展成绩的评价,弱化以三产收入的衡量指标,尤其是弱化工业发展的衡量指标,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在考核和统计中体现“不以GDP论英雄,而以绿色发展论高低”的理念,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共赢。
三、乡域职能定位与产业规划(一)定位
(1)形象定位
为了促进三十岗乡的宣传和经济建设,针对三十岗乡的资源特点和发展目标,对其形象定位为:绿色三十岗,都市后花园。 (2)职能定位
三十岗乡发展职能定位,主要是要明确三十岗乡在大区域经济体系中的特色、地位和发展空间,目的是把握乡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前景、潜力和目标,加快区域发展。通过对三十岗乡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等进行大区域的比较分析,对三十岗乡的发展应打破乡镇的行政概念,强调产业与环境的协调的发展思路,引入区域概念,规划确定三十岗乡职能定位为:服务于省会经济圈、融合于合肥市,科技农业、旅游、生态一体化发展的环境适应型综合开发试验区。
(二)乡域经济发展战略
依据三十岗乡经济发展现有基础和乡域经济发展定位,规划确定乡域经济分产业发展策略为:突出生态特色农业,新兴无污染工业,强化以“三国新城”为核心的旅游业。 1、突出生态特色规模农业和科技农业,重点发展大规模经济林业
以三十岗乡已经形成一定知名度的果蔬业为基础,充分发挥三十岗乡的生态环境优势,从传统的粮油种植向特种种植、科技农业、规模农业转变,进一步突出以果蔬业、花卉苗木等为支柱的生态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大规模经济林业。具体发展策略有:
(1)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重点瞄准合肥市场,兼顾跨区消费市场的高消费阶层,建成一批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20年,其产品在合肥市高附加值农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力争达15%,并输出区外。
(2)大面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以合肥市民的“菜蓝子”为主,增加蔬菜品种,错开种植季节,满足合肥市民一年四季对蔬菜的需求。
(3)发展特色种植业。扩大早熟西瓜、芦荟、草莓等特色种植业规模,增加苗圃、花卉等种植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4)规划远期全乡在魏武大道北部集镇区、村庄建设区以及水域范围外以重大项目为契机,带动建立规模经济林产业区和城市森林,实现环境与效益的双赢。如以黄金树项目为依托,吸引资金投入,扩大经济林业种植面积,在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以黄金树的树叶、树枝等为原材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而获得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
(5)塑现代农业形象。突出生产地及生产全过程均无污染,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要创品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和家庭农业等示范项目,使社会公众在获得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又了解现代农业。
(6)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业项目,并打造产业链,将科技农业、环保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链接成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模式。
(7)以胡锦涛主席在小岗村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探索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民以土地和劳力入股,引入公司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2、新兴无污染工业
抓住合肥工业立市的东风,建立千亩农业服务设施区,发展无污染工业,“两条腿走路”,实现三十岗乡的跨越式发展。 (1)工业发展战略规划 1)工业面临的挑战与优势
工业面临的挑战:三十岗乡工业发展面临挑战不在内部,而取决于外部环境。合肥市饮用水源地——的上游地区对环境保护要求,必须对三十岗乡产业发展作出严格的限制,即禁止发展污染严重和较重的工业行业,因此三十岗乡发展工业必须处理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且要控制好规模,选择好产业。
工业发展优势:从三十岗乡区位和工业发展现状来看,工业发展主要存在几下方面的优势:根据合肥工业布局发展趋势和加工工业城市的定位,三十岗乡定位为全面为城市经济建设服务,有条件发展为其服务的加工工业;区内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将衍生为其服务的加工、运输、储藏行业;区内房地产、商贸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带动相关无污染工业的发展。 (2)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紧密结合三十岗乡的实际,规划期内三十岗乡工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
从合肥市对三十岗乡工业发展进行定位:规划期末将其建设成为合肥市无污染产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基地。
从庐阳区对三十岗乡工业发展的定位:在北部地区的开发建设上,不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政策上可以低“门槛”,但项目上不能没有选择。要把重视和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 (3)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
工业发展的重点是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工业结构高级化,走现代化、集团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核心是实现支柱产业的升级和战略替代,从根本上促进工业结构从以原材料工业为主过渡到以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工业为主,提高工业况竞争能力。
产业发展构思:产业培育和发展着重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二是围绕服务合肥大城市大中型产业,形成无污染的高科技配套加工业。
产业发展导向:2008~2012年,重点发展培育食品精加工、储藏、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至2020年,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及相关联的产业链等无污染产业。严格禁止发展农药、制革、造纸、印染等污染严重的行业。
构建区内外生态产业链:以高科技农业为龙头,培育和建设企业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运用集团战略发展一批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较大规模的现代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争取在2020年构建成较为完整、配套和协调的区域生态产业链。 3、强化以“三国新城”为核心的旅游业,紧密结合科技农业和旅游业的生态产业区,配合庐阳区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先导区
三十岗乡的三国新城公园、孟德山庄等农家乐初步建设已经形成规模,近期应加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旅游宣传,充分发挥三十岗乡的环境优势,强化以“三国新城”为核心的旅游业,让前期的建设投资尽快获得经济效益。同时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房地产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科技农业,利用合肥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优惠政策,从科技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角度,配合区政府着力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先导区的战略目标。
(三)乡域产业规划及产业布局
规划对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战略定位,确定三产开发模式,并对产业布局进行引导,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一镇一区多片一环”的产业格局,促进区域适当非均衡发展。
形成东部高效农业区(无公害瓜果生产基地)、中部核心居住商贸综合服务区,北部以明星水库为核心的林业产业经济区,西部生态农业及农家乐经济区南部水源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镇”:以三国新城、农家乐、商贸等为主的第三产业集聚的集镇区。 “一区”:风景村北部的农业服务设施发展区。
“多片”:形成魏武大道以北的规模经济林产业区,即以明星水库周边用地为核心(约1700亩)建立合肥市现代农业减排科技示范园,进行黄金树种植和相关产品的加工生产等;魏武大道以南形成以三国新城遗址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
“一环”:形成以魏武大道、大姚路和北部滁河干渠为纽带的农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旅游环。